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言学,苟而不言教,则等于无用。

言学,苟而不言教,则等于无用。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谭嗣同进一步在学、政、教三者之间建立起层层递进的关系,并且突出了“教”的重要作用。以格致为下学之始基,次及政务,次始可窥见教务之精微。以言其衰也,则教不行而政敝,政敝而学亡。故言政言学,苟不言教,则等于无用,其政术学术,亦或反为杀人之具。在教育实践上,谭嗣同同样提倡取中西之长,认为学问之道不能只是主静,也应该好动,当“恒其动也”,强调在实践中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以“切于今日之用,于当世有所救”。

——谭嗣同《上欧阳中鹄十》

释义:

(我们)谈论政治,谈论学习,如果不谈论教育,那就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点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变革时期,中西方文化也在这个时期交融、碰撞,中国本土对西方知识的接纳,重要一环即是将西方知识区分为“学”“政”“教”,将中西文化交流描绘为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的递进。谭嗣同进一步在学、政、教三者之间建立起层层递进的关系,并且突出了“教”的重要作用。

链接:

《仁学》——

学不一,精格致乃为实际;政不一,兴民权乃为实际;至于教则最难言,中外各有所囿,莫能折衷,殆非佛无能统一之矣。

以格致为下学之始基,次及政务,次始可窥见教务之精微。以言其衰也,则教不行而政敝,政敝而学亡。故言政言学,苟不言教,则等于无用,其政术学术,亦或反为杀人之具。

延伸悦读:

谭嗣同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学竞兴、民智渐开的特殊时代,兴学育才是每一个政治家关注的焦点。作为戊戌变法的主要参与者,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比中,谭嗣同重新解释了儒、道、墨家等中国的传统思想资源,将其融为一体,创立了自己独特的仁学,不过从理论架构上来看,仁学体系总体上还是倾向于儒家思想的。谭嗣同认为圣人之道(孔教)博大精深,具有统摄一切、外化一切的功能,正是这种包罗万象的涵盖功能,使得“教”与“政”“学”相比,居于主宰地位,所以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续衡阳王子之绪脉,使孔、孟、程、朱之传不坠于地”。

谭嗣同的教育思想以“通”为核心,要求打破各种界限和隔阂,实现彼此之间的平等,沟通中西之间的学术,从而实现大同的理想世界。在教育实践上,谭嗣同同样提倡取中西之长,认为学问之道不能只是主静,也应该好动,当“恒其动也”,强调在实践中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以“切于今日之用,于当世有所救”。另外,还要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诸生务宜平心和气,互相切磋。其功力较浅者,须执谦德,向胜己求益。胜己者亦当倾诚相与,去其骄吝”。尤为可贵的是,谭嗣同意识到了女性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倡办女学,“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欲崇道义以正人心,则莫先于立学,而储才、立学诸端,莫于兴女学,课妇职。”

谭嗣同的教育思想带有明显的富国强民的意愿,事实上,也正是在谭嗣同和他同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教育承担了开启民智的历史重任,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前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