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食品安全问题的舆情调研

甘肃食品安全问题的舆情调研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食品安全问题的舆情调研⊙惠继飞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近年来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的身体健康,人人关心。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个别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从目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都是典型的非法添加案件。
甘肃食品安全问题的舆情调研_2011-2012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甘肃食品安全问题的舆情调研

⊙惠继飞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近年来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的身体健康,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既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对国民经济和民生造成冲击,同时对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也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瘦肉精、染色馒头、假薯粉……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使老百姓不仅感叹“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放心地吃”和对“中国制造”的怀疑。另一方面,2011年,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刮起了食品安全“严打”风暴,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司法机关对食品安全犯罪实行重判。那么,在此背景下,甘肃省食品安全形势究竟怎样?民众对政府高度关注下的食品安全态度和评价到底如何呢?本年度我们继续以此为舆情调研的主题之一,在甘南、金昌、临夏、兰州、定西、庆阳等地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个别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50份,收回628份,其中有效问卷604份,有效回收率为96.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男性占54.8%,女性占42.1%,3.1%不详;在民族分布方面,汉族占77.5%,回族占7.9%,藏族占5.6%,其他民族占1.2%,7.8%不详;在年龄分布上,18~25岁的占18.7%,26~35岁的占24.5%,36~45岁的占34.8%,46~60岁的占16.2%,61岁以上的占1.0%,4.8%不详;在文化程度方面,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3.1%,大学本科学历占25.7%,大专学历占27.5%,高中(职中)学历占22.0%,初中学历占13.7%,小学及以下学历占5.5%,2.5%不详;在职业分布上,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占10.1%,经理人员占5.3%,私营企业主占5.3%,专业技术人员占17.1%,办事人员占10.9%,个体工商户占10.4%,商业服务业员工占8.4%,产业工人占8.8%,农业劳动者占14.9%,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占6.5%;在居住地域方面,城区的占66.8%,城郊的占13.6%,乡镇的占7.8%,农村的占11.8%。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有增无减

调查表中,一共列举了28个社会热点问题,在有效回收的604份问卷中,有383人次表示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占64.4%,其受关注的程度从去年的第八位上升到第三位,居于反腐败与干部作风、就业、养老与社会保障、医疗、教育问题之前,是继住房和物价问题之后人们最为关注的社会热点。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能有这样高的关注度呢?一方面缘于今年各级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新闻媒体、互联网的报道和热炒。另一方面也说明民众把食品安全视为事关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客观地说,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呈现出“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仍然不少”的趋势,我们尤其要认识到,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和中央的要求相比,和群众的期待相比,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都还存在着差距。调研结果也客观地反映了这一现状,当被问及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看法时,有3.0%的人认为很安全,令人放心;25.3%的人认为政府开始重视,形势逐渐好转;有45.9%的人认为问题仍然存在,但相信能够解决;有25.8%的人认为问题太多,越来越差(见图1)。仅有极少数人觉得食品安全有保障,大多数受访者都觉得食品安全领域存在问题,并且有两成以上的人觉得形势还在逆转,表明要彻底改变食品安全现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img27

图1 民众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看法

(二)添加剂和非食用油问题成为人们的最大担忧

调查问及在食品安全方面,人们最为担心的问题时,按照多项选择,排在第一位的是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问题,占67.3%;第二位是非食用油(如地沟油、泔水油、垃圾肉油)流入餐桌的问题,占61.4%;其他顺次为蔬菜中的农药高残留问题,占43.9%;注水肉及病死畜禽肉问题,占42.6%;食品掺杂掺假及过期问题,占28.2%;滥用激素问题,占26.7%;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问题,占25.4%;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占12.6%;其他问题,占2.0%(见图2)。

从目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都是典型的非法添加案件。从调查数据看,这一问题也成为民众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最大担忧。对于食品添加剂,54.8%的受访者认为即使是食品添加剂,食品中也尽量少用;44.9%的受访者表示添加剂也有害,食品中不该用;仅有2.0%的受访者表示为了色、香、味,使用添加剂无所谓。而且从问卷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不尽相同,6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有66.7%的人认为添加剂也有害,食品中不该用。

img28

图2 民众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另外,非食用油尤其是地沟油流入餐桌的问题,近年来也屡屡见诸于网络、媒体的报道,成为困扰人们饮食安全的一大心病,有六成以上的受访者对此表示担忧。因此,当前食品安全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快解决违规使用添加剂的问题和非食用油流入餐桌的问题,这也是推进食品安全的“牛鼻子”。

(三)肉制品奶制品的安全隐患最多

当问及当前哪些食品安全隐患最多时,按照多项选择,顺次是肉制品(68.9%)、奶制品(61.6%)、速食食品(52.4%)、米、面、油(41.3%)、水果、饮料(37.8%)、蔬菜(33.8%)、调味品(30.0%)、蛋类(9.5%)、其他(1.8%)。(见图3)

img29

图3 人们认为当前安全隐患最多的食品

这表明在追求吃得好,吃得有营养的今天,人们对于肉制品和奶制品的需求量大增。然而,当前这个行业由于上游养殖业的散乱,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的缺失,不法分子的铤而走险,问题也是最多的,无论是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案、河北石家庄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案、山西晋中问题奶粉案,还是浙江金华“毒火腿”案、河南双汇瘦肉精案,都是在这个领域发生的。受此影响,人们认为肉制品和奶制品的安全隐患最多也在情理当中,这也同时提醒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

(四)假冒伪劣仍是人们购买食品时的最大心病

调查显示,在购买食品时,人们最常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占51.2%;其次是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占39.0%;再次是虚假或夸大宣传,占31.8%;第四是没有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占26.4%。这四类产品其实都属于假冒伪劣的范畴,这说明假冒伪劣产品仍然充斥于当今的食品市场。另外还包括没有明确表示转基因或进口食品,占11.2%;其他占1.7%。

因此,在选购食品时,人们主要关心的是生产日期、保质期或有效期,占71.6%;其次价格也是人们主要关心的因素,占36.4%。另外,相关检验证明(12.6%)、品牌(12.3%)、生产加工厂家(11.0%)、色泽、外观等感官方面(8.5%)等也是人们关心的主要内容。在回答通常选择哪类场所购买食品时,63.4%的人选择大型超市,27.0%的人选择便利店,25.0%的人选择农贸市场,5.3%的人选择路边早/夜市,1.8%的人选择其他(详见表1)。

表1 不同居住地的人们购买食品的场所和主要关心的问题

img30

续表

img31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居住地的人们购买食品的场所有所差别,居住在城区的人们大多数在大型超市购买食品,而居住在农村的人们有半数在便利店购买食品。大型超市由于有其严格的进货检验检疫制度,食品相对比较安全。随着城市食品安全整治力度的加大,一些不法商贩为寻求“出路”,就把农村当成倾销伪劣食品的乐土,于是一些不合格食品“上山下乡”流入广大农村。据统计,甘肃省农村食品消费量占全省食品消费总量的60%以上,且农村市场食品交易以摆摊、设点的经营方式居多,许多小摊点没有固定的经营门店,经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所以,随着一些不合格食品流入农村的危险,应加大对农村便利店和农贸市场的监管。

(五)转基因食品应引起政府的重视

转基因食品(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转基因食品,政府应该怎么做?调查中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其态度有所差别(见表2),但总体上有50.3%的人认为要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和审批制度,严格限制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进口,有30.4%的人认为应完全禁止,18.3%的人认为应对其加以醒目标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剩下的留给消费者自己去判断,仅有1.0%的认为要放任自流。这说明目前对于转基因食品,老百姓的认同度还不高,政府应该尽快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政策、法规建设,控制或限制转基因动物或植物的种养殖区域,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对转基因食品作出明确标识。

表2 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不同态度

img32

(六)源头治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抓手

保障食品安全,是一项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产生严重影响。当问及食品安全最大的隐患在哪个环节时,有361位被访者认为是在生产加工环节,占60.5%,此外分别有15.4%、14.2%、9.9%的被访者认为是在种植养殖环节、餐饮消费环节和流通与进出口环节。生产加工环节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从经常报道的食品安全事故来看,也大多是在这一环节出现问题,人们普遍对这一环节表示担忧,因此,源头治理应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

(七)企业失信和执法不严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两大主因

当被问及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众多的原因时,82.0%的人认为是不法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道德沦丧,75.7%的人认为是各主管部门职责不明、监管不力,62.8%的人认为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53.7%的人认为法律制度不完善,让有些人钻了空子,使管理部门无法可依,45.2%的人认为消费者对问题食品的鉴别能力不高,32.3%的人认为公众的安全意识不高,10.8%的人认为是中国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必然现象(见图4)。

img33

图4 民众认为造成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

同样,在被问到谁应该对食品安全问题负主要责任时,53.9%的被访者认为是生产加工厂家,38.6%的被访者认为是政府相关部门,4.2%的被访者认为是中间商,3.3%的被访者认为是物流及配送企业。而且从交互分析可以看出,文化程度越高的人认为政府相关部门所负的责任越大(见表3)。

表3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们对食品安全责任主体的认识

img34

(八)七成以上的民众对政府工作表示满意

今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从《食品安全法》执法大检查、重罚重判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到整合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可以说,各级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既高调又铁腕。那么甘肃省的民众是否感受到政府的这种殷殷之情,是否认同政府的这种做法。调查问及今年甘肃省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怎么样时,有13.1%的人认为很重视,有57.0%的人认为比较重视,认为很重视和比较重视的达到七成以上,这比去年有较大提高,说明人们对政府所做的努力是肯定的。但同时也有29.9%的人认为不够重视。与此相应,当被问及所碰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时,3.1%的被访者回答是全部得到解决,12.2%的被访者回答是大部分得到解决,52.5%的被访者回答是有一些得到解决,32.2%的被访者回答是没有得到解决。有接近三成的人认为政府不够重视,有三成以上的人认为所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说明,保障食品安全,政府还应该做的更多。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不同调查地的人们的感受也有较大差异。调查显示,兰州市的人们对政府的满意度和问题解决的满意度都相对较低(见表3)。兰州作为甘肃省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食品安全的棘手问题肯定也最多,但市民显然对政府的处理不够满意,这值得引起重视。

表4 不同调查地的人们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和问题解决的程度

img35

(九)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多管齐下

应该说,时下食品安全问题多发,除了从业者缺乏道德约束之外,很大程度上也缘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是趋利避责的监管体制。对于当前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29.0%的人认为要加大处罚力度,28.3%的人认为要完善管理体制,23.2%的人认为要提高执法者素质,19.5%的人认为要完善法律法规。因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多管齐下。在谈到具体做法时,33.7%的被访者认为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生产加工企业和市场要严加惩处,22.0%的被访者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日常检查,17.0%的被访者认为应该曝光典型案件、曝光违法企业,12.0%的被访者认为要普及科学消费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11.0%的被访者认为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背后的渎职犯罪,4.3%的人认为要倡导生产者诚信和自律。因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但在目前条件下,加强日常监管和加大处罚力度无论对企业、政府或社会来说,都是首要之选。

三、食品安全舆情特点及对策建议

确保食品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30多年时间解决了人民吃得饱的问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吃得好、吃得安全的问题。同时,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也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安全和国际形象,是“十二五”规划乃至更长时间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政治问题。为此,我们认为,当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工夫。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市场秩序要靠法制来建立,所以,完善法制、加强监管和执法虽是老话,却是当务之急。现实情况是,食品安全法虽然明确规定要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但不少食品安全标准尚未出台。因此,在对无安全标准的食品进行监管时,监管部门无法准确把握食品内在质量存在的问题有多严重,某些食品即使不合格也无法认定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标准,从而无法进行处罚,这就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因此,清理整合现有食品安全标准,执行一套国家强制标准,同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避免内外有别的工作已是刻不容缓。

二是把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政绩考核。对于年内发生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或对事故处置不力,造成事故影响扩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增加的;发生由于未履责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被省级以上有关部门查处的;由舆论曝光,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违规发布食品安全信息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等情形,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是积极探索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创新。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创新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要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构建广覆盖的监管格局,清除死角盲点。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增强监管合力。甘肃省在全国首创的“一专三员”(即由一名乡镇干部担任食品安全监管专干,一名驻村干部担任联络员,村主任、村文书分别担任协管员和信息员)监管机制,整合了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延伸了市场监管触角,对筑牢农村食品安全起到了“防护网”的作用。应该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四是要严肃依法进行整治,重拳出击,重典治乱。让犯罪者承担应有的刑事责任,使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对违法行为给以最大震慑,让法律的严惩成为悬于食品生产者面前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使其不敢以身试法。唯其如此,才能让食品生产加工者有一个怕的、不敢触碰的东西,也才能进一步强化企业责任。只有对食品安全“动真格”、“零容忍”,实施长期的严厉打击,食品安全上的被动局面才有可能扭转。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处罚更为严厉,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五是树立食品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意识,实行食品安全万里行。在大流通、大消费的现代社会,食品生产流通要完全控制,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在食品安全治理问题上绝不能搞运动,彻底改变那种“权威媒体揭露、相关领导表态、几个部门突击、若干人员服罪、过段时间冷却”的五段式套路。实践证明,集中突击式的抽检和清查,只管得了一时,难以达到治本目的。只有建立长效和常态的工作机制,将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况和发生之初,才能保障食品安全,重塑消费者信心。

六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背后的渎职犯罪。分析食品安全案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往往都和地方相关监管人员的渎职行为交织在一起,一些负有监督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甚至徇私舞弊,官商勾结。据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部门共立案侦查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37件,立案侦查57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共17件,涉及18人,渎职犯罪20件,涉及39人。因此,应从问责“查处比曝光慢半拍”现象入手,铁腕查处失职渎职、以权谋私、执法腐败、部门牟利等行为。

七要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育食品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提升执法者的执法素质,都离不开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今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此后简称《纲要》),规定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40个小时,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年也要接受不少于40个小时的集中专业培训。《纲要》要求,在2015年底前将公众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提高到80%以上,将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提高到85%以上。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应严格落实这些措施。

(课题参加人:梁海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