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混合经济结构下的经济因素

混合经济结构下的经济因素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主义矛盾激发的直接表现是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西方各国的经济受到了巨大的破坏。经济危机动摇了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使单一的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可以说,福利国家模式是混合经济条件下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福利国家的实质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之后进行反思所采取的措施的长期化和制度化。
混合经济结构下的经济因素_福利国家模式变迁的历史比较研究

资本主义最初崇尚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家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但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资本资本主义发达到一定程度,开始形成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同时,社会的矛盾和社会问题进一步凸显。到了20世纪20至30年代,西方各国出现的经济危机使各国原本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体制面临挑战。

资本主义矛盾激发的直接表现是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西方各国的经济受到了巨大的破坏。美国、英国以及法国的工业生产都大幅下降,甚至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与此同时,世界各国间的贸易量大幅下降。在经济危机期间,失业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以德国为例,在1926年1月,其工会所统计的失业率为23.7%,从1925年11月到1926年8月这段期间,这一指标数据一直维持在15%以上[4]。因此,大批的工人在经济危机期间处于失业的状态,工人的工资率大幅下降,生活无法得到保障,社会矛盾不断地被激化。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资本主义所信仰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无法解决社会上大量失业以及贫困的问题。经济危机动摇了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使单一的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

经济危机的出现使凯恩斯摒弃萨伊定律,承认在市场中生产过剩以及非自愿失业是普遍存在的,并不能通过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使其趋于均衡。只有通过政府积极而主动的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才能解决有效需求所带来的经济问题。经济危机发生之前,当垄断经济形成,资本主义垄断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只有将原来的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就能转化为带有政府调节的资本主义,才能解决经济危机及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可以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从原来的私人公司,经历了私人垄断,最后形成国家垄断的这杨的转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这是生产力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国家垄断的前提下,国家可以通过政权的实施颁布法令,对经济生活干预。因此,在这样的经济制度中,既有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又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调节,混合经济形成了。

在混合经济中,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机制调节的基础上,通过赋税的形式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实行一系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以及津贴等社会福利政策,对经济实行国家干预。福利政策的实施同样作用于混合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混合经济中的生产关系,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所必须进行的生产关系调整的客观需要。因此,福利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政策适应了混合经济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在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后纷纷建立了福利政策。通过扩大政府财政支出,进而加强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和管理,形成在混合经济条件下,确保充分就业和公平的收入分配的福利国家模式,并且在日后的发展中,将福利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政策长期稳定下来。可以说,福利国家模式是混合经济条件下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福利国家的实质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之后进行反思所采取的措施的长期化和制度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