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伊则吉尔老婆子

伊则吉尔老婆子

时间:2024-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很快,高尔基创作了一些著名的作品,如《切尔卡什》、《伊则吉尔老婆子》、《海燕之歌》、《鹰之歌》等。最著名的早期短篇小说有《马可·丘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伊则吉尔老婆子》的叙述方式也是建立在浪漫主义的创作准则上的。在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中,高尔基描绘了一些特殊的性格,颂扬了性格高傲,精神坚强的人们,对他们来说,自由高于一切。《伊则吉尔老婆子》就是其中之一。

第十课 伊则吉尔老婆子

一、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市。他父亲是个细木工,死得很早,他在外祖父、一家染坊老板卡什林家长大。

这里的生活十分艰难。高尔基保留着对外祖母的清晰记忆。她是一个农奴的女儿,不识字,但是一位十分聪慧、心灵美好的人。她知道许多民间神话、歌谣、传说,善于绘声绘色地讲述它们。她给高尔基打开了一个民间诗歌的神奇世界,教会他热爱大自然

高尔基只上过两年学。当他年满11岁时,外祖父就把他送到了“人间”。他当过装卸工,面包工,在船上洗过盘子。他顽强地自学。1882年至1892年他在俄罗斯到处流浪,换过许多职业。

1892年秋,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可·丘德拉》。帮助高尔基走进文学殿堂的人是柯罗连科。很快,高尔基创作了一些著名的作品,如《切尔卡什》、《伊则吉尔老婆子》、《海燕之歌》、《鹰之歌》等。

二、作品概述

1.事件背景

高尔基于19世纪90年代投身俄罗斯文学。他一登场就那么耀眼,很快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同代人惊奇地写道,俄罗斯人民,不知道陀斯妥耶夫斯基,知道一点普希金,果戈理,知道一点点托尔斯泰,但都知道高尔基。的确,底层的人们喜欢看到,来自他们阶层的作家进入文学殿堂,这位作家对生活中最最阴暗和可怕一面的了解不是道听途说,而是亲身经历。

除了天赋,高尔基个人的奇特性吸引了精英圈的文学家和读者。他看到了“生活底层”的深度,这深度在他之前没有任何作家从个人的经历中了解过。这种丰富的个人阅历给高尔基的早期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在早年时期,高尔基的基本思想和主题已经形成,并且伴随了他一生的创作。这首先是积极的个性思想。动荡中的生活始终吸引着高尔基。他心中形成了人与周围环境的新型关系。“生活坑害(人)”这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19世纪90年代之前文学的公式,在高尔基这里换成了“对周围环境的抵抗创造人”的思想。

高尔基的作品一开始就分为两类:早期浪漫主义之作和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很多是相近的。早期浪漫主义作品体裁多样,有短篇小说、传说、童话、长诗。

最著名的早期短篇小说有《马可·丘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第一篇小说,作家根据浪漫主义的创作原则,描绘了美丽、勇敢和强健的人们的形象。依据俄罗斯文学的传统,高尔基讴歌了作为自由和热情奔放象征的茨冈人。作品中,出现了爱情与追求自由之间的矛盾。这矛盾解决办法是主人公们的牺牲,但是,这死不应被理解为悲剧,而更像是对生活和自由的赞颂。

2.主要内容

高尔基创作的基本特征是揭露资产阶级道德观与个人主义。他的作品讴歌了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英雄功绩。他实现了关于活动者、战士、英雄的思想。他描写浪漫主义英雄的作品以对人类自由精神的万能的信仰,对革新的热烈渴望,对建功立业的乐观信念而打动俄罗斯读者。

《伊则吉尔老婆子》的叙述方式也是建立在浪漫主义的创作准则上的。一开始就出现了两个世界的根本动机:英雄——陈述者——社会意识的承载者。告诉他说:“你们,俄罗斯人,生下来就是老头,所有的人都像魔鬼一样阴沉。”他与浪漫主义英雄——美丽、勇敢和强健的人们的世界格格不入:“他们走啊,唱啊,笑啊”。

小说提出了浪漫主义人物的道德属性问题。浪漫主义英雄和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形成?换句话说,提出一个传统的问题:人与环境。就像浪漫主义英雄应该的那样,高尔基笔下的人物也抵抗环境,这显然表现在强健的、美丽的、自由的拉拉形象身上。他公开违反人类生活的规则,与人们相对抗并受到永久孤独的惩罚。他与英雄丹柯相反。丹柯的故事是对人们追求更好的、公正的生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道路的寓言。

高尔基用丹柯体现了民众的领袖形象。这个形象也是按浪漫主义的传统准则写成的。丹柯像拉拉一样,反抗环境,并为环境所敌视。碰到途中的困难,人们就抱怨引领他们的人,用自己的不幸责备他,这时,像浪漫主义作品中规定的那样,群众就被赋予否定的特征(丹柯看着那些他为之付出劳动的人们,发现,他们就像野兽。许多人围住他,脸色十分难看)。

3.主要人物

在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中,高尔基描绘了一些特殊的性格,颂扬了性格高傲,精神坚强的人们,对他们来说,自由高于一切。

拉拉。这个青年人叫拉拉,意思是“受排斥的”。当人群向他宣布判决时,他笑了。他孤身一人,像他父亲一样,但他父亲不是人,而是鹰。他开始一个人生活,偶尔掠走牲畜和少女。弓箭射不进他,刀枪不入。这样过了数十年。有一次,他走近人群,人群也围过来了,但他站着并不自卫。于是,人们明白了,他想死,于是并不碰他。他自己拿起一把刀,扎自己的胸膛,但是刀却像砍在石头上一样,断了。人们高兴地得知,他死不了。他们就任由他躺在草原上,从此,他四处游走着,期待死亡,已经变成了一个影子了。

丹柯是一个孤独英雄,他用他自我牺牲的力量说服人们,这力量就是贯穿全文的隐喻:心灵之火。英雄的舍己行为重塑人们,吸引人们跟着走。即使这样,他在人们中仍然还是孤独的,人们跟他前行,但对他却只有冷漠,甚至是敌意:“人们高高兴兴,充满希望,竟没有发现他的死,没有发现,丹柯的尸体旁一颗勇敢的心还在燃烧。只有一个细心的人发现了,很害怕,就用脚去踩那颗高贵的心。”

丹柯是一个美男子。美丽的人物总是勇敢的。

丹柯是一个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人。他从自己的胸膛拿出心,用它照亮别人的道路。这个传说的激情在于确认个人与集体的紧密关系。丹柯的形象与拉拉的形象是对照的。高尔基让读者感觉,什么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永垂不朽。个人主义者拉拉活着,他只剩下一个无法看清的影子;丹柯死了,但他的舍己行为被牢记着:草原上,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他燃烧的心就会闪着蓝色的火花。

丹柯的形象激励过许多人追求自由,为人民建功立业。他成为勇敢和忘我地热爱人民的象征:“生活中……总有建功立业的地方”。

三、研究综述

高尔基早期作品的主人公都是高傲的、强健的、勇敢的人们,他们孤军与黑暗势力斗争。《伊则吉尔老婆子》就是其中之一。

按作家的看法,高傲是性格中最神奇的特性。它能使奴隶变成自由人,使弱者变得有力,使渺小变得有个性。

情节建立在伊则吉尔老婆子对自己的一生的回忆和对拉拉和丹柯的讲述上。

高尔基把正面的、崇高的丹柯形象与拉拉的“否定”形象相对照,拉拉傲慢、自私。他认为自己是上等人,对待周围的人就像对待可怜的奴隶。当人们问他为什么杀死那个姑娘时,拉拉回答说:“难道你们只用自己的东西?我看到,每个人有的只是言语和手脚,却掌控着动物、女人、土地……以及其他许多东西。”

丹柯的形象体现着人文主义者的崇高理想,体现着能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巨大的心灵美的人物个性。

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是好与坏,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鲜明对照和对比。

小说的思想意义由讲故事人伊则吉尔老婆子的阐述来充实。她对自己生活道路的回忆也是一则关于勇敢的和高傲的女人的传说。伊则吉尔老婆子最崇尚自由,她高傲地声称,从来没有当过奴隶。伊则吉尔老婆子感叹地谈论对功勋的热爱:“如果一个人热爱功勋,他总能成功,总能找到这种机会。”

然而,为了能够过上真正的生活,“燃烧”是不够的,成为自由和高傲的人,敏感的和操心的人也是不够的。最主要的是需要有目标。一个能够证明人的存在意义的目标,因为“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事业”。“生活中总能够找到建功立业的地方”。“前进!向上!永远向前!向上,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的信念”。

四、艺术特色

高尔基不是一个普通浅薄的作家。这位青年作家善于在孤独的英雄形象中感知到环境、人群对英雄的误解和敌意的戏剧性基调。在《伊则吉尔老婆子》中,鲜明地感觉到高尔基特有的教导热情。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英雄人物与日常世界、与平庸意识的冲突。这个问题在高尔基早期作品中得到很大的发展。

作家的文学发现之一是低层的、堕落的,经常沦为流浪汉的人的主题,这些人过去经常被称为无业游民。高尔基十分熟悉这个圈子,对它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作品中也广泛地反映了这一主题,赢得“无业游民的歌手”的称号。

《伊则吉尔老婆子》由三个部分组成,被一个基本思想连在一起,回答一个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它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这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对照、传统浪漫主义形象的使用、主人公的夸张描写、激情和语言的紧张动人上。

高尔基让小说生活着性格鲜明的人,热情而敢于抗争的人。作家区分向善的力量和向恶的力量。

在俄罗斯文学中,茂密的黑森林、密林通常充当反动的象征,人在其中或被描写成牺牲品,或被描写为战士。

五、翻译

伊则吉尔老婆子

img22

这些故事是我在比萨拉比亚阿克曼城附近的海边上听到的。

有一天夜晚,当我们结束了白天摘葡萄的工作时,那一群和我一块儿干活的摩尔维亚人都到海边去了。只有我和伊则吉尔老婆子仍留在葡萄藤的浓荫底下,躺在地上,静静地望着那些到海边去的人们的背影消失在深蓝的夜色之中。

他们一边走着、唱着、笑着。男人们的皮肤都是古铜色,他们留着漂亮的黑胡须和一直垂挂到双肩的浓密的卷发,穿着短短的上衣和宽大的灯笼裤;女人和姑娘们——都是愉快的,灵活的,深蓝色的眼睛,皮肤也都晒成古铜色。丝发乌黑的松散,和煦的微风吹拂着它们,弄响了那些系在丝发上的小铜钱。风像宽阔而又均匀的波浪在波动着,但有时它又像越过了某种看不见的东西,激起一阵强有力的狂飙,把女人们的头发吹成一些希奇古怪的形状,高耸在她们头顶的四周。这样一来,就使得那些女人们变得更加奇特和像神话故事中的仙女一样。她们离我们越来越远,而黑夜和幻想又把她们打扮得更加漂亮。

有人在拉小提琴……一个姑娘柔和的女低音唱着歌,还可以听见笑声……

空气里浸透着大海浓烈的气息,还有黄昏前不久被大量的雨水湿润了的土地所蒸发出来的那种浓郁的泥土香味。这时,天空还飘浮着许多美丽的云片,奇形怪状,彩色班烂。这里——有一些柔软的,青灰和淡灰色的,以及天蓝色的云片,像一团一团的烟;那里——是些像山岩一样尖锐的云片,暗黑色和褐色的。在这些云缝里,温存地闪耀着一小片一小片深蓝色的天空,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金星。所有这一切——歌声和香气,云片和人们,——都是异常地美丽而又忧郁,就好像是一个奇妙故事的开头。而这一切东西又好像停止了成长或死亡了;喧嚣的声音消逝了,渐远了,变成了凄凉的叹息。

“你怎么不和他们一起去呢?”伊则吉尔老婆子点了点头道。

岁月使她的腰弯成了两节,曾经黑色的大眼睛,现在已是浑浊无光并且眼泪汪汪。她干燥的嗓子说话时怪怪的,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老婆子好像用骨头在讲话似的。

“不想去。”我回答她。

“唔!……你们俄罗斯人一生下来就成了老头儿。所有的人都阴郁得像魔鬼一样……我们的姑娘们都害怕你……要知道,你正年轻力壮呢……”

月亮升起来了。月面很大,是血红色的,它好像是从这片草原的深处钻出来的。当年这片草原曾经吞食了许多人的肉,喝了许多人的血,大概因此变得如此的肥沃和富饶。像花边似的树叶阴影落在我们身上,像网一样笼罩着我和老婆子。在我们右边,草原上飘动着一些被蓝色的月光照透了的云影,它们变得更加透明,更加明亮。

“瞧,拉拉在那儿飘盈!”

我顺着老婆子战栗的、弯曲的手指所指的地方望过去,看见那儿飘浮着很多影子,其中有个影子比别的影子更暗,颜色更深,比其他的姊妹们飘浮得更快更低,——它是一块比其他的云飘浮得更快,更接近地面的云片所投射下来的影子。

“那儿什么人也没有!”我说道。

“你比我这个老婆子眼睛还瞎些。瞧,就在那儿,暗黑的,沿着草原在奔跑!”

我又仔细看了看,除了影子什么也没看见。

“这是影子呀!你为什么叫它拉拉呢?”

“因为这就是他!他现在已经变成了影子,——他活了几千年,太阳晒干了他的身体,血液和骨头,而风把它们吹散。这就是上帝对那些傲慢的人的惩罚!”

“讲给我听吧,这是怎么回事?”我就央求这个老婆子,觉得下面就有一个在草原上编写成的动人的神话故事。

于是,她就给我讲了这个故事。

“自从这件事发生以后,已经过去了数千年。在遥远的大海彼岸,太阳上升的地方,有一个有着一条大河的国家,在那个国家,每一片树叶和每一根草茎都提供了那么多人们所需要的影子,以便人们在树阴处躲避太阳光,躲避那里的酷热。

那个国家有着多么富饶的大地啊!

那里曾生活着一个强大的部落,他们放牧牲口,狩猎野兽,消耗了他们的力量和勇敢,狩猎之后他们设宴、唱歌,和姑娘们寻欢作乐。

有一次,在盛宴时,从天空飞下来一只老鹰,叼走了其中一个长着黑头发、像夜晚一样温柔的姑娘。男人们朝这只老鹰射出了许多不中用的箭都回落到了地上。这时就派人去寻找这位姑娘,却没找到。后来大家就像忘掉世界上所有东西一样,也忘掉了她”。

老婆子叹了口气,沉默了一会儿。她尖溜溜的声音,好像那些被遗忘了的年代在抱怨,这些年代以回忆的影子在她胸中体现出来。大海静静地重复着这个古老传说的开头部分,可能,这些传说就是在它的海岸上创造出来的。

“但是过了20年,饱经沧桑的、憔悴的她自己回来了,还带来一个小伙子,英俊、强壮,和20年前的她本人一样。当大家问她,这些年她在哪里时,她讲述说:老鹰把她带到山里,在那里她像妻子一样生活。这就是它的儿子,而父亲已经不在了;如果鹰衰老了,那么它就会最后一次飞向高高的天空,收起翅膀,从那儿重重地跌倒在陡峭的山坡上,撞成碎片而死……

“大家惊奇地看着这个老鹰的儿子,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地方比他们好,只是他的那双像鸟中之王的眼睛,冰冷而傲慢,当大家和他讲话的时候,他愿意回答就回答,要么,就不吱声。当部落的长老们来了,他和他们说话就像和平辈说话一样。这件事使长老们受到了侮辱,他们称他是一支既没有磨得锋利,又没有装上羽毛的箭。大家告诉他,有好几千像他那样的人,和好几千甚至年纪比他还要大两倍的人都尊敬他们,服从他们。而他却大胆地看着他们回答说,世界上再没有像他这样的人;既使所有的人都尊敬他们,他还是不愿意这样做。哦!……当时长老们完全气疯了,愤怒地说:

“我们这儿容不下他!他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吧。”

“他笑起来,就动身到他想去的地方去了,——他走向一个正凝视着他的漂亮姑娘;当走到跟前时,就一把抱住她。而她正是刚才训斥过他的一位长老的女儿。虽然他很英俊,但她还是推开了他,因为她害怕自己的父亲。她推开他,走到一边,可是他却追过去打她,姑娘跌倒了,他就用脚踩在她的胸口上,于是她的嘴冒鲜血,喷向天空,姑娘叹息了一声,像蛇一样蜷曲了一下,就死了。”

“所有亲眼目睹这件事的人都吓呆了,——在他们眼前如此杀死一个女人,还是第一次。看着这个睁着眼睛,口吐鲜血躺在地上的姑娘,大家沉默了很久,同时又看看他,他傲慢地站在她的身旁,准备对付所有的人,——他并没有低下头来,好像在等待对他的惩罚。后来,当大家回过神来,就一起把他捉住,捆绑起来,放在一旁。这时大家觉得,一下子把他杀死——这未免太便宜他了,也不会使大家解恨。”

夜深了,夜色更浓了,四处充满了奇怪、轻微的声音。草原上,黄鼠不时地吱吱地凄凉地叫着,葡萄树的叶丛中,蝈蝈发生呆滞颤抖的唧唧声。树叶叹息着,低声私语着;丰满的月面以前是血红色的,现在却苍白无力,远离地面,苍白的月色愈来愈多地流进了草原浅蓝色的雾气中……

“这时他们都聚集过来,考虑这种罪行应有的惩罚……有人主张用四马分尸——他们觉得这太轻了;又有人想起一齐用箭来射满他的全身,但是这个办法也被推翻了;有人建议烧死他,但是篝火的烟会让大家看不见他痛苦的样子;他们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是找不出一个能使大家都满意的更好的办法。而他的母亲就跪在他们前面,不说话,因为无论是眼泪,还是话语,都肯求不到大家对她儿子的宽恕。他们讨论了很久,其中一个聪明人想了很久之后说:

“‘我们问问他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大家就问他,他说道:

“‘你们放开我!我被绑着是不会说的!’

“当大家放开他的时候,他问道:

“‘你们要什么?’他这样问,仿佛他们都是奴隶……

“‘你已经听到了……’聪明人说。

“‘我为什么要向你们解释我的行为?’

“‘为了让我们大家明白。你,这个傲慢的人,听着!不管怎样,要知道,你肯定会死的……让我们明白你做的事。我们还要活下去,我们要知道更多的对我们有益的事……’

“‘好吧,我说,虽然,或许我自己也不十分清楚刚才所发生的事情。我杀死她,是因为,我觉得,她把我推开……而我却需要她……’

“‘可是她不是你的呀!’大家告诉他。

“‘难道你们使用的只是自己的东西吗?我发现,每个人只拥有语言、双手和双脚,……而他却拥有牲畜、女人、土地……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

“关于这一点大家告诉他,人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付出了代价的:如智慧和力量;有时甚至是生命。而他却回答说,他想保全自己。

“大家和他谈了很久,最后发现,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他自己是第一位的,除了他自己,什么都不在眼里。当大家了解到,他注定要过某种孤独的生活时,大家甚至感到害怕了。他身边从没有过同族人,没有母亲、牲畜、妻子,这些他不想要。

“当人们看出这一点时,他们又重新开始讨论,如何惩罚他。但这一次他们谈的时间不长,——那个聪明人没有妨碍他们讨论,却自言自语地说:

“‘别说了!有了惩罚啦。这是一种可怕的惩罚。你们就是想上一千年也想不出来!对于他的惩罚,就在他自己身上!放了他,让他去自由!这就是对他的惩罚!’

“这时,伟大的奇迹发生了。天空霹雳一声,虽然天空中一片云也没有。这是苍天的力量,证实了聪明人的话。大家鞠躬,随后散去。而这个青年人,现在得到一个叫拉拉的名字,意思是,被歧视和抛弃的人。这个青年在那些丢下他的人们身后,放声大笑起来,他笑着,只剩下他一个人,像他父亲一样自由。但他的父亲并不是人……而这个青年却是人啊。于是他就像鸟儿一样开始自由自在地生活。他来到部落,抢掠牲畜、姑娘——抢走他所想要的一切。大家用箭射他,但是箭射不透他的身体,好像他身上遮了一层看不见的超等的皮膜覆盖物。他身手灵活,掠夺成性,强健而又残暴,从不和人们面对面的相见。人们只远远地看着他。他也一直,孤独地,这样绕着人们转来转去,很长时间——十来年。但是有一次他走近了人群,当大家向他冲过来时,他却一动不动,也没有想自卫的表示。这时其中一个人猜中了他的意图,就大声叫道:

“‘别动他!他想死!’

于是大家都站住了,既不愿意减轻这个曾对他们作过恶事的人的罪过,也不想杀死他。大家停下来,嘲笑他。而他听到这嘲笑声也战栗起来,他一直在胸口搜索着什么东西,双手紧抓住它。突然,他举起一块大石头,朝人群冲过去。可人们躲开了他的打击,谁也没还手。如果他很疲劳,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大家也只是跑到一边观看。这时,他拾起刚才一个和他搏斗的人手里掉下来的刀子,刺向自己的胸膛。但是,仿佛刺到石头一样,刀断了。他又跌倒在地上,用头撞地,撞了很久。但是,大地也避开他,在他的头撞击时,深陷下去了。

“‘他死不了呀!’人们高兴地说道。”

“大家离开了,留下他一个人。他仰卧着,看见高高的天空中一群巨大的鹰像黑点似地浮动着。他的眼睛里充满那么多的忧愁,足以毒死世界上所有的人。于是,从那时候起,只剩下他一个人,自由自在地,等待着死亡,于是他到处走着,游荡着……瞧,现在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影子,而且将永远这样!他既不了解人们的语言,也不了解人们的行动;——什么都不了解。他一直在寻找,走着,游荡着……他没有生命,死亡也不向他微笑。因此人们当中没有他的位置……这就是一个人由于傲慢而遭受的打击!”

老婆子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她的头低垂到胸口,奇怪地摇晃了好几次。

我看了一眼她。我觉得睡梦征服了这个老婆子。不知为什么,开始可怜她。她用这种高亢的、可怕的语调讲完故事的结尾,而这种音调里,仍然听得出一种畏惧的、奴性的声调。

人们在岸上唱着歌,——唱得很奇怪。最初传来一个女低音;——只唱了两三个声,又传来另一种嗓音,一开始唱的那首歌,但是第一个音还是在它的前面荡漾着……——第三,第四,第五种声音,以同样的顺序融入了歌声中。突然,男声合唱也开始唱起这支歌。

女人们的每一个声音完全是各唱各的,所有这些声音像五彩缤纷的溪流,仿佛从高处的什么地方沿山坡越级而下,跳跃着,鸣响着,注入男人们浑厚的声音的浪潮中,这浪潮从容地向上飞扬,各种声音一会儿湮没于其中,一会儿又从中跳出,压住了这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地响着,清晰而有力,响彻云霄。

听不见这声音之外的波涛喧嚣声了……

“你听过有什么地方这样唱过吗?”伊则吉尔抬起头,没有牙齿的嘴微笑着问。

“没听过,从来没听过……”

“你没有听见过。我们喜欢唱歌。只有漂亮的姑娘才唱得好,——漂亮的姑娘是热爱生活的。我们就热爱生活。你瞧,那边那些唱歌的人,难道他们干了一天的活不累吗?他们从日出到日落一直在干活。月亮出来了,他们已经——在唱歌了!那些不会生活的人,就躺下睡觉。而那些觉得生活很可爱的人,就唱歌。”

“可是健康呢……”我开始问。

“健康总是够用一生的。健康!难道你有了钱,就不花掉它们吗?健康就是黄金。你知道,我年轻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吗?从日出到日落,我都在织地毯,几乎不起身。那时我像太阳光一样活泼,但是必须像石头一样坐着不动。我一直坐到全身的骨头都要累断了,但夜晚一来临,我就跑到我心爱的人那儿去,和他亲吻。这正是恋爱的时候,我这样奔跑了三个月。这段时间,我每个夜晚都在他那儿。瞧我活到什么年代啦——精力充沛啊!我付出多少爱呀!得到过多少个吻,又给出过多少个吻呀!”

我注视着她的脸,她那双黑色的眼睛始终暗淡无神,回忆也没能使那双眼睛活跃起来。月光照射着她干裂的嘴唇,照射着她那长有银白色汗毛的尖瘦的下巴,照射着她那布满皱纹的,弯曲得像猫头鹰嘴啄似的鼻子。脸颊上有些黑色的陷涡,其中一个陷涡里有一绺烟灰色的毛发,从包着头的红色头巾下露出来的。她脸上、颈上和手上的皮肤皱纹纵横密布。而在老伊则吉尔的一举一动中,可以预感到,这干枯了的皮肤将会全部裂开,裂成碎片,而站在我面前的只剩下一双暗淡无神的、黑眼睛的赤裸裸的骨头架子。

她又开始用尖溜溜的声音讲述:

“我和我母亲住在法尔米附近——贝尔拉特河的河岸边上。当他出现在我们农庄里的时候,我当时只有15岁。他身材高大,机灵,长着黑胡子,是个快乐的人。他坐在小船上,朝我们的窗子大声喊道:‘喂,你们有葡萄酒吗?……有没有什么给我吃点儿?’我从窗口透过梣树的枝叶看去,发现,由于月光整条河成了天蓝色,而他穿着白衬衫,系着一条旁边缀满穗节的宽腰带,一只脚站在小船上,一只脚站在岸边。他身子摇晃着,唱着什么。当他看见我时,说道:‘这儿还住着这么漂亮的姑娘!……而我还不知道这事!’仿佛他在认识我以前就已经知道所有美丽的姑娘啦!我给他葡萄酒和煮熟了的猪肉……而只过了四天,我把自己也全都给了他啦……。每天夜里,我和他一起划船。他来时,像黄鼠一样地轻轻地吹着口哨,我就像鱼儿一样从窗口跳到河岸。我们就乘船游玩……他是渔夫,来自普鲁特河,后来,当母亲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时,痛打了我一顿。而他就劝我跟他到多布鲁加去,再远一点,到多瑙河口去。但这时候我已经不喜欢他了,——因为他只知道唱歌和接吻,再也没别的了,真没意思。这时候,有一伙古楚尔人的匪徒在那些地方出没,他们中也有很可爱的人……这就是说,他们也过得很愉快。另一位姑娘,经常等待着她的喀尔巴阡山的小伙子。她寻思着,他会不会被关在监狱里还是被打死在什么地方呢。——但是小伙子有时是一个人,有时又带着两三个伙伴,像从天上突然掉到她面前。他带来很多礼物,——难道所有东西都是他轻易弄来的吗!他在她家里设宴,还在自己的伙伴面前夸奖这个姑娘。她喜欢这个。我请认得古楚尔人的一位女朋友把他们介绍给我认识……她叫什么名字来着?我已经忘了……现在什么都忘了。从那时起,该过了多少时间,什么不会忘记!她介绍我认识了一个青年小伙子,非常不错的小伙子……棕红色的头发,他整个人都是棕红色的——小胡子和卷发!还有他那火红色的脑袋。他是个忧郁的人。有时很温柔,有时却又像野兽一样地嗥叫和好斗。有一次,他打我的脸……我像只小猫儿一样跳到他的胸脯上,而且用牙齿咬他的面颊……从那时起,在他的面额上留下一个小涡,他很喜欢我吻这个小涡……”

“而那个渔夫去哪儿了呢?”我问道。

“渔夫呀?他……也在那儿……他加入到他们一起了,加入到这伙古楚尔人中间去了。起初他一直劝我,还威胁说要把我扔到水里去,后来就没事了,他加入到他们一起,又结识了另一个女人……他们两个人——就是渔夫和古楚尔人都被一起吊死啦。他们被吊死的时候我看见了,这事发生在多布鲁加。渔夫受刑的时候,脸色苍白,还哭了,可古楚尔人却抽着烟斗,他一边走一边抽烟。两只手插在口袋里,一绺胡须搭在肩头上,另一绺胡须垂挂在胸口上。当他看见我的时候,从嘴里拿下烟斗,喊道:‘永别啦!’……整整一年我都为他难过。唉!……这件事发生前,他们正想动身回自己的故乡喀尔巴阡山。他们去一个罗马尼亚人家里作客并作告别时,就在那儿他们被抓了。当时只抓到两个人,有几个人被打死啦,而其余的人都逃跑了……后来这个罗马尼亚人还是遭到了报应……庄子和磨坊被烧毁了,所有的粮食也被烧掉了。他变成了一个乞丐。”

“这是你干的吗?”我偶尔顺口问。

“古楚尔人有很多朋友,并不只是我一个人……只要是他们的好朋友,都应该去悼念他们……”

海岸上的歌声已经停下来了,现在只有海的喧嚣声在响应着老婆子的声音,——这种若有所思的,动荡不安的嚣喧,是对这种动荡不安的生活的故事优美的第二声部回应。夜晚变得越来越温和,黑夜里蓝色的月亮弥漫开来,而黑夜里看不见身影的人们在忙碌生活着,他们的模糊声音,也渐渐安静下来,被一浪高过一浪的海浪声所淹没……因为这时风力加大了。

“其实我还爱过一个土耳其人。我在斯库塔里城他的妻妾们的闺阁里住过。住了整整一个星期,——也没什么……只是很寂寞……——全是女人啊,女人……他一共有八个女人……她们整天只知道吃、睡和闲聊一些愚蠢的话题……要么就像一群母鸡,互相漫骂,咯咯地叫……他已经不年青啦。他的头发几乎都斑白了,他是那样傲慢,因为他很有钱。说话的样子,像个统治者……一双乌黑、直视的眼睛……能直接看透你的心思。他非常喜欢祈祷。我是在布库勒什蒂看见他的……他像皇帝一样在市场上走着,他看人的样子是那样傲慢、威严。我朝他笑了一笑。当天晚上,在大街上我就被人抓住并被带到他那儿去了。他是卖檀香和棕榈的,这次到布库勒什蒂来想买点儿东西。‘你到我那儿去吗?’他说。‘啊,好吧,我去’!‘那好!’于是我就去啦。这个土耳其人很富有。他已经有个儿子——长得黑黑的小男孩子,非常灵活……已经16岁啦。我和他一起从土耳其人那里逃跑了……我逃到了保加利亚的隆巴兰卡……那儿有一个保加利亚女人,用刀子刺伤了我的胸口。可能是为了她的未婚夫或者是为了她自己的丈夫——我已经不记得了。

“我生病了,在一个修道院里呆了很久,一个女子修道院。有一个波兰姑娘照顾我……她的弟弟也是个修道士,从另一所修道院来看望她,我记得,大概是在阿尔采尔-巴兰卡附近……他像条蠕虫,一直在我前面蠕动……当我病好以后,我就和他一起走了……去了他的波兰。”

“等一下!……那个小土耳其孩子在什么地方呢?”

“那个小男孩?他死了,小男孩。由于想家或者说是由于爱……他就像一株还没有长结实的小树开始枯萎了,这株小树被太阳照得太狠啦……就这样枯萎了……我记得,他当时躺着,全身像冰块一样透明和发蓝,但他身上的爱情一直在燃烧……他不停地请我弯下身子去吻他……我爱他,我记得,我吻了他很多次……后来他已经完全不行了——几乎动弹不了。他躺着,像求施舍的乞丐那样哀求我,躺在他身边,温暖他的身体。我躺下,和他并排睡着……他全身立刻热乎起来了。有一次,我醒来以后,发现他已经完全冰冷了……死啦……我伏在他身上哭着。谁说得准呢?也许,是我杀死了他。当时我的年龄比他大两倍,身体又那么健壮,精力旺盛……而他呢?还是个孩子!……”

她叹了口气,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她——一连画了三次十字,干枯的嘴唇小声地说着什么。

“啊,你后来就到波兰去啦……”——我提醒她说。“是的,……和那个小波兰人一起。他是个可笑又卑鄙的人。当他需要女人时,他就像雄猫似地对我表示亲热,说一些甜言蜜语;当他不需要我时,就用鞭笞似的话语抽打我。有一次我们沿着河边走着,他对我说了些傲慢的、侮辱人的话。啊!啊!……我生气了!我像焦油一样沸腾起来!我像抓小孩子似地把他抓起来,——他很小,——把他举起来,使劲捏他的腰部,使他全身发青。接着我一使劲儿,就把他从岸上扔到河里。他拼命叫喊,叫喊声是那样可笑。我从上面看着他,而他在水里挣扎。这时我走开了,以后就再也没见过他。这一点我很幸运:之后我再也没遇见过我曾经爱过的那些人。这是些不愉快的相遇,反正就像和死人见面一样。”

老婆子沉默了,叹息着。我就想起那些被她复活的人们。瞧,那个火红头发的长着胡须的古楚尔人,他在去伏刑时,还平静地抽着烟斗。大概他有一双冰冷的蓝色的眼睛,这双眼睛看待一切事物是那样的聚精会神和坚定不移。瞧。还有从普鲁特河来的长着黑胡须的渔夫和他一起,他哭着,不愿意死,由于临死前的忧伤,苍白的脸上一双愉快的眼睛变得暗淡无神,泪水沾湿的胡须,凄惨地垂挂在歪斜的嘴角上。再瞧,这就是他,那个年迈的曾经傲气十足的土耳其人,大概是个宿命论者和专制暴君。旁边是他的儿子,被接吻所毒死的一朵东方的苍白而又脆弱的小花。还有那位虚荣心极强的波兰人,风流又残酷,能说善辩又冷漠无情……所有这些人——只是些苍白的影子,而被他们亲吻过的那个女人,现在就活生生地坐在我的旁边,时光榨干了她的血和肉只剩下一颗没有愿望的心,一双黯淡无光的眼睛——也几乎是个影子。

她继续讲着:

“在波兰,我的生活很艰难。那儿住着一些冷漠无情的和虚假的人。我不懂他们蛇一样的语言。大家咝咝地叫着……他们咝咝地叫什么呢?上帝给了他们一条蛇的舌头,是让他们撒谎的。我当时也不知道要到哪儿去,发现他们准备造反,反对统治他们的俄国人。我来到波赫尼亚城,一个犹太人买下了我,他买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拿我去做买卖,我同意了这件事。为了生活,——应该会做点什么事,可是我什么都不会,因此我只好出卖自己的身体。不过我当时在想,如果我能弄到一些钱,我就可以回到我的家乡贝尔拉特去,无论锁链多么牢固,我一定要弄断它们。于是我就在那儿住下了。一些有钱的阔老爷都到我那儿去,在我那里举行盛宴。这要花他们很多钱,他们还因为我而打架,有的还破了产。其中一个阔老爷占了我很久,有一次,他曾做过这样的事:他来了,而仆人拿了一个钱袋跟在他后面。这位阔老爷拿起那个钱袋,从我的头顶上倒下来。金币敲打着我的头,我还是很高兴听到金币落到地板上的响声,但我还是把这个阔老爷给赶走了。他的脸非常肥大而虚胖,肚子像个大枕头,他看人时像一头吃得饱饱的肥猪。是的,虽然他说了,为了向我身上撒黄金而卖掉了他所有的田地、房屋和马匹,但我还是把他赶走了。那时候我爱着一个脸上有刀痕的可敬的阔老爷。他的整个脸上被土耳其人用马刀画了十字交叉形的伤痕,因为不久前他替希腊人和土耳其人打过仗。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他是波兰人,那么希腊人与他有什么关系呢!但他去了,和他们一起与他们的敌人战斗。他们用马刀砍他,一只眼睛被打出来,左手的两只手指头也被砍断了……如果他是个波兰人,那么希腊人与他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他好大喜功。而好大喜功的人,他总能找到建立功勋的机会,你知道吗,生活中总有建立这些功绩的地方。那些没有找到建立功勋的地方的人——多半是懒汉或胆小鬼,——或者不懂得生活,因为,要是人们懂得生活,每个人就都会渴望自己死后能够在生活中留下自己的影子,那时生活就不会使人变得无限的贪婪了。啊,这个有刀伤的人,是多好一个人啊!为了做点什么,他准备到天涯海角。大概,你们的人在暴动的时候,打死了他。而你们为什么要去打马扎尔人呢?喂,别吱声!……

让我别说话的同时,伊则吉尔老婆子也突然不说话了,陷入了沉思。

“我甚至还认识一个马扎尔人,有一次,他离开了我,——那是在冬天,并且直到春天,冰雪融化时,他才在田野里被发现,头被打穿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你瞧,爱情危害人不比瘟疫少多少,如果算算——不少些……我刚才说什么来着?噢,波兰……对了,在那里我表演完了我最后的把戏。我遇到了一个波兰小贵族……好英俊啊!像个勇士……我呀,已经老了,唉,老啦!我已经有四十岁了吗?大概,就这么回事……而他却很高傲,我们女人都过分地宠爱他,他占有我很长时间……是的。他想马上就很自如地征服我,但我不容许。我从来都没做过奴隶,不属于任何人。”

……

这时大海上升起一层云,黑色的,沉重的,像山峰一样严峻。它爬上了草原,从它的顶端,飘出来许多小云片,在它的前面飘浮着,熄灭了一颗颗小星星。大海喧嚣着。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有的人在葡萄藤下面亲吻,有的人在低声说话,还有人在叹息。草原的深处,有一条狗在吠叫……空气里有一种奇异的芳香刺激着神经,使鼻孔发痒。云片向大地投下了一片片浓密的阴影,沿着大地爬行着,爬行着,消逝了,又重新出现……月亮只剩下了一个朦胧的蛋白色的斑点,有时灰色的云片就把它完全遮蔽了。而在草原的远处,现在变得漆黑而又可怕,就好像里面隐藏着什么东西似的,并且迸发出许多小小的天蓝色的火星。它们一会儿在那儿,一会儿又在这儿,一会儿出现了,一会儿又熄灭了,仿佛草原上分散很远的几个人在找寻着什么,他们擦亮了火柴,但风又马上把它们吹熄了。这是些非常奇怪的天蓝色的小火舌,暗示着某个神话故事似的。

“你看见那些火星了吗?”伊则吉尔问我。

“就是那些天蓝色的吗?”我指着草原说。

“天蓝色的吗?是的,就是那些……这就是说,它们还在飞舞着呢!行了……我现在再也看不见它们了。很多东西我现在都看不见了。”

“这些火星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问老婆子。

我曾经听说过关于这些火星的来历,但是我愿再听老伊则吉尔讲一遍。

“这是从丹柯炽燃的心里迸发出来的火星。在世界上曾经有一颗心,有一次这颗心冒出火来……这些火星就是从那儿来的。我现在就给你讲讲这个故事吧……这也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啊……古老的,完全是古老的!你瞧瞧,在古时候有着多少故事呀?……可是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东西了,无论是事情,还是人,还是故事,都没有跟古时候一样的了……为什么呢?……唉,你说!你说不出来……你知道什么呢?你们这些年轻人知道些什么呢?唉!……只要敏锐地看看远古时候,——在那儿你会找到所有谜底……而你们不看,也不会为这而生活着……难道我看不见生活吗?啊呀,虽然我的眼睛不好,但我什么都能看见,我看见人们并不是在生活,而是一直在算计来,算计去,把一生都算计进去了。当他们把自己都抢光了,消磨了时间,于是就悲泣命运。命运,那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现在我看见形形色色的人,但却没有强壮的人!他们到哪儿去了呢?……美丽的人愈来愈少啦。”

老婆子沉思着,那些强壮而美丽的人,离开了生活到哪儿去了呢?,她环顾着黑暗的草原,仿佛想从那儿找到答案。

我默默地等待她的故事,我担心,我要是问她什么,她又会把话题转到别处去了。

于是,她开始讲述这个故事。

“古时候,大地上住着一些人,无法穿越的森林从三面包围着这些人的宿营地,而第四面——是一片草原。这是一些快乐的,强壮的,勇敢的人们。于是,有一次,不幸的时刻来临了:不知从哪儿出现了另外一个部落,并把以前的居住者驱赶到了森林的深处。那儿全是沼泽和黑暗,因为这是一片非常古老的森林,它的树枝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以致无法透过这些树枝看见天空,而阳光也勉勉强强透过浓密的树叶,照射到通往沼泽的路上。但当光线落到沼泽的水面上时,沼泽就升起一股臭味,由于这种臭味,人们一个一个地死去了。这时,这个部落的妻子和孩子们都开始哭起来,而父亲们却深思,陷入了痛苦之中。必须走出这片森林,为此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后退,——那里有着强悍和凶恶的敌人;另一条路就是前进,——那里是参天大树,粗大的树枝紧紧地互相交织在一起,大树盘根错节深深地插进沼泽的黏性的淤泥里。白天,这些无情的树木,静静地,一动不动地矗立在灰暗的雾霭里,可是每到夜晚,当人们燃起篝火时,它们就更加紧密地从四周朝人们紧逼过来。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人们的周围始终有一个牢固的黑暗圈子,好像要挤压他们。而这些人习惯了草原的空旷。可是还有更可怕的,当风吹打着树梢,整个森林都低沉地呼呼作响,仿佛在威胁他们,为这些人唱丧葬歌。但这仍然是些强壮的人,他们能够去和那些曾经战胜过他们的人们作殊死的战斗,他们不能在斗争中死去,因为他们有先人的遗训,如果他们死了,那么他们的遗训也和他们一起从生活中消失了。因此,在漫长的黑夜里,在森林阴沉的呼啸声中,在散发着沼泽的毒臭中。他们坐着,思考着。他们坐在那里,篝火的影子围绕着他们无声地舞蹈着,这一切看起来,好像并不是影子在跳舞,而是森林和沼泽恶毒的幽灵在狂欢胜利……大家仍然坐在那里沉思着。但无论是工作或者是女人,无论什么东西,比不上这些忧郁的思想更能摧残人的躯体,折磨人的心灵。思索使他们变得衰弱。……大家的心里产生了恐怖,强有力的大手把他们束缚住了。女人们为那些死于恶臭的人们的尸体和为活着的人被恐惧束缚的命运而哭泣,而产生恐惧,——于是森林里面开始听到一些胆小怕事的话语。最初声音胆怯而弱小,但是后来调门越来越高了……他们想到敌人那里去,把自己的自由献给敌人,被死亡吓坏的人,再也不怕过奴隶的生活了……但就在这个时候,丹柯出现了,他一个人拯救了所有人的性命。”

看得出,老婆子经常讲关于丹柯那颗炽热的心的故事。她讲故事像唱歌一样,并且她的嗓音尖溜溜,沙哑的,她把这片森林的喧嚣声,把那些被驱逐的、最终死于沼泽毒臭的不幸的人们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丹柯是这些人中最年轻漂亮的一个。美丽的人常常都很勇敢。他对他们——对自己的伙伴们这样说:

“空想是挪不开路上的石头的。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我们为什么要把精力都浪费在空想和忧郁上呢?起来吧,让我们走进森林,穿越森林,要知道,森林总会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有尽头的!走吧!喂!喂!

“大家都看着他,看出他是所有人中最优秀的一个,因为他的眼睛里闪耀着无穷的力量和富有朝气的火光。

“你带领我们走吧!”他们说道。

那时,他就带领他们向前走……

老婆子默默地看着草原,那儿变得更黑了。在远处的一个地方,丹柯炽热的心的火花突然闪耀一下,好像蓝色的飞花,霎时间就消失了。

“丹柯带领他们。大家友好地跟在他后面——都相信他。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呀!天很黑,他们每走一步,沼泽都会张开自己贪婪的臭气熏天的大嘴…把人们吞噬进去;而树木则像一堵牢固的墙壁,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树枝都盘绕在一起;树根像蛇一样地到处伸延。这些人每走一步都要流很多血汗。他们走了很久……森林愈来愈密,大家的力气却愈来愈小了!于是大家开始埋怨丹柯,说他年轻,没有经验,不知要把他们领到哪里去。而丹柯走在他们前面,精神饱满而坚毅。

“但有一次,森林的上空响起了雷声,树木阴沉、威严地簌簌作响。这时,森林里变得非常黑暗,好像自从世界诞生以来所有的黑夜,一下子都聚集到这片森林里。这些渺小的人,冒着电闪雷鸣,走在巨大的树木之间,他们走着,踉踉跄跄,巨人般的树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唱着愤怒的歌曲;而闪电在林子上空划过,刹那间蓝色的寒光照亮了一下树林,很快就消逝了,使人们感到很害怕。被寒冷的闪电照亮的树林,好像是活的,弯弯曲曲的无数长手伸向想逃出黑暗的人们的四周,编织成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试图挡住人们的去路。黑暗中,又好像有某种可怕的、黑暗的、冰冷的东西在注视着这些行走的人们。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被折磨得疲惫不堪的人们丧失了信心。他们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无力,于是他们都恶狠狠地、愤怒地责难丹柯,他一直走在他们的前面。他们开始责备他没有能力带领他们,——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在森林得意的呼啸声中,在战战兢兢的黑暗中,大家都停下来了,疲倦和凶狠的人们开始责备丹柯。

“你是个对我们来说是个微不足道的,有害的人!你带领我们,把我们都弄得疲惫不堪,就凭这一点,你就该死!”他们说。

“你们说过:‘你带领我们走吧!’我才带领你们的!”丹柯向他们挺起胸膛大声说。“我有带领的勇气,因此我才带领你们!而你们呢?你们做了些什么能有助于你们自己的事呢?你们只是知道盲目地走,而不善于为了走更遥远的路程保存力量!你们只是像一群绵羊一样走啊、走啊。”

这些话使他们更加狂怒。

“你该死!你该死!”他们吼叫着。

“森林一直在呼呼作响,他们的叫喊声在一遍又一遍的回响,而闪电则把黑暗撕成碎片。丹柯看着那些他带领的人,就像一群野兽。很多人站在他的周围,他们的脸上找不到一点高尚的东西。丹柯知道,他不能得到他们的宽恕,这时候他勃然大怒,但由于可怜这些人,怒火又熄灭了。他爱这些人,他想:如果没有他,这些人会死的。于是他的心中又迸发出了想拯救他们的火光,要把他们带领到一条容易走的路,这时他的眼睛里闪耀出一种强烈的火焰……当人们看见这种情形时,以为他要发狂了,所以他的眼睛才这样明亮地燃烧着。于是他们像狼群一样警觉起来,等待着,他会同他们搏斗,为了更轻易抓住和杀死丹柯,他们把他围得更紧了。而他早已明白了他们的心思,因此他的心燃烧得更加明亮,因为他们的心思,使他心里产生了一种痛苦。

“森林还在唱着它那阴沉的歌,雷声还在轰轰隆响,雨还在不停地下着……

“我还能为这些人做些什么呢?!”丹柯的叫声比雷声还大。

他忽然用双手撕开自己的胸膛,从里面挖出自己的那颗心,高高地举过头顶。

那颗心燃烧得太阳一样亮,而且比太阳还要亮,整个森林哑然了,被这对人类伟大爱的火炬照亮了,而黑暗也因为它的光亮而消失了,在森林的深处战栗着,跌进沼泽的深洞里去了。人们被吓得像石头一样惊呆了。

“我们走吧!”丹柯大声喊着,他冲到最前面,高高地举着那颗燃烧的心,照亮着人们前进的道路。

他们神魂颠倒地跟在他后面。这时森林又开始呼啸,树梢也惊讶地摇摆着,但是奔跑人群的脚步声淹没了树林的呼啸声。大家都迅速而勇敢地奔跑着,被这颗燃烧的心奇异的景象所吸引。现在即使有人死了,也会死得无怨无悔。丹柯始终是走在前面,他的心始终在燃烧着,燃烧着!

突然森林也给他们让出了一条路,等他们走过之后又仍然是严实的,没有一点声响。而丹柯和所有的人,好像立刻沉浸在充满着阳光,新鲜空气和被雨水洗刷过的大海中。雷声——还在那里,在他们后面,在森林的上空;而这里太阳照耀着,草原也在深深地呼吸,青草上钻石般的雨珠在闪耀着,大河也泛着金光……傍晚,由于霞光,河流变成了红色,就好像从丹柯撕开了的胸膛里流出的热血一样。

高傲的勇士丹柯,把视线投向眼前空旷的草原,——他把快乐的视线投向这片自由的土地,并且自豪地大笑起来,然后就倒下去——死了。

“快乐而充满着希望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亡,也没有发现那颗勇敢的心还在丹柯的尸体旁燃烧着。只有一个小心谨慎的人注意到这件事,他害怕得要命,就用脚踩在那颗高傲的心上……于是它就碎成了许多小火星星,然后就熄灭了……

草原上那些蓝色的火星,也就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出现的火星,就是从那儿来的!”

现在,老婆子讲完了她美丽的故事,草原上变得可怕地静寂,好像它被勇士丹柯的力量惊倒了。为了众人,丹柯点燃了自己的心,然后死了,没有向他们请求奖赏。老婆子打盹了。我看着她并想到:“她的记忆里,还有着多少故事和回忆呢?”同时又想起丹柯的那颗伟大的炽燃的心,我还想到人们的幻想,创造了多少美丽而有感染力的传说。

风还在刮,它吹起了她破烂不堪的衣服,露出了伊则吉尔老婆子干枯的胸口,她越睡越香。我给她把衰老的身体盖好,自己就在她旁边的地上躺下。草原上静悄悄地,漆黑一片。天空中的云彩一直在慢慢地,寂寞地飘浮着,……

大海低沉而凄凉地喧嚣着。

六、难点分析

自由人是整篇作品的主题,但在“丹柯”传说中被视作意外的缩影。对作家而言,自由的概念与“真理”和“功勋”相连。高尔基感兴趣的不是“因为什么”而自由,而是“为了什么”而自由。

传说是远古时期人们创作的。它以鲜明、形象的形式讲述英雄和事件,人们的智慧,人们的夙愿和理想。

伊则吉尔老婆子的第二个故事中的人物是一个浪漫主义英雄,为了众人而牺牲自己。丹柯是“众人中最优秀的,因为在他的眼里闪耀着巨大的力量和热烈的火焰”。

作家在传说中提出了一个忘恩负义的,挑剔的人群作为主题,要知道,人群进入最茂密的森林和沼泽泥潭中,就猛烈地责备他,恐吓他。他带领众人穿过森林以战胜黑暗。他克服愤怒,为了表示对人们伟大的爱,他剖开胸膛,取出自己跳动的心脏,冲在前面,高举着作为他的火炬。人们跟着他,走出了险境。他们当时就忘记了自己的英雄,丹柯死了。

在自己的传说中,高尔基出色地运用了艺术描写手法:夸张(“森林里变得如此黑暗,仿佛它一下吸收了所有黑夜……”);鲜明的修饰语(“寒冷的火焰”,“恶毒的臭味”,“蓝色的飞花”);拟人(“大树-巨人们……吼着愤怒的歌曲”,“沼泽……张开自己贪婪的臭气熏天的大嘴……”)等。

七、思考题

1.为什么我们把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称作浪漫主义作品?

2.《伊则吉尔老婆子》中的丹柯形象象征什么?

3.丹柯传说中的“小心谨慎的人”象征什么?

八、作业

1.说说丹柯形象的意义。

2.请简述你在何处看到了拉拉与丹柯形象对照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