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播学中的符号和媒介

传播学中的符号和媒介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传播学中的符号和媒介在传播学的研究视野里,“载体”并不是一个核心的、常用的、具有共识的概念和范畴。传播符号用以传递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在传播学的研究视野里,邵培仁认为“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
传播学中的符号和媒介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研究

(一)传播学中的符号和媒介

在传播学的研究视野里,“载体”并不是一个核心的、常用的、具有共识的概念和范畴。在学者陆扬主编的《文化研究概论》中,“载体”出现在“媒介”的外延范围之内:“概而言之,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指传播活动的信息载体、技术手段、中介渠道、组织机构,或以上含义的总和。”(62)而学者邵培仁在其著作《传播学》中则指出:“(传播载体论)这是对传播符号和传播媒介(合称传播载体)的认识。符号是表达特定意义(信息)的形式或手段,而媒介是指直接为接受者传递或运载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63)虽然这种状况无法使我们明确传播学意义上的、共识的“载体”究竟是什么,但是却在提示我们所探讨的“载体”在传播学的研究视域内是和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具有密切相关性的,而这两个概念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研究成果非常丰硕。

1.传播符号

(1)传播符号的概念界定。

“符号”译自英文“Sign”,在传播学的视野里,“符号是传递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的代码”(64)。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中,语言、动作、服饰、物品甚至一切事物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为符号,被用来传递特定的信息。符号不是信号,符号传递的是具有社会性的、约定俗成的信息,而信号传递的是将来必然产生的特定的因果关系

符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语言符号是人类信息传播的主要符号,它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用一定的声音和文字形式去指代事物或意义的比较高级的、复杂的符号系统。除了语言符号以外,人类还在传播中大量使用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是指在人类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所产生、所使用的除了人工创造的语言之外的能承载信息的各种外在的、具体的符号系统。雷蒙德·罗斯(R.Rose)认为:“你说话时,你提供的信息有65%是以语言之外的形式传递的——比如语调、动作,甚至是站立姿势和衣着。”(65)通常情况下,人类在信息传播中交叉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2)传播符号的特征分析。

传播符号是人类创造的,并且被人类所使用,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人类使用符号的过程中,符号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个体性和社会性。传播符号用以传递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著名符号学家索绪尔(F.Saussure)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能指是指用什么形式来代表,所指是指代表的内容是什么。能指和所指的对应联系不是由逻辑关系所决定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由符号的创立者个体主观选择、制定的,从这一点来说符号的诞生具有个体性。但是,由个体主观创立的符号必须被社会所认同、接受、使用,才能使符号完成社会化,符号的传播功能才能得到实现;同时,由个体主观创立的符号一旦被社会所认同、接受、使用,就形成了社会约定,具有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个体必须遵守这种社会约定,不能随意改变,要改变必须形成新的约定并得到社会认可。因此,符号又具有社会性的特征。

二是独立性和组合性。符号和它所传递的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每一个符号都可以单独地存在,并实现其传递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的功能,实现能指和所指的有机结合。这里,特定信息、事物既可以被一个符号所传递和指代,也可以被不同的符号所传递和指代。但是,从特定符号到特定信息之间的关系却是确定的,即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不能随意改变的。第二,符号和符号可以结合形成符号组,符号组具有新的符号的功能和作用,即具有自己的、不同于以前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在新的符号(符号组)中符号的排列顺序不同,新的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也不同。正是因为符号具有独立性和组合性,人类才可以利用有限的符号来传递海量的信息,指示和称谓海量的事物。

三是壁垒性和共享性。特定的符号一经人类创立就会因为地域、历史、学科等原因形成不同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系统既可能彼此之间相互交叉,也可能彼此之间完全隔绝。因此,不同的符号系统具有各自的壁垒性,人们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进入已经存在的符号系统。即使是彼此交叉的两个符号系统,人们从其中的一个进入另一个也需要通过学习才能实现,只是进入的困难程度会降低,即壁垒性会降低,而绝不可能不存在壁垒性。同时,人类新创立的符号也要遵守符号系统的符号制定规则,只有这样,才会被使用这个符号系统的最初创造者和使用者所接受。但是,符号系统一旦被确立,它就不会再受到时间、空间、个体和群体的限制,而具有共享性。今人既可以通过学习进入几千年前古人的符号系统,未来人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进入今人的符号系统。同样,不同地域的不同个体也可以通过学习进入遥远地域人群的符号系统。

(3)传播符号的功能分析。

一是指代功能。指代功能是指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符号认识到符号所指代的信息、事物等等,而且不会产生歧义的功能。指代功能是传播符号的基本功能,也是人们创立传播符号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二是认知功能。认知功能是指传播符号的接受者通过对传播符号的解读可以获得符号的传播者所要表达、传递的各种信息的功能。这里传播符号所要表达、传递的各种信息既包括各种直接的信息,也包括各种隐性的信息。

三是表达功能。在指代功能的基础上,传播符号还具有表达功能。表达功能是指传播符号的使用者在使用传播符号的过程中,除了通过指代功能传递信息以外,还能够额外地表达传播符号使用者的其他信息,如个人地位、个人情感、个人立场等等。

2.传播媒介

(1)传播媒介的概念界定。

“媒介”译自英文“Media”。在传播学的研究视野里,邵培仁认为“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66)。物质、符号、信息是构成传播媒介必不可缺的三个核心要素。传播媒介不是传播渠道,传播渠道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传递符号、信息的通道,强调的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联系的路径关系,而传播媒介强调的是物质实体对符号和信息的负载与传递。传播媒介不是传播形式,传播形式是传播者传递符号和信息时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显示的是传播活动的状态与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物质实体。

目前为止,根据传播媒介出现的历史顺序和物质特性,人们一般把传播媒介分成五个大类: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网络媒介。其中,网络媒介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兴媒介,正处在强势扩张的发展状态,对传播影响深远。与此同时,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等传统媒介的影响力却在不断降低。这五类传播媒介并没有穷尽现存的难以计数的传播媒介。未来将会诞生出何种新的传播媒介,现在人们还难以预料。

(2)传播媒介的特征分析。

一是物质性。传播媒介一定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物质属性,这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传播媒介的基本判定标准之一。目前人们划分的五大类传播媒介,无一不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属性,可以被人类所见、所感。

二是中介性。传播媒介的中介性是指传播媒介位于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二者通过传播媒介得以沟通,传递符号和信息。传播者和受众是不能直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客观存在为中介来实现。传播媒介的中介性和中介功能是二位一体的,就属性而言表现为中介性,就功能而言表现为中介功能。

(3)传播媒介的功能分析。

一是承载功能。传播媒介是客观存在的,能够通过自身的物理存在状态,或状态的改变,让受众感知符号和信息。这种功能就是传播媒介的承载功能。例如,纸张通过印刷和书写,使人们感知它所承载的文字符号;电视通过显示屏的图像变化,使人们感知它所承载的信息变化。

二是保真功能。保真功能是指受众通过传播媒介感知传播者发出的符号和信息,在传播媒介的承载和传递过程中符号和信息没有被改变的功能。也就是受众通过传播媒介感知的和传播者所要传递的是同一物理的形态或形态的变化。

三是扩展功能。扩展功能是指传播媒介能使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介传递的信息不仅传递给一个受众,而且可以传递给多个受众,使受众共享的功能。正是因为传播媒介具有扩展功能,信息才可以广泛传播,传播媒介也因此才能得以迅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