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病友问,大家都是类风湿关节炎,为什么服用的中药却有很大差异呢?现代医学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基本上都是那几种,你我的方案大致相同。中医的治疗部分相近,部分却可以截然相反。使用同一种方剂汤药不是更方便患者吗?患者有这样的疑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其实中医学的精髓在于辨证施治,中医认为痹症的发病病机主要包括正气虚弱和邪气入侵两个方面,所以围绕着风、寒、湿、热、气血亏虚以及发病急缓、病程长短、病情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分型分类,所以即使都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证候分型各异。常见证型如下。
(1)正虚邪痹经络
临床主要表现: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明显,活动受限,天气变冷加剧,热敷后减轻,伴有畏风寒。治疗原则:祛寒除湿,益气通络。代表方剂:防己黄芪汤。
(2)湿热痹阻经络
临床主要表现: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肢体重着困倦,伴有口干欲饮等。治疗原则:清热利湿,通络除痹。代表方剂:宣痹汤。
(3)寒湿凝滞经络
临床主要表现:四肢大小关节疼痛、肿胀、僵紧挛缩变形,遇寒痛甚,得热痛缓,伴有腰膝酸软,疲倦乏力。治疗原则:补肾壮骨,散寒化湿,通络止痛。代表方:乌头汤。
(4)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临床主要表现:全身关节肌肉酸痛隐痛、夜间尤甚,僵紧挛缩变形,乏力,活动明显受限,伴有腰膝酸软,面色无华,四肢不温。治疗原则: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代表方:独活寄生汤。
【提示】 运用中药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要辨证施治,中医讲究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其道理就是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病情,选择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