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古文字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大篆即金文,又称籀书;小篆为秦统一后规定的书体写法。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外壁,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划,并有一定规律性,具备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我国文字的萌芽。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晚期和良渚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发现有更整齐规则的图形刻画,是早期的图形文字。20世纪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遗址发掘出的陶器上,发现了更完备的文字。这是被学者们确认的迄今为止我国有确切时代的最早的文字。汉字成为系统的文字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主要记录商代君王占卜时的情况。

目前,考古学者共发掘甲骨16万余片。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的碎块。据统计,所有这些甲骨上的各种文字总计为四千多个,其中经过学者们考证研究的约有三千个,在三千余字里面,学者们释读一致的是一千多字。其余的或者不可释读,或者学者们分歧严重。尽管如此,通过这一千多字,人们已经可以大致了解有关商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了。甲骨文是一种成熟而系统的文字,为后世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汉字又经历了铜铭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形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一、汉字的字体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

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表意文字体系,总数约有一万个,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千个左右。这三千余个汉字可以组成无穷多的词组,进而组成各种各样的句子。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但是在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字广义而言,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地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字概念。古文字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形体结构已由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二)金文

金文是中国古汉字的一种书体,是商周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又叫作“钟鼎文”。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 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 420个。金文可略分为四种,即殷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汉金文(前221年—219年)。

(三)篆书

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中认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汉代官制,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吏,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篆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即金文,又称籀书;小篆为秦统一后规定的书体写法。

1.大篆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之称。从汉代以来,一般都认为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造。如《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班固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许慎也说:“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古文或异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损而成,故大篆又称为“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大篆字体,在传世的石刻文字,当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此种石器,无疑是中国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遗物,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2.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小篆笔划圆转流畅,较大篆整齐。秦时刻石如《泰山》、《峄山》、《琅琊台》等,传为李斯所书,为小篆之代表作品。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隶书

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画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隶书改变了篆书的结构,强调横平竖直、间架紧密,它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又有秦隶和汉隶之分。“秦隶”的出现是因为秦朝时期的“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很慢,所以几乎在同时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为“秦隶”。

“秦隶”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称之为“汉隶”。“汉隶”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

(五)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钩)等比划,使结构更趋严整。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

【知识链接】

仓 颉 造 字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又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古籍中称仓颉“龙颜四目,生有睿德”。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今白水县城西北35华里史官村有仓颉墓、仓颉庙。仓颉庙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庙内有古柏50余颗,居三大古柏群之一。

二、汉字造字法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没有“六书”详细的名称,也没有对六书的解释。西汉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东汉许慎受刘歆的启示,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在这本书的“叙”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六书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不够完善周密的条例。但是,它对于大多数的汉字,特别是对古文字,它还是能够予以说明。“六书说”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这两种严格说来应属于用字的方法。“六书”的具体含义如下:

(一)象形

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象形字来自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属于“独体造字法”。字形摹写实物的形状,或用比较简单的线条来摹写事物的特征部分。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日”字就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条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象形造字法”及“象形字”是汉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基础。

(二)指事

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面上方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刀口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

(三)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韵母与“监”字一样(古音及部分方言);“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两字韵母相同。

(四)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有部分汉字同时兼有会意和形声的特点。例如“功”字,既可视为以“力”和“工”会意,而“工”亦有声旁的特点;“返”字,既可视为以“反”和“辵”(解作行走,变形作“辶”)会意,而“反”亦有声旁的特点。这类字称为会意兼形声字。

(五)转注

属于“用字法”。各说文家解释不同,大致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江声认为所谓“建类一首”是指部首,“考”和“老”同属老部。戴震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说文解字》“考”字下说“老也”,“老”字下说“考也”,“转相为注,互相为训”。

不同地区因为发音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有音转的关系。

(六)假借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即上文所说的假借字。如“北”,甲骨文字形像二人相背。北方的“北”无形可像,就借语音相同的“背”来表示北方的意思。许慎在《说文·叙》里所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就是这一类。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这一类的字很多。假借字的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形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涉而音同或音近的字。这一类在秦汉以上的古书中极为常见。如借“汤”为“荡”;《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借“壶”为“瓠”,这些都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前一类可以说是不造字的假借,后一类是在用字当中的假借。在用字当中既然本有其字,为什么还要另外写一个假借字呢,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写书者仓促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代传抄因其旧而不改;另一种原因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师承,经常习惯以某字代某字用,后世传写也就一仍其旧。

三、汉字的特点

从书写形式看,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汉字的笔画有秩序地分布在一个平面性的方框里,这是汉字从外观上看最明显的特点;音素文字的字母在构词时是呈鱼贯式线性排列的。

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尤其是古代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传统上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统一的,汉字有见形知义的特点。有的字从字形可以联想到字义,如“人”、“山”、“火”,有的字可以从它的组成成分猜测出大致的含义,如“林”、“看”、“从”,有的字从它的组成成分上可以大致推想出字义类属,如“江”、“河”、“湖”都跟“水”有关,“树”、“松”、“柏”都跟“树木”有关。不过,随着汉字的发展,古代汉字在经过隶变、楷化之后,字形显义功能已经不是很明显,许多字的形音义之间的理据要经过一定的分析以后才能看出,而且相当一部分字的字义跟字形之间已经失去了联系。

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汉语的音节。汉字和音节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音节往往对应多个汉字(同音字),有的汉字也可能对应多个音节(多音字)。可见汉字从文字体制上不同于音节文字,而这一点就保证了汉字长期稳定的发展。

汉字记录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因而在汉语的书面语中分别语素较为容易,分别词就较为困难。

从汉字自身来看,汉字数量多,字形结构复杂。

汉字跟语音的关系并不密切,跟意义的关系较为密切,这就使得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汉字的这一特点,就时间来说,对于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文化是有利的;就空间来说,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超方言的特点。

四、汉字的影响

(一)对其他文字的影响

汉字书写体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源文字之一。在汉字的影响下,还产生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古壮字(方块壮字)、古白字(方块白字)、古布依字(方块布依字),但它们都因各种原因而消亡。汉语中的女书,如今也无几人能识。此外如蒙古文、满文、锡伯文等,也是在汉字书写方式和书写工具的影响下,将从右向左书写的源自阿拉米文字的书写方式改为从上到下书写,文字的结构也随之有所变化。不仅如此,汉字对中国周边国家的文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日文“平假名”就是采用汉字革体创造,时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再如朝鲜文字“谚文”,也是依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的文字。还有如越南文字“字喃”,是以汉字为基础,用形声、假借、会意等方法创制的表达越南语音的新字。

(二)对民俗的影响

中国许多民俗都与汉字有关,例如:

射虎:就是猜灯谜,也叫打灯虎,与汉字有着密切关系。射虎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旧时的射虎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文人射虎,谜面深奥,谜格复杂多样,谜底多为四书五经中的原句;一类是市井灯谜,谜面谜底均很通俗。

合体字:中国民间常将一些带有吉祥含义的短语合写为一个字,以祈求吉祥。常见的合体字如“招财进宝”、“双喜”等。

谐音字:中国人喜欢利用汉字的同音特点用谐音字取吉祥之意,比如蝙蝠的“蝠”谐音为幸福的“福”,走兽的“兽”谐音为长寿的“寿”。

九九消寒图:中国北方地区的一项民俗。在每年数九的季节写下“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双钩字,这九个字每字九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根据天气为一个笔画填充颜色,到数九结束完成一幅九九消寒图。

花鸟字:一些民间艺人用一些花卉和禽鸟的图案拼写成汉字,近看细节是一些花鸟画,远看整体却是一幅字,这种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被称作花鸟字,是一种多彩花鸟虫鱼组合书法。在国内,只有在春节庙会和一些节日集会中才可以看到。花鸟字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也成为一种街头艺术。早期的鸟字画大多写的是一些吉祥话语,以祈求吉利,现在在庙会见到的鸟字画则以书写顾客的姓名为主,购买者的目的也由祈求吉祥逐渐转变为猎奇。

(三)对艺术的影响

因为汉字书写的主要工具——毛笔有多样的表现力,因而产生了中文独特的造型艺术——书法。而篆刻是和书法相关的艺术,用刀在石材上雕刻文字作为印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