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张先为歌妓写词

张先为歌妓写词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传张先在八十岁时娶十八岁的女子为妾。张先一生共有十子两女,年纪最大的大儿子和年纪最小的小女儿相差六十岁。其词意韵恬淡,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他是使词由小令转向慢词的过渡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张先曾为一名歌妓写词,这名歌妓的芳名叫谢媚卿。由于张先词作声名远播,这谢媚卿很早就耳闻了他的大名。于是张先心中便不觉起疑,暗暗地派遣自己的书童前往问询那侍女。

张先(990—1078年),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同游。擅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颇多佳话。据传张先在八十岁时娶十八岁的女子为妾。一次家宴上,张先春风得意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后来此小妾八年为他生了两男两女。张先一生共有十子两女,年纪最大的大儿子和年纪最小的小女儿相差六十岁。

张先善于辞赋。他“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一丛花令》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比拟新颖而饶有风趣,刻画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可谓细腻而又生动,从而拥有“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他的诗歌在当时也享有盛名。其词意韵恬淡,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他是使词由小令转向慢词的过渡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

张先曾为一名歌妓写词,这名歌妓的芳名叫谢媚卿。由于张先词作声名远播,这谢媚卿很早就耳闻了他的大名。至于张先呢,也由于大家传说着谢氏的美貌和歌舞绝艺而心生好感,很想一睹她的芳容并领略其绝妙声艺。但很遗憾,两人却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会面。

一个天气晴和的春日,词人张先到玉仙观中去。但他游览了一会儿,似乎也没有什么东西足够引起他的特别关注,这样,心情慵倦的他很早便转身往回走了。谁知在半路上他却意外地碰到了心中一直想念着的谢媚卿!刚开始时,他只是觉得路上那位绝色佳人跟她侍女交谈时所发出来的声音特别悦耳,而其容貌不用说就更是出奇的秀美了。于是张先心中便不觉起疑,暗暗地派遣自己的书童前往问询那侍女。那美人果然是谢媚卿!而他这奇异的举动,使谢媚卿顿然也感到眼前这官人绝不同于一般的读书人。当得知他就是著名词人张先时,不由对他心怀敬意。但两人心中明知道对对方怀有好感,却都未能先行开口说话。而此时,谢媚卿却只是两眼含情脉脉甚至就是低头羞答答地斜看着对方而已。而张先居然也领会了她这美意,遂骑着马跟在她那乘舆的后头缓慢地走着,走着。就这样直到分手,两人却始终没能说上一句话。

回到了家的张先,深悔自己的胆怯,以至于失去了一个接近玉人的绝好机会。但他心中的那种想念却越发深切了,于是,惆怅之余的张先便提笔写下了一首体制较长的《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用以记述他俩的这次邂逅,和他那无有穷尽的相思之意: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知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起首一句,点出主人公的居处所。“时闻有”,承上句,乃由于高墙缭绕、院宇深邃的缘故,而接下句的莺啼把人唤醒了。“绣被掩余寒”,可见被未折叠,而“画阁明新晓”,指天已大亮了。“朱槛连空阔”句承“画阁”而写居处环境,与“缭墙重院”相应,虽富丽然而寂寥,其境过清。“飞絮知多少”暗点时令为暮春。这样,春晓、恬睡、闻鸟,与“飞絮知多少”之景相连,就构成一个现成思路,间接表现出浓厚的惜春情绪。“径莎平”句以下续写暮春景象,路上长满野草,池面渐广,风平浪静时,时有花影倒映。“日长风静”与“闲”字表现出落寞萧索的气氛。这几句暗示出词中人小园芳径之上徘徊不定,百无聊赖的独特情绪。

【谢媚卿】

过片承上启下。“尘香拂马”,要去城南的玉仙观,一路上愁红惨绿,偏又不期然而然地“逢谢女、城南道”。两人早已互相慕名,而百闻不如一见,于是“一见慕悦”。她明艳绝伦,秀丽出于天然,“秀艳过施粉”,虽只微微一笑,便有无限妩媚;而其衣色鲜艳夺目,日暖衣薄,更显示出其身段之窈窕,就连她随身佩带之玉饰,雕琢成双蝉样,也格外玲珑可爱。这里以工笔重彩,画出一个天生丽人,从中流露出一见倾心的愉悦。然而紧接六字“欢难偶,春过了”,是说有无穷后悔之意。从“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二句看,二人可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用笔变化,有相得益彰之妙。作者并没有花太多笔墨来写二人相遇如何的交谈或品乐,却通过相顾无言的描写将彼此的倾倒爱悦和相见恨晚的惆怅情绪表露得淋漓尽致。“春过了”三字兼挽上片,惜春之情与相见恨晚之悔打成一片,情景莫辨。

从这篇词作里,我们就可以清楚地明白,为什么张先的好友苏轼会赠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给他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