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灾区

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灾区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村是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和薄弱领域,大部分食品生产经营消费行为在农村地区完成。然而,由于农民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较弱,农村监管执法力量严重不足,“三无”、过期和不合格食品大量流向农村市场。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状况堪忧,与其经济状况以及消费结构有着深刻的关系,我们用恩格尔系数测量中国农村地区的消费结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监管内外因素导致监管不力。
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灾区_大国食安

第四节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灾区

农村是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和薄弱领域,大部分食品生产经营消费行为在农村地区完成。然而,由于农民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较弱,农村监管执法力量严重不足,“三无”、过期和不合格食品大量流向农村市场。调查显示,农村市场最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散装食品卫生难以保障、食品无标签标志、假冒伪劣产品、过保质期等,此外生熟食品不分区销售、钱币和食物不分开、卖鲜肉的案板2~3天才清洗一次等仍是常见现象。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状况堪忧,与其经济状况以及消费结构有着深刻的关系,我们用恩格尔系数测量中国农村地区的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国际经验表明,当恩格尔系数在0.5以上,人们主要关注食品的数量多少;当恩格尔系数在0.4~0.5之间,人们逐步注重食品的质量高低;当恩格尔系数降至0.4以下,人们对食品营养、安全卫生水平的要求更迫切。让我们看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地区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图3-4)。

图3-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美国《麦肯锡季刊》2008年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消费者整体支付能力较低,不能为食品支付较高的价格,消费者对食品价格较为敏感,为品牌支付溢价的意愿并不强烈。这导致了高价格、高质量的食品难以畅销,大多厂商只能选择低价格、低质量的经营策略。商务部发布的《2005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农村消费者中虽有74.4%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将价格便宜作为购买食品的首选因素。

笔者在基层调研中也发现,不少农民食品安全消费意识淡薄,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买东西较多关注价格、颜色和分量,较少考虑是否会危害健康。食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匮乏,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使农村群众的消费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购买食品首选价格便宜,然后是数量、口感,一般不特别考虑食品安全问题。虽然农村群众买东西也会“货比三家”,但往往是比价格、色泽、数量等,对购买的食品是否是正规合格企业产品,是否过量使用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以及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关强制性标准等,往往不重视或并不知道如何识别。农村群众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较差,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多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有的农村离申诉、投诉地点远,往返费用再加上检测、鉴定费用较高,为了几元钱的食品,既耗钱又耗时,维权成本高,也是农村群众不愿维护权益的原因之一。

而新华网的一篇报道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根据举报线索,记者来到潍坊市奎文区,随机找了一家公路边的农村小卖部,发现这里就是仿冒、假劣食品“专营店” ,原本价格不菲的“德芙”巧克力和“喜之郎”果冻,在这里竟然仅售1元!仿照名牌食品“奥利奥”、“好丽友”,店内出现了“奥森傲”“好利友”,后者每包售价仅1元,并且包装粗糙,有的甚至已开包。

这里卖的“臭干子”牌辣条,透明包装内可看见白色菌落,已经发霉变质。同时,生产日期为2010年1月1日(保质期8个月)的“小白兔奶糖”,到2011年8月份还在叫卖。

在山东莱芜、临沂一些农村地区,记者发现了类似情况。在莱芜市莱城区孙故事村周边小卖部,“三无”食品、假冒名牌等“问题食品”不在少数。在临沂市白沙埠镇中心小学周边的小卖部,一些食品包装粗劣,品质低下,以较低价格吸引当地居民,特别是小学生。

“在当地农村,品质好、价格高的正规食品不好卖。”在临沂市白沙埠镇朱泮村,一位村民说,“我们买东西不看品牌和保质期等,只要能买得起、吃着香就行。”

基于这一“现实”,一些农村小卖部经营者表示,想要赚钱,一定要经销假名牌、“高仿”、“取大名”这三类食品。“高仿”即取一个与某著名品牌相近或谐音的名字,比如“好利友”;“取大名”即一些“问题食品”为掩盖劣质,取了名不副实的名字,比如“燕窝麦片”、“黄金蟹钳”等,实际上只是油炸面食或豆制品。

(摘自“新华视点”记者潘林青、魏圣曜:《山东部分假冒劣质食品被指专供农村》,载新华网2011年8月19日)

在这样的需求结构下,农村商户的理性选择是只重价格不重质量。农村地区食品生产经营户点多面广,食品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很多经营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不重视索票索证,哪个供货商的商品便宜,就进谁的货,往往不会过问是否属于合法经营。只注重价格,不注重质量,出现问题无从寻根求源。另外,个别商户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守法经营观念,有的生产经营者只求经济利益,不管商品质量,不考虑人们食用不合格食品所造成的恶果,个别还为了有利可图或获取高额利润故意制售假冒伪劣食品。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监管内外因素导致监管不力。农村地域广大,食品生产、经营户比较分散,而各监管部门由于人员、经费不足,执法人员要把辖区内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户)检查一遍,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有的边远山区可能一年都难去一次。还有一些农村处于两县或几县交界地段,情况复杂,往往成了监管空白区。正是由于监管部门监管周期较长,对农村季节性无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食品小贩,边远山区无证食品生产、经营户、餐饮店等等监管不到位或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假劣食品“转战”农村市场。同时,部分农村小摊贩、小餐饮店的业主属于农村弱势群体,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还要考虑这部分农村群众的生存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往往又不能严格依法取缔或罚款。

商务部在2008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市场数量偏少且分布不均,亟待加强规划布局,以保证农产品有序流通和质量安全。如东部地区的宁波市,共有固定农村市场81个,平均每个乡镇有1个市场,仍有11个乡镇连1个市场都没有;西部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有固定农村市场119个,平均每个乡镇有0.6个市场,仍有33个乡镇连1个市场都没有。调查还发现,农村市场基础设施普遍落后,特别是检测等设施设备严重缺乏,市场准入无法把关。仅有33.6%的农村市场配置了农残速测仪等初级设备,而且其中只有21.8%的市场的有效使用率在80%以上。以湖南邵东县为例,全县35个农贸市场都没有质量检测室,也没有专业技术检测人员和必要的检测设备。

此外,农村食品流通体系也不够健全。由于农村消费能力薄弱,利润微薄,一些大型、正规超市无意进驻,农村流通领域经销食品的经营主体主要为集贸市场、个体副食品商店、小食品批发部等,上架销售的商品极为低档,店主在进货时也往往顺应农村消费畸形需求,假劣食品混迹其中。同时由于农村食品销售流转速度较慢,周转周期过长,变质过期往往成了农村食品的常态,低级的市场业态为假冒伪劣食品的存在提供了温床。

在此列举体现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两个小案例,期待引起读者的关注。

案例一:端掉硫黄薰笋窝点

4月底,雅安市芦山县工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大川镇三汇村有人用硫黄熏制加工鲜笋。该局立即派出执法人员赶到大川镇。次日一早,执法人员巡查到三汇村季某家,发现不少背背篼的人进进出出。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执法人员责令他们接受检查,发现背篼里装的是鲜笋。

执法人员在季家现场调查发现,左边是50平方米的空地,公路边的围墙挡着视线,稍不注意,很容易漏查。在房间内,执法人员找到大量堆积的鲜笋,工人们正在用硫黄进行加工。据当事人赵某交代,他从季家租用了这间空房,收购鲜笋。加工地点在环境极差的露天坝,这些用硫黄熏制出来的竹笋,被销售到周围乡村甚至更远的城乡。

经抽样检测,加工后的竹笋二氧化硫含量大大超过国家标准,可能严重危及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之规定,执法人员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销售,没收硫黄熏制的鲜笋59袋(750公斤)和硫黄5公斤,并对当事人赵某处以罚款3000元。

案例二:白果“美容”记

成都五块石工商所的执法人员2011年曾经历了一起白果“美容”事件。在他们对五块石某市场进行巡查时,突然从该市场3区25号飘来一股刺鼻的气味。执法人员随后发现,这间门面前,放着两只蓝色塑料桶,里面盛着大半桶发蓝的液体。门外两台洗衣机,干衣桶内装着白果。

店铺里,一中年男子正用铁铲在盛满白果的铝盆内不停搅拌,盆边丢着一袋工业用氢氧化钠和一小袋晶体状硫黄颗粒,一些散装白果用工业碱口袋装着,和几箱明显变质的银杏仁堆在一起。

店主冯某供述,他们将发霉的白果加入双氧水搅拌,去掉外壳上的霉斑,甩干水分,如此一番“美容”后,即以“优质”白果包装上市。他们还回收运输途中因破损变质变色的保鲜银杏仁,通过硫黄熏制或浸泡,重新包装后,销售到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执法人员随即依法查封了这个歪作坊,并扣留白果70余件(袋),约2000公斤,对生产者进行了相应处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