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宫妓(一)

宫妓(一)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里所说的宫妓,当指内教坊伎人。连下文,当是借指宫妓的新奇变幻的舞姿。快结束时,假倡“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穆王大怒,要杀偃师。诗虽题为“宫妓”,讽刺的矛头却并不是指向“斗腰支”的宫妓,而是弄奇斗巧以取媚邀宠的偃师式人物。晚唐朋党倾轧,政治生活中固不乏这类偃师式人物。

珠箔轻明拂玉墀(二),披香新殿斗腰支(三)。不须看尽鱼龙戏(四),终遣君王怒偃师(五)。

(一)宫妓:指掖庭教坊中的歌舞艺人。崔令钦《教坊记》:“西京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右多善歌,左多工舞。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尝在上前也。”《新唐书·百官志》:“武德后,置内教坊于禁中。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云韶府,以中官为使。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这里所说的宫妓,当指内教坊伎人。

(二)珠箔(bó勃):珠帘。玉墀:宫殿前白石的台阶。句意谓轻巧透明的珠帘轻拂着白石台阶。

(三)披香殿:汉代未央宫内有披香殿,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歌舞过的地方。唐代庆善宫中也有披香殿。这里借这一色彩香艳而又容易引起历史联想的殿名泛指宫中歌舞的场所。白居易《红线毯》诗:“披香殿广十丈余,……美人踏上歌舞来”,也以披香殿指宫中歌舞场。斗腰支:各自竞赛着优美的身段舞姿。

(四)鱼龙戏:《汉书·西域传赞》颜师古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这是一种新奇变幻的魔术杂技表演。连下文,当是借指宫妓的新奇变幻的舞姿。

(五)怒偃师:《列子·汤问篇》载:周穆王西巡途中,遇到一位名叫偃师的能工巧匠,献上一个能歌舞表演的假倡(类似木偶人),“(抑)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唯意所适。”穆王以为真人,和宠姬盛姬等一起观看它的表演。快结束时,假倡“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穆王大怒,要杀偃师。偃师剖开假倡,原来都是由革木胶漆白黑丹青等材料拼合成的,穆王叹道:“人之巧乃可与造化同功乎?”三四两句意谓:等不到看完宫妓们那出神入化的表演,就终归会使君王对偃师发怒。

这首诗从宫廷歌舞场面写到“君王怒偃师”,构思显受偃师故事的启发。不过,诗人所注意的,并非“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这一具体情节,而是故事中所包含的以奇巧取悦于君王者反因此而遭怒得祸的内容,这从“不须”、“终遣”等带有冷嘲意味的词语中可以明显体味出来。诗虽题为“宫妓”,讽刺的矛头却并不是指向“斗腰支”的宫妓,而是弄奇斗巧以取媚邀宠的偃师式人物。联系《梦泽》、《宫辞》等借宫廷生活以寓讽政治的诗篇,不难看出诗人的意旨正是要预言玩弄政治机巧权术者好景不常。晚唐朋党倾轧,政治生活中固不乏这类偃师式人物。“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莫向樽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和这首诗的三四句,从意蕴到造语遣辞,都极神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