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佛教圣地——灵山胜境

佛教圣地——灵山胜境

时间:2022-0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景区概况  灵山胜境是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相结合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由全国政协前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多次亲临灵山胜境指导工作后,提出的“五方五佛”的理念。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认为灵山胜境与太湖相互辉映,就像佛教中的琉璃世界。这是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题写的梵文体“灵山胜境”。
灵山胜境_华东导游实战宝典

景区概况

  灵山胜境是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相结合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三山怀抱,南临太湖,湖山清净,气势恢弘。自1997年开园以来,共接待近2 000多万海内外游客,荣获全国旅游知名景点称号和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

  回顾中国的历史和佛教的历史,在每一个繁荣时代,都会出现高度文明的艺术结晶,千秋万代,历久不衰。为佛立像,成就不凡,从云岗、龙门到敦煌、大足……如今又有灵山大佛,从而在全国形成东有江苏无锡灵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北有山西云岗大佛,中有河南洛阳龙门大佛的五方五佛特立耸峙而相呼应的格局。这是由全国政协前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多次亲临灵山胜境指导工作后,提出的“五方五佛”的理念。

  灵山胜境由小灵山、祥符禅寺、灵山大佛及分布于其间的其他景点所组成的,可简单概括为一山、一寺、一佛。一山,就是小灵山,小灵山面对太湖,青龙山和白虎山分峙左右两侧,在这里建寺造佛,“前有照、后有靠,两边抱”,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一寺,就是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祥符禅寺;一佛,就是世界最高的释迦牟尼立像,总高88米,加上莲花基座高108米,被称为神州五方五佛中“东方大佛”的灵山大佛。

  灵山胜境的建设是中国近百年来佛教界的一大盛事,随着灵山三期开园,灵山胜境形成了佛、法、僧三宝的格局,“佛”是展现了佛祖四相成道的过程:出生、降魔、说法、涅槃;“法”代表佛法,是佛教中的精髓,以灵山梵宫、五印坛城、梵宫场等景观展现。“僧”是以灵山禅修中心、慈恩宝塔、灵山佛学院等禅修为代表;整个景区以灵山大佛的“大”、九龙灌浴的“奇”、灵山梵宫的“特”构成了三大奇观。

大照壁

  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灵山大照壁,长40米,高8.6米,被称为“华夏第一壁”。从所处的位置来看,地形是大吉之地,“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认为灵山胜境与太湖相互辉映,就像佛教中的琉璃世界。因此题写了“湖光万顷净琉璃”的诗句,灵山胜境是在赵老鼎力支持下建成的,赵老多次到灵山视察,与灵山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照壁的北立面,是赵老题的《小灵山》一诗“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 1997年赵老考察灵山胜境,看到灵山大佛庄严慈祥,香火鼎盛,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意思是说:我曾去过印度灵鹫山,那里原是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的地方,现在一片空荒,令人叹息,在小灵山看到了法脉兴旺盛景,重现灵鹫峰当日的盛况,就像灵鹫飞来一样啊!这表明赵老对灵山的赞许,希望灵山能成为新时期的佛教圣地、世界佛教文化中心。

小灵山

  小灵山就是大佛身后的这座山。根据地方史记载,唐代时,当地有位杭恽将军,他曾跟随李世民打天下而立下汗马功劳。在他告老还乡时,李世民把这块地方赏赐给他,于是杭恽将军邀请与他私交甚好的玄奘法师到此做客,玄奘看到这里的山形与古印度佛祖说法处灵鹫峰十分相似,便赐名“小灵山”。并命大弟子窥基和尚在此开法,遂建小灵山刹,至今已有1 300多年了,可见灵山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

五明桥

  前面我们要走过的这五座桥称为“五明桥”。精美的汉白玉桥身凸显典雅、古朴。佛教把人类文明分为五类。分别为:声明(语言学)、因明(逻辑学)、内明(哲学)、 医方明(医学) 和工巧明(应用科学)。要广学五明,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众生服务。这里的每座桥分别以“五明”之一命名,桥栏杆则选用北京房山的精品汉白玉,这些无一不体现了灵山创建“一流景区”,打造 “精品工程”的坚定目标。

  现在我们过“五明桥”,通过不断地提升自己达到文明大道更高境界。

门楼

  过了五明桥,就到了灵山胜境门楼,这座门楼气势宏伟,集徽式建筑、皇家建筑、藏式建筑之风格于一体。门上悬挂 “灵山胜境”匾额为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

  请大家回头往上看,大家猜一猜,门楼背面这块匾额上题的是什么字呢?这是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题写的梵文体“灵山胜境”。

洗心池

  回过头,两侧不远处是洗心池,大家可能都熟悉一首禅诗“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擦拭,莫使染尘埃”。佛教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本来是清净光明,犹如明镜,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和困扰越来越多,就好像一面洁净的镜子有了尘污,也就不能清楚地照彻万物了,所谓“心性本净,客尘所染”。通常意义的修行,就是要让我们的心灵恢复本来的清净光明,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达到真正的觉悟。

  洗心池寓意就是让我们要时时洗心反省,清净心灵,除却在尘世中沾染的尘垢,放下心中一切执著,恢复清静纯正的自然本心,这样才能更深刻感受和体味人生的美景、意境和真谛。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洗手,带走尘世烦恼、荡涤心灵染污,使疲惫烦恼的身心有一个彻底的转换,换一种清新自在的状态进入灵山胜境吧。

佛足坛

  净化心灵之后,让我们怀虔诚之心前往灵山的第一个景点“佛足坛”去瞻拜佛足。相传佛祖涅槃前为弟子留下双足印,称为“两足尊”,是佛教徒千百年一直供奉的圣迹,因为佛祖在世时,不让人造他的像来膜拜,在他即将涅槃之前,他在摩揭佗国山上的一块石头上留下了他的双足印,并告诉他的弟子阿难说‘我留下这足印来保佑大家,看到这足印,就如同见到我一样’。所以说膜拜佛足如同膜拜佛祖真身一样。

  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玄奘走过释迦牟尼成道的足迹,一一隆重膜拜,并将图案带回中国,呈给唐太宗,后奉旨按图刻石供奉。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对佛足就是玄奘法师到古印度取经时将其临摹带回来的,我们可以看到佛足足底平满,五趾齐平,掌底有法轮和万字符,这些都属于佛祖不同于常人的祥瑞之相。据传说,佛足印的大小会根据礼拜者的福德大小而呈现不同的变化,今天大家有幸看见如此大的佛足,正说明大家的福德与佛缘很大。另外,在西安大雁塔、玉华宫也保存着刻有释迦牟尼足迹的石碑,那也是依玄奘法师当年在所刻的佛足石复制而成的。佛祖一生传教50年,足迹遍布南亚大大小小的国家,直到涅槃,佛足印让我们了解佛祖的生平和他创立的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也是佛祖脚踏实地、精进不止精神的象征。

五智门

  前方我们看到的是目前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型手工雕刻石牌坊“五智门”。佛教认为人们通过修行,不断提升五明,最终可达到五智圆满的境界。牌楼上两面雕刻了佛教的“六度”,就是修行的六种主要方法和原则。正面是“布施”、“持戒”、“忍辱”,后面是“精进”、“禅定”、“般若”,“布施”就是给予,无私地不求回报的给予别人。佛教把布施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财施很好理解,就是施与财物给需要的人,法施就是把正确的道理告诉他人。无畏施就是给予他人勇敢和自信。一般人习惯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为自己打算,学佛则是要“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多为别人着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深一层说,布施不仅仅是将财物给他人,更要将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些有关“生命智慧”的学问告诉别人,让人生更充实、活得更有意义。“持戒”就是守法,遵守法律法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修行者要持五种最基本的戒律:不杀生、不妄语、不邪淫、不偷盗、不饮酒。引导众生遵循自然规律、遵守伦理道德、坚持做人准则、保持社会公德,争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释迦牟尼涅槃前,有弟子问以后佛法该如何住世,释迦牟尼说:“以戒为师”,由此可见“持戒”是非常重要的。“忍辱”:指我们处世要安心忍性,忍辱负重,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要有忍力,有耐心,不鲁莽,不浮躁才能成就大事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转过来看这一面,“精进”就是奋斗,凡成就事业必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奋斗,要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禅定”是一种心性的修养,提高专注力和定力,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不轻易被各类事物诱惑,也就是让我们学会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学会以平常心对待每一件事情。“般若”就是大智慧,是说我们为人做事要讲究大智慧,讲究方法,不要蛮干,要圆融;也不要耍小聪明,要诚信。也只有真正把前五个“度”融会贯通,才有可能达到“般若”的境界,也就是获得了佛教的大智慧。也就真正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五智门门柱是由整根花岗岩雕琢而成的,每个石柱上都有一只威武的石狮子,俗语说:雄狮一吼,威震四方。狮子吼在佛教中是法音传播四方的象征。门柱两面还有名人名家的对联,意义深刻,值得品味。

菩提大道

  现在我们脚下走的是菩提大道,菩提是印度的名树,相传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所以菩提树又是智慧的象征,由于气候原因,在中国一般以长寿的银杏树象征佛教中的菩提树,我们可以看到两边的银杏树总共有216棵,树影婆娑,待到秋天,金黄的银杏叶随风飘落,独具禅境。菩提大道路中间有七朵莲花,引自释迦牟尼佛出生时候“步步生莲”的典故。我们还可以看到道边上的不断云纹,谐音就是“不断运”,走一走寓意好运不断、福气连连。我们沿着莲花往前走,可以看到,道路两边是绿色休闲区,这是灵山公司投资三千多万元建设的绿化带,引进了许多珍贵树种如榉树、檫树、罗汉松、白皮松等,这草坪也是引自美国矮生百慕大与雁麦草混播的终年常绿草坪。灵山公司之所以要花那么多资金投入绿化,就是要为我们营造一个优美清净的环境,从中去感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禅境。

九龙灌浴

  根据佛教典籍《本行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一诞生就能说话、会走路,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开出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这时候花园里忽然出现了两方池水,天空中出现九条巨龙,吐出水柱,为其沐浴净身。这个故事十分神奇,让人浮想联翩。

  眼前所看到的灵山大型音乐动态景观“九龙灌浴,花开见佛”,就是再现了故事中的恢弘壮观的祥瑞景象。

  整座群雕高27.5米,青铜制作,顶端莲花座中释迦牟尼小太子像高7.2米,重12吨,全身镏金,共使用黄金18公斤。莲花座下为狮子鼓,在佛教中象征佛法的弘扬,狮子鼓下是四大天王,他们是佛祖出生时的守护神。周围几个漂亮的仙女称为“八供养”,是佛祖出生时的供养飞天。当《佛之诞》音乐奏响,顶端巨大的六瓣莲花会缓缓绽开,全身鎏金的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从中冉冉升起,这时,周围蹲踞的九条巨龙将一起喷出九道高达三十多米的水柱,直冲天际,轰然交汇,沐浴佛身。顷刻间,场四方鼓乐齐鸣,喷泉百态千姿。太子佛像在巨幅水幕中顺时针环绕一周,象征着“花开见佛”、“佛光普照”。

  随着乐声渐弱,莲花花瓣包裹着太子佛像缓缓合拢。在“九龙灌浴”即将结束时,四周八组凤凰口中将会喷出72道涓涓细流。大家知道吗?这可不是一般的水哦,按照佛教的说法,这是“八功德水”,即佛教“圣水”。 有八种有益健康的功效。您到了灵山一定要喝上一杯,这水是经过引自德国200多万的净化器完全净化,大家可以放心饮用,也可以装瓶将其带回家。据说,喝了“八功德水”或者拿它来供奉佛像,可以护佑您和您的家人,给大家带来吉祥平安。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转经廊

  场四周是安放有108只转经筒的转经廊,供我们 “转经”。转经筒是藏传佛教祈福专用的法器,转经一周等于读诵“三藏”一遍,功德无量。“转经”的本义是读诵佛经,然而考虑到有些朋友们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或没有机会在平时诵读经文,于是设置了这样的转经廊。大家可以趁此机会来转一转经筒,就如同把转经筒内的经文诵读一遍,如果您有时间也可以把我们108个转经筒全部转过来,这就如同诵读了百遍经文,功德百倍,会保佑你福寿延年。

降魔浮雕

  各位游客,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佛祖降魔成道的过程。在我们面前的这幅铜雕壁画记载着就是佛祖降魔的故事,整壁由紫铜锻造而成,宽26米,高8米,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大家可以走进细看,相传释迦牟尼在长达六年苦行后,在菩提树下打禅静思,并发誓“若不能洞悉宇宙万物的道理,永远不离开此座”。大家可以看到雕塑中间佛祖端坐,一手触地,为“降魔印”,佛祖两面分别展示了魔王分别用权欲、财宝、美色来引诱佛祖,用诽谤诬蔑佛祖,用魔兵魔将恐吓佛祖的场景,佛祖威然不为所动,将魔王的攻击一一击溃,经过七天七夜,终于克服了金钱、权力、女色、恐惧、诽谤等障碍,大彻大悟,成为真正的大觉者,天地都为之震动,佛祖的前下方,土地神跪在佛祖面前,向当地猎户诉说释迦牟尼成佛的事迹。

  看完这个铜雕后,我的感悟是对于每个人而言,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坚定信念,战胜自己,才能有所成就。相信大家也会有很多感受与感悟吧。

阿育王柱

  前面高耸的石柱称为“阿育王柱”,由整根花岗岩雕凿而成。高16.9米,直径1.8米,重达200多吨,是国内罕见的手工雕刻石柱,据说用于手工雕凿的小榔头就可以用5吨的卡车装一卡车。最顶端的四只狮子面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象征着要把佛教弘扬到四面八方。狮子下面刻有法轮和四种动物,分别为狮子、牛、马及大象。法轮喻意法轮常转的意思,狮子代表释迦王族,牛代表忍辱负重,马代表王子逃离皇宫,大象代表大行大力。

  阿育王是古印度的国王,与秦始皇同一时代的人,他在统一了整个印度之后受到佛教僧人的点化,感到战争罪孽深重,于是皈依佛门,并把佛教定为国教。以佛法来教化百姓,为了弘扬佛法,他在各地竖立石柱,上刻有经文供老百姓学习,并派遣使臣出使各国,把佛教传向周边各个国家。由于阿育王的大力弘扬,佛教才能够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天下第一掌

  现在我们来到有“天下第一掌”景观。它与灵山大佛右手形状大小完全一样,高达11.7米,相当于三层楼的高度,宽5.5米,手指直径就达1米,总重量达13吨,由此可见大佛的雄伟高大了。佛掌的印相为“施无畏印”,寓意驱除众生痛苦,令众生无畏无惧。天下第一掌是灵山胜境香火最旺的景点之一,当初设置这只巨掌,一是为了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88米灵山大佛的宏伟,另一方面是由于灵山大佛实在太高大,让香客、游客难以亲近,所以将右手独立,供大家瞻仰、抚摸,在灵山,有“摸佛手有福气,摸佛脚有灵气”的说法。这是因为这只右手的印上是“施无畏印”,佛教的说法是寓意除却众生痛苦,抚慰众生心灵,佛掌心的千辐轮,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因“佛手”与“福寿”谐音,所以我们常说“摸摸佛手,增福添寿;抱抱佛脚,平安如意。”,我们不妨带着美好的心愿去摸摸佛手,在佛手前敬香、祈福,接受佛性的熏陶,表达对佛的崇敬,在宁静、祥和、清心中领悟禅机愉悦。

  其实,天下第一掌并非故意设置的景点,而完全是“随缘”的结果。灵山大佛开始安装之初,就有不少信徒和游客闻讯而来,一再打听大佛何时能够建成。

  为了不让人们失望,工地上就设法将佛脚的铜壁板拼合安放一起,形成佛脚的样子,供游客观瞻。人们对此大感兴趣,看不到大佛,却能摸到佛脚,同样是很大的收获。于是,瞻仰、抚摸、烧香磕头的人络绎不绝,大有先摸是福之感。

  过一段时间以后,按照工程进度,佛脚的铜壁板要移挪现场正式安装,这里又将空无一物。于是又想出用佛手代表佛脚的办法。大佛的右手,形状复杂又有高度,安装相当困难。但安装以后,外形却要好看得多,而且还显得雄伟壮观,颇有气派。游客们的兴趣也就更大了,逐渐成为一个正式的景点。

百子戏弥勒

  现在让我们欣赏大型青铜艺术珍品“百子戏弥勒”,斜倚而卧的弥勒神情和蔼,笑容可掬。在弥勒硕大的身体上,塑有整整100个正在嬉戏耍闹的小顽童,各个形神各异,栩栩如生。您看:他们有的在叠罗汉,有的在拔河,有的在拿小树枝捅弥勒的肚脐,更有调皮的竟然在弥勒身上撒尿。但弥勒一点也不为所动,依旧乐呵呵。这些小顽童为何如此捉弄弥勒呢?据说他们是在考验弥勒的肚量,是否真如世人称道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事实证明,只有心胸开阔之人才是真正拥有快乐的人。

祥符禅寺

  走过前面的祥符三桥,便可进入千年古刹“祥符禅寺”。这座寺始建于唐代,后历经风雨,重建改名“祥符禅寺”,为禅宗法庭。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我们面前三座桥东边的是“慈恩桥”,意思是让我们知恩感恩,佛教讲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感恩是一个人修身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西边的是“普度桥”,佛教中讲普度众生,帮助别人脱离苦海,意思是让我们在感谢别人的恩德和帮助的基础上,学会无私地帮助别人。中间的是大觉桥,意思是说只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拥有无私助人的美德,才能真正走上人生的大觉之路,成就大智慧,获得大福报。

  过了桥正对着我们的是天王殿,又是祥符寺山门。殿内供奉四大天王,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寓意国泰民安。相传弥勒佛便是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但要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才能继承佛位,所以称为未来佛。弥勒背面的是寺庙护法神韦驮菩萨,他手拿降魔杵,能除一切妖魔鬼怪。

  走出天王殿,可以看到钟楼、鼓楼。钟楼里设置有 “江南第一钟”。重12.8吨,高3.5米,下口直径2.5米。每年的元旦和除夕都会举行隆重的撞钟仪式,佛经中记载人生有108个烦恼,每撞一下便能去除一个烦恼,撞完108下,你就去除人生的108个烦恼,所谓“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面前高8米的一尊佛,这是由江苏著名的雕塑家吴显林设计的,88米高的大佛就是根据这尊8米高小佛通过计算机放大11倍建造的。

  后面气势雄伟的建筑,则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一匾为赵朴初老先生题写。它是专门供奉佛教缔造者——“佛”的大殿,大雄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意思是指能够进行非凡的努力和奋斗、拥有非凡的决心和毅力、非凡的成就和智慧的觉者。走进来看到中间坐着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金身说法相,佛祖的两边,一老一少立着两为弟子,少者阿难,老者伽叶;两侧是十六罗汉;后面则是由整块汉白玉雕成的净瓶观音像。

杏坛广场

  出了祥符禅寺,来到杏坛广场,场中的这棵古银杏,植于唐贞观年间,已有近1 400年的历史,此树姿态神异,树乳累结。每年秋天枝头都挂满白果,据说,这棵千年银杏曾数次遭到雷击,主干中间空心,其间藏有一条青色巨蟒。寺里的和尚说每到白果丰收之时,巨蟒便在树内摇动树身,白果纷纷自动落下,从而免去僧人采摘之苦。

灵山大佛

  各位团友,眼前的这尊大佛就是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高88米,连同三层基座在内总高101.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乐山大佛还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铜佛像。灵山大佛总共耗用铜725吨,佛体由2 000块铸造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每块铜壁板的壁厚为6~8毫米,最大的面积有20多平方米,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 000多平方米,约有一个半足球场大小,把这些铜壁板焊接在一起,焊缝总长度竟达35公里。

  大佛的铸造是一项大规模、高难度的工程,筹建委决定由南京晨光集团承建此项工程。南京晨光集团有令人信赖的技术,并曾在建造香港天坛大佛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佛的建筑结构设计由设计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而名闻海内外的华东建筑设计院承担,大佛艺术造型由南京艺术家吴显林负责雕塑设计。

  灵山大佛的建造,依据佛经如来三十二相的记载完成,大佛慈颜微笑,视众生,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胸前“”字代表万德庄严,整个佛像形态庄严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

  灵山大佛于 1997年11月15日落成开光,海内外高僧大德及各地信众千万余人亲临现场。据说,当天原本慈云瑞霭笼罩大佛金身,但是当开光仪式举行时,祥云飘升,大雾竟奇迹般地散去,预示法轮常转佛光普照。

  灵山大佛的建成是中国佛教界近百年来最大的一件盛事,同时也将成为太湖明珠——无锡的标志之一,对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除因青铜件持久永恒外,更重要的是青铜艺术是源于石器时代的古典艺术精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青铜艺术的古朴素雅和优美细致,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

  大佛的莲花座共由四层莲花瓣组成,每层22瓣,共88瓣。凡为灵山佛教胜境建设捐资满人民币100万元的,可在一片莲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流芳千古。整个大佛建造运用高科技拼装焊接而成,并且采用了完整的抗风、防震、耐腐蚀、避雷等措施。灵山大佛是分块铸造,然后再在现场将它们一块块地拼装,焊接在一起,使它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请大家不妨注意一下,不论你走近走远,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似乎始终在跟随着你,关注着你。当你愈靠近大佛时,大佛的“眼睛”似乎也是逐渐睁开、睁大……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眼睛”真的会“动”的不成?其实并不奇怪,这里绝没有任何“神奇”的色彩,靠的就是艺术魅力,或者说是雕塑家的艺术功力。灵山大佛根据佛教“五方五佛”信仰理论体系建造,大佛形象由南京著名雕塑家吴显林先生设计,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定稿,严格按照佛经记载佛祖“三十二相”的体态设计制造,慈颜细目,视众生,似笑非笑,未语先闻。大佛右手造型为佛教“施无畏印”,左手为“与愿印”,代表除却众生痛苦,给予众生欢乐。大佛衣着线条流动,立体感非常强,结合了古今雕塑艺术的优点。

  总体来说灵山大佛的建造可谓是“庄严圆满”,是文化、科技、历史、宗教、艺术和自然山水构筑的一种永恒。

登云道

  我们面前通往大佛脚下的这道长长的阶梯,称之为“登云道”。登云道一共216级,共分7个平台,从下往上看,只见台阶不见平台,从上往下看,只见平台不见台阶,正好符合俗语“救一生灵,胜造七级浮屠”。登云道中间有七幅巨型石刻,组成了一副灵山史卷,记载灵山从唐玄奘弟子窥基法师开寺弘法到灵山大佛开光的重要历史。登云道上的一口古井,称为“六角井”,据说茶圣陆羽曾品过井中的泉水,认为甘洌清甜,非常推崇,被誉为江南十大名泉之一。登上216级台阶,寓意着消除108种烦恼,佛教中认为人生共有108种烦恼,我们每登上两级台阶便消除一种烦恼,登上七级平台,诸多烦恼也就一扫而空了。

  终于上了216级台阶,现在我们可休息一下。

梵宫广场

  梵宫场面积16 000平方米,站在梵宫广场,佛教三大语系的汉传、南传、藏传的特色建筑鲜艳夺目。在梵宫的正南面,与梵宫遥相呼应的建筑就是“五印坛城”。坛城占地面积约5 000平方米,是藏传佛教风格的建筑,“五印”代表五方五佛,也代表佛的五种手印相,分别为:施无畏印、与愿印、说法印、触地印、定印。坛城代表佛的世界,我们在这建造五印坛城就是让大家感觉到佛的完美世界,登上坛城大家可以根据地面所画的标志绕着坛城走一圈,代表对佛的尊敬。

  东南面是南传佛教中代表建筑——曼飞龙塔。屹立于曼飞龙塔基座上的主塔与子塔的整体造型,都是多层葫芦相垒形成的圆锥形体。 主塔居于塔基中央,8座小塔分布在主塔周围,形成八角之状。8座子塔的基座都有屋宇状拱门佛龛,佛龛宇沿有许多浮雕,人字形檐边上有许多装饰物,塔脊顶有一装饰小塔,龛内供有佛像。小塔中部主葫芦体上端是个莲花座,莲花座上又是一个长嘴葫芦体,极顶是一根穿着3个铝环罩的风铃杆。主塔下部是形似大葫芦底的圆形台阶,层层相叠,渐上渐小,形成一圆葫芦细腰,其上托着一只两台宝葫芦。 塔身以白色为基色,显示出多层立体感,造型美观,玲珑精致。

  在坛城四周一圈的水面是香水海,这是根据佛经上记载大千世界中其中的一海,大千世界有九山八海,中间的为须弥山,香水海是中间的海。据佛经记载是注满香水的海,也代表佛教中的八功德水,正所谓“太湖三万六千顷,八功德水绕灵山,如来百福庄严相,无量光明照世间”。

梵宫概况

  各位团友,正前方金色的建筑就是无锡市政府投资16亿元建造的叹为观止的佛教论坛会场——无锡灵山梵宫。作为灵山胜境三期工程的核心建筑,整座梵宫共有三层,呈退台式布局,面宽150米,进深约180米,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建筑外观以华藏塔风格为主,糅合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及传统佛教建筑元素,集成了世界佛教三大语系的建筑精华,庄严神圣,雄伟壮观。顶部依次错落的五座巨大的莲花圣塔,是整个梵宫建筑的精神象征,其造型以敦煌壁画中的“华塔”为原型,并以现代建筑材料和意象造型手法传达着佛教经典中“五智”的意理,五智代表佛教中五方五佛,以毗卢遮那佛为首的五尊佛来阐释佛的功德。中心最高的佛塔代表最高境界的毗卢遮那佛 (法身佛),以右至左分别是东方药师佛(发菩提心之德)、南方宝生佛(修行之德)、西方阿弥陀佛(成菩提之德)、北方不空成就佛(入涅槃之德)。至高可达60余米高的华塔高耸云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生辉,意念流转间,佛教经典《华严经》中描绘的“莲花藏世界”的意境和气息迎面而来,这依山而建的梵宫,更给人一种矗立山巅般的壮观与神圣之感。

  走进灵山梵宫,首先是彰显修行功德、表达美好理想的“三德门”。根据佛经记载,三德(智德、断德、恩德)是赞扬佛的功德,形容佛具有无上智慧、能够破除一切烦恼,救济一切众生的高尚品德。在“三德门”边的两侧,是“福”、“慧”门,祝福福慧双增。 带着神圣走进梵宫,震撼才刚刚开始。

  灵山梵宫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以石材等坚固耐久材料为主,大量运用高大的廊柱、大跨度的梁柱、高耸的穹顶、超大面积的厅堂等,既体现佛教的博大精深与崇高,又将传统文化元素与鲜明时代特征相融合。一入梵宫,便可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东阳木雕,壁画,琉璃,漆画,油画,应接不暇。梵宫的文化不仅有静态更有动态,在灵山圣坛更能够欣赏到上演由国内高水平团队导演排练的,以弘扬传统文化、启迪心灵智慧为主旨的音乐大典《灵山吉祥颂》。

  进入宫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佛教中的白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对白象产于缅甸,典型的汉白玉大象,白象在佛教中代表了神的圣物。在梵宫的建筑中,有个鲜为人知的亮点,便是灯光。所谓的技术便是“见光不见灯”,在灯光设计的时候把光源设计得特别隐蔽,而见光不见灯的奥秘是在梵宫巨型藻井后,所有的光源都藏在了藻井的后面,一层一层由不同的木结构结合,因此来到这里的客人们都感受到佛教的庄严神秘。

  在梵宫中,小到扶手、大到须弥座无不体现了东阳木雕的精湛工艺,整个灵山梵宫的木雕装饰面积达1.5万平方米,用去了1 400立方米的原木,从体量到工艺复杂程度到应用类别三项综合标准来衡量,梵宫里的木雕元素无疑占翘楚地位,难怪大师陆光正召集千余巧匠历时一年多不分昼夜,为之挥汗如雨,换来的不是23个火车皮木头,而是15 000多平方米令人叹为观止充满生命感的东阳木雕。

  除了东阳木雕之外,梵宫中运用最多的就是琉璃了,因为在佛教中,琉璃的地位非常特殊,佛教中经常说的琉璃世界,作为佛家七宝之冠,它吸纳华彩却又纯净透明,美艳惊世却又来去无踪,化身万象却又亘古宁静,琉璃澄明的特质契合佛教的“明心见性”,几乎在所有经典中,“形神如琉璃”都被视为佛家修养的最高境界。华藏世界”大型琉璃作品的表现内容和艺术价值,在中国琉璃工艺史上,从未出现,即使在世界琉璃的历史中,亦极为罕见。因为它诞生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成为佛教艺术品的传世之作和灵山梵宫的镇馆之宝”。

  沿着楼梯,漫步走进2009年“世界佛教论坛”主会场,这是一个集会议、演出于一体多功能超大型剧场。这个超大型的旋转舞台剧场为圆形设计,建筑面积达35 000平方米,可容纳1 500名观众。剧场上方是高度达30多米的巨大穹顶,1 500盏金光灿烂莲花灯瞬间开启,刹那间千万盏明灯拱聚的穹顶,仿佛星光瀚瀚的宇宙之中。

  转上二楼、三楼我们所看到的是过堂饭。堂,就是指斋堂,也就是五观堂,即是吃饭用膳的地方。过堂是中国汉传寺院生活方式之一。即上斋堂用餐,此有别于印度僧徒之托钵乞食,又称上堂、赴堂。依据常规,用餐时,自方丈到沙弥,全体皆到斋堂用餐,此即“过堂饭”。进餐前,须列队鸣磬念佛以进斋堂,然后安静进食。食毕,又列队鸣磬念佛以出斋堂回到大殿。饭菜很简单,一碗白米饭、一碗素菜、一碗清汤、一小碟咸菜、一小碟花生、一小碟辣酱、一双木筷。过堂饭讲究用饭时安静,不得讲话,添加饭菜都是以手势示意,不得剩下饭菜,因为许多人为了这顿饭菜都花了不少血汗,所以不能浪费,要以感恩的心用膳,配合悠扬的音乐声慢慢用餐,不知道,那时的你会是什么感受?

  灵山梵宫是灵山胜境三期工程的核心建筑,因世界级佛教盛会应运而生。站在世界的高度,灵山梵宫不仅是一座全新地标式的会址建筑,更以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美轮美奂的建筑形态、品类繁多的艺术瑰宝以及感触心灵的全新体验带给人们太多的感叹与震撼。

结语

  各位游客,聚天地之灵气、沐大佛之恩泽。此次灵山之行有缘感悟了佛、法、僧三宝,可谓功德圆满。畅游现代的佛教文化艺术和独特的旅游心灵体验,共勉“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修行,山灵人灵;灵山大佛,佛大山灵!愿灵山大佛给大家带来灵气、福气、运气! 满口的好话、满手的好事、满脸的微笑、满心的欢喜。灵山恭祝大家平安幸福慧康、六时吉祥、万事如意。

小贴士:

  景区演出时间(每周周末表演增开时间:15:00)

  九龙灌浴表演时间:10:00 11:30 13:00 14:45 16:45

  吉祥颂演出时间:10:30 11:30 14:00 16: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