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文化的组成与演变

社会文化的组成与演变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社会的进步,文化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多。相对于官方文化的“民间文化”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农民文化。这是民间文化得以存活的重要一点。所以,市民文化的成分是十分复杂的。当我们谈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时候,市民文化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只要看看电视就可以了。中国社会的整体性变革,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以及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种种因素错综交叉的形成了当代社会文化。

我们首先需要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作一个简要的归类分析,对我们身在其中的当代文化的产生和特点有个基本的认识和评价。

1.社会文化的组成

政府文化。中国是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政治体制的国家,对于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政府文化表达了统一的政治意志、政治路线。人们习惯于把政府倡导的文化称为“主旋律文化”,诸如“五个一工程”之类的,也有人称之为“主流文化”。其要义即在于它是由政权、意识形态领导机构所倡导的文化,其目的在于通过文化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团结稳定。

我们从中央电视一台的一些节目中就可以看出,政府文化在文艺的审美功能的同时更注重文化艺术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比如,《大决战》表现的是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焦裕禄》树立了干部的榜样,《车间主任》反映了国企改革,《生死抉择》传达的是反腐反贪,《宇宙与人》属于科学普及。政府文化遵从国家意志,在维护国家尊严,保障人民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具有一种强制性,比如扫黄打黑,对于暴力、色情之类不利于人民精神健康的内容都在扫除之列。

政府文化里面包含着文化艺术的方针政策,以便对文化艺术进行引导。1979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对文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后,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使文艺工作者艺术创作的方向更明确了。政府为了使文艺路线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还必须拿出一些经费,养护一些事业的文艺团体作为国家的门面,对外进行文化交流工作,对内则扶持它们拿出文艺精品,以起到榜样表率的作用。

人文化。传统的文人文化是指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文化人所创造的文化,就其内容来说,除了忠君爱国以外,还有着文人的清高闲适,以至于一些失意的牢骚。就其对象而言,主要是供文化人欣赏的文化。由于社会的进步,文化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当全社会的人普遍地接受了文化教育以后,过去时代那种少数的“识文断字”的人所组成的文化阶层的优势将逐渐消失。

就知识分子整体而言,是一个有文化知识、有理想抱负的社会阶层。他们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形成了一种优秀的传统。因此,知识分子的文艺创作大多具有关乎国计民生的内容,即使是抒写个人情怀的作品也具有这种特点。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始终保持着干预现实,干预政治的热情和态度,怀抱着一份忧国忧民的强烈责任感,以儒家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态度投身于激烈的斗争之中。他们以身许国,把自己手中的笔杆当作刀枪,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无论时代的风云如何变幻,知识分子始终高举变革现实、重铸国民灵魂的大旗。从闻一多到张志新,莫不如此。

现代意义上的文人文化,指的是体现了人文理想的知识分子文化。它是由继承了文人优秀传统的、自觉地承担着文化使命的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物所创造的。因此,人们把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物称作文化精英,把他们创造的文化称为精英文化。文化精英是专指对于民族、人民负有使命感的优秀的文化人,因此精英文化具有一种不随从流俗的深刻的精神品格。从这一点讲,精英文化往往是自觉不自觉地和政府文化相合拍。和旧时的文人文化相比,它的作品面向广大民众,但因为它的深刻性从而显得高雅,相对于商业味道浓厚的文化而言,精英文化更注重文化的创造活动。

农民文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部分人口是农民。相对于官方文化的“民间文化”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农民文化。工、农、商、学、兵中,农民文化里原始、粗糙、质朴和鲜活的特点更为突出。它的原始和粗糙,源于农民少受教育。它的质朴和鲜活,源于真情实感的抒发。这是民间文化得以存活的重要一点。创作者不是为了稿费,没有评奖活动,也没有人为他们的作品召开研讨会。除了个别的民歌手因为特殊的机缘被推上了名利场以外,绝大多数创作者都是无名的。因此农民文化都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即使有了电视,人们依然爱看二人转,爱看大戏,愿意唱唱自己生活中酸甜苦辣的感受。

当农民的文化水平获得极大提高的时候,现代的农民文化就逐渐和其他文化就融会在一起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中,农民文化的比重在逐步减弱,但是质量在不断提高。

市民文化。从受众的角度讲,社会文化的对象主要是指城里人,即市民。按传统的“士农工商”的说法,或当代“工农兵学商”的说法,除掉农民,士、工、商、学诸等人物就都在城里工作生活。就现代城市来说,也包括着脱离了土地进城打工的农村人。所以,市民文化的成分是十分复杂的。

但市民文化也不是把所有的人都作为主要对象的,它大致是以平均文化水平为标准,主要对象是那些受过一般教育的城市人,以及一些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艺术审美鉴赏力并不高的人。就市民文化的结构来说,也大体呈枣核形,绝大多数人的艺术鉴赏水准呈中间状态。

从人数上讲,城里人不如农村人多,从水平上讲,市民文化不如精英文化高,市民文化之所以成为各种制作人和传媒关注的焦点,这是由城市的地位决定的。当我们谈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时候,市民文化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只要看看电视就可以了。

2.社会文化的演变

市场经济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猛烈的冲击,使其充满了波动与变异。

改革开放使个体对于切身利益的感知恢复了、敏感了,价值选择和行为模式多元化,从而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也必然地多元化了。“闪亮登场”的市民在首先关注自己的生存问题以外,对服装电视剧以及迪斯科、卡拉OK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数量巨大的社会群体拒绝以往高音喇叭的政治灌输,对三流文人玩弄形式的“艺术”也不买账,他们的政治倾向和审美趣味一方面受着文化市场的左右,但同时也左右着文化市场。

政府文化更换了过去的僵硬面孔,以可亲可敬的平民风格对大众进行着引导。《车间主任》的脑门子上也是直冒火星,再不是高大全的人物了。

一部分文人通过大众化、市场化的道路,获取了高额报酬以及鲜花和掌声。文人文化在迅速地商业化,精英文化更加鹤立鸡群。

原生态的农民文化在被挖掘,被看好的过程中也被篡改着。新一代的农民还没有摸索出自己的文化形态。

中国社会的整体性变革,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以及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种种因素错综交叉的形成了当代社会文化。这不是哪一个理论预先的构想和演绎,而是生活按本身逻辑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合力所决定的发展方向。在这里,精神理想和世俗快乐、高雅的诗意和休闲消费、个性趣味和流行时尚,各种因素冷热荤素一锅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