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明清之际

关于明清之际

时间:2022-09-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明清之际儒家价值观的转换,杨国荣认为,明亡引发的哲学省思和社会变迁,使儒学发生诸多变化,一个变化是“走出内圣之境”,复兴原始儒学经世事功的价值目标,这折射出传统儒学的内圣的进路已经不符合社会需要;还有一个变化是“经学的实证化与理性原则的形变”。本书所说的“中国哲学生命的复兴”也仅限于传统哲学,不包括在当代中国的各种哲学及其建构。该期《哲学研究》设立“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哲学探讨”专栏。

关于明清之际儒家价值观的转换,杨国荣认为,明亡引发的哲学省思和社会变迁,使儒学发生诸多变化,一个变化是“走出内圣之境”,复兴原始儒学经世事功的价值目标,这折射出传统儒学的内圣的进路已经不符合社会需要;还有一个变化是“经学的实证化与理性原则的形变”。明清之际诸儒都继承儒家的理性主义传统,注重理性,追求格物致知。知识范畴已经超越了道德理性的束缚,从“技”上升为“道”,如顾炎武将天文地理列为实学,阮元把数学列为“儒流实事求是之学”等,质测之学的目的首先是明自然之理。在思维方法上,明清诸儒重视数学方法。由于有科学的观念作为工具,所以清代经学取得了不同以往的成果。清儒将科学引入经学,使经学实证化,工具理性渗入价值理性,并表现出拒斥形而上学的倾向。这些变化表明,“以追求价值的合理性为特征的人本主义理性传统,在某些方面开始向崇尚工具合理性工具主义理性原则转换”。[421]

关于戴震思想与程朱理学的关系,周兆茂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戴震早年是赞同程朱理学的,中年后开始对程朱理学表示怀疑,晚年则“发狂打破宋儒家太极图”,对程朱理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尤其是在理欲观上猛烈地抨击了程朱理学。戴震思想转向的社会基础是徽商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以及对程朱理学的批判继承。[422]吴根友研究了戴震的分理与自由的思想,认为戴震的自由思想可从四个层次理解。“人按照自己的内在规定性展开自己,因而它在本质上是自律而自由的”,这是本体意义的自由。关于自由意志与道德律令的关系问题,戴震认为人类生活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意志,只有为保证每个人的自由而制定的规则,才是真正的人伦规则,不存在优先于人类自由活动的天理。“欲而不私”问题探讨了人的自由的边界问题,即个人自由与社会公正和法则的关系问题,尽性知命以逞才揭示了自由与必然、自由与当然之则的关系。[423]

黄宣民、赵士林研究了泰州学派中的平民意识。赵士林认为,王艮、何心隐、李贽等人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政治设计,表现了传统民本思想到近代平民意识的转化,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所使然。两者的转化表现为三大观念的更新:从保障平民经济权却维护政治等级秩序到要求政治平等;从要求给予平民教育权却只准其接受封建文化到要求思想自由;从强调平民的基本生存权却把其视为被动的群体到提倡主体性个性解放[424]黄宣民指出,颜钧的“大众哲学”具有“人民性”,要求救民于水火,免除人民所受的压迫等。但是,颜钧由于出身平民,缺乏深厚的知识底蕴,没能建立严密的哲学体系。[425]

20世纪90年代的宋明理学研究在揖别旧范式,方法多样化的同时,也出现了“陷入黄宗羲影子”的问题。如关于王学后学的评价问题,关于刘宗周的师承问题;所谓陷入禅学、所谓非复名教所能约束,都是黄宗羲站在儒学的立场上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们摆脱黄宗羲的儒学立场,那么,陷入禅学之类,不过是哲学逻辑展开过程的一个片断,并不存在给予否定性评价的必要性。不少研究对此没有自觉的认识,也未明确地表明自己是站在儒学立场上的,而是不自觉地陷入了黄宗羲的影子。揖别旧范式,不是走向“哲学”,而是走向儒学,走向黄宗羲的儒学,表明了摆脱旧范式过程中方法论的贫乏。必须认识到,《明儒学案》是哲学史著作,表现了黄宗羲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现在研究哲学史,不能陷在他的哲学史观中。

【注释】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即方克立、李锦全指导的“现代新儒学”研究,因不在本课题“当代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反思超越”范围之内,故割爱。

[2]本书所说的“中国哲学”是狭义的,内涵主要是“中国古代哲学”,不是中国学术界所谈论的各种哲学,或者说在中国的各种哲学;本书的主题是对当代中国古代哲学研究进行反思,所以,对于更具有当代中国思想史特色的哲学建构,如“综合创新”论、“和合学”,都不进行专门的研究。本书所说的“中国哲学生命的复兴”也仅限于传统哲学,不包括在当代中国的各种哲学及其建构。

[3]罗卜:《国粹·复古·文化——评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哲学研究》,1994年第6期,第34页。

[4]王生平:《跳出“国学”研究国学——兼评〈论天和人的关系〉》,《哲学研究》,1994年第8期,第74页。

[5]孔令昭:《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评一种观念论的文化史观》,《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5页。

[6]黄克剑:《回到“我”自己,回到“人”——写在“国学”正热时》,《哲学研究》,1995年第8期,第10页。

[7]陈漱渝:《如此“儒学热”能解决现实问题吗?》,《哲学研究》,1995年第5期。

[8]罗卜:《国学研究、意识形态和百家争鸣——向汤一介先生请教》,《哲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37页。

[9]金景芳、吕绍纲:《关于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问题——兼评〈跳出国学研究国学〉》,《哲学研究》,1995年第1期,第35页。

[10]金景芳、吕绍纲:《关于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问题——兼评〈跳出国学研究国学〉》,《哲学研究》,1995年第1期,第40页。

[11]诸葛婴:《“摘句”法辨析》,《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10页。

[12]李登贵:《“五四”精神:重评还是重申?——“五四”精神与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述评》,《哲学研究》,1995年第5期,第7~8页。

[13]本刊(《哲学研究》)记者:《把文化研究引向深入》,《哲学研究》,1995年第11期。

[14]参见《哲学研究》,1991年第11期。该期《哲学研究》设立“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哲学探讨”专栏。该刊“编者按”指出,近年来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研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增强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及凝聚力,推进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对于改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科学地总结民族遗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

[15]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哲学研究》,1991年第5期,第33~41页。

[16]刘文英:《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1991年第11期,第23~24页。

[17]臧宏:《论中华民族精神及其核心》,《哲学研究》,1991年第11期,第36页。

[18]李宗桂:《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凝聚力》,《哲学研究》,1992年第3期,第50页。

[19]许苏民:《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兼论中华民族精神积极发展》,《哲学研究》,1993年第2期,第13页。

[20]许苏民:《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兼论中华民族精神积极发展》,《哲学研究》,1993年第2期,第19页。

[21]张瑞亭:《学风、威信和自尊》,《哲学研究》,1997年第9期。

[22]蔡尚思:《中华文化的过去与今后》,《哲学研究》,1993年第12期,第47页。

[23]齐振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哲学研究》,1992年第6期,第55页。

[24]本刊(《哲学研究》)记者:《哲学: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第42页。

[25]本刊记者:《文化变革问题的新探讨——“传统与现实”学术研讨会述评》,《哲学研究》,1992年第2期,第10页。

[26]戴园晨、宋光茂:《对传统文化的“剔”与“踢”》,《哲学研究》,1994年第3期,第67~68页。

[27]吕世荣:《义利之辨的哲学思考》,《哲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49页。

[28]戴园晨、宋光茂:《对传统文化的“剔”与“踢”》,《哲学研究》,1994年第3期,第68页。

[29]《“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笔谈)》,《哲学研究》,1994年第4期,第6页。

[30]《“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笔谈)》,《哲学研究》,1994年第4期,第8页。

[31]《“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笔谈)》,《哲学研究》,1994年第4期,第10页。

[32]李存山:《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哲学研究》,1994年第9期,第6页。

[33]李存山:《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哲学研究》,1994年第9期,第8页。

[34]朱伯崑:《谈传统与创新》,《朱伯崑论著》,沈阳出版社,1998年,第100、99页。

[35]朱伯崑:《中国传统哲学的未来走向》,《朱伯崑论著》,第52页。

[36]朱伯崑:《谈传统与创新》,《朱伯崑论著》,第104页。

[37]朱伯崑:《谈传统与创新》,《朱伯崑论著》,第102页。

[38]朱伯崑:《谈传统与创新》,《朱伯崑论著》,第103页。

[39]朱伯崑:《谈传统与创新》,《朱伯崑论著》,第103~104页。

[40]朱伯崑:《谈传统道德的两重性》,《朱伯崑论著》,第95页。

[41]朱伯崑:《谈传统道德的两重性》,《朱伯崑论著》,第96页。

[42]朱伯崑:《谈传统道德的两重性》,《朱伯崑论著》,第97页。

[43]朱伯崑:《谈传统道德的两重性》,《朱伯崑论著》,第98页。

[44]朱伯崑:《谈传统道德的两重性》,《朱伯崑论著》,第98页。

[45]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页。

[46]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导论》,第8页。

[47]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导论》,第13~14页。

[48]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导论》,第14~18页。

[49]王宏维:《中国传统终极价值辨析》,《哲学研究》,1996年第6期。

[50]柴文华:《儒道观念与生态伦理断想》,《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第123页,

[51]何成轩:《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念与当代文明》,《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第32页。

[52]柴文华:《儒道观念与生态伦理断想》,《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第124~125页。

[53]陈国谦:《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第33页。

[54]陈国谦:《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第35页。

[55]高晨阳:《论“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意蕴及价值——兼评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哲学研究》,1995年第6期,第24页。

[56]钱逊:《人和自然的关系与中西文化》,《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第30页。

[57]高晨阳:《论“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意蕴及价值——兼评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哲学研究》,1995年第6期,第24页。

[58]乔清举:《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关系》,《人民日报》,1997年2月16日。

[59]李存山:《中国古代的天人观与主客关系论》,《哲学研究》,1998年第4期,第45页。

[60]李存山:《中国古代的天人观与主客关系论》,《哲学研究》,1998年第4期,第47页。

[61]张世英:《“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第69页。

[62]张世英:《“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第70页。

[63]张世英:《“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第70~71页。

[64]张世英:《“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第72页。

[65]陈国谦:《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第32页。

[66]高晨阳:《论“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意蕴及价值——兼评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哲学研究》,1995年第6期,第27页。

[67]高晨阳:《论“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意蕴及价值——兼评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哲学研究》,1995年第6期,第28页。

[68]李存山:《中国古代的天人观与主客关系论》,《哲学研究》,1998年第4期,第44页。

[69]贺麟:《自然与人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175页,第121页。

[70]贺麟:《自然与人生》,《文化与人生》,第179页。

[71]贺麟:《自然与人生》,《文化与人生》,第173页。

[72]贺麟:《自然与人生》,《文化与人生》,第174页。

[73]贺麟:《自然与人生》,《文化与人生》,第179页。

[74]贺麟:《自然与人生》,《文化与人生》,第180页。

[75]贺麟:《自然与人生》,《文化与人生》,第179页。

[76]贺麟:《自然与人生》,《文化与人生》,第180页。

[77]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目标,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7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册,台北蓝灯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第206~207页。

[7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册,第208页。

[80]据方克立说,张岱年曾在给他的信中说,“仇必仇到底”“确属误解”。见方克立:《永远的师长》,《不息集》,第144页。

[81]方克立:《全面评价冯友兰》,《方克立文集》,第389页。

[82]蔡仲德:《关于冯友兰思想的几个问题——答方克立先生》,《哲学研究》,1998年第10期,第67页。

[83]毛泽东:《机关枪和迫击炮的来历及其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5页。

[84]刘奔:《“仇必仇到底”究竟是谁家之哲学?》,《哲学研究》,1998年第11期,第38页。

[85]许全兴:《“和”的哲学辨析》,《哲学研究》,1995年第9期,第37~42页。

[86]张岱年:《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的几点看法》,《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第1~2页。

[87]陈卫平:《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传统哲学》,《哲学研究》,1987年第5期,第60页。

[88]张岱年:《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的几点看法》,《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第1~2页。

[89]乔清举:《“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学术讨论会述要》,《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第256页。

[90]乔清举:《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研究现状研讨会述要》,《人民日报》,1995年9月22日。

[91]以上内容见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历史考察》,《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第112~121页。

[92]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历史考察》,《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第122页。

[93]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历史考察》,《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第123页。

[94][美]窦宗仪:《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刘成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95]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93页。

[96]马克思、恩格斯:《国际速练(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65页。

[97]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第188页。

[98]诸葛婴:《勇气与眼光——读〈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札记》,《哲学研究》,1998年第12期,第22页。

[99]诸葛婴:《勇气与眼光——读〈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札记》,《哲学研究》,1998年,第12期,第22页。

[100]张允熠:《“勇气”与“儿戏”——答诸葛婴同志》,《哲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17页。

[101]江丹林:《马克思主义“学脉渊承”辨析——读〈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5页。

[102]李存山:《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源”说》,《哲学研究》,1999年第7期,第21页。

[103]李存山:《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源”说》,《哲学研究》,1999年第7期,第22页。

[104]参见法国学者维吉尔·毕诺的《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此外,关于中国文化对欧洲哲学的影响,也有不少类似的著作。

[105]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86页。

[106]刘宏章:《合则两利,离则两伤》,《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第64页。

[107]刘宏章:《合则两利,离则两伤》,《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第64页。

[108]葛荣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思考》,《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第38页。

[109]葛荣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思考》,《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第31、32页。

[110]李存山:《破除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夷夏之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第10页。

[111]刘文英:《中国传统哲学的名象交融》,《哲学研究》,1999年第6期,第53页。

[112]陈卫平:《论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逻辑发展》,《哲学研究》,1992年第8期。

[113]蒙培元:《中国哲学的主体思维》,《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第55页。

[114]吴超:《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直觉思维》,《哲学研究》,1993年第1期,第51页。

[115]蒙培元、邝柏林主编:《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6]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展开》,《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6~7页。

[117]牟钟鉴:《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试探》,《儒家问题争论集》,任继愈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262页。

[118]何光沪:《中国文化的根与花——谈儒学的“返本”与“开新”》,《儒教问题争论集》,第309~310页。

[119]何光沪:《中国文化的根与花——谈儒学的“返本”与“开新”》,《儒教问题争论集》,第332页。

[120]何光沪:《中国文化的根与花——谈儒学的“返本”与“开新”》,《儒教问题争论集》,第319页。

[121]参见《“儒学是否宗教”笔谈》,《儒教问题争论集》,第411页。另,据方立天回忆,张岱年应香港孔教教学院院长汤恩佳邀为《孔学论集》撰写序言,谈到“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言‘生’不言‘死’,在这一意义上孔子学说与其他宗教不同。然而孔学提出人生必须遵循为人之道,使人民有坚定的生活信仰。在这一意义上,孔子学说又具有宗教的功能。可以说孔学是一种以‘人道’为主要内容、以‘人’为终极关怀的宗教”。方立天认为,“张岱年晚年肯定孔子学说包含宗教和非宗教两重意义”。(方立天:《说不尽的感激,说不尽的追念》,《不息集》,第123页。)

[122]参见《“儒学是否宗教”笔谈》,《儒教问题争论集》,第418~419页。

[123]张再林:《弘道——中国古典哲学与现象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81页。

[124]张再林:《弘道——中国古典哲学与现象学》,第84页。

[125]张再林:《中西哲学比较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页。“极”字系引者根据文意补上的。

[126]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和开启与交融》,三联书店,1997年,第183页。

[127]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和开启与交融》,第345页。

[128]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和开启与交融》,第348页。

[129]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和开启与交融》,第281页。

[130]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和开启与交融》,第283页。

[131]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和开启与交融》,第284页。

[132]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和开启与交融》,第302~303页。

[133]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和开启与交融》,第311页。

[134]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和开启与交融》,第315页。

[135]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页。

[136]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第45页。

[137]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第52页。

[138]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第56页。

[139]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第59页。

[140]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第123页。

[141]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第133页。

[142]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第137页。

[143]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5页。

[144]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第110页。

[145]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第112页。

[146]杨寿堪:《中西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走向》,《哲学研究》,1992年第8期。

[147]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0~56页。

[148]崔永乐:《中西自然法哲学之比较》,《哲学研究》,1998年第3期。

[149]何俊:《跨文化传播中思想对话——利玛窦的天主论证与中西哲学比较》,《哲学研究》,1998年第2期。

[150]任继愈:《把〈周易〉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提到日程上来》,《哲学研究》,1992年第1期,第56~57页。

[151]郑万耕主编:《中国传统哲学新论——朱伯崑教授七十五寿辰纪念文集》,九州图书出版社,1999年,第7~8页。

[152]王葆玹:《儒家学院派〈易〉学的起源和演变——兼论中国文化传统问题》,《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

[153]白奚、孙熙国:《〈周易古经〉与诸子之学——兼评当前的“周易热”》,《哲学研究》,1992年第1期。

[154]王新春:《易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浅议当今易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1998年第2期。

[155]刘正:《当代易学研究的困境》,《哲学研究》,1989年第10期,第37页。

[156]李申:《周易研究的“本义派”和“发挥派”》,《哲学研究》,1992年第1期,第64页。

[157]李申:《周易研究的“本义派”和“发挥派”》,《哲学研究》,1992年第1期,第65页。

[158]王新春:《易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浅议当今易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36页。

[159]陈鼓应:《〈易传·系辞〉所受老子的影响——兼论〈易传〉乃道家系统之作》,《哲学研究》,1989年第1期,第34页。

[160]陈鼓应:《〈易传·系辞〉所受老子的影响——兼论〈易传〉乃道家系统之作》,《哲学研究》,1989年第1期,第35页。

[161]陈鼓应:《〈易传·系辞〉所受老子的影响——兼论〈易传〉乃道家系统之作》,《哲学研究》,1989年第1期,第36~40页。

[162]陈鼓应:《〈易传·系辞〉所受老子的影响——兼论〈易传〉乃道家系统之作》,《哲学研究》,1989年第1期,第42页。

[163]吕绍纲:《〈易大传〉与〈老子〉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思想体系——兼与陈鼓应先生商榷》,《哲学研究》,1989年第8期,第20页。

[164]余敦康:《论〈易传〉和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异同》,《哲学研究》,1983年第7期,第46页。

[165]杨柳桥:《〈易传〉与〈老子〉——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两大体系》,《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2期,第10页。

[166]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39页。

[167]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50页。

[168]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58~59页。

[169]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第143页。

[170]王葆玹:《从马王堆帛书本刊〈系辞〉与老子的关系》,《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

[171]王葆玹:《〈系辞〉帛书本与同性本的关系及其学派问题》,《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第54页。

[172]王葆玹:《〈系辞〉帛书本与同性本的关系及其学派问题》,《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第62页。

[173]廖名春:《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

[174]萧汉明:《关于〈易传〉的学派属性问题——兼评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哲学研究》,1995年第8期,第79页。

[175]张立文:《帛书周易浅说》,《帛书周易注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页。

[176]张立文:《帛书周易浅说》,《帛书周易注释》,第23页。

[177]张立文:《帛书周易浅说》,《帛书周易注释》,第25页。

[178]张立文:《帛书周易注释》,第26页。

[179]王德有:《易入儒道简论》,《哲学研究》,1994年,第3期第31页。

[180]王德有:《易入儒道简论》,《哲学研究》,1994年,第3期第35页。

[181]张其成:《易学象数思维与中华文化走向——对“易道”内核的探讨之义》,《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

[182]参见朱伯崑主编:《周易基础教程》(修订本),九州出版社,2000年,第五章《易学中的思维方式》。

[183]罗炽:《易文化传统与民族思维方式》,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184]周继旨:《周易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参见张其成编:《易经应用大百科》,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83页。

[185]刘长林:《从系统和信息观点看〈周易〉经传》,《哲学研究》,1988年第3期,第71页。

[186]参见唐明邦:《当代易学与时代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二章《哲学智慧》。

[187]蒙培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6页。

[188]蒙培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第66页。

[189]杨庆中:《论〈易经〉与〈易传〉思维方式的异同》,《哲学研究》,1990年第5期,第81页。

[190]陈明:《象占:原始思维与传统文化——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易经〉的尝试》,《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第81~87页。

[191]赵士孝:《〈易传〉阴阳思想的来源》,《哲学研究》,1996年第8期,第78页。

[192]参见余敦康:《易学今昔》,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一章《〈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193]余敦康主编:《易学与管理》,沈阳出版社,1997年,第9页。

[194]姜广辉:《“文王演〈周易〉”新说》,《哲学研究》,1997年第3期,第66页。

[195]姜广辉:《“文王演〈周易〉”新说》,《哲学研究》,1997年第3期。

[196]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学林出版社,1997年。

[197]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31~132页。

[198]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第135页。

[199]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第249页。

[200]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第250页。

[201]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第276页。

[202]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第437页。

[203]张立文:《和合学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1页。

[204]张立文:《和合学概论》,第87页。

[205]张立文:《和合学概论》,第127页。

[206]张立文:《和合学概论》,第383页。

[207]董光璧:《易学科学史纲》,武汉出版社,1993年,第2页。

[208]董光璧:《易学科学史纲》,第151~161页。

[209]董光璧:《易学与科技》,沈阳出版社,1997年,第36~42页。

[210]参见董光璧:《易学科学史纲》第五章。

[211]董光璧:《易学与科技》,第2页。

[212]参见唐明邦:《当代易学与时代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六章《科技会通》。

[213]董光璧:《易学科学史纲》,第292页。

[214]董光璧:《易学科学史纲》,第294页。

[215]张其成:《“象数”与“义理”新论》,《哲学研究》,1995年第10期,第68页。

[216]张其成:《“象数”与“义理”新论》,《哲学研究》,1995年第10期,第64页。

[217]李申:《易学与易图》,知识出版社,1992年,第47页。

[218]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四卷本出版之前,部分内容曾于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上、中两册,1995年由华夏出版社改为四卷本出版,后在台湾出版过四卷本,2005年又由昆仑出版社出版,仍为四卷。

[219]该著已有日本北海道大学伊东伦厚教授主持翻译完毕,并由朋友书店2008年分为四卷出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这么大部头的著作被全文翻译的,朱伯崑的《易学哲学史》是头一部。

[22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三松堂全集》第2卷,第23页。

[221]乔清举:《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朱伯崑访谈录》,《中国传统哲学新论——朱伯崑教授七十五寿辰纪念文集》,郑万耕主编,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年,第651~652页。

[22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52页。

[223]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册,第4页。

[224]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册,第5页。

[225]朱伯崑:《谈宋明理学中的体用一源观》,《朱伯崑论著》,第255页。

[226]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册,第5页。

[227]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1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280~300页;《朱伯崑论著》,第242~244页。

[228]朱伯崑:《谈宋明理学中的体用一源观》,《朱伯崑论著》,第259~260。

[229]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2卷,第222~223页。

[230]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2卷,第222页。

[231]朱伯崑:《谈宋明理学中的体用一源观》,《朱伯崑论著》,第258页。

[232]朱伯崑:《谈宋明理学中的体用一源观》,《朱伯崑论著》,第270~271页。

[233]《哲学研究》1993年第10期开设“传统与现实问题研究”栏目。栏目云:“在传统与现实关系问题的研究中,如何肃清观念论的文化史观之影响,切实地贯彻唯物史观,仍然是一个值得注意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当试图以某种观念模式的重建作为解决当代社会难题的良方时,是否还需要探讨一下这种方案在当今世界得到普遍理解和接受的实践基础?总而言之,为使关于传统的理论研究真正取得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成果,为改进研究方法而下一番苦功夫是值得的。而这里所说的研究方法,不是单个的技术问题,归根结底是个哲学历史观的问题。”

[234]冯友兰:《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论中国传统文化》,三联书店,1988年,第140页。

[235]金春峰:《孔子仁学思想的演变》,《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第434页。

[236]牟钟鉴:《儒家仁学的演变与重建》,《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第45页。

[237]牟钟鉴:《儒家仁学的演变与重建》,《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第48页。

[238]李锦全:《儒家人文思想的历史地位》,《哲学研究》,1989年第11期,第61页。

[239]聂振斌:《儒道审美境界——中国古代的形上追求》,《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第49页。

[240]柴文华:《中国哲学与人:传统哲学人类学思想及其启示》,《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

[241]朱伯崑:《关于儒学的现代价值问题的几点意见》,《朱伯崑论著》,第122页。

[242]朱伯崑:《关于儒学的现代价值问题的几点意见》,《朱伯崑论著》,第124页。

[243]朱伯崑:《关于儒学的现代价值问题的几点意见》,《朱伯崑论著》,第125页。

[244]朱伯崑:《儒家文化与和谐主义》,《朱伯崑论著》,第158页。

[245]牟钟鉴:《儒家仁学的演变与重建》,《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第50页。

[246]柴文华:《中国哲学与人:传统哲学人类学思想及其启示》,《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第43页。

[247]阮纪正:《儒家文化传统与当代道德建构》,《哲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45页。

[248]郭洪纪:《儒家的工具伦理与传统制度的超稳定性》,《哲学研究》,1996年第5期。

[249]唐文明:《孔孟儒家的“性”的理念及其话语权力膨胀的后果》,《哲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50]马振铎:《孔子的尚义思想和义务伦理说》,《哲学研究》,1991年第6期,第54页。

[251]马振铎:《孔子的尚义思想和义务伦理说》,《哲学研究》,1991年第6期,第55页。

[252]黄开国:《战国儒家人性论沸源》,《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

[253]杨泽波:《孔子的心性学说结构》,《哲学研究》,1992年第5期,第65页。

[254]杨泽波:《孔子的心性学说结构》,《哲学研究》,1992年第5期,第70页。

[255]马振铎:《孟、荀的人性论说以及二者的对立与互补》,《哲学研究》,1993年第12期,第54页。

[256]马振铎:《孟、荀的人性论说以及二者的对立与互补》,《哲学研究》,1993年第12期,第58~59页。

[257]翟廷晋:《孟子思想评析与探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39页。

[258]刘鄂培:《孟子大传》,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259]刘鄂培:《孟子大传》,第19页。

[260]刘鄂培:《孟子大传》,第405页。

[261]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71页。

[262]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第76、77页。

[263]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第131~133页。

[264]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第86~103页。

[265]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第318~320页。

[266]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第105页。

[267]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第151~152页。

[268]杨泽波:《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45页。

[269]杨泽波:《孟子评传》,第180页。

[270]廖名春:《思孟五行说新解》,《哲学研究》,1994年第11期,第68页。

[271]赵吉惠:《荀况是战国末期黄老之学的代表》,《哲学研究》,1993年第5期。

[272]张颂之、杨春海:《荀子是儒学还是黄老之学的代表?——与赵吉惠先生商榷》,《哲学研究》,1994年第9期。

[273]赵吉惠:《论荀子“天人之分”的理论意趣——兼答张颂之、杨传海同志》,《哲学研究》,1995年第8期,第70页。

[274]李翔海:《从心性学说看荀子思想的学派归属》,《哲学研究》,1998年第10期。

[275]赵吉惠、郭厚安、赵馥洁主编:《中国儒学史·引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页。

[276]谢祥皓、刘宗贤:《中国儒学·卷首说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页。

[277]赵吉惠、郭厚安、赵馥洁主编:《中国儒学史·引言》,第4页。

[278]谢祥皓、刘宗贤:《中国儒学·卷首说明》,第1页。

[279]谢祥皓、刘宗贤:《中国儒学·卷首说明》,第2页。

[280]赵吉惠、郭厚安、赵馥洁主编:《中国儒学史·引言》,第4页。

[281]赵吉惠、郭厚安、赵馥洁主编:《中国儒学史·引言》,第10页。

[282]杨国荣:《善的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页。

[283]杨国荣:《善的历程》,第390页。

[284]韩强:《儒家心性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19页。

[285]韩强:《儒家心性论》,第217页。

[286]严正:《儒家本体论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287]严正:《儒家本体论研究》,第263页。

[288]何成轩:《先秦儒学在中原的传播及其南渐趋势》,《哲学研究》,1997年第8期,第39~45页。

[289]陈少明:《六经注我:经学的解释学转折》,《哲学研究》,1993年第8期。

[290]姜广辉:《乾嘉汉学再评价》,《哲学研究》“哲学史方法论”栏目,1994年第12期。

[291]朱伯崑:《重新评估老学——关于深入研究老子思想的几点意见》,《朱伯崑论著》,第477页。

[292]由于本书的考察截止到1999年,而1999年围绕郭店《老子》的讨论才刚刚开始,故本书不再涉及这一部分研究。

[293]朱伯崑:《重新评估老学——关于深入研究老子思想的几点意见》,《朱伯崑论著》,第482页。

[294]朱伯崑:《道学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形上学传统》,《朱伯崑论著》,第506页。

[295]朱伯崑:《道学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形上学传统》,《朱伯崑论著》,第521页。

[296]朱伯崑:《庄学生死观的特征及其影响——兼论道家生死观的演变过程》,《朱伯崑论著》,第529页。

[297]朱伯崑:《庄学生死观的特征及其影响——兼论道家生死观的演变过程》,《朱伯崑论著》,第531页。

[298]朱伯崑:《庄学生死观的特征及其影响——兼论道家生死观的演变过程》,《朱伯崑论著》,第535页。

[299]朱伯崑:《庄学生死观的特征及其影响——兼论道家生死观的演变过程》,《朱伯崑论著》,第537~538页。

[300]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页。

[301]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第5页。

[302]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第7页。

[303]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第83页。

[304]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第347~348页。

[305]丁原明:《黄老学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40页。

[306]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81页。

[307]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第95页。

[308]朱伯崑:《重新评估老学——关于深入研究老子思想的几点意见》,《朱伯崑论著》,第480页。

[309]周玉燕、吴德勤:《试论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干地位》,《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第19页。

[310]周玉燕、吴德勤:《试论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干地位》,《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第21页。

[311]陈鼓应:《老子与孔子思想比较研究》,《哲学研究》,1989年第8期。

[312]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9页。

[313]陈鼓应:《道儒墨法互补与文化多元——刘笑敢访陈鼓应》,《老庄新论》,第307页。

[314]陈鼓应:《老庄新论》,第313~314页。

[315]陈鼓应:《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兼论道儒墨法多元互补》,《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

[316]陈鼓应:《老庄新论》,第334页。

[317]李存山:《道家“主干地位”说献疑》,《哲学研究》,1989年第4期。

[318]李存山:《道家“主干地位”说献疑》,《哲学研究》,1989年第4期。

[319]李锦全:《道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哲学研究》,1990年第4期。

[320]陈鼓应:《对两篇商榷文章的答复》,《哲学研究》,1990年第5期,转引自《老庄新论》第349~353页。

[321]陈鼓应:《老子与先秦道家各流派——道家在先秦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老庄新论》,第99页。

[322]乔清举:《论归隐思想及〈周易〉中归隐思想的学派归属》,《周易研究》,2007年第6期。

[323]乔清举:《论中国思想史的逆形成特点——以老子为例》,《哲学门》第1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24]冯达文:《回归自然——道家的主调与变奏》,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9页注1。

[325]冯达文:《回归自然——道家的主调与变奏》,第91页。

[326]冯达文:《回归自然——道家的主调与变奏》,第92页。

[327]参见吕锡琛:《道家与民族性格》,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328]叶舒宪:《老子哲学的人类学解读——兼论儒道对峙的神话根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5期,第44页。

[329]普珍[彝族]:《道家混沌哲学与彝族创世神话》,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5页。

[330]普珍[彝族]:《道家混沌哲学与彝族创世神话》,第118~119页。

[331]张广保:《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332]葛荣晋主编:《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页。

[333]葛荣晋主编:《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第1页。

[334]葛荣晋主编:《儒道智慧与当代社会》,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年。

[335]冯达文:《回归自然——道家的主调与变奏》,第290页。

[336]冯达文:《回归自然——道家的主调与变奏》,第291页。

[337]冯达文:《回归自然——道家的主调与变奏》,第291页。

[338]刘学智:《关于探讨老子学说的现代价值的方法论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33~34页。

[339]董光璧:《当代新道家》,华夏出版社,1991年,第35页。

[340]董光璧:《当代新道家》,第63页。

[341]董光璧:《当代新道家》,第70~71页。

[342]董光璧:《当代新道家》,第73页。

[343]董光璧:《当代新道家》,第124页。

[344]董光璧:《当代新道家》,第136~137页。

[345]董光璧:《当代新道家》,第2页。

[346]胡孚琛:《道学理论——道家、道教、仙学》,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7页。

[347]胡孚琛:《道学理论——道家、道教、仙学》,第3页。

[348]以上九点,见胡孚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第101~107页。

[349]胡孚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第689页。

[350]胡孚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第10页。

[351]胡孚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第110页。

[352]王葆玹:《中国学术从百家争鸣向独尊儒术时期的转变》,《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第108页。

[353]王葆玹:《天人三策与西汉中叶的官方学术——再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事件问题》,《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

[354]梁宗华:《西汉初年儒学发展的演变》,《哲学研究》,1994年第7期。

[355]李宗桂:《评海峡两岸董仲舒思想研究》,《哲学研究》,1990年第2期。

[356]任剑涛:《伦理和政治的双向涵摄——董仲舒思想再诠释》,《哲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38页。

[357]任剑涛:《伦理和政治的双向涵摄——董仲舒思想再诠释》,《哲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39~40页。

[358]王永祥:《董仲舒历史观再探》,《哲学研究》,1993年第9期,第70页。

[359]温韧:《淮南子感应观新探》,《哲学研究》1997年第12期。

[360]周桂钿:《论中外学者论王充》,《哲学研究》1992年第2期。

[361]周桂钿:《虚实之辨——王充哲学的宗旨》,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2~416页。

[362]周桂钿:《虚实之辨——王充哲学的宗旨》,第412~416页。

[363]陈静:《试论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哲学研究》,1993年第11期,第41页。

[364]孙希国:《王充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质疑》,《哲学研究》,1998年第10期,第51页。

[365]孙希国:《王充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质疑》,《哲学研究》,1998年第10期,第51页。

[366]陈来:《宋明理学·引言》(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367]陈来:《宋明理学·引言》,第13页。

[368]陈来:《宋明理学·引言》(第2版),第14页。

[369]陈来:《宋明理学·序》(第2版),第12页。

[370]陈来:《宋明理学·引言》(第2版),第11页。

[371]陈来:《宋明理学》(第2版),第216、217页。

[372]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页。

[373]陈来:《宋明理学·引言》(第2版),第11页。

[374]陈来:《宋明理学·引言》(第2版),第27页。

[375]唐宇元:《“道统”抉微》,《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第61页。

[376]唐宇元:《“道统”抉微》,《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第62页。

[377]刘宗贤:《宋初学术的文化整合倾向》,《哲学研究》,1996年第11期,第50页。

[378]蔡方鹿:《宋代理学心性论及其特征》,《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第67页。

[379]蔡方鹿:《宋代理学心性论及其特征》,《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第73页。

[380]方国根:《胡宏心性哲学的理论特色》,《哲学研究》,1995年第8期,第56页。

[381]方国根:《胡宏心性哲学的理论特色》,《哲学研究》,1995年第8期,第59页。

[382]向世陵:《理学流派与性学的价值》,《哲学研究》,1999年第9期,第66页。

[383]向世陵:《理学流派与性学的价值》,《哲学研究》,1999年第9期,第67页。

[384]李存山:《罗、王、吴心性思想合说》,《哲学研究》,1993年第3期,第44页。

[385]李存山:《罗、王、吴心性思想合说》,《哲学研究》,1993年第3期,第47页。

[386]蒙培元:《良知与自然》,《哲学研究》,1998年第3期。

[387]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第14~15页。

[388]谷方:《中国哲学史上“反理学的斗争”质疑》,《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第83页。

[389]谷方:《中国哲学史上“反理学的斗争”质疑》,《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第83页。

[390]谷方:《中国哲学史上“反理学的斗争”质疑》,《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第86页。

[391]谷方:《中国哲学史上“反理学的斗争”质疑》,《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第92页。

[392]姜广辉:《再谈理学与反理学的斗争》,《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第88页。

[393]姜广辉:《再谈理学与反理学的斗争》,《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第91页。

[394]姜广辉:《再谈理学与反理学的斗争》,《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第93页。

[395]姜广辉:《再谈理学与反理学的斗争》,《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第108页。

[396]束景南:《朱子佚文辑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397]束景南:《朱子大传——多维文化视野中的朱熹》,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398]束景南:《朱子大传——多维文化视野中的朱熹》,第5页。

[399]束景南:《朱子大传——多维文化视野中的朱熹》,第99~111页。

[400]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页。

[401]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7页。

[402]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8页。

[403]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15页。

[404]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16页。

[405]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17页。

[406]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225页。

[407]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18页。

[408]穆南珂:《“国故新知”:王阳明的存在主义之发现——对陈来〈有无之境〉一书的思考》,《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第20页。

[409]穆南珂:《“国故新知”:王阳明的存在主义之发现——对陈来〈有无之境〉一书的思考》,《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第25页。

[410]杨国荣:《良知与德性》,《哲学研究》,1996年第8期,第62页。

[411]杨国荣:《良知与德性》,《哲学研究》,1996年第8期,第63页。

[412]杨国荣:《良知与德性》,《哲学研究》,1996年第8期,第64页。

[413]杨国荣:《良知与德性》,《哲学研究》,1996年第8期,第69页。

[414]姜广辉:《阳明哲学的视角》,《哲学研究》,1993年第6期,第36页。

[415]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前言》,第2~3页。

[416]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前言》,第5页。

[417]《中国哲学年鉴》1995年卷,哲学研究杂志社,1996年,第276~277页。

[418]乔清举:《甘泉哲学及其后传研究》,《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

[419]张学智:《论刘宗周的“意”》,《哲学研究》,1993年第9期。

[420]李振纲:《道德理性本体的重建》,《哲学研究》,1999年第1期,第38页。

[421]杨国荣:《明清之际儒家价值的转换》,《哲学研究》,1993年第6期,第60页。

[422]周兆茂:《戴震与程朱理学——兼论戴震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哲学研究》,1992年第1期,第72页。

[423]吴根友:《分理与自由——戴震伦理学片论》,《哲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37页。

[424]赵士林:《泰州学派的平民意识》,《哲学研究》,1992年第2期,第72页。

[425]黄宣民:《明代平民儒者颜钧的大众哲学》,《哲学研究》,1995年第1期,第5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