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岸带环境特征与沿海防护林体系构成

海岸带环境特征与沿海防护林体系构成

时间:2022-0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基岩质海岸又称基岩海岸,主要由比较坚硬的基岩构成,并同陆地上的山脉、丘陵毗连。沿海地区每年均遭受热带气旋的袭击,其中以登陆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居多。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中国沿海地区的灾害种类最多,既有一般的大气灾害、生物灾害、岩石圈灾害、水文灾害,又有特殊的海洋及海岸带灾害。(四)沿海地区综合灾害的特征及灾害分区1.灾害的基本特征中国沿海地区的灾害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① 灾种多,地处海陆
海岸带环境特征与沿海防护林体系构成_中国沿海防护林

(一)海岸带环境特征与生态脆弱性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既是地球表面最为活跃、变化极为敏感的地带,又是海岸动力与沿岸陆地相互作用、具有海陆过渡特点的独立环境体系。海岸带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全球经济财富大部分产生于海岸区域。与内陆相比,海岸带地区通常拥有更密集的人口和更发达的文明。据估计,目前世界上约有2/3的人口居住在邻近海岸地区。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海岸带正面临着区域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加重、渔业资源退化等巨大压力,严重影响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沿海地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如土地利用景观变化引起的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以及沉积物运移;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引起的重金属、多环芳烃污染;海岸侵蚀、地面沉降;赤潮、油类污染等各类人为灾害带来的环境变化等。当前人类对海岸带造成的威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过度的捕捞使沿岸的生物种类减少和生产力下降;二是围垦使大量滨海湿地减少,既破坏了海鸟的栖息地,某些物种的繁殖场所,又减少了对近岸初级产品的供给;三是污染日趋严重,海岸带污染的加剧,降低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质量,影响着依赖海岸上带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因此,严格控制废水排放是减少赤潮发生的重要途径。另外,由于人工围海造田,砍伐防护林兴建养殖场、超采地下水和海岸沙砾及不合理的海岸建设,已引起海岸带的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和海岸线后退。

由于海岸带自然要素和生态过程的复杂性,沿海地带成为一个既有别于一般陆地生态系统,又不同于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独特生态系统。沿海地区由于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殊的环境条件、良好的地理位置,成为区位优势最明显、人类社会与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带。同时它是鱼类、贝类、鸟类及哺乳类动物的栖息地,为大量生物种群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也是海岸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海岸带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育包括了解生物多样性在海岸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珍稀物种的保护、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格局的自然和人为变化、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对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影响。沿海地区在生态环境上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经济粗放增长、城市化、人口不断增加和人为不合理开发利用等导致了大部分海岸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已经威胁到海岸带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海岸带生态承载力有一定限度,风暴潮和海啸等有时给沿岸居民带来毁灭性灾难,海岸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恶化。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造成至少16万人死亡,另有50多万人受伤,100多万人流离失所,近200万人需要食物、洁净的水和卫生医疗服务。

因此,深入研究沿海地区各类资源的变化与生态承载力,探讨海岸环境的生态脆弱性、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与多样性恢复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我国的主要海岸类型

我国海岸线呈窄带状分布,整个大陆部分呈半圆弧形状,主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有辽东、山东和雷州三个突出的半岛。地貌类型和海岸类型都比较复杂,整体地貌特征可分为沙质海岸丘陵区、淤泥质海岸平原区和基岩质海岸山地丘陵区三种主要类型。大陆海岸线长度18340km,其中沙质海岸11410km,泥质海岸3844km,基岩质海岸3086km。

基岩质海岸又称基岩海岸,主要由比较坚硬的基岩构成,并同陆地上的山脉、丘陵毗连。主要特点是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水深湾大,岬湾相间,多天然良港。基岩海岸由于岩性和海岸潮浪动力条件的不同,有侵蚀性基岩海岸和堆积性沙砾质海岸两种。

沙质海岸,又称沙砾质海岸,其特点是沙砾物质构成的海滩和流动沙地,有的在风力的作用下发育为流动沙丘,流动沙地的宽度多为0.5~5km。其海岸线一般比较平直。

泥质海岸,又称淤泥质海岸,是沿海平原海岸的主要类型,主要由江河输送泥沙中的粉沙和土粒淤积而成。按其形成过程、组成物质和地形等的差异,又可分为河口三角洲海岸、平原泥质海岸、岩质海岸海湾中发育的淤泥质海岸等。

实际上,三种海岸类型常是交互错综分布的。泥质海岸中有时出现沙质海岸,岩质海岸中的海湾处往往有小段泥质海岸和沙质海岸,泥质、沙质海岸中有时也出现小段的岩质海岸。此外,还有珊瑚礁海岸及人工海岸,但在大陆海岸线中所占比例很小。

(三)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

我国沿海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三大气候带,南北气候条件差异大。日照时数,北部沿海可达到2800h,而南部为2000h;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从北部的3500℃往南逐步递增至9000℃;平均降水量从渤海湾的700mm至长江口以南地区增加到1000mm以上,有些地区甚至超过2000mm;无霜期由北向南,从160多天增至300多天,甚至达350天以上。但总体上说,我国沿海地区均属海陆交替的季风气候区,其光照充足、水热条件好,有利于防护林的建设,但气候变化剧烈,风大及季节性干旱又成为造林的限制因素。

沿海地区主要的灾害类型为海洋灾害和气象灾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大风、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海浪、赤潮等,我国是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风暴潮,为海洋灾害之首,热带、温带海岸均有发生,尤以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居多。气象灾害主要是热带气旋,包括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以及由此引起的干热风、风沙、冰雹、洪涝、干旱、泥石流、滑坡和塌方等。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活动过程中伴随有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沿海地区每年均遭受热带气旋的袭击,其中以登陆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居多。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中国沿海地区的灾害种类最多,既有一般的大气灾害、生物灾害、岩石圈灾害、水文灾害,又有特殊的海洋及海岸带灾害。据估算,中国沿海地区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平均每年高达3000~4000人,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亿元,分别占全国每年因灾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的一半。

(四)沿海地区综合灾害的特征及灾害分区

1.灾害的基本特征

中国沿海地区的灾害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① 灾种多,地处海陆交界的沿海地带,直接受五大圈层的相互作用影响,各种灾害都有;② 群发及次生灾害突出,由于4种主导灾害的强烈影响,经常引发次生、伴生或连锁导致大批灾害同时或相继发生。如一次强台风可在海上引起强风、巨浪,到达岸边导致风暴潮、暴雨、冰雹、雷暴、洪水、雨涝、泥石流、滑坡等。风暴潮会引起盐水入侵、土地盐渍化,甚至病虫害等一系列灾害;③ 频率高,仅出现在本地区的几种主导灾害平均每年计有台风9次、潮灾2~3次、干旱3~4次、洪涝2~3次、冷空气12次、冻害2~3次,7级以上地震每2年1次;④ 突发性强,一般台风,特别是近海台风从生成至登陆仅2~3天,其他如暴雨、洪水、暴潮、寒潮等则是时间短、强度大;⑤ 灾情重,且损失呈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暴雨洪涝、风暴潮、持续性干旱等重大灾害频繁交替发生,给我国沿海人民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事实证明,经济越发达,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就越大。如1991年江淮下游沿海出现大范围涝灾,1992年该地区发生偏重旱情,1993年出现以长江为界的南涝北旱,1994年江苏发生40年来未遇的特大旱灾。不仅如此,1994年在我国沿海登陆台风高达12个,仅17号台风在浙江瑞安登陆就造成1128人死亡,浙江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43亿元。同年6、7月,我国华南沿海连续遭受特大暴雨洪涝袭击,经济损失高达500亿元。

2.综合灾害的特征

中国沿海地区主要灾害的灾次,其总体分布是南方沿海大于北方,大致有3个多发重灾区,长江以南沿海,包括浙江南部、福建、广东、海南和广西沿海是灾次最多、灾情最重的灾区,平均每年约受灾2.5次以上,中心位于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沿海,最高达4.3次,这里既是中国沿海也是全国灾害频繁发生、种类多、强度大、危害重的区域。另一个多发重灾区位于华北地区,特别是山东南部沿海及河北西部,每年约受害2.5次以上。上海、浙北和江苏为第三个灾害多发区,平均灾次在2.0~2.5次。辽宁北部及广西西部灾次相对较少,灾情较轻。

3.灾害地域组合及分区

(1)两广沿海及海南严重灾区(Ⅰ)是我国沿海最为严重的多灾和重灾区。主要灾害依次为台风、洪涝、风暴潮、干旱和作物病虫害。台风为首要灾害,这里是全国受台风影响和登陆次数最多、强度最强、灾情最重的区域,平均每年登陆影响本区的台风约4次,由此产生的次生、衍生和并发的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灾情重。广东沿海的洪涝次数也是属全国之最,如1994年6、7月两广沿海连续两次遭受特大暴雨潮记录为5.94m,名列世界第三,发生在广东的南渡站,粤西和海南皆受这次潮灾的影响。本区虽雨量充沛,但降水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作物生长季长,干旱灾害仍频繁发生,其中沿海地区比内陆的干旱多而重。

(2)浙闽丘陵重灾区(Ⅱ)包括浙江南部和福建的丘陵及沿海平原区。主要灾害依次为风暴潮、台风、洪涝、干旱和大风。本区的风暴潮灾位居中国沿海地区的前列,近50年来共发生较大以上潮灾27次,其中特大潮灾11次,皆系全国之最。由于区内丘陵山地起伏,多独流入海的山区性河流,主要山脉北东—南西走向,有利于台风暴雨的发生,江河源短流急、山地集流迅速、河床纵比降较大,洪峰湍急,加上台风日期与天文大潮相遇概率高,尤易造成洪涝灾害。本区的重灾区常沿山地分布,反映了台风与地形的共同影响。干旱灾害则是沿海多于内陆、重于内陆,台风导致的大风灾害对本区工农业,特别是城市影响巨大。

(3)江淮下游及沪杭平原中灾区(Ⅲ)包括江淮下游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区。这里是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区的交汇处,工农业生产水平高,所以对自然灾害异常敏感。灾区地势低洼、河床坡度小、支流多,加之水热同季,降水变率大,如降水集中、客水来量大,汛期易涝。历史上曾屡遭洪涝。20世纪计有1931年、1954年和1992年3次严重洪涝灾害,近40年平均 1年1次洪涝,损失异常严重,且有增大的趋势。因季风影响,降水量多时易涝,降水量少时多形成干旱。本区台风次数和强度虽不是最多,但造成的灾害却很严重,历史上曾发生多起台风及台风暴潮引起的灾害,其中以小洋口至长江口北岸、上海及浙北的台风和潮灾最重。此外,低温冷害以及地面沉降也是威胁本区农业和城市的重要灾害。

(4)环渤海严重灾区(Ⅳ)包括渤海周围沿海平原、冀鲁平原和山东丘陵。主要灾害依次为干旱、洪涝、地震、作物病虫害、冻害和海冰、海水入侵及地面沉降。这里的灾害类型最多,具有沿海、平原及山前灾害带的共同特征。干旱是这里的首要灾害,特别是冀鲁平原和山东丘陵是我国范围最广、频次最多、强度最大、灾情最重的干旱中心,几乎平均每年一次干旱,干旱损失占全区所有灾害损失的一半以上,约占全国干旱损失的1/3。本区多平原地形,平原有洼地,易积水成涝,平原西部和北部邻山,多暴雨,全区洪涝面积大、灾情重。本区恰好位于多条地震带的交汇区,属强震多发区,地震灾害损失位居全国之首。农作物病虫害,特别是蝗灾、冷冻与海冰也是本区特有的灾害。此外,渤海周围的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日趋严重,如许多沉降区已基本连成一片,形成范围达14000km2 的环渤海沉降带。

(5)广西西部(Ⅴ)和辽宁北部(Ⅵ)轻灾区。除上述中等至严重的4个灾害区外,辽宁北部和广西西部皆属相对轻灾地区,但仍有许多灾害制约其经济发展。其中广西西部的主要灾害依次为干旱、洪涝、低温寒害、雹灾及生物灾害,辽宁北部的主要灾害依次为干旱、洪涝、寒潮、夏季低温冷害、森林火灾及病虫害。

(一)海岸带生态恢复与综合管理

为了减少海岸带资源破坏和避免生态进一步恶化,利用人工措施对已受到破坏和退化的海岸带进行生态恢复是改善海岸带现状的重要途径之一。海岸带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是恢复生态学,即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和时空次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乃至更高的水平。

海岸带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地带性规律、生态演替及生态位原理选择适宜的先锋植物,构造种群和生态系统,实行土壤、植被与生物同步分级恢复,以逐步使生态系统恢复到一定的功能水平。海岸带生态恢复的总体目标是采用适当的生物、生态及工程技术,逐步恢复退化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达到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自我持续状态。作为海岸带人工生态恢复的内容,沿海防护林在海岸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外科学家对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的评估认为,在海岸地区种植红树林和木麻黄防护林可起到生物“盾牌”的作用,能有效减轻沿海地区遭受海啸、飓风和暴雨的灾害程度。尽快在沿海地区构建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森林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农田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是保障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和构筑良好人居环境的重要建设任务。沿海防护林研究已经从最初的适地适树、防护树种的生物量及其生理生态特性和防护林的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基干林带的改造、病虫害防治以及考虑沿海防护林在全球变化中的区域响应如碳素释放及沿海防护林的碳源、碳汇功能等方面。

海岸带的环境管理面临着如何控制海面上升,减轻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控制海岸侵蚀和海岸污染,保护滨海湿地,控制有害生物入侵,减轻海岸盐水入侵和地面下沉,维持海岸带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等若干方面的问题和任务。海岸带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相互联系的,仅依靠行业的单项管理不能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需要用综合的观点来进行海岸带管理。由于海岸带生态恢复的目标主要集中在生态学过程的恢复,较少与海岸带管理法律、法规以及海岸带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福利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态恢复往往难以达到最初的目标,因此需要对海岸带进行综合管理。其目标是以海岸带可持续利用为目的,通过战略、政策、区划、规划和监督管理等手段面向未来的资源生态环境演化趋势分析,克服由于一系列非协调性的海岸带开发活动造成的资源的生态环境退化,保障海岸带的可持续利用,并保持其生物多样性,促进沿海经济发展和提高生境水平,防御自然灾害,为沿海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途径,现有防护林工程正逐步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地区推进,还有盐渍化低湿地、流动沙地、断带基干林带、沙荒风口、水湿地等造林困难地带,急需解决种植材料选择、防护林规划布局、结构配置、困难立地造林和林带经营管理技术等问题。合理选择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植物材料,进行防护林结构的合理配置,探索出一套效果显著,切实可行的防护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已成为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中的迫切任务。为此,需合理划分海岸林管理区,增强当地居民的防护林经营管理意识,建立由居民参与的海岸林管理制度,建立依据法律对防护林进行科学管理的技术体系。

(二)海岛生态修复与综合管理

海岛作为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海岛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与陆地相比,海岛环境独特、生态条件严酷、植被种类贫乏、优势种相对明显、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破坏,且破坏后很难恢复。近年来,随着海岛开发利用以及全球气候异常带来的自然灾害,加速了对海岛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些海岛生态失衡严重。因此,对被破坏海岛进行生态修复,对于保护海岛、合理利用海岛、促进海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海岛具有与陆地明显不同的资源环境特征与自然生态系统,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比较困难。国内对海岛生态修复研究较少。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的颁布,国家愈加重视海岛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国家将安排海岛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海岛的保护、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活动。这为我国的海岛生态修复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1.概念

国内外对于生态修复的定义不尽相同,周启星、魏树和等人认为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近年来有学者认为生态修复的概念应包括生态恢复、重建和改建,其内涵大体上可以理解为通过外界力量使受损(开挖、占压、污染、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或改建(不一定完全与原来的相同)。

目前,还未有对海岛生态修复给出明确的定义。海岛生态修复可以理解为:根据一般的生态修复理论,结合海岛生态系统的特点,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海岛受损生态系统得到修复。

2.国内海岛生态修复研究综述

(1)海岛生态干扰。

影响海岛生态退化的干扰很多,大致可分为毁林、引种不当和自然干扰3类。黄民生分析得出福建省海岛生态干扰包括风沙危害、台风灾害和环境污染等。冷悦山、孙书贤、王宗灵等对目前我国海岛生态环境存在的干扰进行了分析,指出海岛生态脆弱性包括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并提出可行的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重建的对策,以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海岛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与国外的海岛生态修复研究相比,我国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目前研究较多的为海岛植被修复和海岸、沙滩修复等,对基于生态系统的修复研究还较少。任海、李萍等人指出海岛恢复的限制性因子是缺乏淡水和土壤、生物资源缺乏、严重的风害或暴雨。不同大小的海岛和海岛不同部分的恢复策略不同。海岛恢复的长期利益包括重建海岛的生物群落,再现海岛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恢复海岛的进化过程。海岛恢复的过程比较复杂,最关键的是要选择好适生的关键种。刘强、毕华等借助恢复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海南岛东海岸钛锆沙矿开采区生态退化的机理和生态恢复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探讨了生态退化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生态恢复的改土和引种木麻黄技术,以及在木麻黄林中混交植入青梅,引导人工林植被向当地天然林植被演化的可能途径。任海、李萍等人编制了《海岛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探讨了海岛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问题。李洪远、鞠美庭编写的《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分析了海岛珊瑚礁、红树林和沙滩等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以及修复的基本方法等。

彭少麟、陆宏芳、梁冠峰回顾了19世纪以来澳门凼仔岛和路环岛2个离岛的植物恢复进程,先锋和重造林群落的组成、结构,水系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评价了该重造林生态系统的直接和间接生态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澳门离岛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生态系统在提高立地质量、空气质量的同时,每年可创造生态经济效益21929.03万澳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13737.72万澳元,间接效益8191.31万澳元。林鹏、张宜辉、杨志伟在红树林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以及厦门东西海域红树林宜林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红树林宜林地选择标准,提出厦门红树林造林主要影响因素,并论述厦门海岸红树林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李树华在介绍生态恢复的生态学原则、对策目标、途径、构成要素、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以日本兵库县淡路岛“故乡之森”的营造为例,具体说明了利用绿化技术进行生态与景观恢复的原理与手法。李萍、黄忠良在南澳岛建立次生草坡对照及草坡种植试验样地,观测群落植物多样性、土壤肥力及生物量变化,以探讨海岛退化草坡的植被恢复过程。廖连招对厦门市无居民海岛猴屿进行生态退化主要原因诊断和生态修复制约因子评估方面的研究,从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结合上,提出工程护岸护坡、客土改良、乔—灌—草合理配置及种植品种选择、生态修复管理等海岛生态保育和生态重建措施。廖连招、黄明群等人分析了厦门市无居民海岛植被生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海岛生态功能定位,提出3种海岛生态保护方案,其中包括对破坏较严重的海岛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案,拟定了海岛生态保护措施及植被绿化规划,并得到当地政府采纳。

(3)海岛生态修复的其他研究。

海岛生态修复的研究也逐步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如厦门从2005年首先开始对西海域的部分无居民海岛进行了生态修复设计,其中在猴屿实施了生态修复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效果。2007年底,福建省分批开展了无居民海岛生态修复工程,对受损的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生态系统,采取移植、种植和改善水文环境条件等措施,恢复物种分布的生态环境空间和生态系统功能;对被破坏并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沙滩、泥滩、礁石滩等实施清理整治;在海岛周围适宜海域投放人工鱼礁及开展贝类、藻类等渔业资源的人工放流增殖。

余兴光、郑森林、卢昌义以厦门岛海湾生态服务功能逆向演变的历史过程为例,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适当的围堤填海、过度的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污染防治工程措施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区域开发是造成海湾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受损生态系统在长期的生态恢复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证明了海岛生态系统资源的经济价值,进一步显示出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另外,我国有关学者对海岛水土保持修复也有所研究,如王利贤、刘宝义、柳庆斌等(2001)对山东长岛县的水土保持修复进行了研究,长岛县水土流失特殊,危害严重,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经过50年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和规模开发,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0.5%提高到53%,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4%,地表径流拦蓄率达80%以上,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了遏制。

3.海岛生态修复的综合管理

与国外的海岛生态修复研究相比,我国海岛生态修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海岛生态修复基本停留在植被复绿和景观建设阶段,尚未把海洋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有机结合起来,而且海岛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也不多。而国外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念及相关示范。如新西兰在海岛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的颁布以及海岛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海岛生态修复的研究会越来越深入。从国外的生态修复研究和管理中,我们也能得到一些借鉴和启示。

(1)加强海岛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为海岛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从生态系统的种群、群落间的关系研究海岛生态系统,以此为基础,对海岛生态进行修复。

(2)查清我国海岛生态现状,分析现存问题。

查清我国海岛的生态现状,包括调查主要外来物种、建立外来物种名录等;分析海岛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为以后的海岛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数据。

(3)设立海岛生态修复典型示范,并推广成功经验。

由于我国海岛南北差异较大,建议各个海区选取典型海岛进行生态修复,并推广到生态环境相似的海岛生态修复实践中。

(4)切实加强海岛生态修复的技术标准研究。

生态修复技术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都有较大差异,生态修复技术标准既要考虑差异性也要考虑统一性。对海岛生态修复提出一般性的技术方法和要求,并对海岛典型生态系统的修复进行研究,如海岛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

(5)在重视具体生态修复技术开发过程的同时,还应重视生态修复的管理工作。

探讨合理的管理机制,实现良性循环。根据国家海岛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需要,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第二十一条指出:“国家安排海岛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海岛的保护、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活动。”各地方政府和海洋、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建立一套海岛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管理机制,加强海岛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

海岛生态是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海岛的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是生态修复的目标,现阶段我国的海岛生态修复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最终真正达到海岛地区可持续发展。

(三)沿海防护林体系构成

沿海防护林体系构成,从浅海水域向内陆延伸,分为3个建设层次。

1.以红树林为主的消浪林带

以红树林为主的消浪林带为第一层次。位于海岸线以下的浅海水域、潮间带和近海滩涂,由红树林、柽柳、芦苇等植被和湿地构成,是破坏性海浪的“缓冲器”,能起到消浪护堤保滩的作用。对适宜红树林等植被生长的滩涂,加快人工造林、封滩育林,不断提高消浪林带的减灾功能。

防浪林是在潮间带或潮上带的盐渍滩涂上造林种草,以消浪、促淤、造陆和护堤为目的的一个特殊林种。适宜在盐渍滩涂上生长的耐盐、耐湿、耐瘠薄的树种或草本,可用于营造消浪林。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有红树林、水松林,暖温带则以柽柳林、大米草为主。防浪林的宽度一般均在数百米至千余米,具体宽度根据海岸线以下适宜造林种草的宽度和消浪护堤的需要而定,如温带海岸地区典型设计是自海堤向海营造2条以上,宽50~150m的柽柳林带,带间距100~200m,带间分布白茅、芦苇、芒、大穗结缕草等自生群落或人工导入大米草人工群落。红树林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台湾,面积约为2万,在海岸线以下常出现一道1~5km的红树林带;水松林主要分布于广东省新会、斗门等地。

2.海岸基干林带

海岸基干林带为第二层次。位于最高潮位以上,在自然立地条件下适宜植树的近海海岸陆地,主要由乔木树种组成的与海岸线平行、具有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这一区域海岸基干防护林带建设,包括对已有基干林带加宽,断带处填空补缺,低效林带进行改造修复,以提高基干林带的建设标准,充分发挥其绿色屏障功能和作用。

海岸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第一道防线,沙质海岸和泥质海岸以建防护林带为主,岩质海岸以营造人工片林为主。林带宽度一般在300~500m。沙质海岸防护林带建设目的是为了防风固沙、防止海风长驱直入并阻隔流沙移动。为防止风沙危害,营造成单条林带,宽度一般要求在50m以上。营造成2条以上林带,防护效果更佳,第一条林带要求宽30m以上,第二、三条林带宽10~20m,带间距100~150m较适宜。海岸沙滩因质地粗、透水性强、持水力差、比较干燥,所以必须选择根系发达、抗风力强的树种,如木麻黄、相思树等。泥质海岸在其淡水资源较好的地区,通过人工围堤以及淋盐养淡,大多已垦殖利用,成为农耕区,海岸林带建设可以同农田防护林建设结合起来规划。海岸林带一般均沿海堤规划,带宽10m便可。

3.沿海纵深防护林

沿海纵深防护林为第三层次。从海岸基干林带后侧延伸到工程规划范围内的广大区域,按照“以面为主、点线结合、因害设防”的原则布局。乡(镇)、村屯为“点”进行绿化美化;道路为“线”建设护路林,平原农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广大工程区域为“面”,对宜林荒山地进行造林绿化。

(1)防风固沙林。

我国沙质海岸带占沿海地区总面积的62.2%。海岸基干林带后受海潮和风力影响,常形成宽度不等的海积、风积沙土,有的沙垅深入内地达10km以上,形成各种流动、半流动沙地和固定沙地。防风固沙林是根据沙质海岸带历年来受风沙灾害严重,为减轻和消除风沙危害而设置的片林或林带。通过大面积防风固沙林的营造对改良土壤、调节气候,促进和保证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福建省平潭县历史上有“一夜大风,沙埋十八村”的记载,农业无法正常生产,自营造2000木麻黄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后,不仅使粮食增产,还扩大1300耕地。

(2)农田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为海岸带的第二道防线,不仅具有进一步减弱强风暴的防御功能,更重要的是对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农田防护林多呈方格网状,由主林带和副林带组成。主林带和主害风向垂直,以疏透结构为主;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通常采用通风结构。一般在暖温带沿海地区,农田防护林网格面积在10~13,亚热带沿海地区在6.6~10,南亚热带和热带为3.3~6.6。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不仅对农业的稳产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同时为沿海地区发展经济林和经济作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

沿海地区多为丘陵、山地,水土冲刷较为严重,据统计平均每年水土流失面积约3000t/。因此,加快沿海山丘垂直绿化建设,营造水土保持林,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率,可调节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水源涵养林以涵蓄降水、调节流量为主要目的,最好是阔叶树种混交或针阔叶树种混交、阴阳性树种混交、乔灌木混交、深根性与浅根性树种混交所组成的复层混交林。水源涵养林在经营中,不得大面积皆伐,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维护和增强其涵养水源、调节流量的作用。

此外,还需配套建设护路林、护岸林、护渠林等,在宜林荒山荒地进行绿化造林,加上村镇绿化、滨海湿地保护等建设有机配置,共同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海岸带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