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读书则生,不则入棺

读书则生,不则入棺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林纾曾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旁边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八个字作为座右铭来鼓励、鞭策自己。林纾读书夜以继日,每天晚上坐在母亲做针线活的油灯前,捧着书孜孜不倦地苦读,而且一定要读完一卷书才肯睡。“读书则生,不则入棺”充分体现了林纾致力苦读的精神,而他的经历也说明,读书学习只要肯下苦功夫,有韧劲,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越走越光明”。

林纾(1852—1924 ),福建闽县(今福州市),我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氏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曾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崇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用功学习虽是苦事,但如同四更起早,冒着黑夜向前走,会越走越光明;好游玩虽是乐事,却如同傍晚出门,趁黄昏走,会越走越黑暗。”这是林纾对用功读书学习的精到阐述。林纾小时候家里很穷,虽爱书如命,却买不起书,只好向别人借书,然后自己抄,抄完按约定的时间归还。林纾曾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旁边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八个字作为座右铭来鼓励、鞭策自己。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只要活着就要读书,如果不读书,还不如死去。林纾读书夜以继日,每天晚上坐在母亲做针线活的油灯前,捧着书孜孜不倦地苦读,而且一定要读完一卷书才肯睡。由于家里穷,加上读书的劳累,林纾十八岁时患了肺病,连续十年经常咳血,但他在病床上仍坚持刻苦攻读。到二十二岁时,他已读了古书两千多卷,三十岁时,他读的书已经达一万多卷了。“读书则生,不则入棺”充分体现了林纾致力苦读的精神,而他的经历也说明,读书学习只要肯下苦功夫,有韧劲,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越走越光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