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道”浅说

“中道”浅说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道”也可称中道哲学或中道精神。“中道”包括中正、中行、中和、中庸、时中和佛教的中道观等内涵,易、儒、道、佛各家都有详尽论述,有同也有异。再者,“中道”兼具道德论和方法论,即须道德和智慧的结合,则各家所论皆同;而何者应居首位,各家之说又有不同。我们来看《易经》论“中”。每卦由上下两经卦相合共六爻,其二、五爻为“中位”。这“中正”是易爻中美善的象征。

“中道”浅说

“中道”也可称中道哲学或中道精神。“中道”包括中正、中行、中和、中庸、时中和佛教的中道观等内涵,易、儒、道、佛各家都有详尽论述,有同也有异。大致说来,“执两用中”(“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即用对立统一律论“中道”是各家之所同;而对“中”之“度”的大小、宽狭等的认知则又各有所异。再者,“中道”兼具道德论和方法论,即须道德和智慧的结合,则各家所论皆同;而何者应居首位,各家之说又有不同。

“中”有线之中、面之中、体之中、度量之中、数学之中、哲学之中的不同。哲学上“中”字的内涵,较数学上“中”字的内涵更为丰富、广泛。所以中道哲理不是一两篇文章所能说清的。笔者只是根据易理,就自己的理解,浅说几点,还不知是否符合原典经传的原意。

首先,对于“中庸之道”的解释,宋代理学家朱熹以“不偏不倚”定义“中庸”,我认为有绝对化倾向,不敢苟同。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中庸,有绝对中庸与相对中庸之别。所谓绝对中庸,以物为主。如在一直线上求中点,则不论使任何人为之,其中点之所在,皆必相同。又有数于此,与之十则太多,与之二又太少,故决定以六与之,盖六大于二,故犹如其小于十也。故就数字论,六为十与二之中,无论何人为之,皆必相同,故为绝对中庸。相对中庸,乃以人为主。盖相对中庸,其中点之所在,为过与不及之间,而过与不及,又因人而异,不能强之使同,故不易确定其中点之所在。譬诸食肉,食十磅太多,食二磅太少,不能强谓六磅乃为人适当之食量。盖有人食六磅仍嫌太多,而有人食六磅又仍嫌太少。则知适当之量,依人而殊,不能强使划一。明乎此,则人之行为,须避过与不及,能循相对中庸之道,斯为得之。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不大可能行完全“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如一个家庭中,有公婆二人闹矛盾,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有理,各执己见,争吵个不休。有一人去帮助调解,开始时应抱“不偏不倚”的态度,即不先入为主、不抱任何成见,而是倾听各方意见,这“不偏不倚”的第一步是可以做到的。但接下去的一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据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种种因果关系,全面地分析、比较就能发现总有一方理由较多一点,比较符合实际情理;而另一方可能理由较少一点。因此,调解人重点要做理由较少一方的思想工作,使尽量求同存异、和解团结。这第二步中就有“稍偏稍倚”了,不是绝对的各一半对、一半错。

其实,亚里士多德所讲的“物”的绝对中庸,也不是绝对的。如“矫枉过正”也要看“物”的不同性质。如要矫正弹性较好的弯钢条,那就必须矫枉过正,因不过正则不能矫枉;如要矫正没有弹性的弯木条,那就不能矫枉过正,若几次过正就被折腾断了。

完全的、绝对的“不偏不倚”,乃是一种非恒常状态。我们不能把非常态作为恒常状态,并以非常态的标准去要求处理一切人事关系,来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要永远不偏不倚、措万事万物都不偏不倚,只有上帝做得到,凡人只能是“梦寐而不可求”。凡人能恒常做到“稍偏稍倚”而不失其常“度”就不错了。当然,如《易经》所说:“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这里的“圣人”是指有道德、学问、修养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凡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也有可能达到圣人的境界。《中庸》一书中提出“智、仁、勇”的标准,即有道德、有智慧而又勇于践履的人,是可能实现“中庸”之道的。

我们来看《易经》论“中”。《易经》(包括经传)中“中”的出现频率高达120次,与“中”有关、相关的重要概念有中正、中行、中道、时中、得中、中节、刚中、柔中、中吉以及《中孚》卦。“中”在易卦的卦象体系中原本有特定的指称即“中爻”和“中位”。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以居中的二、三、四、五爻为“中爻”。每卦由上下两经卦相合共六爻,其二、五爻为“中位”。凡阳爻处于上卦之中位(即第五爻),阴爻处于下卦之中位(即第二爻),则就是所谓的“中正”,表示事物的稳定合理状态,因阳爻处第五爻位称为“刚中”,象征“刚健守中”;阴爻处第二爻位称为“柔中”,象征“柔顺守中”。这“中正”是易爻中美善的象征。

从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结构来看,在上下两经卦之间,即三、四爻之间,其实不存在“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那是一种不三不四、不上不下的虚拟状态。所以“不偏不倚”的绝对“中庸”不是绝对的“中线”。那种抱定“不好不坏、亦好亦坏、不左不右、亦左亦右”的认识,是说不通、行不通的。

从易卦结构及其对爻位的解释来看,所谓的“中”其实是一条有相当宽度的“带”,六爻中,从第二爻到三、四爻到第五爻都是“中爻”,都是“中带”的范围,在此范围内伸缩进退、阴阳应合,都符合中道。因此,中阴中阳、中上中下、中左中右都可以,都可谓“适度”,过此则“亢龙有悔”。《乾·文言》曰:“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一味知进而过“度”,则“物极必反”而“过犹不及”。

哲学的“中”不同于数学的“中”,在形象的“中带”(中间地带)范围内伸缩进退而不过“度”(程度、限度、法度),即合符“中道”。正如我们在谈辩证法时常说的:“两点论、重点论、不极端论”,“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一样,能兼顾矛盾两端而可选择侧重,侧重而又不过度,这是正常的。这就是“执两用中”的“中道”。

对于阴阳、刚柔、进退、有为无为、利他守己等的对立统一、“执两用中”的认知和处理,易、儒、道、佛各家也是各有所侧重的。一般来说,易、儒较侧重或推崇阳刚、进取、有为、重德方面;而道、佛则较侧重或推崇阴柔、退让、无为、重智方面。各家的这些有倾向性的认知,我们可以从阅读易经、四书、道德经和佛经中体会到。

再说“中和”。《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可知“中”为体而“和”为用,“中和”也即“执两用中”。

《易经》非常重视“和”,这在首卦乾卦中就强调,《乾·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道变化即天道变化,也就是一阴一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变化,才使万物皆得其生命和属性而生生不息,而“万国咸宁”。所谓“太和”,就是阴阳两对立体的均衡、矛盾双方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宇宙万象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故曰“乃利贞”。

“和”字之用是有其确切内涵的。如所谓“君子和而不同”,晏婴辨“和”、“同”之别说:“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左传·昭公二十二年》)他举出清与浊、大与小、长与短、疾(急)与徐(缓)、哀与乐、刚与柔、迟与速、高与下、出与入、周(密)与疏(散)几个对立面。对立而不相同;但不相同的对立面却能“和”在一起“以相济”,起着互补互利的作用。阴阳之“太和”就是这个道理。宇宙充满着矛盾,矛盾双方均衡而互补,具有同一性。宇宙千千万万的矛盾,因相推相摩而皆“太和”,矛盾双方的这种“太和”状态又叫做“中”,所以“太和”又叫“中和”。“君子和而不同”也即君子可以“就和而存异”。

关于“和”与“中和”,古代各家都有论述:

《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淮南子·天文训》:“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为阴阳,阴阳和而万物生。”

《黄帝内经》:“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又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淮南子·氾论训》:“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

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和为贵”,因为“和”是宇宙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原理,它是显现于历史生生不息的“中道精神”。大家都知道“和为贵”,能“和谐”当然很好,问题是和谐中还有没有矛盾存在?如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又如何妥善处理?矛盾的状况,有双方势均力衡,或是有一方为主为重,那么如何协调相融,力求“双赢”,使平衡和谐的局面维持相对较长的时间?这是需有相当高的智慧和道德修养的。《易经》的“中正”、“中道”观念,以及它所提出的易爻相互关系的“乘、承、比、应”的规则规律,为我们提供了如何争取、维持“中和”或“和谐”的许多宝贵的经验。

试看卦序相邻的泰、否两卦:上地下天为泰。本来天尊地卑、天上地下,现在倒过来了。老子说:“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领导者、尊贵者若能谦卑居下,与下层民众相交相融,“上下交而其志同”则为“通泰”、“泰和”。反之,上天下地为否。“否”者“闭”也,“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与泰卦的“上下交而其志同”相反,乃为“上下不交、阴阳不合”,谈不上什么维持和谐局面,简直快到“国将不国”,直待“否极泰来”之时,新的英雄豪杰起来,团结群众,拨乱反正,才可转危为安。

再举六十四卦最后的既济、未济两卦来说,上水下火为“既济”,火性向上,水性向下,水在火上,水火交融,煮成食物,象征“事已成”。反之,上火下水为“未济”,火在水上,水火不交,难以煮物,象征“事未成”。但未济卦六爻虽都不“当位”,下卦三爻却与上卦三爻皆两两阴阳交感对应,谓“有应”,故《未济·彖》曰:“虽不当位,刚柔应也”,说明对立面存在着和谐、统一的趋势,当“事未成”之时,若能审慎进取,中行其成,则“未济”之中必有“可济”之理。辩证法要义,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凡事若“合中”而又具备“时”、“位”等条件,都能从“未济”转化为“既济”,从“无序”转化为“有序和谐”的状态。

最后说“时中”,这是“中道”哲学,也是易经“中”的核心观念。“中道精神”首先体现在认识“时代精神”,一定要把握“时中”。

《中庸》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蒙·彖》曰:“蒙,亨,以亨行时中也。”所谓“时中”,就是根据“时”的变化、客观条件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而执“中”,求其适当,以达到灵活运用。

事物发展有其周期性。如每卦代表某种事物,它的六爻表示六个小阶段,六爻又可归为初、中、终三个时期。上面讲到二、五两爻为中正之位,就是处于关键的中期:其中第二爻位,象征事物发展形态初具、朝气蓬勃,时当积极进取;第五爻位则象征事物发展规模完备、功成圆满,时当处盛戒盈。这两爻所象征的发展阶段是事物运动变化周期中的枢纽和关键所在,所谓“中正”、“得中”、“中吉”等,多就此二爻而发,皆谓持此“中”而获吉祥。

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少年、中青年、老年三期,中青年在人的一生中是最重要的时期,当此之时,应把握时光、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许多人会有这种感慨。

“时义大矣哉!”易经中有十二则“叹卦”,感叹该卦所含哲理意蕴的宏大精深!因为“时”有“时变”、“时机”、“时势”等深义,“时”之大义,显示出了对“时”之因素进行认识、判断、把握、运用的重要性。

万事万物随时在变,即“时变”,动静屈伸,唯变所适,所以,“圣人者,尚盈虚消息而知进退存亡者也。”事物发展变化往往出现细微前兆,认知这细微前兆并研判其趋势,叫做“知几”,也就是知“时机”,观“时”之变,用“时”之机,这一步很重要,所以说“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时势”就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识时务者为俊杰”,如诸葛亮纵论天下大势,是何等重要。知“时变”、“时机”、“时势”,大而言之,对国际政治格局、国内政治状况、经济形势、文化建设等问题的研究,对现实情况与发展趋势的判断,都应尊重客观事实,遵循科学方法,慎重从事;小而言之,对个人的立身处世、进退得失、目标设计、途径选择,等等,都应以实事求是、理性方法去处理。求快、冒进不行,太保守也不行,太左太右都不行。遵照易经原则:《艮·彖》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损·彖》:“损益盈虚,与时偕行。”《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乾乾,因其时而惕。”《系辞下》:“变通者,趋时者也。”“待时而动。”《革·彖》:“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等等。总之,要审时度势,力求“适宜”。清代学者惠栋,毕生精研易学,他在《易汉学》一书中论道:“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