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词胜十万雄兵

一词胜十万雄兵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正是这首词最本质的思想亮点。他每日练兵,严于防范,建立了非常严密有效的防范措施。在范仲淹的带领下,他们成功阻挡了一次次外族入侵。由此可见,范仲淹这词作的功劳不可小觑,其胜过十万雄兵啊!

范仲淹和包拯是同时期北宋名臣,苏州吴县(今苏州市)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对当时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陕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范仲淹苦读】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范仲淹的童年并不怎么美好,其祖辈原是陕西邠人,后来迁移到江苏吴县定居。他两岁时,由于父亲过早去世,范母只得带着他改嫁到朱姓人家,他也跟着被改姓名为朱说。等到他稍稍长大,懂事的他很有节操,就向母亲泣别,回到老家的亲戚那里苦读。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6年),他尽管一举考取了进士,却踏上了并不一帆风顺的仕途。即便在他功成名就的当年,范仲淹在一封书启里还极为感叹地连用了两个原本都姓范的先辈先后都曾改过姓氏的典故,来说明他自己这悲凉身世。

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尽管还是一片歌舞升平之象,但它实际上却危机四伏。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八月,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其州治就在如今的陕西延安,由他来主持军务,以抗击时常进犯中原的西夏国。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他被调任耀州这个当时的边疆地区。作为江南人的范仲淹自然敏感地面对着西北地区那凄厉的节候,因此他便写下了《渔家傲》这阕词作,来反映他既要把国事放在第一位,又不能面对自己惨痛的经历无动于衷。他这首名作很快就传到了朝廷,他的盟友欧阳修便经常开玩笑说他这词为“穷塞主之词”,那意思是说,范公只有在那穷苦蛮荒的边疆才具有这并不寻常的感触,其词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渔家傲》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怀念,因之不能生硬地用政治的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它的艺术功能、艺术力量,在于抒情写景,但即使从政治上要求,此词的意义也并不消极。“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正是这首词最本质的思想亮点。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后汉时,将军窦宪追击匈奴,曾登上燕然山刻碑(勒石)纪功。词中霜雪满头的老将军,已擦干思乡之泪,在恋家与报国的矛盾中,他是以戍边军务为重的。他尽忠职守,不建功勋于边陲,虽有时思乡心切,也是不打算归去的。如此耿耿丹心,怎能视而不见?

【边疆的将军】

词的上阕侧重写景。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为何思归,是厌弃边塞生活,不顾国家安危吗?不是。而是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狼嗥风啸声,令人心寒。何况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怀念故乡的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长期戍边的老将,惦念亲人和家乡也是很自然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最成功,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下阕一开头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重浊。为什么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归。靖乱之功未成,有何颜以上觐朝廷,下见百姓?“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性。正在这矛盾的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不苦思着万里之遥的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可能也在盼望合家团圆。“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10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深沉的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这首《渔家傲》绝不是令人斗志消沉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祟高精神的生动写照吗?欧阳修对这首词的负面评价是很不公平的。黄蓼园说它“读之凛凛有生气”,倒是深得其旨趣。

范仲淹就这样在边疆地区经年累月镇守着。他每日练兵,严于防范,建立了非常严密有效的防范措施。比如说,他号令严明,每日操练士卒,严明军纪,这样就使军队战斗力极强。另一方面,范仲淹很关心和爱护士卒,如果谁有病了,或者家里有事了,范仲淹都会亲自前去看望,因此范仲淹在这里颇受爱戴,边疆军民团结一心。在范仲淹的带领下,他们成功阻挡了一次次外族入侵。后来竟然连羌人也都要称呼他为“龙图老子”,可见范仲淹的为人连外族人都敬佩。西夏人也互相告诫他们自己不能侵犯中原边境,并到处传诵着这样一句话:“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再就是他这阕词作还传到了敌方军队,他们也都被感动得热泪横流。因此,在范仲淹镇守边疆的那段时间里,敌军再也没有出现过对中原地区较大的骚扰和侵犯。由此可见,范仲淹这词作的功劳不可小觑,其胜过十万雄兵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