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慧能禅学的几个要点与特色

慧能禅学的几个要点与特色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识心见性,自成佛道”“识心见性,自成佛道”这句话包括了慧能禅法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心性论与解脱论。就慧能所讲的“心”而言,主要是指念念不断、念念无住的当下现实之心。但是慧能认为善心、净心与本心是一致的,而恶心、染心则是与本心相违的。因之,“自性”是慧能最频繁使用的一个概念,也是最核心的一个概念。

1.“识心见性,自成佛道”

“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坛经》第30节)这句话包括了慧能禅法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心性论与解脱论。其中,又以心性论为核心。而心性由“心”与“性”构成。《坛经》中有一系列关于“心”的概念,如心、自心、本心、自本心、直心和妄心(包括邪心、迷心、毒心等);也有一系列关于“性”的概念,包括自性、本性、法性、自法性、自本性、真如本性、本觉性、菩提性、佛性与净性。

就慧能所讲的“心”而言,主要是指念念不断、念念无住的当下现实之心。可以说,它既是真心(无念、无住即真),又是妄心(起念、有著即妄),或兼而有之。作为真心,它是解脱的主体;作为妄心,它是系缚的根源。众生与佛,就在自己迷悟的一念之中。正因为存在迷悟之异,所以从体用角度看,心之起动、作用表现为两种可能、两种情况,即善心与恶心。但是慧能认为善心、净心与本心是一致的,而恶心、染心则是与本心相违的。从体用关系看,恶染之心用并非心体的真实作用,也不是心体必然而有的功能,它只是众生之心的一时迷乱所致。需要注意的是,慧能又十分强调净心就在妄心之中,所谓“净性在妄中”(《坛经》第36节)、“淫性本是清净因”(《坛经》第35节)。慧能认为,本心与现实心、真心与妄心,虽然层次与性质有所不同,但彼此又是体用一如的关系,众生不应离妄另去求真,而是即妄求真,或者说即妄显真。这就是“呈自本心”。[42]

就慧能所讲的“性”而言,虽然也多次提到“佛性”[43],但更多地讲人的自性、本性,也即慧能主要是在有情众生范围内讨论佛性问题,而不是泛泛讨论无情万物的佛性问题。因之,“自性”是慧能最频繁使用的一个概念,也是最核心的一个概念。在他看来,“自性”就是人的本性、本质、本真。方立天先生指出,自性具有以下五个特性:其一,清净性。所谓“自性本净”(《坛经》第18节)、“自性常清净”(《坛经》第20节)。清净性即清净、洁净之性,也即无污染、无烦恼之性;其二,真如性。所谓自性“即自是真如性”(《坛经》第27节),所谓真如性就是真实如此的本性;其三,智慧性。所谓“本性自有般若之智”(《坛经》第28节);其四,空寂性。所谓“空寂”,即无形无相、无生无灭,故《坛经》说“净无形相”(《坛经》第18节)、“性本无生无灭、无去无来”(《坛经》第48节);其五,含藏义。所谓“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坛经》第45节),即谓自性具有含藏万法的性质和功能,是包容万法的心识实体。由于自性包含这些性质,所以,它又具有含容万法、观照万法、思量自化,及生三身佛等诸多功能。[44]

至于心性关系,慧能以“心地性王”的比喻集中说明了这一点,他说:“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即是城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坛经》第35节)基于此,方立天先生把心性关系归结为对立、统摄、依存和同一四种关系。[45]从心性本体论的角度看,心与性只能有一种关系,即同一关系,所谓“自心自性真佛”(《坛经》第53节)。这种本体意义上的同一关系表现在修行证悟(即解脱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谓“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坛经》第30节)。“识心”和“见性”,从根本上说是一回事。所谓“识”与“见”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认识、知见,而是一种证悟,是佛教所持有的“现观”、“亲证”,它是不以任何语言概念或思维形式为中介的直觉顿现。在这种“识”与“见”中,没有识与被识,见与被见之区分,它是一种整体的圆融,是自心自性的自我观照、自我显现。

正是基于“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的理念,慧能宣扬“自心顿现真如本性”(《坛经》第30节),“言下便悟,即契本心”(《坛经》第40节),也就是“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坛经》第31节)。这种顿悟可称之为“本心顿悟”,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时间上的刹那顿现真如本性,契合本心;二是内外合一、浑然一体,所谓“闻其顿教……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坛经》第29节)。可见,“顿悟”就是感悟个体与宇宙融为一体,犹如百川归海,汇为一体。诚如方立天所说,“把握当前的一念,以顿现内在的超越,进入当下与本初、瞬间与永恒、个体与整体统一的精神境界。”[46]

这里顺便说明一下所谓“顿”、“渐”问题。慧能讲“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坛经》第39节),又说“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宗宝本《坛经·定慧品》)。可见,“顿”、“渐”都不过是悟道成佛的筌蹄,它们相辅相成,渐以成顿,顿不废渐。只不过,慧能应机说法时更着重强调顿悟而已。

2.“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从修行解脱角度看,慧能“顿悟”说主要体现于“三无”论之中。慧能明确地说:“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第17节)把“无念”、“无相”、“无住”分别提到“宗”、“体”、“本”的高度,可见在慧能禅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探讨何谓“无念”的问题。慧能对“无念”的直接解释约有如下数条:

“无念者,于念而不念。”(《坛经》第17节)

“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念。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坛经》第17节)

“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坛经》第17节)

“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坛经》第31节)

意思是说,任心自念而不起妄念,亦即有正念而无妄念。“无念”是指与真如之心相契合的精神境界,但是这种“无念”不是什么也不念,而是说对任何事物、任何对象都不产生贪取或舍弃的念头。“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这说明慧能是以般若实相之义来解说自心之体性的,因此,他所说的正念不断、念念相续,即是真如自性起念,这种“无念”要求任心自运,不能起心有任何追求,因为起心即是妄。但也不能百物不思,念尽除却,否则,就是被“无念”所束缚,那样便无异于草木瓦石。其后果是“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所以,慧能强调莫以“百物不思”为目标。普通人于境上起念,这种念是妄念,依境而起、随境而转,“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使得众生终日被境所驱使,不得自由与自在。因此,无念就是“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念生”,也就是不依境起,不依境转。这是自性起念,念而不念,即主体之心虽然依旧“见闻觉知”,但这种见、闻、觉、知却不受外境所染,不受外物干扰。面对世俗世界而不受制于世俗世界,认识外境、内境而不对其产生执著。这就是“无念为宗”的精神所在。

其次,探讨“无相”问题。慧能说: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外离一切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坛经》第17节)

“若言看净,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不见自性本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故知看者却是妄也。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坛经》第18节)

“无相”的理论基础是《金刚经》为代表的空观,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于相而离相”是从事物本身当下即空而言,不是离物而讲空。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对万法真实性的否定。万法既空,故不可执著;第二,实相无相,性体情净。这是破邪显正,以无相之实相来表无相之自性。慧能突出心性,作为解脱的依据。所以说“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47]可见,慧能的“无相”论是对心体本然状态的一种说明。世人对于声色诸相容易产生执著,神秀等北宗禅师教人看心看净就是著相的表现,故有违心体的本来面目。所以取相著相就障蔽了人的自性,而“于相而离相”就可顿见性体清净,如晴朗碧空一般。故所谓“于相而离相”,不只是离一切相,更是因离相而显性体清净,人的自性是以无相为体的。

再次,关于“无住”问题,慧能说:

“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坛经》第17节)

慧能“无住”论的思想渊源于大乘般若空观理论。《金刚般若经》要求大乘佛教修行者认识一切皆空,不执著任何事物、名相,故云:“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伴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慧能看来,人的本性是念念相续,从不断绝。这里的“无住”,既有心念迁流不怠之义,又有心念不滞留在虚假的万法上,不执著妄相之义。“住”即“系缚”,“无住为本”就是以随缘任心为本,内不滞空,外不着相,无拘无束,来去自由。所以,慧能既反对迷人随境起念,念念系缚,又反对所谓“直言坐不动,除妄不起心”的“枯木禅”,而提倡在行住坐卧动静语默中任心自运,自见本性。此即“无住为本”的含义。

综上所述,慧能的“三无”论强调的都是在当下念念无著之中直显自心清净的般若之性。“三无”的着眼点都在直显心性,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所以,“三无”论都统一于慧能的另一说法,即“一行三昧”之中,也即所谓“常行直心”。他说:“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行心谄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于一切法上无执著,名一行三昧。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心坐不动,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坛经》第14节)这里所谓“直心”,即正直而无虚假之心,是一种对任何事物无所爱恶、无所取舍的自然无为的立场和态度。从“三无”之旨出发,慧能以“常行直心”代替传统佛教的坐禅看心。这一思想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是后世禅宗随缘任用、见机施教风格的根源。

3.“三科法门”与“三十六对”

也许,只有“上根”之人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三无”论,所以,慧能晚年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更便于理解和把握的修禅方法,这就是“三科法门”与“三十六对”。

所谓“三科法门”,是慧能对传统佛教关于阴、界、入的一种简要概括和归纳;而“三十六对”则是对大乘佛教“不二法门”的具体运用。所谓“不二法门”,其中,“门”是方法论的意思;“二”是指对立的两边,有是一边,无是一边;“不二”即不入此边,也不入彼边,不落于有,也不落于无,也即超越对立的两边而达到一种绝对,这就是禅的境界。“三十六对”是“不二法门”的三十六种具体应用。慧能把它融化在其禅法的各个方面,更好地体现出慧能禅法的入世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慧能所谓“三科法门”与“三十六对”的提出背景。慧能临终前,特地叫弟子到自己身边,向他们讲授自己一生传法的心得,希望他们将来到各地传法,把禅法发扬光大。他说:

“吾教汝法,不失本宗。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于性相。若人问法,出语尽双,皆取法对,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坛经》第45节)

“三科法门”是佛教为教化众生而设立的科目,包含五阴、十八界、十二入。要求人们从这三个方面来观察自我及自我所面对的世界。在此基础上,慧能进一步提出了“三十六对”范畴,用以概括和归纳世界万法,他说:

外境无情对有五: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暗与明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

语与言对、法与相对有十二:有为、无为对,有色、无色对,有相、无相对,有漏、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长与短对,高与下对。

自性起用有十九对:邪与正对,痴与惠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慈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常与无常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体与用对,性与相对,有情、无情对。(《坛经》第46节)

由此可见,慧能把宇宙万有划分为三大类,每一类又包含若干相互对立的范畴。这种划分是有一定标准的。但似乎也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因此,对于慧能的划分标准,究竟应该怎样定位,学界尚无一致看法。更重要的问题是,慧能的“三十六对”在后世禅宗中似乎被遗忘了,大概是因为与禅的简约精神有些违背。但蕴涵于“三十六对”的中道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48]

对于慧能的分类标准问题,印顺法师认为,“这是经中所没有的分类法。这三大类,大概是依器界、有情(如凡圣、僧俗、老小等)、法,即影取三世间而立的。”[49]董群从人的活动角度去理解慧能的划分标准,认为是从自然界、社会现象和人的精神生活三方面展开,体现了慧能对人、自然和社会的深层次的思考。他还指出,从哲学角度看,慧能揭示的三十六对,就是三十六对矛盾范畴,如此集中地讨论矛盾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很突出的。且慧能是以十分特殊的方式涉及到矛盾的。中国哲学史上对矛盾问题的讨论,一般着眼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与转化等问题,而慧能旨在超越矛盾双方,不落入任何一方,不持边见、不落俗套。[50]

值得重视的是,慧能还强调“此三十六对法,解用通一切经,出入即离两边”(《坛经》第46节)。就是说,只要掌握“三十六对”,就可以把握一切经书的要义,超越对立的两边。慧能明确指出,对法的运用原则是“若有人问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坛经》第46节)。运用这个原则,的确可以解决或统一一系列对立的范畴,如众生与佛不二:即众生是佛;烦恼与菩提不二:即烦恼是菩提;定与慧不二:即定是慧;无明与智慧不二:即无明是智慧;生死和涅槃不二:不舍生死而入涅槃;自性与净土不二:即自性而净土;在家和出家不二:即在家而出家;入世与出世不二:即入世而出世。等等。试以前两对范畴、即众生与佛和烦恼与菩提为例,慧能说:“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愚痴佛众生,智慧众生佛。”(《坛经》第52节)又说:“即烦恼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坛经》第26节)可见,烦恼与菩提、众生与佛没有根本差别,关键是迷悟问题。

顺便指出,慧能以后的禅师语录中,也常见这种对法的使用。如《神会禅师语录》第34节记载:“齐寺主问:‘云何是大乘?’答曰:‘小乘是。’又问曰:‘今问大乘,因何言小乘是?’答:‘因有小故,而始立大;若其无小,大从何生?’”又如《大珠慧海禅师语录》卷上记载:“问:‘何者是中道义?’答:‘边义是。’问:‘今问中道,因何答边义是?’答:‘边因中立,中因边生,本若无边,中从何有?今言中者,因边始有,故知中之与边,相因而立,悉是无常,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