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恩他人报恩社会

感恩他人报恩社会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以为,人应该深怀感恩之心,尽量多做好事,尽量多帮助他人,以回报社会,回报他人,少为个人患得患失而焦虑。但知恩图报,这点良知和仁义还是应该有的。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是中唐文坛领军人物。即使如此,韩愈也没有怨气冲天,依然平静如水地告诫太学里那些青年才俊: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不患世人不己知,而患吾之业不立。我也不同意一些学者的看法,说韩愈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

这几年随着年龄增长,不是思想境界有多少提升,而是逐渐想通了一些事情,火气和怨气越来越小了。比如有人说,你在某某单位工作了十几年,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这个单位。我就告诉他,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这么多年,这个单位还给我提供了这些年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养活了我的妻子儿女。在这里我还增长了才干,积累了工作经验,由刚出校门时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历练得可以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人看问题、想事情只从个人得失出发,总会觉得他人、单位和社会委屈了自己,容易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产生莫名其妙的怨气,既无济于事,也伤身体。我看不妨换个看问题的角度。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多想想,一生中遇到的还是好人多,总的说我们得人恩惠如涌泉,给予他人一滴水,欠他人和社会一份海一样深的恩情。不是吗,成年之前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蒙父母和社会养育。走上社会后,如果今天还算有点本事,还能干一点事情,那也离不开老师、同事、朋友多年的教导、关心和帮助。在社会分工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我们这一生绝大部分生活必需品和服务是靠他人提供的。我以为,人应该深怀感恩之心,尽量多做好事,尽量多帮助他人,以回报社会,回报他人,少为个人患得患失而焦虑。圣贤先哲,英雄烈士,高山仰止,常人难至。但知恩图报,这点良知和仁义还是应该有的。

君子求诸己,是中国古代道德之士重要的思想方法。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是中唐文坛领军人物。在地方做官也是政声卓著,一篇《祭鳄鱼文》,足见其忠于国事、爱惜民众之赤诚。然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一生政治上很不得志。即使如此,韩愈也没有怨气冲天,依然平静如水地告诫太学里那些青年才俊: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不患世人不己知,而患吾之业不立。我和那位太学生的观点不同,不认为韩文公讲的是言不由衷、冠冕堂皇的谎言。我也不同意一些学者的看法,说韩愈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有海洋大的学问,就有云水般的襟怀,古来圣贤皆寂寞,常人是难以理解的。我以为,人的贬黜升迁,有偶然,也有必然。客观地看,在单位提升快、位置高的人,总有他的过人之处。反观自己,如果岁月蹉跎,一事无成,不要慨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平心静气地检讨一下,一定是有明显的缺点和不足。有人抱怨自己时运不济,遇上的领导不喜欢用人才,专用奴才和胁肩谄笑的小人。我也不能苟同。我始终认为,即使是政治再糜烂的年代,即使是再糊涂的领导,也不会只用奴才,不用人才。因为只用奴才,做皇帝的江山就会易手,做官的就难以维持一个地方或单位的正常运转,官位就会保不住,必须既用奴才,也用一些人才。还是那句话,君子求诸己。如果还想做点事,又不愿做奴才,大路通天,各走一边,那就发奋努力,自强不息,争取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才。

(2007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