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和谐心态与大学生的成功

和谐心态与大学生的成功

时间:2022-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国际而言,尽管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特别是中国的和平崛起,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作为时代的骄子大学生,毫无疑问应该有“醉人的笑容”。眼下,求和谐,求发展正成为亿万中国人矢志不渝的理想和追求。
和谐心态与大学生的成功_传统文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三、和谐心态与大学生的成功

就大学生而言,保持和谐的心态最为重要。

第一,以包容的和谐心态,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大学生虽然生活在校园之中,但校园并非与世隔绝,而且校园本身也是社会的一角。人在社会,就得面对社会的一切,就得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比如,同为大学生,有的家境好,有的家境差;在诸如考试、升学、就业等问题上,每个人有不同的机会和命运。就国家而言,虽然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社会远非尽善尽美,不公平、不合理、不民主、不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以及腐败等问题凸现。就国际而言,尽管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特别是中国的和平崛起,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但天下远非太平,一些国家试图借人权、台湾、西藏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是愤世嫉俗,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不顾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盲目冲动,以致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破坏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帮凶,还是理性面对,做一个对国家、民族、社会和家庭负责的人?显然应该是后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绝对的完美,只有相对的完美。因此,我们对身边的人和事,不可抱着完全理想化的标准去要求。这样,我们就会发现,生活虽然还有不如意,社会尽管还有阴暗面,但生活毕竟是美好的,社会的主流仍然是向上的。尽管遏制中国是个别国家的不良图谋,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处理好复杂的国际关系,粉碎这些阴谋。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强烈的爱国热情,深厚的民族情感是大学生最为宝贵的品质。昔日的大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日之大学生应“为中华之振兴”而读书。因此,如何将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转化为一种不竭的动力,多做有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不做有损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就成为大学生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换言之,大学生必须在爱国与误国、热情与迷情、理性与冲动等方面作出甄别。

第二,良好的心理定位和持之以恒的目标追求。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有的人牢骚满腹,总是抱怨自己无用武之地,从来也没有满意过,直到退休仍在指手画脚,但是交给他的事大多做不成。这种人的症结就在于,心比天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却偏想干那么大的事。这种折腾的结果一定是一事无成。还有一种人对自己完全缺乏信心,非常自卑。其结果是让自己坐失一个个良机。最理想的一种人是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有准确的认识,并能客观地确定自己的定位。这种人具有良好的心态,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心理定位。他们总是在一种努力奋争、安心满意的心态下学习、工作和生活。当取得一个成功之后,再去争取一个新的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这样,奋斗、成功、再奋斗、再成功,不断地进行着良性的循环,带来的必定是一种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发展的状态。大学生虽然尚未走上工作岗位,但确定自己良好的心理定位,无疑会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五个手指有长有短一样,同为大学生,其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决不会是一样。对于不如自己的同学,大可不必鄙视;对于比自己强的同学,也没有必要自卑或妒忌。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关键是能够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为自己确定一个良好的心理定位。在此基础上,对自己所定的目标持之以恒地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还有各种诱惑,作为大学生,一定要能经受着诱惑,克服各种困难。苏轼曾说,一个人倘能从容自守,十年之后,何事不成?这里所谓的“自守”,就是要守住一颗平和的心态,守住自己的人生目标,并锲而不舍地奋斗下去。这就告诉我们,在人生目标的追求过程中,一定不要这山望那山高,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但凡那些心躁气浮,频繁地跳槽,这样想试,那样想尝的人,多是自我折腾,其结果必然是耗费时间,一事无成。

第三,保持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生活在集体之中,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其心情。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周围的同学不可能都是一种风格,都让你满意。换言之,同学之间有分歧、矛盾乃至冲突不可避免。关键一点是如何对待。大学是社会的缩影,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在大学校园中也会有程度不同的反映。作为一名大学生,既不能因为身边有一部分甚至是相当多的同学,与自己的个性、气质和价值追求不一致,就将自己包裹起来,与同学隔绝开来,成为“孤家寡人”;也不能搞小团体,更不能搞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倾轧。孟子说天时、地利都不如人和,强调的就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氛围的重要。聪明的大学生一定会设法为自己营造一种人和的环境和氛围。他能以平和的心态,与同学们坦然相待,懂得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因而会以谦虚谨慎的品德,宽容大度的气量,助人为乐的情怀,讲究公德的修养,为自己赢得声誉,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纷争和倾轧。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心情是舒畅的,心境是融和的,做什么都会非常顺利。

一个有前途的民族,一定是团结向上,不急不躁的民族。一个成功的人,也一定是宁静平和,从容不迫的。正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有一句歌唱得好:“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这“醉人的笑容”就是平和心态的表情体现。作为时代的骄子大学生,毫无疑问应该有“醉人的笑容”。因为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的民族正守持着一个从容平和的心态。眼下,求和谐,求发展正成为亿万中国人矢志不渝的理想和追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拥有知识和青春的大学生,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时代给了我们一个充分施展才能的巨大舞台,给了我们一个能够过上或将来一定能过上比父辈更富裕更美好生活的绝妙机会。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能抱着一种和谐的心态,积极投身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远离烦躁和埋怨等不良情绪,就一定能在“醉人的笑容中”拥抱成功。

第四,和谐心态和人格的塑造关系到大学生的成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致的,没有个人的发展不可能有社会的进步,没有社会的进步也不可能有个人的真正全面发展。人的一切财富与成就的获得都源自于健康。财富与成就是人人都渴求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更是人人渴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千世界没有两个人人格个性是完全相同的。随着大学生心理的成熟,大学生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大学生需要培养、完善并展示自己的健康的个性、和谐的人格。大学生和谐心态和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与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还关系到现代化的进程与质量。和谐心态是取得成功的基石和力量所在。在人际关系多变和信息万变的时代,更需要和谐人格力量,而不是仅仅依赖于高智商。据美国心理专家对1 528名成绩优秀小学生作的50年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成功者与未成功者的最大区别是情商和人格差异。

第五,现代化呼唤和谐心态和人格。现代社会呼唤具有现代化人格素质的人才大量涌现。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25]社会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现代化(即人格的现代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这样说“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心态决定命运,心态是决定一切成败的关键。今天的美国人在饱尝了利己主义的恶果后,非常欣赏肯尼迪的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21世纪,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为此也就更加强烈地呼唤着奉献的伦理精神。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4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649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0~44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8页,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8页,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8]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79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9]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20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第1版

[12] 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求是》,2002年第12期

[13]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5]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9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6] 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

[17] 温家宝《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见理论动态编辑部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18]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9]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0]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1] 刘进田《个人生活原则和和谐社会》,《光明日报》,2005年8月2日第6版

[22]《直面战略机遇期的文化矛盾》,《中国文化报》2005年3月23日

[23]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6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4] 以上参见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 英格尔斯著,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第7~8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