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妙笔著华章

妙笔著华章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后参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全国两会、国庆60周年等重大事件报道;获新闻战线“增强政治素质、提升职业道德”演讲比赛一等奖、经济日报年度十佳新闻精品、经济日报总编室年度业务论文比赛第一名等荣誉。这次活动被视为中央新闻单位年轻一代的寻根之旅。陈毅同志曾经这样赋诗称赞党的新闻事业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常念寻根旅,妙笔著华章!

经济日报社 张 双

张 双

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任经济日报总编室编辑。先后参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全国两会、国庆60周年等重大事件报道;获新闻战线“增强政治素质、提升职业道德”演讲比赛一等奖、经济日报年度十佳新闻精品、经济日报总编室年度业务论文比赛第一名等荣誉。

2009年7月,我作为“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队伍中的一员,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这次活动被视为中央新闻单位年轻一代的寻根之旅。

带着回家的感情,到延安去寻根!我们的根在哪里呢? 延安之行中,我找到的答案是——要把自己成长成才的根,深深扎在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里,扎在广大农村的田间地头里,扎在与农民朋友的质朴情义里!

在党的新闻事业优良传统里寻根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 万众瞩目清凉山。”陈毅同志曾经这样赋诗称赞党的新闻事业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清凉山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党中央在延安时期,这里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

在清凉山新闻纪念馆,一件件展品静静地诉说着那段艰辛而激扬的岁月:锈迹斑斑的135照相机,铸字用的铜字模,造纸用的马兰草、麻绳头,自制油墨的原料——锅底灰、松香、原油渣……

斑驳窑洞里的蜡像还原了当时新闻工作的情景,我抄录了如下两段介绍文字:

“抄收电讯是新华社一切新闻的来源。在那艰苦的年代里,由于电讯设备简陋,抄收电讯完全靠耳朵听和用手抄,加之信号微弱,抄报员抄报时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一个字符。当年的收发报室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两排马达,新华社的同志利用休息时间每人每天摇一个小时的马达用于顶替生产任务,并可增加四两小米的口粮。”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我党领导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于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播音员左手边的陶瓷碗,供广播中整点报时敲打使用。当年,尽管播音设备极其简陋,强劲的红色电波却冲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传播正义之声,引起世人瞩目。”

当我们这些新闻界的后生们,拎着上网本、挂着照相机、举着录音笔,来到前辈们曾经工作过的窑洞时,时空的碰撞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身边一切的来之不易。我们拥有前辈们难以想象的优越物质条件,为什么却在某种程度上缺失了他们那种昂扬的精神力量? 用心追寻这段历史,我找到了方向,只有深深扎根于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中,才能不断汲取前进的动力!

我牢记下延安日报原总编辑苏若望同志对延安时期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概括,那就是严格的党性原则,实事求是、把客观事实作为报道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在清凉山顶“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刻碑前,我立下了自己的誓言,“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

在陕北农村的田间地头里寻根

前往安塞县建华镇桥坪村的道路坑洼泥泞,汽车在蜿蜒的黄土路上颠簸前行,“前方道路严重塌方,车辆行人注意安全”的提示牌闪现在眼前。而这,正是乡亲们出村的通道。

桥坪村是陕北老区一个年人均收入4000元的小村庄,这在中国的广大农村里并不算富裕,但这里的村民们依然充满了乐观的精神。

忘不了我的房东石玉海大叔回荡在山谷中的笑声,他说,“过去黄土高坡的风沙太大,三天换一身衣服,推行退耕还林以后,得天天换啦!”我问为什么呀,他说“以前一刮风就是一身黄尘,一天换几身衣服都是个脏,换不换都一样。现在环境干净了,人得跟环境相配呀,哈哈!”

忘不了一个停电的夜晚,我与农民日报记者和建华镇党委书记郝廷俊的秉烛夜谈。那天下午,郝书记看望我们,晚上留在石玉海大叔家吃饭。摇曳的烛光下,郝书记说,经过反复摸索,镇里找到了棚栽业、果树业和养殖业三条致富道路,并要坚定地走下去,尽管现在还面临着两个主要困难——宏观上缺乏市场到企业到农户的稳定链条,微观上农户缺乏启动资金和运转资金。

在桥坪村,我第一次扛起锄头,下田锄草;拎起猪食,进圈喂猪;亲眼看到了农民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拥护和支持,看到了他们对发展设施农业的兴奋和赞许,当然,我也看到了他们对小额贷款的急切需求,对产销对接的深度渴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满怀期待!

新闻工作“三贴近”的重点就是“三深入”,要想对国情有深入了解,必须“沉”下去,才能有收获。我会永远记住桥坪村,时刻提醒自己,把“三贴近”铭记于心,做一名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好记者!

在与农民朋友的质朴情义里寻根

回到北京之后,我一进家门,放下行李,就拨电话给石玉海大叔报平安。我说农活不忙的时候,你们一定来北京玩玩,我带你们去看天安门,爬长城,转奥运场馆。他们高兴地答应着:“俺们在北京,也有亲人了!”

我所敬仰的穆青、范敬宜等新闻界老前辈,都有很多很多的农民朋友,并与他们有着亲人般的情愫。住在石玉海大叔家,看到每天围着灶台为我们忙碌的大叔和大妈,我常常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一个人在外地工作,每当逢年过节才得以回家的时候,爸妈也是这样忙活着,为的就是让我尽量多吃几口家里的饭。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每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为人为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贴近”和“三深入”也应当成为我们的终身追求。扎根于与农民朋友的质朴情义里,才能让我们心中有情,笔下有爱。胸怀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文章,成为像穆青那样一生有爱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在驶离延安的火车上,我辗转不能入眠,写成一首小诗,谨为这次触动灵魂的寻根之旅,留下一个小小的注脚:山间清气远,鼓乐余音长。耕田辨菽麦,秉烛话农桑。延河映宝塔,意气写清凉。常念寻根旅,妙笔著华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