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互联网+电商”与精准扶贫的关系

“互联网+电商”与精准扶贫的关系

时间:2022-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匮乏的商业基础设施及严重信息不对称面前,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产业开发容易,让他们对接市场却很难。这也是很多贫困的人群不断在脱贫与返贫间徘徊的根本原因。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经济,解决了公平、包容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为贫困者提供了全新的上升通道。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特色产品等实现网络零售额1500亿元。网络消费的普及有助于唤醒贫困地区人们的互联网意识。
“互联网+电商”与精准扶贫的关系_“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与路径研究

新基础设施(如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等)的建设和安装,为消除贫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新经济形态(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微经济)的崛起,为贫困人群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平台,打开新的上升通道;新服务体系(商品、生活、医疗、文化等)的建立,使贫困人群对接并融入新型生活方式,改变思维方式,远离贫困,走上小康之路。电子商务消除贫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这种改变更持久、更有发展,彻底根除了贫困发生的土壤[8]

一、新基础设施为消除贫困提供新方法新手段

在农业时代,土地、人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围绕土地所展开的水利、仓储等是最主要的基础设施。农业时代没有严格意义的扶贫消贫概念,其最主要的减贫活动就是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比较积极一些的手段是削减税赋、发展生产等。

在工业时代,资本、技术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铁路、公路、机场是其最主要的基础设施。工业时代讲求的是产业扶贫,通过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实现造血功能。这种方式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很多都是产业扶贫的结果。但在匮乏的商业基础设施及严重信息不对称面前,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产业开发容易,让他们对接市场却很难。这也是很多贫困的人群不断在脱贫与返贫间徘徊的根本原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云(云计算)、网(互联网、物联网)、端(智能终端)”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快速安装,为扶贫带来新的突破。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农民使用智能手机就可以把脉市场需求,点点鼠标就可以把产品销售出去。这使我们看到,贫困地区可以通过信息化、通过电子商务助力发展,变道超车或另辟蹊径,实现减贫脱贫目标。

二、新经济形态为贫困人群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说过,贫穷不是因为土地资源和产业落后,而是因为教育落后、信息闭塞造成劳动力素质低下。网络经济具有天然的外部性和普惠性,实践已经证明,信息通信在贫困落后地区比富人聚集地区具有更高的社会效益,我国部分省区的农民上网得到的实惠远远高于城市。分析贫困人群特征可以看到,除了因病致贫,信息和教育是其致贫的最主要因素。由于二者的障碍或缺失,使得贫困地区产业落后、脱离市场。

越是贫困的地方距离市场越远,贫困者基本不能有效地对接市场,也无法纳入新的社会分工,更不能享受技术革新带来的福祉。在此状态下,贫困人群的上升通道,唯有求学、打工、入伍等几种方式。这仅有的几种方式的共同点是,只有走出去,才有脱贫的希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经济,解决了公平、包容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为贫困者提供了全新的上升通道。新经济的常态是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微经济。平台提供了社会服务的共享空间;共享使得商业基础设施可以为贫困者所用;从而释放出草根的创新力,使他们成为微经济的主体。贫困者不用再东奔西走,通过互联网、通过电子商务就可以完成创新创业,摆脱贫困,走向富强。

三、新服务体系改变贫困人群的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

互联网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迅速普及,尤其是各大互联网公司启动电商下乡战略以来,各种新兴互联网服务纷纷落户农村,网购、网销等商品服务,交费、理财、订票等生活服务,远程医疗服务纷至沓来。贫困地区的人们开始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实惠和便利。伴随着新兴服务体系的落地,贫困地区的网络消费市场加速成长,互联网意识开始加速融入农村,这些将对农村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新型服务体系的落地,让贫困地区的人们享受城市般的生活,他们开始逐渐告别假劣商品充斥的市场,动动手指就可以享受到与北上广相同的商品和价格。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特色产品等实现网络零售额1500亿元。网络消费的普及有助于唤醒贫困地区人们的互联网意识。广东工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有网络购物经验的农村居民对电商创业的认同程度较高,达到51.7%,其中86%的农村居民愿意选择全职或兼职从事电子商务。

新型服务体系也催生了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服务物种,这既包括本地化的电商服务企业,如淘宝网特色中国的服务商,也包括电商下乡所长出的服务个体,如代购员、农村淘宝合伙人等。这些服务物种背后,是大量外出年轻人的离城返乡所带来的见识、意识,大大提升了本地乡民应用互联网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