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禅学的张力与外向渗透

禅学的张力与外向渗透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之所以能在固若金汤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得以长足发展,实在也有赖于它向中国士人间的广泛渗透。重点吸取老、庄思想而形成的中国禅宗,其说理也妙,其思维也密,其文字亦佳,其行为亦简,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能满足宋季士林的需要。事实上,从佛教这一方面看,它不断撷取儒、道思想而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在保持它自己的表面张力的同时,又向传统潜移默化。

第九章 禅学的张力与外向渗透

汤用彤先生曾有言曰:“佛法之广被中华,约有二端,一曰教,二曰理。在佛法,教理互用,不可偏执。而在中华,则或偏于教,或偏于理。言教则生死事大,笃信为上……至言夫理,则在六朝通于玄学。”可见,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道路有偏于教和理两个方向的区别,而在学理的发展上,六朝时期则与《老》、《庄》同趣,而与玄风俱起。事实上,学理的发展主要在文人学士之间,其表现是名僧谈玄,名士折中孔、释之言,名僧与名士趋合,佛理与玄学相得益彰。僧人与士人的结合早在魏晋已经是显著的社会现象了。汤先生还说:中华教化与佛学结合,即在理的发展方向上,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为玄理之契合,一为文字之表现”,高僧“谈玄均已独步,而文章优美,又足以副之”。僧人“探究《老》《庄》,文名藉甚”,且文旨清婉,实以才华致誉。他还批评说:“夫清谈之资,本在名理,而其末流则重在言语之风流蕴藉,文章之绮丽华贵。”(1)显而易见,佛教自传入之初,不仅影响了人们的信仰、思维,而且士人之文风也早已趋向于含蓄、清婉,或者风流华贵,与佛门戒丽词绮语,禅家道断语言实已绝缘。佛教之所以能在固若金汤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得以长足发展,实在也有赖于它向中国士人间的广泛渗透。重点吸取老、庄思想而形成的中国禅宗,其说理也妙,其思维也密,其文字亦佳,其行为亦简,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能满足宋季士林的需要。禅僧与士人交结,禅学与诗理相契,只不过是魏晋名僧与名士、佛理与玄学相结合的道路在宋代的延伸。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王安石问张文定,孔、孟之后,为何后继无人?张答:“亦有过孔孟者。”其尽举禅宗大师,如马祖、雪峰、丹霞、云门等。王安石不解,张则解释说:“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焉。”这是后世对宋人援佛入儒、引禅入诗的社会现象所作的似乎符合实际的解释。其实不然。

这段话的真实性姑且不论,但也确实有人赞宋儒“襟怀洒落,如光风霁月”(2)儒家思想在宋代以理学面向社会,而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这不是淡薄而是兴隆,不是收拾不住,而是方兴未艾。淡薄之说,只是宗杲一类禅僧借题发挥的自鸣得意之作。

事实上,从佛教这一方面看,它不断撷取儒、道思想而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在保持它自己的表面张力的同时,又向传统潜移默化。从儒士这一方面讲,佛家玄理之契合,文字之表现,以及幽深玄远的林下风流,也在重铸他们的人生哲学、丰富他们的理性思维、浸渍他们的审美观念。魏晋名士、盛唐诗哲也早像宋代士人那样对佛教趋之若鹜了,但并非归之释氏,而是如再生凤凰,于烈焰中振翅高飞。众所周知,宋代士林,或偏于迂腐,或流于浮靡,这两个极端均能在禅理、禅趣中得到认同。所以宋代禅学也就能在政治、哲学、诗歌、美学各个领域中充分、全面的渗透,具体表现就是士大夫禅学、理学禅学与诗学禅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