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设生态文明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要求,因此,只有总结和概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才能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来说更能达到生态文明,因为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不是以利润为生产目的。
建设生态文明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_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要求,因此,只有总结和概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才能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首先,只有把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视为社会主义本质,才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才能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如果说封建社会滋生了农耕文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了工业文明,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就能创造出崭新的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来说更能达到生态文明,因为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不是以利润为生产目的。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全国一盘棋、集中全国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环境保护的全局性的特点相一致。同时,经典的科学社会主义可以说是“红色”的,其主要目的是建立“红色政权”,让赤旗插遍世界,重点是要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异化关系,要实现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平等,也就是说要追求“人的解放”“社会的解放”,达到人与人的和谐。而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范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坚持“红色理念”的同时,也追求“绿色价值”,在注重解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矛盾的同时,也要建设“生态文明”,也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自然的解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看成是人与人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这样就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首次实现了“红”与“绿”的结合,从而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极大发展。

其次,生态文明可以为社会主义理论的融合提供平台。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互为基础,互为发展。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生态文明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比如,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的深刻批判,就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詹姆斯·奥康纳,在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理论。在他看来,传统马克思主义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他称之为“第一重矛盾”。而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第二重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其生产条件的矛盾。资本主义积累的无限性与生产的自然条件的有限性的矛盾,说明了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生态危机,而生态危机也将引起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