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的颅内起源及其产生原理

的颅内起源及其产生原理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关于ASSR的起源尚无定论,脑电记录、脑磁图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均显示其源于颅内多个位点,且与调制频率有关。调制频率较低时,ASSR主要来源于皮质;调制频率较高时,主要由脑干发生器产生。这表明,快速调制声也可激活皮质,但是脑磁图在确定切线方向和颅内深部的起源方面有困难,所以不能排除脑干同时被激活。

(一)颅内起源

目前关于ASSR的起源尚无定论,脑电记录、脑磁图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均显示其源于颅内多个位点,且与调制频率有关。调制频率较低时,ASSR主要来源于皮质;调制频率较高时,主要由脑干发生器产生。

1.从脑电记录看ASSR起源 Johnson等对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AERP)进行了21通道定位研究,证明有些受试者对40Hz短纯音的反应在颞中区有明显的极性倒置,指出40Hz反应可能产生于听皮质和丘脑皮质回路(thalamocortical circuit)。

调制频率在24~120Hz的调幅声诱发人类调幅跟随反应时,脑干和皮质(颞叶)均被激活,随着调制频率增加,皮质活动强度下降。调制频率在20~40Hz时,脑干和皮质均参与反应,调制频率在70~110Hz之间时,脑干为主要发生器。Herdman等也证实,无论哪侧耳给声,反应均主要包括中线脑干发生器来源的成分和左右颞上水平皮质来源的成分。较高调制频率时,脑干脑电活动强,皮质活动微弱;较低调制频率时,反应还保留着脑干的成分,但主要的脑电活动源于皮质,皮质对较低调制频率更为敏感。

2.从脑磁图看ASSR起源 关于40Hz ASSR起源的脑磁图研究均认为,40Hz ASSR起源于听皮质的颞上回;80HzASSR起源于颞上水平。这表明,快速调制声也可激活皮质,但是脑磁图在确定切线方向和颅内深部的起源方面有困难,所以不能排除脑干同时被激活。

3.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看AS-SR起源 分别给受试者1kHz纯音和调制频率为40Hz的1kHz调幅声,15O-水PET成像(15O-water PET imaging)显示1kHz纯音激活左侧初级听皮质、右侧非初级听皮质(non-primary auditory cortex)、左丘脑和左侧扣带回。1kHz调幅声激活听皮质的两侧,左侧内侧膝状体和右侧额中回。右侧扣带回前部接近额皮质部位和右侧听皮质特异性地对调幅声起反应,可以推论包括初级听皮质以外的皮质都参与ASSR的产生,这支持多点共振回路产生ASSR的假设。

(二)产生原理

根据诱发机制当调制信号等于或高出听阈时,耳蜗中相对应载波频率区域的毛细胞及由于调制频率造成的上下相当窄区域的毛细胞被兴奋,冲动沿着听觉通路向听觉中枢传递,这种兴奋的发放频率与刺激信号的调制频率一致,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将在原来基础上出现与调制频率同步的反应。这种与调制频率同步或跟随变化的脑电图活动即锁相现象(phase lock),它构成了ASSR的基础。图9-3表示的是一载波为1 000Hz,调制频率为100Hz的刺激信号所产生的反应,可见它的波形带上了调制频率的特征。如果在脑电图基础上能检测到与调制频率一致的这种反应,即说明大脑对这一信号有相应的稳态反应。但根据“触发”机制,认为在听觉通路某一核团或多个核团本身就存在固有频率特性的电位,当用一定刺激重复率的声刺激时,触发了该核团而表现出来特异性电位。

图9-3 载波为1 000Hz,调制频率为100Hz的刺激信号所产生的反应

A.Fc为1 000Hz,经Fm100Hz调幅的声波;B.图9-3A的频谱,其频率分布在900~1 100Hz之间;C.该调制波在耳蜗基膜上的响应区域;D.脑电图上出现了与调制频率一致的脑电变化;E.大脑皮质记录到的稳态反应,100Hz处可见一明显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