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们怎样经过木履岛,以及“半音修士”的会规

我们怎样经过木履岛,以及“半音修士”的会规

时间:2024-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我们来到了木履岛,岛上的人只靠鳘鱼汤过活。饮宴之后,他还亲自带领我们观光了他为“半音修士”新建的一所修道院。这样做,是为效法那些割断尘世牵连的人。于是每人尽力张开大嘴,打上半个钟头的哈欠。饭后,每人还要分给一盘芥末。他们的饭食规定如下。星期四,有七种汤,不过芥末总是少不了的。这就是他们在修院里的饮食。

后来,我们来到了木履岛,岛上的人只靠鳘鱼汤过活。可是岛上的大王贝纽斯三世还是热情地迎接和款待了我们。饮宴之后,他还亲自带领我们观光了他为“半音修士”新建的一所修道院。他把岛上的修士叫作“半音修士”,他说住在大陆上的有小修士,亦即仁慈圣母的侍者和朋友[1];item[2],那些崇高的体面的“低音修士”[3],他们是教皇通谕所认可的全音符修士;还有吃熏鱼的小修会修士[4],也就是八分音符小修士[5],如果再缩减的话,就只好是“半音修士”了。

遵照“第五元素”[6]的法令和通谕,这是一个最具有协和性的音程[7],他们穿的衣服和放火犯同样颜色,只有一处例外,那就是膝盖上跟昂如省造房顶的一样[8]颜色是白的。肚子倒是填得挺饱,因此,在这些修士当中,大肚子是出了名的。

他们穿的裤裆,样子像只鞋,而且每人有两个,一个缝在前面,一个缝在后面。双重裤裆说明这里边自有其莫测深奥的秘密。他们穿的鞋是圆的,样子像木盆,这是效法沙石之海的居民的[9]。除此之外,他们还不留胡须,鞋上钉钉。为了表示毫不在乎命运之神,他们像猪猡一样把脑袋后面的毛发都刮得干干净净,从头顶一直刮到肩膀。前面的头发,从脑盖骨起,倒是让它自由生长。这样做,是为效法那些割断尘世牵连的人。他们蔑视变化多端的命运之神,所以不像她那样手里拿着、而是像戴念珠似的腰里挂着、每人一把飞快的剃刀,一夜至少要磨它三次。

每人脚上还带着一个圆球,因为据说命运之神的球是在脚下边[10]。风帽的后尾拴在前面,不拴在后面[11],这样可以把脸遮起来,躲在里面嘲笑命运之神以及幸运的人。完全和今天的姑娘们戴着你们叫作“围巾”的那种面罩一样(古时的人叫作“仁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12])。他们脑袋后面的部分倒是经常露在外面,和我们的脸一样。这是因为他们高兴往前走就往前走,高兴往后走就往后走。在往后走的时候,人们也会相信是往前走,因为他们的鞋是圆的,看不出前后,裤裆又是前后皆有,脑袋后面也剃得光光的,并且还粗略地画着两只眼睛和一张嘴,很像一个椰子。倒是在往前走的时候,人们会以为这些人是在玩捉迷藏,看起来挺有趣。

他们的生活方式是这样的,等路西菲尔的光亮[13]一来到大地上,他们便为了仁爱的缘故,互相用靴子踢,用刺马距踏。踢过踏过之后,这才好好地打鼾睡觉,而且睡的时候,鼻子上还戴着夹鼻眼镜,或者简单的眼镜。

我们觉着这个睡觉方法很特别。可是他们却告诉我们说,最后审判[14]结束之后,才是人类休息和睡眠的时间。为了明白表示他们决不拒绝去受审,像一切幸运的人那样,他们穿好靴子,戴好刺马距,准备号角一响,立刻上马就走。

中午的钟声响了(请注意,他们的钟,包括教堂的钟和饭厅的钟在内,全都是依照彭达奴斯的指示做的,也就是说,是用上细的鸭绒做的,钟锤是一条狐狸尾巴),正午的钟一敲,他们便一个个醒来,脱下靴子,高兴小便的去小便,高兴大便的去大便;不过,会规严格规定,谁也得大打而特打哈欠,并且拿打哈欠当饭吃[15]。我看着实在有趣。他们把靴子和刺马距往架子上一撂,便到修院去,在那里认真地洗手漱口,然后坐在一条长板凳上,剔起牙来,一直剔到院长捧住手打唿哨表示剔好时为止。于是每人尽力张开大嘴,打上半个钟头的哈欠。有时多打一会儿,有时少打一会儿,这要看院长根据当天瞻礼的日子,适合吃多吃少而定。打好之后,还要来一次巡行祈祷,巡行时,打着两面旗帜,一面旗帜画的是品德之神,另一面画的是命运之神。走在最前面的“半音修士”,举着命运之神的旗帜,他背后,走着另一个“半音修士”,打着品德之神的旗帜,手里还拿着灌有奥维德在《节令记》第五章里[16]所描绘过的圣水的刷子,不住手地跟(此处有一空白[17])一样,敲打着前面打命运之神旗帜的“半音修士”。

巴奴日说道:“这个做法和西赛罗以及学院派的规矩都不同,他们规定品德之神在前,命运之神在后[18]。”

在巡行祈祷时,他们哼哼唧唧唱的倒是挺好听,只是不知道唱的是什么颂歌,因为我不懂他们的言语。仔细一听,我发觉他们是用耳朵唱的。和谐极了,而且和他们的钟声十分协调!你一辈子也不会听见走调的声音。

庞大固埃对他们的巡行祈祷有一个重要的发现,他对我们说:

“你们有没有看出来这些‘半音修士’的精细处?他们做巡行祈祷时,从教堂的这道门出来,从另一道门进去,决不从出来的那道门进去。我可以以信用担保,这些人是细心人,细得可以镀金,像铅做的剑一样精细[19],细而不弱,但能使人变细,细得像用细纱滤出来的一样!”

约翰修士说道:“这种精细是从玄妙的哲学来的,见他的鬼!我反正是一窍不通。”

庞大固埃接着说道:“厉害就厉害在别人一窍不通;因为这种精细一旦被人弄懂了,看出来了,揭穿了,所谓精细、所谓奥妙、所谓名声,都将一齐丢光,我们将把它叫作愚蠢。我可以以信用担保,他们的巧招儿决还不止这些!”

祈祷做好之后,还要做一些对身体有益的活动,他们走进饭厅,跪在桌子底下,每人胸前靠住胸口放一盏灯笼。这样跪好以后,从外面进来一个高大的木履人,手里拿着一把叉,用叉来伺候他们吃饭。开始时是奶酪,结束时是芥末拌莴苣[20],马尔西亚尔[21]说古时的人全是这样[22]。饭后,每人还要分给一盘芥末。

他们的饭食规定如下。星期天,吃灌肠、大肠小肠、肉丁、猪肝、鹌鹑;开始时的奶酪和结束时的芥末还不算。星期一,吃猪油黄豆,要宽汤重味。星期二,吃祝福过的面包、烧饼、烘糕、烙饼。星期三,吃的是乡下菜,有羊头、有牛头、有獾头;獾在这个地方很多。星期四,有七种汤,不过芥末总是少不了的。星期五,除了山梨什么也不吃,而且还不熟,我从颜色上就可以判断出来。星期六,啃骨头。他们可不是穷得挨饿,因为每人都有一个大肚子。

这就是他们在修院里的饮食。如果奉修院院长的命令到院外去,要是在海上或河上,就严禁捕捉和吃食任何鱼类,违者处以重罚;在陆地上,就严禁吃任何肉类,这要使每人都明白,除了玛尔贝西亚山上的石头以外[23],只有他们是任何东西所不能引逗和诱惑的。

他们喝的酒是对抗命运酒,我不明白这是当地一种什么酒。他们吃东西或者饮酒的时候,就把风帽的后尾往前一拉,当围嘴使用。

吃好饭以后,便哼哼唧唧地唱着歌感谢天主。这一天余下的时间,就是用积德行善来等待最后审判。星期天,互相揪打;星期一,互相打榧子;星期二,互相抓搔;星期三,互相擤鼻涕;星期四,互相探秘密;星期五,互相搔痒;星期六,互相磨蹭。

这一切都在对答如流和恰如其分的对唱中进行,而且都是用耳朵唱,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单等太阳落在海上以后,他们立刻彼此用靴子踢,用刺马距踏。和上面说过的一样,并且把眼镜戴在鼻子上,准备睡觉。睡到半夜,那个木履人又来了,大家起来,一齐磨刀。接着做好巡行祈祷,就再钻到桌子底下,和上面说的一样,重新吃饭。

约翰·戴·安脱摩尔修士看见这些“半音修士”的生活方式,了解到他们会规的内容,不由得勃然大怒,高声大叫道:

“啊,饭桌下养肥的老鼠!天主在上,挤扁一个会出来两个!普里亚普斯在这里就好了,他是经常参加卡尼底亚和萨卡娜的夜祭的[24],我们将会看见他大放而特放的屁,不下于这些哼哼的声音!老实说,我现在才看出来我们是在一个完全相反的国家,德国正在拆毁修院,剥下修士的会衣,这里却正相反,一切都倒行逆施,连头发也分不出前后来。”

[1]“圣母侍者会”1232年成立于佛罗伦萨,1239年合并于圣·奥古斯丁会,修士对圣母马利亚特别崇拜。

[2]拉丁文,“同样还有”。

[3]“低音修士”(Frère Mineur),本来指教会中四种品级低微的修士,包括管看门的,管朗诵的,管驱鬼的,管辅祭的(所谓四品修士),后来 Frère Mineur成了方济各会修士的称号。按 Mineur一字又指音乐上的“短音”或“低音”,所以作者在本章使用了一系列的音乐名词来形容修士。

[4]“小修会”亦称“善人会”,为圣弗朗索瓦·德·保尔1453年创立的会派,修士穿深灰色长袍,一年到头守斋。

[5]“八分音符修士”原文 Crochu亦有“手曲如钩,便利偷窃”的意思。

[6]“第五元素”原文 quinte亦可解释为“第五度音程”。

[7]“五度音程”是音程中具有协和性的一个。

[8]造房顶的人因为跪着工作的时候多,把膝盖都磨光了,所以颜色成了白的。

[9]“沙石之海”原文 mer aréneuse是从拉丁文 Mare arenosum来的,指多沙石的阿拉伯。

[10]命运之神脚下有球,是表示她行踪不定,来去匆匆。

[11]指反戴帽子。

[12]见《新约·彼得前书》第4章第8节。

[13]指夜色。

[14]指世界末日天主对人类的最后审判。

[15]本书第1部第16章曾说到包斯的贵族拿打哈欠当饭吃。

[16]奥维德《节令记》第673至692行述说圣水是从迈尔古里水泉里取得的。

[17]手写本上此处有一空白,1564年版及1565年版上将空白取消,似不合理。

[18]见西赛罗《Ad familiar》第10章第3节。

[19]铅不能镀金,已见本书第1部第16章。

[20]这和一般的习惯相反,一般总是生菜(冷盆)在前,奶酪在后。

[21]马尔西亚尔(43—104),拉丁诗人,生于西班牙的比尔比利斯。

[22]见马尔西亚尔《讽刺诗集》第13章第14节,不过只提到莴苣。

[23]意思是说他们和帕洛斯岛上的云石同样坚强,见维吉尔《伊尼特》第6卷第470至471行。

[24]女巫卡尼底亚和萨卡娜举行夜祭,见贺拉斯《讽刺诗集》第1卷第8首第46行。

第二十八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