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龄悬殊阻姻缘

年龄悬殊阻姻缘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联系到自己因漂泊无定的生涯而使得这样一件大好事也未能办成,从而不觉泫然泪下。“却”,还、且的意思,在这里表示轻微的转折。

苏轼由于跟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遂要求出补外官,但他看到地方官员在执行新法过程中多扰民时,心中便越发不满了。因此他把这一思想往往抒发于诗词里,这样就更加激怒了新党,并遭受到他们的打击报复。说他诽谤朝政,于是他竟被逮捕下狱了。而这时候,新党中的著名小人如舒亶、李定等必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以致在我国历史上竟掀起了所谓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关了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所幸神宗还算是个明白人,并不想把苏轼杀害,而是把他释放了出来,只是贬谪他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而已。

自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抵达黄州,直到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苏轼在黄州贬所一共呆了四年多的时间。

作为才名远播的大文豪,又有着极为坚强正直的人格魅力,他常被人们甚至是少女爱慕,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温都监的女儿超超年方15岁,长得姿貌秀丽,而且又极其聪明伶俐。尽管到了法定出嫁的年龄,但超超却坚决不肯随便嫁人,都监见此也不敢强迫女儿,心说,姑且就等等再说吧。但是,当听到苏轼马上就要来临时,超超却显得极为兴奋,并且暗暗地对人说:“只有苏轼才配做我的丈夫!”由于她家临近苏轼的住处,她便每夜都暗暗地来到他窗外侧耳细听苏轼吟咏诗文。有一次,苏轼正在沉思,忽然发现了这位美人,她着了一件紫罗兰色彩绘芙蓉拖尾曳地对襟收腰振袖的长裙,微含着笑意,青春而懵懂的一双灵珠,泛着珠玉般的光滑,眼神清澈得如同冰下的溪水,不染一丝世间的尘垢,睫毛纤长而浓密,如蒲扇一般微微翘起,伸手点了点小巧的鼻子,一双柔荑纤长白皙,袖口处绣着的淡雅的兰花更是衬出如削葱的十指,粉嫩的嘴唇泛着晶莹的颜色,轻弯出很好看的弧度。如玉的耳垂上戴着淡蓝的缨络坠,缨络轻盈,随着一点风都能慢慢舞动。被东坡发觉之后,她就慌忙快速地跑掉了。

东坡见到如此美人,本来想询问人家姓名,好亲近一步,但是想到自己是个不幸的人,而且年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便有意想替她物色一名读书士人,自己也好为他们顺利地结成连理做个红娘。一天,他碰到了温都监,就诚恳地说起了此事,温都监当即说起了他女儿的心事。东坡听罢,不觉甚为感叹,但他当然不想耽误人家女孩儿的终身大事,因此,他要为她找个合适的读书人作为对象的心意也就越发坚定了。

然而没过多久,东坡却因一再受到政治迫害,竟被贬谪到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广东,甚至还要渡过大海到现在的海南去。所以他一心想要成全的这一好事,也就被无声地取消了。

等到东坡从海南回到黄州时,知道温超超因思念他成疾而死,并葬在了沙滩东侧,不禁为之黯然神伤。联系到自己因漂泊无定的生涯而使得这样一件大好事也未能办成,从而不觉泫然泪下。他因此填写了一首被学生、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称为“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的好词《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乌台诗案卷宗 】

词的上片写的是幽居者在幽冷、孤寂气氛中惆怅寂寞的心情——幽人似孤鸿。“缺月”指残月,未圆之月,“疏桐”是枝叶稀疏的梧桐树。在名词“缺月”和“疏桐”之间着一动词“挂”字,天然浑成,妙手偶得,将天与地景色连为一体,套用王静安公的话当是“着一‘挂’字而境界全出”。这种“境界”是指景物萧条,环境凄凉,为全词奠定一种低沉、清冷的基调。下句里“漏断”是说漏壶里的水滴尽了。古人用漏壶滴水计时,漏断即为下半子时。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残月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漏壶中的水滴尽了,此时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环境里,词人在干什么呢?“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幽人”指住在幽静处的人,作者自谓。因作者心境不同,故此处的“幽人”与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中隐逸之士的“幽人”不同。“缥缈”是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一个设问句由独往来的幽人引出遗世独立的“孤鸿”,使幽人成为其神似的意象,暗示词人虽困厄、寂寞却孤芳自赏,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有谁看见幽居的人,独自在此徘徊往来呢?这时候,天空中飞过一只孤鸿,留下了虚无缥缈的身影。”

下片写孤鸿惊惧,彷徨而又执着——孤鸿似幽人。“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却”,还、且的意思,在这里表示轻微的转折。如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省”,领会。“无人省”,言没有人理解,写出了“孤鸿的孤寂、凄苦”。这两句是写孤鸿因受惊而飞起,回过头来,空有满腔的心事无人知晓。“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其中的“拣”是挑拣、选择的意思,“栖”是栖息之意。传说鸟择木而栖,《左传》有“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之句。“不肯栖”写出了孤鸿的清高、拔俗,也就是词人自己的形象特征。这两句意思是说“孤鸿”拣尽了所有的寒枝,却还是不肯栖宿在上面,最后只好又飞回那寂寞的沙洲,忍受孤单与寒冷。下片四句,借孤鸿充分反映了作者虽历尽人世的寂凉、凄苦,却依旧孤高自赏,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始终不渝,也表现了词人不屈服于现实,不同流于世俗的生活态度。

这首词清冷、凄绝,却不作一句悲语,细品时方知“字字看来皆是血”。可见苏轼的心里,是真的如流血一般难受,可是又如何挽回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