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字的形体

汉字的形体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一、汉字字体的演变汉字的形体简称“字体”,字体是指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体式,既包括历时的不同体式,也包括共时的不同体式。从甲骨文算起,汉字的形体演变了三千多年,汉字字体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楷书,经过了几种重大的变革。隶书变古汉字的曲线线条为方折,变弧形为直线,从而形成笔画,这就突破了古代汉字的基本体式,变汉字为扁方形字体。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一、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的形体简称“字体”,字体是指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体式,既包括历时的不同体式,也包括共时的不同体式。这里的“字体”不同于书法上因为不同的艺术风格而形成的不同的书法艺术流派,如“颜体”、“欧体”、“柳体”等。

从甲骨文算起,汉字的形体演变了三千多年,汉字字体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楷书,经过了几种重大的变革。一般来说,某个朝代或某几个朝代流行某种字体,如殷商时代通行的是甲骨文,西周通行金文,战国时的秦国流行大篆,小篆是秦王朝的标准字体,也使用隶书,从秦王朝到两汉、三国主要使用隶书,魏晋以来一直通行楷书,隶书的草写体是章草,楷书的草写体是今草,处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是行书。这种对应关系可用下图直观表示:

img56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成体系的较为成熟的汉字,它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出土的甲骨文中也有极少量的是西周早期的)。这种文字因为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叫甲骨文。甲骨文随殷商朝代的消亡而掩埋在废墟中,1899年在河南安阳附近的小屯村商朝都城遗址的废墟中被发现,所以甲骨文又叫殷墟文字。目前已经发掘出的龟甲兽骨多达10万多片,已发现的汉字总数达5000多个,其中已经考释出意义的汉字约有1000多个,尚未认识的字多是人名、地名、族名等专名。

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是字形由细瘦的线条构成,多直笔,拐弯处多是方笔,棱角分明,外形参差不齐,字的大小也不统一,这是因为甲骨文一般是用刀刻的,而且龟甲和兽骨质地坚硬(如图1),所以甲骨文又称殷契、契文,“契”就是用刀雕刻的意思。

img57

甲骨文是古老的汉字,不带表音成分的字占绝大多数,图画特征比较明显,而且文字尚未经过统一,结构尚不定型,许多字可以正写、反写,笔画繁简不一,偏旁不固定,且可有可无,异体字较多。例如:

img58

尽管如此,甲骨文已经是相当发达的文字了,可以用来记录较为复杂的内容,有些字已经带表音成分,有了假借字。

甲骨文从所记录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就是卜辞。

(二)金文

古人把青铜称作“金”,所以把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作金文。青铜器以钟鼎为多,所以,金文又称钟鼎文,其文辞被称作铭文。在青铜器上铸字,商代晚期即有,但不普遍,这里的“金文”主要指西周时代青铜器上的文字,后代于青铜器上浇铸的文字多是对西周金文的模仿。

金文和甲骨文的文字体系一脉相承,但也有差异,由于金文是浇铸而成的,所以笔画肥大厚实,丰满圆浑(如图2)。

img59

图2 金文

在结构和行款上,金文更趋于整齐、匀称、方正,图画特征减少,文字的符号性增强,但异体字依然较多。可见,金文也还是典型的古文字。

(三)篆书

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时期的所有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其他文字。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时秦国的文字。狭义的大篆一般以籀文和石鼓文为代表。籀文传说是《史籀篇》里的字,石鼓文因刻在鼓形石上而得名(如图3)。

img60

图3 大篆“石鼓文”

春秋战国时秦朝时的大篆基本上保持了西周金文的写法,只是更加整齐匀称。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在大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巩固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统一文字。秦王朝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出小篆,作为标准字体向全国推行。从字形上看,小篆比大篆简化了许多,笔画比大篆简单,结构上更加匀称、整齐,线条略带弧形,偏旁也较为固定,减少了异体,字形进一步趋于定型化。小篆以泰山刻石为代表(如图4)。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小篆的诞生标志着汉字的统一,对汉字的规范化和符号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img61

图4 小篆“泰山刻石”

img62

图5 秦隶“睡虎地秦墓竹简

(四)隶书

隶书分秦隶和汉隶。秦王朝以小篆为标准字体,同时还通行隶书。隶书是下级人员(徒隶)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字体,这种字体起初接近于小篆,但比小篆方正一些,实际上是写得潦草一点的小篆(如图5)。

秦隶发展到汉代更加趋于简单易写,从而形成汉隶,是汉代通行的正式字体(如图6)。汉隶又叫今隶,相对的秦隶又称为古隶。

隶书的诞生在汉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转折点。隶书变古汉字的曲线线条为方折,变弧形为直线,从而形成笔画,这就突破了古代汉字的基本体式,变汉字为扁方形字体。隶书的笔画是平直的,笔势舒展,每个字都用“挑法”,有波磔(即写捺笔有折波),字字有棱角。隶书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汉字字体的变化,文字学上一般称为“隶变”。隶变改造了小篆的偏旁,使汉字进一步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大大降低了汉字的繁难程度,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img63

图6 汉隶“张迁碑”

(五)楷书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楷书”就是端端正正可做楷模的字体。一般认为楷书始于汉代,魏晋以后开始流行,是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

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它的特点是隶书的波磔笔法被取消,笔画更加平直,字形方正,也更加简化,易于书写,楷书使汉字完全变为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形符号(如图7-1、7-2)。

(六)草书

每种字体都可以写得草率,不过这里的“草书”专指汉代以后形成的一种字体。草书又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是与汉隶相对应的一种字体,起于秦末汉初,因是用于奏章的一种草体,故称章草,一说流行于汉章帝时代,故名。章草仍保留了隶书的法式和风格,横画仍然上挑,左右波磔分明。但章草解散了隶体,笔画可以相连,更趋于简便。不过,章草整体书写,字和字之间仍然分开。总之,写章草,横竖要古朴如隶书,而笔画连绵处,则旋转如今草(如图8)。

img64

图7-1 楷书钟繇“墓田丙舍贴”

img65

图7-2 楷书欧阳询

今草是从楷书变化出来的,它一字内点画相连,一气呵成;字和字之间往往牵连不断,书写更加简易快速,但不易辨识(如图9)。

唐代以后出现狂草,狂草往往混同偏旁,任意连写,变化多端,往往极难辨认,只能作为书法艺术看待,使用价值不大(如图10)。

img66

图8 章草“秋凉贴”

img67

图9 今草王羲之“十七贴”

img68

图10 狂草怀素“苦笋贴”

(七)行书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以后今草和楷书盛行时出现的一种字体,它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楷书工整,但书写速度慢;今草书写速度快,但又不易辨识。而行书近于楷书而不拘谨,近于今草而不放纵,笔画虽连绵但各字独立,清晰易认(如图11)。

行书是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字形清晰易认而又书写速度快,实用性强,很受欢迎。因而行书长期流行,一般人手写汉字多用行书,行书也长期以来成为楷书的主要辅助字体,而其使用价值不在楷书之下。

二、汉字字体演变的趋势

汉字演变的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符号化、简化、规范化和稳定化的过程。就符号化来看,汉字从古代汉字的带有图画性的较多象形的文字经篆书、隶书,到楷书逐步变成不象形的符号化的书写符号。就简化来看,符号化的过程也就是简化的过程,主要反映在同字异形的减少,字的写法和结构的趋减。就规范化来看,小篆是汉字规范化的一个转折点,“隶变”之后汉字字形结构基本确定,楷书形成之后,字形进一步规范。就稳定性来看,小篆使汉字的笔画数和偏旁分布、书写形式固定下来,异体字减少;隶变之后形成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成为扁方形;楷书之后汉字字形基本稳定,方块形体和结构基本定型。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img69

图11 行书

字体变化的内因是书写者对汉字的简易需求和美观要求的结果。随着汉字应用场合的扩大和识写人数的增加,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工具,它的工具性越来越增强,人们越来越追求书写的快捷简便,从而逐步引起字体向简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美观的需求,又使得笔画和偏旁的分布趋于合理,从而引起字体结构的变化。从外因上看,字体的演变跟书写工具、书写方式方法和书写材料的变化密切相关。甲骨文是用坚硬的工具刻在硬质的龟甲和兽骨上,必然线条细瘦,方折居多,大小不一;金文是浇铸的,因而可以浑厚整齐,多肥笔;有了毛笔和具有弹性的布帛和纸张,才可能有篆书的圆转、弧形的笔画,有隶书的波磔,有楷书的各种笔画;有了印刷术,楷书才能更加方方正正,流传千年。

三、现代汉字的形体

现代汉字是指现代汉语用字,即记录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一般来说,现代汉语(狭义的)被定义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可见,用于记录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汉字是现代汉字,当然也包括古今通用的汉字。

现代汉字也经过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主要是简化的过程,包括精简笔画和淘汰异体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公布了一些关于文字改革的文献,如1955年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64年公布了《简化字总表》,1965年公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这些文献是现代汉语用字的基础,对现代汉字起到了规范和稳定的作用。狭义的现代汉字则专指这些文献公布以后所通用的汉字。

从形体上看,现代汉字经常运用的是楷书和行书,某些特殊场合,如雕刻印章,签名,书写对联、匾额,书法创作等,有时也运用草书、隶书、篆书,甚至甲骨文、金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存储在计算机字库中的字体可能更多,如粗圆体、幼圆体、琥珀体、魏碑体等。不过,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是楷书,主要的辅助字体是行书,国家正式公布的文件和一般的报刊、书籍,用的都是楷书,而日常书写中一般都使用行书。

现代汉字的字体从使用手段上看又分为印刷体和手写体。现代汉字的手写体是指用手执笔直接写成的汉字,手写体汉字主要用楷书、行书,有时也运用草书、各类艺术字体及其他字体。手写体汉字按书写工具的不同被分为硬笔字和软笔字,硬笔字指钢笔字、铅笔字、圆珠笔字、尼龙笔字以及其他硬质笔尖写的字。软笔字主要指毛笔字。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手写汉字的机会在逐步减少,青少年手写汉字的能力包括正确率、美观性在下降,这应该引起教育界的重视,要注重加强青少年手写汉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现代汉字印刷体主要用于制作铅字排版印刷和计算机排版印刷,有固定的模式。现代汉字印刷体的标准字体是楷书以及楷书的各种变体。楷书印刷体常见的变体有如下一些:

宋体,又叫老宋体、古宋体、灯笼体、普通体、白体(相对于黑体),宋体笔画横细竖粗,结构严谨端正,是印刷体中最通用的一种字体,适用于一般报刊、图书中的正文和注释。

楷体,又称正楷体、活体、大宋体,字体接近于毛笔手写楷书,字形端庄自然,适用于通俗读物、儿童读物、小学课本以及零星印刷品。

仿宋体,又称真宋体,笔画匀称细腻,字迹秀丽,常用来排印古书和杂志的正文。

长仿宋,是仿宋体的变形,但较仿宋体细长有立体感,常用来排印诗词文集和古籍。

黑体,又称黑头字、粗体、方体(方头体)、平体,黑体字形粗壮醒目,可用于文章大小标题以及文章中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排印文章、书籍等时,常可以选用更多的楷书变形字体和其他字体,丰富排印内容的形式,以达到醒目和美化的目的。

印刷体除了有字体选择外,还有字号选择。我国原有七种字号,按从大到小是一号字到七号字(如下表)。

印刷体各种字体字号表

img70

(续表)

img71

后来还增加了初号、特号、特大号、八号等一些字号。现在如果用计算机排版,字号选择的空间更大,如可以有小初号、小一号、小二号、小三号、小四号、小五号、小六号等的变化,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字号的放大和缩小。总之,随着印刷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印刷用字在字体和字号的选择上更加自由了。

思考题

1.汉字如果从甲骨文算起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许多变化,其中字体的演变最为明显。你认为汉字的字体演变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各流行于什么时代?汉字字体的这种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制约着汉字字体演变的?

2.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古今汉字有许多差异,但这些差异改变了汉字自身的性质没有呢?为什么?请你预测一下汉字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