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12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在校内挂牌成立。由于基地名称较长,被中心人员简称为“西北环发中心”。在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基础上创建的这个重点研究基地,是此校领导层的一项决策。此中心主编的《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丛书》。延军平教授等撰写的著作《西北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重建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2000年12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在校内挂牌成立(系独立建制单位)。由于基地名称较长,被中心人员简称为“西北环发中心”。关心我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人士都知道,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具有国际影响和全球意义的一次大会。中心内外专兼职人员都感觉到“环发中心”这一简称意味深长。

一、总体情况

在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基础上创建的这个重点研究基地,是此校领导层的一项决策。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的辛勤耕耘和精心育人,使此中心两次取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带领队伍展开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的形势,经过积极申报,才有了此研究中心的新的启动。朱士光教授担任首位中心主任(2000—2004年),其后是侯甬坚教授担任中心主任(2005年至今)。

截至2010年年底,此中心专、兼职科研人员达到30余人,其中,全职人员16人,高级职称人员有11人。2010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聘用的首位历史地理学专业“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周宏伟博士聘任到岗工作。在中心内部设立的历史景观遥感分析与GIS实验室、《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及挂靠在中心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古都学会等均在正常运作,并形成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二、主要成绩

经过十年来的基地建设工作,此中心获得的主要成绩有:

1.队伍形成规模,研究成果占据学术高地

十年来以此基地名称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各类著作60余部,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各类基金项目等70余项,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此基地的影响越来越大。2002年,所依托的历史地理学科从陕西省级重点学科跃升为全国重点学科。

2.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均在上升

基于历史地理学专业本身的发展和影响扩大,新增了科技史专业授权点,硕士生常年在校人数接近百名,博士生和博士后人数均在增加,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有多名研究生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1名获得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3.学术交流、资料信息建设卓有成效

此中心先后在西安、天水、乌鲁木齐、西宁、银川、武威等城市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10多次,出版会议文集13部,对外形成良好的学术影响。此中心图书资料室进书源源不断,已成为颇具特色的基地研究方向图书室。历史景观遥感分析与GIS实验室在建“西安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清代黄河汛期径流量数据库”等数据库,部分已开始支持在研基金项目。

4.社会咨询服务范围和内容不断拓展

此中心创建的中日合作的“统万城绿色都市恢复基地”,已连续展开9年10次野外环境重建工作,此基地周边沙地环境已得到明显地改善。此中心同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建立的“中美暑期合作交流项目”已连续进行了6年,成为双方推进国际化、提高培养学生质量的有效途径。科研人员参与了多项西安市经济社会、城市建设和文化产业建设等工作,撰写的《论“三北”生态草建设》等咨询报告,在《陕西决策咨询》上刊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5.科研体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提高

此中心内部制定和多次修订“教师科研业绩计算办法”、“年终考核和奖酬金发放办法”,成为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体现和落实重点科研方向的制度性保障措施。为了将十年来凝练的研究方向推上新的台阶,更加关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学校的总体部署下,此基地将以“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建置和名称,进入国家“十二五”新的历史阶段。

三、主要经验

(1)坚持基础研究,立足和依托学科建设,凝练具有应用性的研究方向,产出具有专业水准的研究成果。

(2)以重要的在研项目为龙头,组织召开学术会议进行交流和扩大影响,占据一个个学术研究高地,吸引校内外更多的学者参加此基地的研究工作。

(3)以“统万城绿色都市基地”为野外科研和教学基地,持之不懈,组织此中心校内外、国内外学者及中外志愿者参与环境重建工作,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环境保护的理念和信念。

(4)以论证立项的“211工程”三期项目——“西北地区人文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契机,既要把常年基础研究的成果结合到具有现实意义的项目中,又要通过这样的工作,促使历史地理学出身的科研人员走上关心国家和地方需求的研究路子。

(5)按时编辑工作简报、成果简报,形成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状态。此中心自行编辑的基地年报,有利于工作情况汇总和资料档案的保存,也有利于促进研究工作。

四、标志性研究成果

(1)此中心主编的《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丛书》(001~007)。提出在环境变迁研究领域,将“人类活动”的用语改进为“人类社会经济行为”,认为历史上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主因是在自然界本身,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主要限于这种活动所及的地区,这是西北地区的特点。西北地区的区域范围大,而人类活动的范围小,相比之下,人类活动的能量受到了自然环境的深刻制约,相比于局部环境的退化方向,各个时代军民屯垦活动对王朝疆域开拓和稳定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

(2)延军平教授等撰写的著作《西北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重建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010部分成果)。此书主要通过不同典型区的实证研究,认为不同地区应该实行不同的生态制度和建设途径,即在干旱区进行生态草建设,在半干旱地区进行生态特区建设,在半湿润地区生态河流建设,在矿区实行生态捆绑政策;提出生态制度优化与圈层结构的区域制度创新的层次性观点,建立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重建的互动模型。

五、“十二五”建设思路

此中心“十二五”期间的建设思路为:

(1)利用学科交叉研究的优势,通过对历史时期及当代西北地区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研究,多角度分析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重大问题、对策及影响因素,以坚实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分析,为国家提供西北地区特殊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城镇的历史经验和决策依据。

(2)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理论。

(3)努力探求和发展具有突出的学科交叉特点的理论研究新方法。

“十二五”期间需要加强的工作有:

(1)继续完善和推出基地项目丛书,促使过去十年逐步形成的基地项目研究成果,成为基地新的标志性成果,产生更大的学术影响。

(2)面向社会,尤其是政府管理部门,开办“灾害防范与水利重建、乡村文化建设专题高级研修班”,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不可或缺的作用。

(3)加大投入,加强编校力量,提高印刷质量,提升学术目标,将此基地主办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季刊办成具有相当国际影响的学术刊物。

(4)加大投入,重视基地网站“河山网”的改建和更新工作,在已有的信息发布园地和动态展示板块基础上,扩充和改善硬件环境,依托已有的历史景观遥感与GIS实验室,加大学术资源信息量的充入工作,满足社会各界对最新学术资源的需求,建立方便快捷的搜索和查询系统,使之成为基地研究方向的一个稳定的成果发布场所和相关论证研究工作的展示平台。

(5)继续改善研究环境,挖掘和展示各种学术资源,建立有特色的研究团队,为中心专兼职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博士后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中愉快地生活,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