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儿泄泻的治疗方药

小儿泄泻的治疗方药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小儿泄泻的转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还制定出“玉露散”、“益黄散”、“白术散”等著名方剂,并创立了“如圣丸”治疗因虫积而致的“疳泻”证等,给治疗小儿泄泻增加了不少新的有效方法。白术散由太子参、白术、茯苓、藿香、葛根、甘草、木香组成,能健脾止泻,可补脾胃,解虚热,止呕吐,止泄泻,发热、口渴、精神疲倦或感冒、口渴、下利而气虚,经数周不愈者,亦能奏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感冒而兼肌热吐泻、口渴食少。

1.《小儿药证直诀·伤风吐泻身热》:“多睡,能食乳,饮水不止,吐痰,大便黄水,此为胃虚热渴吐泻也。当生胃中津液,以止其渴,止后用发散药。止渴多服白术散。发散大青膏主之。”

2.《小儿药证直诀·伤风吐泻身凉》:“吐沫,泻青白色,闷乱不渴,哽气,长出气,睡露睛,此伤风荏苒轻怯,因成吐泻。当补脾后发散。补脾,益黄散;发散,大青膏主之。此二证,多病于春冬也。”

3.《小儿药证直诀·夏秋吐泻》:“五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壮热,此热也。小儿脏腑,十分中九分热也。或因伤热乳食,吐乳不消,泻深黄色,玉露散主之。六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温似热,脏腑六分热四分冷也。吐呕,乳食不消,泻黄白色,似渴,或食乳或不食乳。食前少服益黄散;食后多服玉露散。七月七日以后,吐泻,身温凉,三分热七分冷也。不能食乳,多似睡,闷乱哽气,长出气,睡露睛,唇白多哕,欲大便,不渴。食前多服益黄散;食后少服玉露散。八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冷无阳也。不能食乳,干哕,泻青褐水。当补脾,益黄散主之。不可下也。”

4.《小儿药证直诀·伤风自利》:“脾脏虚怯也,当补脾,益黄散;发散,大青膏主之。未瘥,调中丸主之。有下证,大黄丸下之。下后服温惊丸。”

5.《小儿药证直诀·慢惊》:“又小儿伤于风冷,病吐泻,医谓脾虚,以温补之,不已,复以凉药治之,又不已。谓之本伤风,医乱攻之,因脾气即虚,内不能散,外不能解,至十余日,其证多睡露睛,身温。风在脾胃,故大便不聚而为泻,当去脾间风,风退则利止,宣风散主之,后用史君子圆补其胃。亦有诸吐利久不瘥者,脾虚生风而成慢惊。”

6.《小儿药证直诀·诸疳》:“又有吐泻久病,或医妄下之,其虚益甚,津液燥损,亦能成疳。”

宋·钱乙指出了“吐利久不瘥”者,可导致“脾虚生风而成慢惊”,“吐泻久病……津液燥损,亦能成疳”。对小儿泄泻的转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还制定出“玉露散”、“益黄散”、“白术散”等著名方剂,并创立了“如圣丸”治疗因虫积而致的“疳泻”证等,给治疗小儿泄泻增加了不少新的有效方法。

益黄散,钱乙又名补脾散。他对于中焦虚寒,脾胃气弱之证,均选用益黄散治疗。此方由陈皮、丁香、诃子、青皮、甘草五药组成。方中陈皮、青皮理气和脾胃,丁香温中散寒止呕吐,诃子收敛涩肠止泄泻,甘草补脾和胃益中气。诸药合用,共奏调气和脾、温中止泻之功。用治中焦虚寒,脾胃运化失职,乳食积滞于内,升降失常而致吐泻之证颇为合拍。大青膏由天麻附子、青黛、全蝎、乌梢蛇、朱砂、天竺黄组成,主治小儿热盛生风,欲为惊搐,口中气热者。玉露散寒凉,清热消肿,散瘀化痰,用于红、肿、热、痛的一切阳证。白术散由太子参、白术、茯苓、藿香、葛根、甘草、木香组成,能健脾止泻,可补脾胃,解虚热,止呕吐,止泄泻,发热、口渴、精神疲倦或感冒、口渴、下利而气虚,经数周不愈者,亦能奏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感冒而兼肌热吐泻、口渴食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