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感恩与报恩――《儿女英雄传》主题新论

感恩与报恩――《儿女英雄传》主题新论

时间:2022-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感恩与报恩——《儿女英雄传》主题新论文康在“缘起首回”中议论道:譬如世上的人,立志要作个忠臣,这就是个英雄心,忠臣断无不爱君的,爱君这便是个儿女心;立志要作个孝子,这就是个英雄心,孝子断无不爱亲的,爱亲这便是个儿女心。[4]张佳生主编《满族文化史》则提出:《儿女英雄传》……

感恩与报恩——《儿女英雄传》主题新论

文康在“缘起首回”中议论道

譬如世上的人,立志要作个忠臣,这就是个英雄心,忠臣断无不爱君的,爱君这便是个儿女心;立志要作个孝子,这就是个英雄心,孝子断无不爱亲的,爱亲这便是个儿女心。至于“节义”两个字,从君亲推到兄弟、夫妇、朋友的相处,同此一心,理无二致。必是先有了这个心,才有古往今来那无数忠臣烈士的文死谏、武死战,才有大舜的完廪浚井,秦伯、仲雍的逃至荆蛮,才有郊祁弟兄的问答,才有冀缺夫妻的相敬,才有汉光武、严子陵的忘形。这纯是一团天理人情,没得一毫矫揉造作。浅言之,不过英雄儿女常谈;细按去,便是大圣大贤身份。

这段话将“儿女英雄”的内涵等同于“忠、孝、节、义”,常被引用来说明文康对“忠、孝、节、义”的推崇。据此胡适说《儿女英雄传》“内容是很浅薄的,思想是很迂腐的”[1],此后对《儿女英雄传》思想内涵评价一直并不高,往往是以陈腐庸俗视之。如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认为:“书中的主要人物安骥、张金风、何玉风等都是些忠孝节义的化身。他们被作者描写成既有‘儿女之情’,又有‘英雄至性’的‘人中龙凤’,因而他们都能得到好的结果,结局是作善降祥,二妻一妾,探花及第,富贵荣华,集中地反映了作者庸俗的封建理想。”[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认为:“(《儿女英雄传》)浓重的封建道德说教,陈腐的纲常名教观念以及夫荣妻贵的庸俗人生理想成为小说的主要思想缺陷。”[3]但也有学者认为无可厚非,如陈平原先生说:“从胡适着意表彰《儿女英雄传》的语言生动俏皮,评价此书者,多弃思想而谈文体。其实,在清代小说家中,文康思想不算太陈腐。”[4]张佳生主编《满族文化史》则提出:

《儿女英雄传》……小说所宣扬的“忠孝节义”宗旨,在今天看来有它封建社会的腐朽落后的一面,但在当时,它却有着根深蒂固的社会思想基础,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的主要支柱,它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无疑是最为巨大的,在某些时刻,它可以造就如屈原、岳飞一类的千古英雄人物。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中华民族数千年封建社会思想发展史,其主流即为“忠孝节义”发展史,在封建社会它被人们普遍接受,也是理所当然中的事情。文康以此为宗旨,正是抓住了这种观念在人们思想中的地位而打动了读者。[5](www.guayunfan.com)从忠、孝、节、义的历史作用角度立论,肯定了《儿女英雄传》的思想价值。

笔者则以为,表面上《儿女英雄传》是一部宣扬忠、孝、节、义等封建纲常思想的小说,但是从实际描写上看,全书的主要情节基本都可以与“感恩”“报恩”联系起来,《儿女英雄传》可以说是一部宣扬“感恩”“报恩”思想的小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