首页 百科知识 欲采百家著宏书

欲采百家著宏书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他计划采撷唐朝诗人的百家之长,选择优秀名篇,要汇集成一部《唐诗三百首》诗集,流传后世,认为它的影响不会逊色《诗经》的。他著的《诗经》是这一年完成的。从这首诗中可知道,李白曾计划编著《唐诗三百篇》一书。这与李白的设想是一致的。后来清朝的孙洙编着的《唐诗三百首》几百年风行海内,也足能说明李白汇编诗集设想是正确的。于是单父家中只剩下李白与伯禽。

原来他是要编篡一部《唐诗三百首》。我国的文学史从孔子的《诗三百》,到唐朝的开元天宝年间,已有1200年以上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出现了四言体、骚体、建安体、艳丽体等几个历史阶段,但是,它们都没有唐朝的诗歌水平高,数量多。特别是由于武后时的陈子昂、唐玄宗时的李白等一类诗人,大力宣传复古的文化运动,提倡《诗经》内容纯朴,形式优美,情调欢乐的诗风,并把它作为学习的榜样。这样使唐诗的风格、体裁为之大变,出现了许多内容清新,辞章华丽,情调健康的诗歌。以体裁讲,当时既有复古推陈出新的乐府诗,四言古、五言古、七言古诗、骚体,又发展了新体诗,如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使诗歌的体裁日趋完善;从格调上讲,有飘逸、浑雄、刚健、绮丽、幽闲、恬淡等,使格调丰富完美,如百花争艳,炫丽缤纷,这使千年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诗歌相形见拙。李白觉得这么多好诗出现,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所以,他计划采撷唐朝诗人的百家之长,选择优秀名篇,要汇集成一部《唐诗三百首》诗集,流传后世,认为它的影响不会逊色《诗经》的。他把这当作自己的一项历史使命,甚至说如果诗集编成后,他就是长逝也愿意。唐朝的《本事诗》说李白曾言:“将复古道,非我而谁?”即恢复《大雅》文风,除了我还有谁呢。自我担当恢复《大雅》纯朴风格的文学重任。他的《古风其一》诗,就宛如是为这本诗集写的序言,也是反映他文艺观点的一篇代表作品。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1],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2],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兴废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3],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4],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5],绝笔于获麟[6]

注:[1]王风以下四句:指周初实行的仁政后来慢慢的没有人继承,再经过战国、秦国时的不断战争,情况更遭。逮:捕捉。[2]正声四句:指大雅欢乐纯朴的文风因这些战乱很微茫了,而此时却产生了哀怨的骚体诗,到汉朝这种颓波不断流荡。[3]圣代:指唐朝开元,天宝时的盛世。[4]休明:康平光明。[5]希圣如有立:希望如孔圣人著《诗经》一样能成功。[6]绝笔于获麟:《史记·孔子世家》:鲁人打猎得到一只麒麟,孔子认为它出现在乱世不好,叹声道:“吾道穷也。”七日后他去世了。他著的《诗经》是这一年完成的。

胡震亨评此诗:“统论前古诗流,志在刪诗垂后,以此发端,自负不浅。”

从这首诗中可知道,李白曾计划编著《唐诗三百篇》一书。虽然后来未能实现,但是这个设想是很必要和正确的。如天宝末年殷璠著《河岳英灵集》,就是选择了当时许多诗人著名诗汇编的,其中选了李白13首诗,风行海内。这与李白的设想是一致的。后来清朝的孙洙编着的《唐诗三百首》几百年风行海内,也足能说明李白汇编诗集设想是正确的。可惜此事业没有成功。

李白写了以上《古风其一》后,觉得对现时不正确的文风还需要进一步评论。于是,他又写了一篇著名的古诗。诗中他用几个鲜活的典故,一针见血地抨击了诗歌方面的许多弊端。《古风其三十五》: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1],笑煞邯郸人。

一曲斐然子[2],雕虫丧天真。棘刺造沐猴[3],三年费精神。

功成无所用,楚楚且华身[4]。《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

安得郢中质[5],一挥成风斤[6]

注:[1]寿陵两句:庄子《秋水》: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人说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很好看,所以就到邯郸来学习人家走路。结果,没有把邯郸人的走路国能学到手,却把自己的步伐给忘了,只好爬着回去,把邯郸人笑得拢不住口。[2]一曲:一篇。斐(fei非)然子:写华丽文章的人。[3]棘刺句:《韩非子》:燕王喜爱微巧技能。卫国人乘机欺骗燕王说,他能在棘刺尖上雕刻出沐猴。燕王听了很高兴,便用五乘车马赏赐给他。过了长时间,燕王说:“我想把你的棘刺沐猴看一下。”卫人说:“大王要看它,必须半年不能入宫,不饮酒食肉,雨停太阳出来,在半明半暗的时候才能看见棘刺沐猴。”燕王很不乐意。一天郑国台下有个铁匠,对燕王说:“我是个造削刀的人,任何细微之物都可以用刀削它。能被刀削的东西肯定比刀刃大。大王要看卫人东西,只看它能不能用刀削,就可知道真假。”燕王说:“善。”便对卫人说:“请你在棘刺上用刀削一下。”卫人说:“让我到房舍去拿。”结果逃跑了。本是不可能之事,假设为可能之事,喻其毫无用处。[4]楚楚:整齐。[5]郢中质:《庄子》:庄子为惠子送葬过其墓不与人说话,有从者问之。他说:“有个郢人鼻尖上粘了一点白土,薄得像个苍蝇的翅膀,想叫人用斧头砍去。有个抡斧如风的石匠听了,愿为他效劳。石匠抡斧头砍去后,白土不见了,而鼻子却没有伤,郢人也站立不动。后来,宋元君听到这一消息后,叫石匠再砍一下让他看。石匠说:‘再砍一下是可以的,但是郢人却早死了,我没有运斧之质,在谁的鼻尖上抡斧头。’今日惠子死了,我也无以为质,所以我无话可说。”[6]风斤:如风的斧头。

议论文,一般比较抽象、空洞、枯燥、玄虚等,使人难以理解它的含义。但是,李白巧妙利用典故做比喻,一下子把议论文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并且还很幽默。使人能在嘻笑中体会到诗人的文学评论观点。

且说李白自从到单父县,女儿李平阳渐渐地长大,家中缝衣做饭的事主要依靠她。到这年她已经17岁,长得亭亭玉立,成了大姑娘,早过了唐律规定的“男十五,女十三须嫁娶”的法定年龄。只是因为家中一时没有人主内,故前多年未曾许嫁人家。到了这年春天,父亲不得不将她出嫁给人家,让女儿过她的日子。于是单父家中只剩下李白与伯禽。伯禽还是14岁的少年不能在家中独立生活,只好是父亲到哪里,他也跟到哪里。这时,李白想找个新地方住,换个生活环境。

他听说兖州瑕丘县南边有个唐尧的庙,是用青砖碧瓦筑成,门前有石人石马,并耸立着两棵大松树,周围有山有水,是个环境幽雅的地方。由于唐尧帝治世清明,几千年后人们还修祠庙纪念他的功德,节日里常有人来这里庆祝纪念,敲锣击鼓,烧香朝神,非常热闹。除节日外,平常来人较少,庙中也没有人居住,地方宽敞,显得很幽静,因此他决意住在尧祠。于是,这年夏天他从宋州单父县前往兖州尧祠。路过瑕丘县,王少府热情地招待他。他写了《赠瑕丘王少府》诗,以此表示感谢。

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梅生亦何事[1],来作南昌尉。

清风佐鸣琴,寂寞道为贵。一见过所闻[2],操持难与群。

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3]

无由接高论[4],空此仰清芬。

注:[1]梅生:《汉书》:梅生,九江寿春人。先为郡府中的文学官员,后来补为南昌县尉,不久辞官归寿春。后来王莽专政,他又抛弃妻子和儿女,离开九江入深山,人们都认为他成了神仙。比喻王少府。[2]一见过所闻:宜是“一过见所闻”的误笔。[3]玉石分:分辨我是美玉还是石头。[4]无由接高论:没有机会听你的高深谈论。

在炎热的夏天,李白住在了尧帝的庙里。没有几天,来了个自称是东平郡的隐伦之人,江湖人称梁四。东平郡在水浒梁山泊的东北,相距尧祠250里。此人与李白把酒交谈时,出口是经世济民之言,扬眉是攻城拔寨之策,谈古论今,颇有一套真知灼见的高论。李白觉得他是个有王佐之才的人,将来会如姜子牙、伊尹一样成为名相。所以,在送他时,写了一首诗勉励他。《送梁四归东平》:

玉壶契美酒[1],送别强为欢。大火南星月,长郊北路难。

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2]

注:[1]契:配合。[2]参差:长短不齐,引申为憔悴不堪。两句喻诗人。

不觉到了清秋,由于换了个新环境,李白心情异常兴奋。他感到这里秋天格外飘逸,太阳落山也好看,流水与青天也相宜。这时来了两位官员来拜见他,一位是杜补阙,一位是范侍御。补阙之官,据《唐书·百官志》载:门下省有左补阙六人,中书省有右补阙六人,都是七品官。补阙者,修补朝政缺失的意思。阙者,缺也。武则天执政的垂拱年间,为了广纳谏言,修补朝政的弊端,特设补阙、拾遗二官,广开言路,其辅政的效果很好。到唐玄宗开元以后,尤重视此官。两位官员一见李白先高揖表示久仰之情,李白立刻着人在尧祠中急忙置酒,感谢两位官员探望自己。他与两位官员举杯交谈,十分情投意合。不久两位官员要远别,李白在尧庙的送客亭上为之击鼓奏乐饯行,并用高兴地心情写了《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诗: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飚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李白一到鲁郡尧祠,消息传到了鲁郡的石门山居张叔明的耳朵,所以前来回拜。李白前次到石门时,虽然没有给张叔明赠诗,但对此人善结朋友的豪放气慨很敬佩。张叔明排行十四,人称张十四。他最近要到河北道远游,回来后想到泰山隐居。河北道,大禹分九州时属幽、冀二州之境,到唐朝时除了现在的河北省之外,还包括辽宁省西边大部地区。两人在尧祠相处多日,他离别赴征时,李白写了一首雄壮的诗来勉励他。《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有个吴五的友人,也到尧祠拜谒了李白,他要回到故乡琅琊郡去,李白作《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诗相赠:

尧没三千岁,青松古庙存。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

日色促归人,连歌倒芳樽。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

不久,李白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他感到身体疼痛,四肢无力,躺在床上几十天不能行动。住在野庙中,虽然儿子在身边,但他毕竟只是个少年,还不甚懂事。这使李白很狼狈,干急没办法。正在煎熬时候,瑕丘县上的窦薄华县令闻讯赶来,请来郎中给李白诊脉抓药治病,使他的病情才有了好转。窦县令又派人专门侍候病人,百般地吩咐他注意保养身体,要身体恢复好再出外。过了月余,李白的病逐渐好转。一日他正倚在窗门台前高唱白云歌,忽然看见有人向他频繁地招手,原来是窦明府。因为窦明府任期已满,要回长安重新任命,前来尧祠与他道别。于是,李白置酒与友人举杯叙怀。这位窦薄华可能就是李白送六父时的任城县窦公,他是从任城调到瑕丘县任县令的。李白感斯人的义气如山,与自己又情投意和,因此,为他写了一首豪迈的长诗。此诗也反映了诗人病后初愈,身体虚弱,心情烦乱,有万事皆轻之感。《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朝策犁眉騧[1],举鞭力不堪。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兰。

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2]

银鞍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3]。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

红泥亭子赤栏杆,碧流环转青锦湍。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

君不见绿珠潭水流东海[4],绿珠红粉沉光彩。绿珠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

昨夜秋声阊阖来[5],洞庭木落骚人哀。

注:[1]犁眉騧(guā):体黄眉黑的千里马。犁同黧,黑色。[2]有女如花日歌舞:石碑上还雕刻着如花的仕女在跳舞。[3]簸林蹶石:形容车马往来摇动树林,踩动石头。[4]绿珠潭:此潭在洛阳县石崇家中,池南有绿珠楼。石崇家后来沦为昭仪寺。[5]阊阖:相传是上天的阊阖门,秋风从此门而来。

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生前一笑轻九鼎,魏武何悲铜雀台[6]

我歌白云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长风吹月渡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

酒中乐酣宵向分,举觞酹尧尧可闻?何不令皋陶横八极[7],直上青天扫浮云。

高阳小饮真琐琐[8],山公酩酊何如我!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何足夸。

尧祠笑杀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尔向西秦我东越,暂向瀛洲访金阙。

蓝田太白若可期,为余洒扫石上月。

注:[6]铜雀台:汉建安十五年,曹操在河北灭了袁绍,过临漳县时,发现了一枚铜雀,以为吉祥,乃修铜雀台。因听了曹植的建议,将铜雀台修了三座楼:中间高的叫铜雀楼,左玉龙右金凤,又架两条飞桥相连,横空出世,十分壮观。他临终前下令:“我的宫人妓女,我死后都要住在铜雀台。每月初一与十五,向我的灵帐演乐舞。让她们经常登铜雀台,望我的西陵墓田。”[7]皋陶:尧时的贤臣,管理刑法。拥彗:拿上扫帚。横八极:扫八方遥远的地方。[8]琐琐:碎小。

清朝沈德潜评:“太白七言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浪自生。白云从空,随风变灭。此殆天授,非人可及。”此诗可为代表作之一。殆:恐怕,大概。

“高阳小饮真琐琐,山公酩酊何如我!”本来一般人都忌违自己酩酊大醉形态,但是太白反以此为荣,足见他旷达不羁和天真的本性,令人喜爱。

李白病愈后,想在尧祠继续住下来。可是,有人他不让他再在这里住,怕他长期住在这里无人照顾,身体会拖垮的。这是何人如此关心李白?

原来是宗氏夫人,听到丈夫在尧祠得病后,心中十分着急,天气渐渐地又到冬天,更是放心不下,所以急忙派人到尧祠接李白回梁园。李白几年也没有去梁园,心中也挂念夫人,所以当来人要他回梁园时,他也没有犹豫就去了。到梁园没多久,就到了天宝七载春天,有个杨少府前来拜见他。相谈之后,李白知道他要到长安参加选举,这是一个升官的好机会。当他临别时,李白一方面鼓励他努力进取,同时也希望监考官员能认真公平地为国家选拔人才,因此写了《送杨少府赴选》诗:

大国置衡镜[1],准平天地心。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清深。

吾君咏《南风》[2],衮冕弹鸣琴[3]。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流水非郑曲[4],前行遇知音。衣工剪绮绣,一误伤千金。

何惜刀尺余,不裁寒女衾[5]

注:[1]衡镜:平镜。比喻选拔人才的法律公平如镜子。[2]《南风》:《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薰:暖和。愠:怨恨。阜:增长。[3]衮(gǔn)冕:帝王和三公以上官员穿的礼服。[4]流水:《吕氏春秋》:伯牙鼓琴,钟子期在旁边听。琴音志在流水,钟子期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表示会遇见知音。[5]不裁寒女衣:表示不去选拔平民中的人才。

我非弹冠者[6],感别但开襟。空谷无白驹[7],贤人岂悲吟。

大道安弃物[8],时来或招寻。尔见山吏部,当应无沉陆[9]

注:[6]弹冠:《汉书》:王子阳与贡禹是朋友,王子阳当了官,贡禹也拿出帽子,弹弹灰尘,也准备当官。[7]空谷无白驹:毛苌《诗传》:周宣王末年,不能用贤人,有贤人乘白驹而离去。并作诗讽谏宣王,其末章曰:“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刍:草。毋金玉尔音:不要金玉这样的音乐。[8]安弃物:安置众弃物。弃物:社会弱体。[9]陆沉:隐居之人。

一天,李白正在梁园读书,有人来报,说友人元演最近高榜中第,现在当了参军的官员。李白一听大喜,他多么地怀念故人。回忆与元参军四次相遇的欢乐景象,都使人难以忘怀:一次相会是在开元十年李白出蜀游京洛时,两人在天津桥相会;二次是开元十七年他们同到随州在餐霞楼相聚;三次是他们同上太行山到太原晋祠远游:最后一次是离翰林院后,元演从霸陵送他到五松山再回中原。现在故人在朝为官,自己闲在梁园,想再次见上故人是不容易的。于是他将历次相见的情况写了一首长诗,将自己怀念之情倾注在其中,让儿子跪上接信寄给故人。《忆旧游寄元参军》: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士,就中与君心莫逆。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1],君留洛北愁梦思。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2],三十六曲水回萦。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当筵义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3]

分飞楚关山水遥[4]。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度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5],作尹并州遏戎虏[6]。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7],感君贵义轻黄金。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注:[1]攀桂枝:比喻拜谒道教真人胡紫阳。[2]仙城:此指胡紫阳的餐霞楼。[3]星离雨散:夜尽。不终朝:到早晨宴会还没有结束。[4]分飞楚关山水遥:指他们的友好意气可以分飞到遥远地楚水楚山里。[5]貔虎:陆机注:貔虎是一种像虎又像豹的猛兽。(6)尹:为二品官。并州:太原旧称。[7]北凉:北方气侯凉爽。岁月深:指他们此行从夏季到秋季时间很长。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红装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秋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得,西游因献《长杨赋》[8]。北阙青云不可期,

东山白首还归去[9]。渭桥南头一遇君[10],酇台之北又离群[11]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注:[8]西游因献《长杨赋》:指诗人在天宝元年十一月跟随天子到骊山下狩猎献的《大猎赋》。[9]东山:谢安又称谢东山,诗人代指自己[10]渭桥南头:霸陵亭在渭河桥以南,又是友人送别李白饯别地方,故李白以渭桥南头代指霸陵亭。[11]酇(cuó)台:唐时属毫(bó)州谯郡。这里是元参军的故里。此句指天宝三载,元演送李白一家人到谯郡分手。

清朝沈德潜论此诗:“叙与参军情事,离离合合,结构分明,才情动荡,不止以纵横飘逸见也。老杜之外,谁堪于敌?”乾隆天子编的《唐宋诗醇》论此诗:“以离合为经纬,以转折为节奏,结构极严而神气所自畅。至于极情胜致使者应接不暇,又其才之独擅者耳。”

一天梁园来了一位身穿翠云裘的年长老人。李白一看,原来是他的从父李清,急忙热情招待。他这次来梁园,是想到鸣皋山的五崖峰去归隐。听说李白与鸣皋山隐士岑征君有旧,特来这里打听五崖山的情况。由于两人谈论此山时间长,李白晚上还梦见回到了鸣皋山弄清潭。从父将赴此山,李白作歌欢送他。《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1]

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觉时枕席非碧山,侧身西望阻秦关。

麒麟阁上春还早[2],著书却忆伊阳好[3]。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

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4]。欲卧鸣皋绝世尘,鸣皋微茫在何处?

五崖峡水横樵路。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

去时应过嵩少间,相思为折三花树[5]

注:[1]奉饯句:五崖山是鸣皋山的一座山峰。鸣皋山属于熊耳山山系。从翁清:从父李清。[2]麒麟阁:麒麟阁本来指汉萧何造的宫中藏书楼,这里代指李白梁园的藏书楼。[3]伊阳:因鸣皋山在伊阳县东30里,代称鸣皋山。[4]草圣:草书的圣人张芝。据《法书要录》载:弘农郡的张芝,高尚不出仕。善草书,笔力精劲绝伦。家中凡有衣服和帛,必先书写之后再煮染。临池学字,池水尽墨。每次写书说:“要匆匆不闲的草书。”人谓之草圣。[5]三花树:《齐民要术》:嵩山上有思惟树,又名三花树,也叫贝多树。相传是汉朝时的道人从国外引来种子,种在西山下,有四棵树极高,一年开三次花。

刚送去了一位老仙翁,又来了一位少仙童。只见此后生进得门来二话不说,先给李白吹了一阵动听的笙曲,顿使堂上好像飞来鸾凤和鸣的声音。几天后,他要到玉京的长安去,离别时更为李白奏了几首离别笙曲。他演奏时,红色香唇频繁的启动,纤细玉指不断地变化,令李白特别注目。李白不忍与他分别,因此写了一首名诗来赞美他。《凤笙篇》: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1]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2]。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离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3],访道应寻缑氏山[4]。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注:[1]玉京:长安。[2]凤笙:代指吹凤笙的友人。无穷已:即分离后的时间很长。[3]紫气向函关:如老子入函谷关,上有紫气东来。[4]缑(gōu)氏山:缑氏山在河南缑氏县东南29里,今日偃师县南,登封县北。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两句,将吹笙、红唇轻启、纤指流动、离别之意、吹了几首曲调等五个意思,只用14个字凝练地表现出来,可窥李白调字遣字之妙。结尾“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别具一格,妙趣横生。

有一天,来了一位要当兵的年轻客人,此人姓张名遥,胸有大志,一心想在军事上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最近,他要前往淮南道的寿阳幕府投军。这地方有淝水和八公山,谢安著名的淝水之战就在这里打的。所以这里历来是个重要的天险军事要塞,唐朝就在这里设中等都督幕府来镇守。幕府是将帅在外处理军机的地方,因为兵行无常处,处理军机之处就围上帷帐,故称兵府为幕府。李白知道友人的远大心愿,写了一道雄壮的《送张遥之寿阳幕府》诗鼓励他。

寿阳信天险,天险横荆关。苻坚百万兵,遥阻八公山[1]

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战夫若熊虎,破敌有余闲。

张子勇且英,少轻卫、霍孱[2]。投躯紫髯将,千里望风颜。

勖尔效才略,功成衣锦还。

注:[1]遥阻八公山:《十六国春秋》:前秦苻坚锐意欲取江东,率步骑25万为前锋,发长安兵戎60万,号称百万,于淝水一带攻东晋。晋遣谢石率八万水陆之师拒敌。苻坚与众将登寿阳城,望见晋兵部阵严整,将士精锐。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是晋兵,他有惧色。后来,北军遂大败,苻坚逃回洛阳。[2]少轻卫、霍孱(chán):不轻视卫青、霍去病的懦弱。

一天,来了个媒人,要给伯禽在淮阳提一门亲事,李白心中高兴,便与宗氏夫人商量后,决定让他先到那里把女方的情况打听一下。当李白正在准备起程,忽然元丹丘来了一封信,邀请他到新的别墅赏光。

李白想到,何不把两事并作一事来做:先去参观元丹丘新居,再从那里去淮阳。原来元丹丘在嵩山住了16年后,离开了这里,又迁到颍阳县山中,新盖了一座别墅。颍阳县是武则天载初元年将河南、伊阙、嵩阳三县各分出一部分成立的县,先叫武林县,开元十五年改为颍阳县,位置在登封县西边。此地北边依密县南边的马岭山,向南边能看见汝州北20里的鹿台山。李白到了颍阳县后,看见元丹丘的新宅坐落在县城南边绿树环抱的碧山上。登楼环视四野,白云青崖映照其间,这里是又一座仙境。登临此地,使人真有遗世独立,忘却轩冕之荣,飘飘欲仙的感觉。他与元丹丘在山上畅游了一遍后,并给新宅题了一首诗并序,《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并序》:

丹丘家于颍阳,新卜别业,其地北倚马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极目汝海,云崖映郁,有佳致焉。白从之游,故有此作。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终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李白在颍阳与故人相处了多日,深为元丹丘的仙家之气所熏陶,怨恨自己常常为了世间的功名奔波不息,白白地虚度岁月,使身体衰老,哪里有故人生活在山林中自由。当他要离开这里到淮阳去时,还真舍不得离开这里。《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本无轩冕契,素以烟霞亲。

尝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

悠悠朝市间,玉颜已缁磷。所失重山岳,所得轻埃尘。

精魄渐芜秽,衰老相凭因[1]。我有锦囊诀,可以持君身。

当餐黄金药,去为紫阳宾[2]。万事难并立,百年犹崇晨[3]

别尔东南去,悠悠多悲辛。前志庶不易[4],远途期所遵[5]

已矣归去来[6],白云飞天津。

注:[1]衰老相凭因:身体依附芜秽的精魄而衰老。凭因:依附。[2]紫阳:《周氏冥通记》:第一,紫阳左真人,治葛衍山。第二,紫阳右真人,治嶓(bō)冢山。[3]崇晨:天明到吃早饭之间。[4]前志:前面的隐居之志。庶不易:希望不改变。[5]远途期所遵:在遥远的路上希望也能遵循。[6]已矣归去来:已往的还是回来。表示从尘世中回到仙界。

李白离开颍阳,乘马向东南的淮阳而去。到那里了解女方情况后,不久他又回到了梁园,与夫人商议,觉得是一门合心意的亲事。这样,伯禽的婚事就初步定下来,只待两人到结婚年龄就把喜事给办了。

这一年秋天,鸣皋山的岑敷征君与颍阳的元丹丘两人相约来到李白的梁园相会。李白面对仙家的两位切心友人,觉得是个倾诉心情的难得幸会,所以他尽主人的身份,杀牛宰羊,牵马换酒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美餐。席上李白想到功业未就,白发盈首,转舜已是半百之年。觉得人生短促,要尽情行乐,因此他写出千古流芳的名诗《将进酒》[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2],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3],斗酒十千恣欢谑[4]

将进酒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主人为何言少钱?径须沽酒对君酌。

五花马[5],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注:[1]《将进酒》:古乐府有《将进酒》曲。内容是宴会时多饮酒且歌唱。太白此与此相同。[2]古来圣贤皆寂寞:指古代圣贤的生活,孤独、清苦、单调,不为世人所闻,与饮酒的人相比显得寂静。[3]陈王:曹植,魏太和六年被封为陈王。[4]斗酒句:曹植的《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即在平乐的地方设宴,一斗酒值一万钱。[5]五花马:马的鬃毛剪为五瓣的叫五花马,剪三瓣的叫三花马,泛指名贵之马。

此诗是情绪忧愁而气势豪迈,在举酒同销万古愁中,又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奋发之句,能给人极大的精神鼓励,可谓在忧愁中有激昂之气,无消沉的情绪。调字遣词随情而定,以七言为主,又佐以十言、五言、三言、参差错落,不拘一格,是李白的典型笔法。

宋朝的严羽论此诗:“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之作用笔想,太白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清朝的赵翼读了这首诗,赞叹地说:“李白才气豪迈,诗全是以神运,从不屑束缚在格律对偶的之中,不与雕字绘句的诗人争长短。”

三人分别后,转眼到了冬季,岑征君又从鸣皋山来到梁园与李白相会。当两人在饮酒时,不料这年宋州下起了百年罕见的大雪。鹅毛大的雪花一直下了十几天,平地积雪三尺厚。一时山河隐形,百物遁迹,天地混一,万里无人径,千村挂银装。沧流结冰棱,山崖悬玉柱。商旅断绝,人迹罕至。岑征君在这里住了很久,几次要回去又担忧雪路艰难,心中懊丧。最后还是执意要在大雪天回去,李白劝阻不住,之后李白就在梁孝王梁园的清泠池置酒宴,徵来钟鼓竹丝之乐器为他送行。面对壮丽的雪景,李白既叹息故人艰难地前往鸣皋山,又想到世事混浊,事非颠倒,前程茫然,一时文思潮涌,遂以骚体为故人作《鸣皋歌送岑征君》诗,原注:“时梁园三尺雪,在清泠池作[1]。”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洪河凌竞不可以径度[2],冰龙鳞兮难容舠。

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霜崖缟皓以合沓兮[3],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

玄猿绿罴,舔舕崟岌[4]。危柯振石,骇胆慄魄,群呼而相号。

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岩嶅[5]。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

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君不行兮何待,若返顾之黄鹄。

扫梁园之群英[6],振《大雅》于东洛。巾征轩兮历阻折[7],寻幽居兮越巘崿。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注:[1]清泠池:《太平寰宇记》:清泠池,在宋州宋城县东北2里。汉梁孝王故宫有钓台,号清泠台,台下即清泠池。[2]凌竞:冰凌争逐。径度:徒步行走。[3]缟皓:比喻白雪。[4]舔舕(tàn):吐舌的样子。崟岌(yínjí):危险的高山。[5]崖嶅(áo):山崖的高处。[6]扫梁园句:批评梁孝王的司马相如,枚乘延袭骚体的哀怨文风。”此既指友人,又指诗人。[7]巾征轩:用帷布将上路的轩车围起来。

望不见兮心氛氲[8],萝冥冥兮霰纷纷[9]。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

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寡鹤清唳[10],饥鼯频呻[11]

魂独处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蝘蜓嘲龙[12],鱼目混珠。嫫母衣锦[13],西施负薪。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14],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15]

哭何苦而救楚[16],笑何夸而却秦[17]

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注:[8]氛氲(pènyūn):应为纷纭。[9]霰:小冰块。[10]清唳(lì):鹤的清翠叫声。[11]鼯(wú):会滑翔的哺乳动物,状如蝙蝠,尾巴长,翅与尾之间有膜翼,可从高处向低处滑飞。[12]蝘蜓(yǎntíng):爬行的蜥蜴。[13]嫫母:传说中黄帝的四妃中最下的妃子,貌丑而最贤。[14]若使句:叫巢父许由去当官,如给他们带上脚镣手铐。桎梏:脚镣手铐。[15]亦奚句:也为何不同于让夔龙跛脚在社会下层?蹩躠(biéxiè):跛脚。[16]哭何苦句:《左传》:吴国陷楚国郢城,楚昭王逃荒在野,申包胥入秦国求师说:“吴国肆虐楚国,寡君不能守社稷,奔亡在野,使下臣告急。”秦伯使人告之曰:“你姑且住在宾馆,等议后再告诉你。”申包胥对曰:“寡君逃在草莽,未获所居之地,下臣何敢安居?”立于秦庭而哭,七日不吃不喝,鬓毛也变斑白了。感动秦国,方出师救了楚国。[17]笑何夸句:指鲁仲连谈笑退却秦国一事。

清朝的沈德潜论此诗:“学楚骚而长短疾徐,纵横驰骤,又复变化其体,是为仙才。”

李白曾经批评屈原的骚体诗是“哀怨起骚人。”为何自己又写骚体诗?这是因为骚体诗的体裁无可非议,可以广泛应用。李白批评屈原是说他的骚体诗调哀怨太悲伤,不符合《诗经》健康欢乐的宗旨,而不是批评他用骚体。

送别了岑征君,在大雪天,门前冷落,鞍马稀少,没有友人来相会。李白独自在梁园对酒长酌,百感交集。想到孤独无邻,功业渺茫,无处适从,不由得想到古来的《行路难》诗。《行路难》是汉代乐府旧曲,主要内容是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之后有很多诗人写了很多著名的《行路难》诗,主要内容与汉乐府略同,表达对贵族门阀的愤慨不平和离别相思之意。李白对此心有灵犀一点通。他对世路的艰辛既表示渺茫,又有欲冲破阻力的百折不挠的雄心,因此又作了著名的《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共写三首《行路难》,篇篇生光辉,而此首成就最高。

宋朝的朱熹评李白诗:“李太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于法度之中,盖胜于诗者也。”李白此三篇《行路难》,可谓其代表作之一。

有对比才有鉴别。李白之前的诗人作《行路难》,最有名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第六首诗。李白诗很多辞句、格调都是从鲍照诗中借鉴来的。现将两诗对比以下,可以看出李白是如何继承发扬前人的成就。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而李白把“对案”翻新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使案上的菜肴清酒显得更华贵丰盛;把“不能食”,写成“停杯投箸不能食”,使“不能食”显得更具体形像化;把“拔剑击柱长叹息”改为“拔剑四顾心茫然”,使低沉情绪变为激昂迷茫。“自古圣贤尽贫贱”,李白《将进酒》变化成“古来圣贤皆寂寞”,与“惟有饮者留其名”相对应。这样,李白虽然在用词、诗意上,借鉴了鲍照很多长处,有些句子甚至与前人相同,但是,李白诗内容和词语要比鲍照原诗更加丰富多彩,意境开扩,音节更键锵有力。鲍照在世路艰难情况下,“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明哲保身,有些弱怯。而李白在世路艰难地情况下,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逆境中有一种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这一点更是超越了前人,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闲话休叙,言归正传。且说大雪天,李白正在冰雪的梁园独自徘徊,寒冷难熬时,忽然来了一位县令,要把李白请到他的县府。欲知这位县令是谁?且听下回解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