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泻下药以外治疗便秘的中药

泻下药以外治疗便秘的中药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罗汉果性偏凉,体质虚寒者应慎用。地黄为药膳常用药物,可烹制成多种药膳。大便溏泄者禁用,肠胃有实热的便秘者不宜用。西药对泻药有明确的分类,对指导临床非常重要。对中药进行现代分类可作为病症结合进行治疗的一种方式,供临床参考。现查遍《使用中药词典》中所载的908味中药,根据现代药理学,选出了44味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并进行分类。

1.桑葚 为桑科植物桑树上所结的一种聚花果。性微寒,味甘,具有养血滋阴、补益肝肾、祛湿解痹、聪耳明目、通便等功效,适用于便秘、病后体虚、贫血、自汗、盗汗、闭经、风湿性关节痛、遗精、须发早白、肺虚干咳、阴虚潮热及醉酒等。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用。

2.罗汉果 为葫芦科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植物罗汉果的果实。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凉血、化痰止咳、润肺滋肠的功效,适用于胃热便秘、感冒、咳嗽多痰、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症。夏天用罗汉果做原料煮水或煲汤,是一种十分可口的清热解暑的清凉饮料。罗汉果性偏凉,体质虚寒者应慎用。

3.生地黄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热滋阴、凉血止血、滋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津亏便秘、吐衄、口渴引饮、月经不调等症。地黄为药膳常用药物,可烹制成多种药膳。脾胃虚弱者和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忌用。

4.天冬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寒,味甘、苦,具有滋阴壮阳、清热润燥、清肺降火、生津止渴等功效,适用于便秘、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阴虚潮热、热病口渴等症。痰湿内阻、腹胀便溏者忌用。

5.麦冬 为百合科草本植物沿阶草或麦冬须根上的小块根。性微寒,味甘,具有养阴清热、润肺生津、清心除烦及润肠功效,适用于治疗肠枯便秘、燥咳、咯血、心烦不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等症。麦冬可制作茶、粥、饮、羹、汤、菜肴等类型的药膳。脾胃虚寒、泄泻者忌用。

6.肉苁蓉 为列当科寄生植物肉苁蓉的带鳞叶的肉质茎。性温,味甘、咸,具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滋润强壮、延年益寿的功效,适用于肠燥便秘、血虚、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冷痛、筋骨痿弱、小便频数等症。肉苁蓉口感较好,是制作药膳的好原料,可制作茶、粥、汤、酒及菜肴等药膳。肉苁蓉能助阳滑肠,阴虚火旺者禁用。大便溏泄者禁用,肠胃有实热的便秘者不宜用。脾胃虚弱者忌用。

◎中药麦冬

7.阿胶 又名驴皮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的胶块。性平,味甘,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养肤悦色、通便安胎等功效,适用于便秘、血虚眩晕心悸、阴虚心烦失眠、虚劳咳嗽、痰中带血、咯血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等症。阿胶质地黏腻,会妨碍脾胃运化功能,以每周1~2次为最好,间断食用,若每天食用,则易出现胸闷、食欲下降、大便稀等症状。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及出血症而内有淤滞者忌用。

8.何首乌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茎。性微温,味甘、苦、涩,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涩精止遗、润肠通便等功效,适用于便秘、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腿软、遗精、白带多等症。制作药膳必须使用制何首乌,炒、炖、煮均可。此外,何首乌茎叶焯水后,可采用拌、炝、腌、炒、炖、煮、做汤、制粥等方法使用。脾虚大便稀溏者不宜使用。

9.鸡血藤 为豆科植物鸡血藤干燥茎藤。性温、味苦、微甘,具有补血活血、活经通络等功效,适用于血虚便秘、麻木瘫痪、贫血、腰痛、月经不调、遗精等症。

10.决明子 为豆科植物决明地干燥成熟的种子。性微寒,味甘、苦、咸,具有清肝益肾、祛风明目、利水通便等功效,适用于阴虚便秘、急性结膜炎、视网膜炎、高血压病等症。

11.当归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适用于便秘、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心腹诸痛、痈疽疮疡、跌打损伤、风湿痛等症。

12.锁阳 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肉质茎,又名不老药。性温,味甘,具有补肾温阳、润肠通便等功效,适用于肠燥便秘、阳痿、早泄、遗精、胃溃疡十二回肠溃疡、遗尿、血尿、便秘、慢性泌尿系统感染、脱肛、痔、神经衰弱、心脏疾病、消化不良溃疡等症。大便溏薄者忌用。

13.女贞子 为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女贞的果实,又名冬青子。性平,味甘,具有滋补肝肾、乌发明目、强壮腰膝、通便等功效,适用于老年习惯性便秘、神经衰弱、白发、腰膝酸软、慢性苯中毒等症。

14.紫苏子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种子。性温,味辛,具有化痰止咳、下气通便等功效,适用于便秘、咳嗽等症。

西药对泻药有明确的分类,对指导临床非常重要。对中药进行现代分类可作为病症结合进行治疗的一种方式,供临床参考。现查遍《使用中药词典》中所载的908味中药,根据现代药理学,选出了44味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并进行分类。

◎紫苏

刺激性泻药:大黄、芦荟、番泻叶、何首乌、决明子、巴豆、甘遂、红大戟、芫花、佛手、千金子、牵牛子、葶苈子、硫黄、紫苏叶。

渗透性泻药:玄明粉、朴硝、轻粉、芒硝、蓖麻油。

容积性泻药:灵芝、胖大海、香菇、麦麸、山药。

润滑性泻药:蜂蜜、香油、火麻仁、郁李仁、杏仁、桃仁、瓜蒌仁、柏子仁、黑芝麻。

无法分类的中药:肉苁蓉、牛蒡子、白苏叶、瓜蒌、冬葵子、半边莲、当归、栀子、槟榔、老鹤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