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缑乡记忆》序

《缑乡记忆》序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时隔70多年,宁海的往昔特别是老县城的各处,仍是我心中一幅鲜明的地图,常常在午夜梦回、永恒的记忆中闪光。家乡历经70余年沧海桑田,已经旧貌换新颜,成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新宁海。由于我只凭记忆,对家乡毕竟不甚了了,无非是一些皮毛,再加上过去记述宁海往昔的书籍很少,特别人文方面更少,旧档案文献更分散流失,要了解宁海的人文历史实在非常困难。

一座城镇,一方土地,犹如一个人,有它的成长历史。有它的前生今世,才有它的未来前景,可以让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更好地珍惜它、更好地发展它。

宁海,乃我桑梓之地,顾名思义,这是一片波澜宁静的海湾土地。它得兼山水之美、陆海之奇,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全县境内有苍翠、雄奇的天台山脉蜿蜒横亘;又有象山港、三门湾两大著名海港拥抱着田园阡陌。宁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晋太康元年(280),迄今已有1700余年。早在唐宋年间,这儿就是毗邻舟山渔场的海上捕捞和水产养殖基地,也是通向我国大江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往来韩国、日本以及南洋的“海上丝绸、陶瓷之路”,也把这儿当作一个重要的水陆要津。

《缑乡记忆》书影

我20世纪30年代就住在宁海缑城白石头。家旁就是县城的名胜梦园和财神庙;南面就是残存的城墙,襁褓中就到城墙涵洞里去躲避日军的轰炸。从小就知道最早县城是沿着一圈猴子的脚印而建,所以叫缑城的传说,也知道缑城有6座城门。

我家旁边城墙外就是跃龙山上高耸的文峰塔和南门外蜿蜒的大溪。从小就跟随母亲出城墙缺到大溪洗衣、戏水,一路经过塘头、水竹居、卫生院、孔家庵、南门外大校场。每逢三、六、九县城集市,四乡商贩来县城赶集,我会跟随父亲从天主堂,穿狭墙弄,到桃源桥、三皇堂去轧热闹,穿梭在大米巷、义井、小米巷、春浪桥、县圃、蒲湖之间。春秋社目节祀,更去跃龙山、东岳宫、妙相寺赶庙会、看社戏,妙相寺的钟声、东岳宫的阎罗王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春节元宵节,喜欢到花楼殿看山坑班的高腔(平调)演出……

少年时代,我求读缑东小学,每天上学放学会经过八角楼、西可园、东可园、梦园,或者同小朋友到司马第、道义坊去玩耍。课余还去东门外城河、坑龙王,春游秋游甚至去黄土岭外的渡岙胡、渡岙蔡、水车、前童、溪南、竹口……初中我在宁海中学读了3年,宁海的东西南北我走得更远、更远。

宁海向来是“读书种子”的家乡。时代进入20世纪,西风东渐,地处东南沿海的宁海,较早领受海内外开放之风的影响。一大批有识之士投入到民主革命的时代洪流,纷纷走出山乡到宁波、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辛亥革命时,有不少宁海人参加光复杭州的起义,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唤醒了更多宁海人,这才有潘天寿、柔石等一代文化大师。毫不夸张地说,二三十年代宁海更成了浙东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小小中心,报纸、书店、照相馆、民众教育馆、诗社、文友会、刊物等纷纷诞生。所以在我少小的记忆里,家乡,就像电影《早春二月》里那样,是个欣欣向荣的小城,小城虽不大,但小城故事多。

今天,时隔70多年,宁海的往昔特别是老县城的各处,仍是我心中一幅鲜明的地图,常常在午夜梦回、永恒的记忆中闪光。但是我毕竟少小离家,负笈外地,游子他乡。家乡历经70余年沧海桑田,已经旧貌换新颜,成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新宁海。由于我只凭记忆,对家乡毕竟不甚了了,无非是一些皮毛,再加上过去记述宁海往昔的书籍很少,特别人文方面更少,旧档案文献更分散流失,要了解宁海的人文历史实在非常困难。一直到县成立了档案馆、县志办公室,搜集整理宁海的人文历史才正式走上轨道。

胞弟家栓自小对宁海的人文历史非常感兴趣,有志于文史资料的搜集与写作,20多年来一直参加宁海县各类志书的编写。近年更热衷于宁海的档案和老照片的搜集整理,孜孜不倦,矻矻穷年,已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百余篇文史杂记,还有专著《宁海名人》《卢原质传》等出版。在宁海有一定影响。

现在,在宁海县档案局大力支持下,《缑乡记忆》结集出版,付梓在即,草成此文。是为序。

(2014.2)

2016年我与弟弟的合影,从最早的一张至此,刚好7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