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L-1为一蛋白质,由一条多肽链构成,主要由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也可由成纤维细胞、角膜上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B细胞、角质细胞等产生。根据IL-1分子结构不同,可将其分为IL-1α和IL-1β,前者等电点为5.0,后者为7.0。IL-1可通过用单核细胞传代株经LPS或二氧化硅等刺激的培养上清液中获得。目前小鼠和人的IL-1的基因被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这为IL-1的广泛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可能。
在1971~1972年,Gery等人发现,用细菌脂多糖(LPS)或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人或小鼠的巨噬细胞可产生一种物质促进小鼠胸腺细胞的淋巴细胞激活因子合成,后来相继发现不同名称的因子。在第二届国际淋巴因子专题讨论会上确定均与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相同,即统一命名为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
IL-1为一蛋白质,由一条多肽链构成,主要由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也可由成纤维细胞、角膜上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B细胞、角质细胞等产生。其活性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约束,不含免疫相关抗原(Ia),似无种属特异性。
根据IL-1分子结构不同,可将其分为IL-1α和IL-1β,前者等电点为5.0,后者为7.0。两者分子结构差别较大,同源性很小,抗原性也少有交叉。
IL-1可通过用单核细胞传代株经LPS或二氧化硅等刺激的培养上清液中获得。目前小鼠和人的IL-1的基因被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这为IL-1的广泛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