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传媒系,已有十余年的专业办学历史,是一所在四川师范大学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整合教育资源过程中新组建的专门学院。2008年11月,正式组建专门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学院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14年10月,刘敏教授的《中古宗教与自然审美》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_川渝新闻传播教育35年

一、发展沿革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传媒系,已有十余年的专业办学历史,是一所在四川师范大学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整合教育资源过程中新组建的专门学院。

1999年,文学院传媒系成立,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西部最早开设的四年制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

2008年9月,在传媒系设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现更名为广播电视学专业)。

2008年11月,正式组建专门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彭立,副院长石磊、杨小锋,书记张小琳,副书记蔡纪忠。

2010年9月,学院领导班子调整,院长石磊,副院长杨小锋,书记彭立,副书记蔡纪忠。2011年2月,书记改为张小琳。

2010年12月,获得艺术学(传媒艺术)硕士授权点。

2011年8月,获得戏剧与影视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开设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电影学、编导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戏曲学、新闻传播艺术硕士专业。

2011年9月,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传媒经济)专业,同年11月开设导演专业,12月获批全国首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现更名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2013年9月,开始招收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

2013年,成功申报“四川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试点专业。

2014年9月,开设播音主持专业。

2014年9月,学院调整领导班子,院长刘敏,书记骆平,副院长陈佑松,副书记蔡纪忠。

二、教学情况及教学改革

学院遵循高等教育与行业教育办学规律,以“传播的艺术、艺术的传播”为办学理念,坚持“五头”(口头、笔头、镜头、机头、人头)并重。

除了日常教学以外,学院非常重视实践教学。针对本科生,学院定期展开“电视化舞台演出”“全媒体演播”“小剧场演出”等活动;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院为其配备院内、院外双导师;针对学术硕士研究生,学院也不放松对其进行实践指导。学院经常邀请学界、业界专家到校讲座,还在省内外建立了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因此,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社会评价较好。

三、师资力量及招生、学生就业状况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共5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44人,占93.6%。全院在校本科、研究生学生人数近1600名。

目前,学院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5个本科专业每年招生约320人,硕士研究生每年招生约60人,生源来自全国21个省、市、区,省内外生源比约为11∶9,男女生比约为1∶4。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大赛中多次斩获荣誉。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率年均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满意率均在85%以上。毕业生在政府、金融、卫生、科研等部门就业的约占40%,在以中学为主的教育教学单位和高等学校就业的约占15%(含保送、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在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约占35%,在各类基层项目就业的约占7%,自主创业的约占3%。

四、科研情况

(一)承担省级以上项目情况

刘敏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与美学理论研究”(2008—201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两汉诗学文献集成校笺”(2014—2019)。石磊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2010—201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汶川特大地震舆论引导研究”(2009—2011)。谭玲副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网络电视批评研究”(2013—2016)。

石磊教授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2009—2012),主持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发展战略”(2009—2011),主持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四川数字出版产业现状及发展研究”(2013—2015)。马友平教授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后‘五四’时期的语言路径与话语传播——20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问题研究”(2011—2014)。谢建华副教授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台湾电影与大陆电影关系史”(2010—2013)。段绪懿副教授主持文化部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国立剧专演剧学派研究”(2012—2015)。

(二)科研工作中的主要成绩与经验

学院自2008年成立以来,院、系教师主持和参加国家、省级科研课题30多项,出版著作21部,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权威A1类10篇,A2类2篇,权威核心B刊18篇,CSSCI收录31篇,核心期刊47篇。2013年度,学院石磊教授、谭玲副教授被评为学校文科“科研十佳”,学院也被评为当年“科研工作先进学院”。在2014年学校科研年度考核中,学院平均分名列全校第三。目前学院刘敏教授、石磊教授、谭玲副教授、谢建华副教授四人被聘为学校“251”重点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

学院科研工作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在于以下五点。第一,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积极组织、指导教师参与高级别项目申报。第二,学院不断完善科研奖惩机制,将科研工作列入年终考核,将科研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合并计算,加大科研投入,做到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建立科研奖励激励机制,保证经费投入和发放到位,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第三,加强团队科研意识,成立科研创新团队,引导和带动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第四,将科研项目、课题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抓手,学院科研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如申报社科基金时,学院科研领导小组定期联系和检查教师的课题申报情况,还邀请国内外社科基金申报知名专家来学院做讲座。第五,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科研促教学、发挥学科优势,加强戏剧与影视学与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

五、获奖情况

2014年10月,刘敏教授的《中古宗教与自然审美》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年11月,骆平(一级作家)长篇童话《乔丁叔叔的小屋》获得四川省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2010年12月,石磊教授的专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年10月,石磊教授的研究报告《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媒介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荣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12月,谭玲副教授的专著《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唯一)。2009年2月,谭玲副教授合作撰写的《电视文化学》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2009年12月,谭玲副教授的专著《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获得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唯一)。2014年,张琪参与撰写的《羌山采风录》获第三届中国政府出版图书奖(排名第四)。2012年,该书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张琪,排名第四)。2014年,董子铭参与撰写的《舆擎中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力提升方略研究》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杨小锋参与撰写的《巴蜀牌坊铭文研究》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2014年,杨小锋参与撰写的教学成果《加强中小学教师语言文字素质职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四川省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四)。

六、今后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新闻传播行业领域在技术、观念和运营模式的重大转型,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于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发展进行了如下规划:

第一,对于已有一定办学经验的广播电视学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建立基础理论、新闻业务素质和广电采编技能三结合的培养模式。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等基本理论知识。一般的培养方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理论与实务以及广电采编技能,而忽略了对传播内容的深入理解,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导致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无法很好地分析把握报道内容。基于对行业调研,该专业将兼顾新闻报道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教学,同时注重学生新闻报道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第二,对于新开办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确立其办学定位,并根据其定位完善培养方案。新媒体相关专业涉及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和内容传播与运营等三大领域。学院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确定了培养内容传播与运营人才的目标,其中特别注重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

第三,根据目前媒介发展的重大变革,学院规划将以新媒体为龙头,整合全院所有专业,探索新媒介环境下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学和研究改革。这一方面是适应传媒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全院所有专业协同发展,相互补充支援,形成自身办学特点的需要。

(谭玲 撰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