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共和国的“长子”

共和国的“长子”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却深知,他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一个旧社会的毛泽东,以一种伟人的气魄与英雄的气概,坚信可以在这样一穷二白的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新中国在学习苏联集中统一的国有企业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工业体系的指导思想。1997年,政府公布了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的统计报告:目前中国有32万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86601亿元。
共和国的“长子”_世纪末中国“探戈”:问题与对策

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群众齐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在群众的欢呼声中,毛泽东主席用浓重的湘潭口音,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5亿多人民欢欣鼓舞,从此扬眉吐气了。

但是,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却深知,他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蒋介石溃逃台湾前,已先将国库中的黄金475.5万两、银元1640万元、美钞1537万元分别劫运到台湾或美国。新国家的全部家当,除了老解放区那些纺车、锒头、车床、发电机、铅字印刷机等构建的“马背上的工厂”,就是没收的一些官僚资本:2400多家银行、2859家工矿企业、2万多公里铁路、10多家垄断性贸易公司以及一些仓库、船舶、码头、电厂、自来水等设施。据联合国当时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全年钢产量仅15.8万吨。

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一个旧社会的毛泽东,以一种伟人的气魄与英雄的气概,坚信可以在这样一穷二白的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国有企业,便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几乎是一片空白的中国国土上“画”出来的一棵参天大树。

作为一个刚刚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国家,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基础与工业体系,成为当时最急迫的问题。没有国有工业,就无法维持这个新国家的运转。因此,当时的中国,不得不动用战争年代的大兵团作战方法,通过行政手段,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建设,以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回顾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三次大的国有企业建设:

第一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学习苏联集中统一的国有企业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工业体系的指导思想。中央人民政府先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进行“三大改造”和对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的集中建设,使我国国有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总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41.5%提高到1957年的53.8%。到50年代末,初步形成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大型机床制造、有色金属、矿山、发电设备制造等一批新兴工业部门。这一时期共建成大中型工业企业4600多家,是发展最快的时期。

第二次是1965年前后进行的大规模的重点建设,也就是常说的“三线建设”。当时政府先后投入大约2000亿元资金,在四川、云南、陕西、甘肃以及河南、湖北、湖南集中建设了约2000个大中型企业,形成了45个以重大产品专业生产为主的科研基地和301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由此,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交通、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工业为基础,机械化工为先导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初步改善了工业布局,增强了经济实力与国防实力。到1978年,国有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81.56%。

第三次是80年代初期。政府在严格控制基本建设规模的同时,要求全国支援和保证已经列入“六五”计划的在建大型项目以及将要兴建的、为“七五”和“八五”计划作准备的79个重点项目,这一时期国家重点建设集中于能源、交通、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以及电子、汽车、飞机制造、化工等现代工业,到1992年,全国共有大中型企业13719家,其中80年代建成的1070多家。

通过这三次大的建设,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的一个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脊梁和骨干,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7年,政府公布了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的统计报告:目前中国有32万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86601亿元。

这就是从“马背上的工厂”发展起来的中国国有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