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药物自身效应的矛盾现象

药物自身效应的矛盾现象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矛盾反常现象可能与药物剂量偏大、对靶分子的影响不同以及个体差异有关。氯苯那敏尚有引发更为严重的大疱表皮松解症的病例报道;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之间还发现有交叉过敏反应现象。因注射地塞米松和钙剂致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各1例。临床资料表明,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大约有10%的人病情加重。

这种情况是指医生在用药后出现了与药物本身药理效应完全相反的矛盾现象,致使病情加重,严重者甚或致人死亡。这种矛盾反常现象可能与药物剂量偏大、对靶分子的影响不同以及个体差异有关。

如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TAXA2而不影响PGI2的产生,故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和聚集反应而预防血栓,缓解冠状动脉痉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但大剂量也抑制PGI2,则可能发生相反的药理作用,促进血小板聚集,进而形成血栓,诱发或加重心绞痛等矛盾现象。

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偶可致过敏性皮炎、过敏性休克、光敏感性皮炎、药物疹。氯苯那敏尚有引发更为严重的大疱表皮松解症的病例报道;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之间还发现有交叉过敏反应现象。因此在治疗期间若发现原有过敏性疾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或出现其他过敏现象时应想到抗过敏药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此刻要及时停用该药,包括含有该药成分的复方制剂,同时要停用与该药化学成分结构相似的药物以防交叉过敏。有人统计国内自1958年以来有关抗过敏药物引起过敏反应报道51篇86例,其中致过敏性休克28例:促皮质激素和钙剂各占8例,糖皮质激素类7例,抗组胺药5例。因注射地塞米松和钙剂致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各1例。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吲哚美辛(消炎痛)等用于退热时,有时可引起药物热甚至是高热。

治疗水肿药、利尿药如氢氯噻嗪,长期使用在个别情况下可能刺激醛固酮分泌,使保钠作用大于排钠作用而出现水肿加重。

苯巴比妥、安定类等镇静药在少数患者中不但不能使人镇静,反倒引起兴奋、易激惹、烦躁、失眠,停药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抗癫药使用不当如剂量较大,或给药速度过快,血药浓度超过有效治疗浓度则可使癫发作加重。所以抗癫治疗过程中最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都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使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出现新的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表明,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大约有10%的人病情加重。室性早搏比治疗前增加4倍以上,或治疗中首次发生持续性室速、尖端扭转性室速、室颤,且难以预料,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越强,致心律失常的作用越大;心律失常危险性越大的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越高,程度也越严重,不可不重视。所以对心律失常的患者一定要掌握好用药指征。

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心得安)用于治疗心绞痛和血压,但若用量较大则可诱发心绞痛,这可能与包括冠状动脉在内的血管扩张作用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致使心率加快,心机耗氧量增有关;或因突然停药致血压升高。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心痛定)等偶亦可致心绞痛。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是组胺H2受体拮抗药,抑制胃酸分泌,用于治疗溃疡病和上消化道出血,尤其对球部溃疡愈合率达74%。但近来国内外报道其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甚至有胃穿孔和消化道出血的报道。

肝素作为抗凝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但国内外报道本品有5%的病例可诱发血小板聚集并导致血小板减少,严重时有10%~18%的患者伴发心肌梗死、肺栓塞、中风等疾病。原因可能与个体的出凝血机制中的生化因素有关。

此外,治疗各种肝炎的药物联苯双酯,有时能引起转氨酶升高,使肝损害加重;降低颅内压药物甘露醇,使用不当反致颅内压反弹升高。

以上这些药物的矛盾反应现象虽然不多见,且很难预测,但临床医师、药师必须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保持一定的警觉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