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易理”与“易术”

“易理”与“易术”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易理”与“易术”“易”作为一种占卜,直接来说就是“道术”。“易术”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为占卜者所学习和掌握的。我们对“易理”的介绍主要根据《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三、“易理”与“易术”

“易”作为一种占卜,直接来说就是“道术”。“术”是预测的方法,“道”是预测的结果。在《易经》中,直接呈现出来的只是卦象以及卦辞和爻辞。这些内容是通过一套占卜方法得出的结果,这些结果就是通过占卜得来的“道”。因而,在《易经》当中是不包含“易理”和“易术”的。“易术”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为占卜者所学习和掌握的。“易理”则不是占卜者需要明白的问题,占卜者能掌握占卜的方法并对占卜结果做出断定即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周易》存在着只研究如何占卜的“象数”之路。另一方面,《易经》的卦辞和爻辞当中所表达的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又使人们对其中的思想观念发生兴趣,出现了对于《周易》本身以及卦辞和爻辞的研究和解释,这就是对于《易经》的“义理”研究。因而,“易理”就是对《易经》及其卦辞、爻辞的解释和再解释。历史上最著名的解释就是传说孔子所作的《易传》。我们对“易理”的介绍主要根据《易传》。

1.《易传》中的“易理”

可以说,整个《易传》中的“十翼”都是易理,只不过是从不同方面来讲而已。具体来说,《系辞传》和《说卦传》是在总体上对《易》的解释,包括《易》的来源,《易》的结构,《易》所包含的天地人之道及其蕴含的天地人关系,乾坤二卦在整个《易》中的地位以及相关解释等等;《说卦传》还包含对卦序的理解以及对乾坤所象征的具体形象的说明等等;《序卦传》是对六十四卦的卦序的先后逻辑的说明;《杂卦传》是对六十四卦的卦性或卦德的说明;《文言传》是对乾坤二卦中的重要名词内涵的解释以及对其爻辞内涵的解释;《彖传》是对六十四卦的卦名及其内涵的解释;《象传》是对六十四卦卦辞和爻辞的解释。

在上面关于“易道”的介绍中,我们引用的《易传》中的内容,实质是对“易道”的解释和论证。在这一意义上,这些解释其实就是在讲关于“易道”的理。《易传》的《系辞传》和《说卦传》包含对“易道”的总体解释,《彖传》、《象传》、《杂卦传》是对六十四卦中的卦和爻所代表的道的解释。在这些解释中,体现着儒家的思想倾向,即从人的德性方面理解天人关系,而且在对天地及天人关系的理解中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哲学思想,成为儒家的宇宙观及天人观的重要内容。正因如此,《易传》被认为是表达儒家形而上学的作品。

下面,我们对《易传》中的这些重要思想作以简要介绍。

“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这两个思想出自《系辞传》,其中蕴含着儒家通过《易传》表达的宇宙观。在这种宇宙观中,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不是物质实体,而是物质属性。阴和阳是两种最基本的属性,柔与刚,静与动都从属于这两种基本属性。阴与阳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天地万物运行的“道”,这种“道”处于变易当中,变易意味着生成。合而言之,宇宙就是阴阳属性的交互作用而不断生成的过程与结果,宇宙之道就是由阴阳相互作用而蕴含的变易与生成方向。提前对这种变化方向的把握就是《周易》的预测功能,因而,《周易》中的各个卦及其爻就是对阴阳变化各种可能方向的总结和把握。在《周易》中,乾坤代表天地,也代表阳和阴,乾坤也不是天地的实体,而是天地的属性。《周易》中对于阴阳的关系多是通过对乾坤的解说来表达的。《系辞传》中说: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这段话表达了乾坤代表的阳与阴的属性在宇宙创生中的作用。另几句话“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用乾坤具体表达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彖传》中对乾和坤的解释“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表达了乾坤在宇宙创生中的地位和作用。《系辞传》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从宇宙创生过程的角度表达了“生生之谓易”。总之,儒家在《易传》中表达的宇宙观,是一种生成论的宇宙观,构成宇宙的最终因素不是实体而是阴阳属性,阴阳的相互作用创生了万物。

“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首先表明《易传》为宇宙之创生赋予了道德性,同时通过道德性把天人联系起来,因而这句话里还蕴含着天人一体的观念。这句话表明,天地创生万物是天地的道德性的表现,就是说,天地创生万物对于万物而言天地是有大德的,因而天地创生万物是善的。《系辞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句话表明,天地按照道创生万物是善,这种善是天地的本性。因而,天地的创生是天地善的本性的体现。这种对天地之道德性的理解,一方面为人的道德本性赋予了天地的根据,另一方面,通过道德性把天人联系起来。儒家崇尚道德的思想方向在孔子那里并没有讲其宇宙论的根据,《易传》把人的道德本性的根据归结于天地,就为儒家的思想奠定了宇宙论的形而上学基础。通过道德性把天人联系起来,人对天地的效法就有了具体的指向,并且这种指向能够具体的落实到人的生命当中,即落实到人的道德修养上。正因如此,《周易》一方面作为占卜的书可以通过占卜的方法去具体的把握各种情况下道的运行,为人的活动提供预测性的指导,这是《周易》的占卜功能和“象数”意义上的发展路向;另一方面,从道德的方面效法天地,就超越了通过《周易》进行占卜而把握人的命运的方向(在这种方向中人是被动的受限制的,不符合人的自由的生命本性的),开启了《周易》的通过人效法天地的道德精神进行自我道德修养从而把握自己命运的方向,这一方向是人挺立道德主体,自我提升生命境界,实现自身生命本性的真正的人的生命之道,这也是《易传》开启的《周易》的教化功能和“义理”意义上的发展路向。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在这两句中,包含着儒家关于“性命”的思想。头一句里面直接讲的是《周易》的目的,这种目的落实到人的生命上。这里的“命”,是人的生命的变化过程及结果,是命运之命。从《周易》的预测功能来说,也是要把握人的命,但这种把握是通过占卜的方法预测生命将要发生的变化。“穷理尽性”之前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可见,“穷理尽性”的“理”是道德之理,道德是天地的本性,因而,“穷理尽性”是从道德上讲生命的本性。“穷理尽性”和“命”联系起来,是把对生命的把握转到关注和穷尽生命的道德性上,这也是对《周易》的“象数”路向的超越。“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表面上讲乾道,实质上讲万物的归宿,即各成自身,各得其所。从人的生命归宿的意义上讲,就是成就自己源于生命本性的命。或者说,人的生命之道是成就自己,完成自己。在这个意义上,儒家思想的终极价值追求是做成自己,儒家的生命之道在整体上是“成人之道”和“成己之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这两句话中表达的儒家关注自身德性和成己的价值追求,在儒家后来的另一部重要的形而上学著作《中庸》中也有相似的表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象传》中的这两句话应该是《易传》中最有名的。这两句话,一方面表达了《周易》的天人合一观念,天道即人道,人道是对天地之道与天地精神的效法;另一方面,两句话强调了人的道德主体性是人道的根据,自强是主体性的表现,厚德是道德性的表现,君子效法天地精神就是要自强、厚德。自强不息还表达了儒家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易传》对乾坤二卦的这种理解,也同样开启了以人的德性修养为根本的《周易》的“义理”路向。

除了上述重要思想之外,《易传》中的“正”、“中”,“合”、“和”也是几个重要的观念。“正”和“中”不是在解释卦与爻的内容中呈现的观念,而是对爻的位置所具有的性质的一种理解。在一卦中,爻的位置的奇偶如果同这一爻的阴阳属性一致,就叫做正,具体来说就是,一、三、五这三个奇数位的爻如果是阳爻,二、四、六三个偶数为的爻是阴爻就是正;爻在上卦和下卦中的中间的爻叫中位。爻处于正位和中位一般来说就意味着这一爻是吉或至少是“无咎”。乾卦中的“九五”爻是奇位阳爻而且处于上卦的中位,因而这个爻最吉,“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对于爻的位置的这种理解使“正”和“中”就具有了好的属性,其本身也代表了一种价值,成为中国哲学中重要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

“合”与“和”也是《易传》中的重要观念。“合”通常指自然事物之间以及自然与人之间的相合状态,这种合是在德性意义上的自然一致,所以“阴阳合德”。“和”通常指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一致的相互关系,“履,以和行”。“合”与“和”是天人及人人关系的一种良好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好的、善的,所以也就成为人的一种价值追求。《彖传》中说的“保合太和,乃利贞。”就是对“合”、“和”状态的善性的表达。“合”、“和”观念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都有深远的影响,因而,张立文认为,中国的哲学精神是一种“合和”精神。

《易传》中的“易理”远远不止上述所说,在对每一卦及其爻的解释中都蕴含着“易理”。正因如此,不仅对《周易》的研究成为一门学问,而且对于《易传》的研究也成为易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易术”及《周易》中的思维方式

“易术”首先是占卜的方法。《系辞传》中对占卜的方法有简单的介绍,“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抟以象闰,故再抟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这段话讲的是一个具体的卦是怎样占出来的。由于占卜不是我们这里要讲的主要内容,因而对这种占卦的方法不作具体解释。

“易术”作为占卜的方法是《周易》从占卜或“象数”方向进行预测的方法,在占出了卦之后还需要对卦进行解释,这需要对卦和爻以及整个《周易》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因而,如何解释卦象这一意义上的方法只能是因人而异了。

《周易》的卦和爻蕴含着解决各种问题的“道”,通过占卜得来的“道”是一事一议的。从《周易》的整体来说,也可以超越具体的卦和爻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周易》中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如何达到“天佑之”?按照《易传》的理解就是要效法天地精神,在道德上进行修养。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有其“卦德”,在“义理”的意义上学习和研究《周易》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理解和把握“卦德”,按照“卦德”修养人的道德。《象传》直接把“卦德”和君子的品德联系起来,就蕴含着这种自我修养的用意。除了在效法“卦德”方面自我修养外,效法天地精神还包括对天地的“中”、“正”、“合”、“和”等精神的效法和学习。可以说,通过在道德上的修养达到人与天合一的境界,是《易传》表达的超越“象数”方向的一种新的“易术”。这种“易术”还没有表达具体的修养方法,而只是提出了自我道德修养的方向。正是在这个方向上,后来的儒家才有“善易者不卜”的理解。

《周易》除了其包含的卦爻及其辞以及《易传》的解说之外,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观念还具有思维方式的意义。思维方式决定着思想者的思想方向与方式,因而具有方法的意义,属于“术”的范畴。《周易》中表达的一些重要思维方式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周易》能作为中国文化开端的标志性文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思维方式对后来中国文化的影响。

《周易》中表达的中国文化的特殊思维方式主要包括:整体性思维,关系性思维,变易性思维,主体性思维,道德性思维等。

整体性思维是在天人关系的整体中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整体性思维决定了《周易》的结构的整体性,阴阳二爻,八卦以及六十四卦都是整体性的表现。在这种思维方式中,整体是先在的,整体性决定了思维的场域与起点,也即在思考问题时总是首先将具体的存在置于整体中并从整体出发思考问题,这样,每一种具体的存在都存在于整体当中,没有脱离整体而存在的个体。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并没有超出整个世界的特殊性,世界不是存在于人之外而是人存在于世界之中。从总体上说,《周易》中的“天人合一”观念表达的就是中国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中,天与人的合一是自始至终、“不离不弃”的,天人的合一不是按照西方文化思维方式那样在分的前提下进行统合,而是一开始就是合的,并且自始至终都是合的,不存在分的问题。《周易》作为占卜的书,是以预测人事为目的的,但《周易》对人事的把握不像今天的各种社会科学把人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局限在社会生活内部,而是首先把人置于自然世界及其关系之中,在天、地、人的“三才”同构整体中,也即以自然世界的整体结构为基础把握人事的。自然世界的整体结构(八卦及六十四卦)不单是自然界的结构也是人以及人事的结构。《周易》的形成既是整体性思维方式的成果,也开创了中国文化整体性思维方式的传统。

在《周易》的观念中,天地万物以及人都不是单个的实体性存在,而是在关系中的存在,离开关系的要素无法独立存在。《周易》中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中的整体,不是西方文化观念中由个体性的要素构成的整体,而是由各种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所构成的关系体。就是说,《周易》中的整体是关系体,而不是实体性要素构成的机械整体。因此,《周易》中的整体性思维也就是关系性思维,整体源于关系,具体的各种关系都是一个整体,离开关系的整体不再是《周易》观念中的整体。整体与关系的不可分离性意味着整体性思维与关系性思维是同一种思维,即整体性关系思维。对于整体性思维的理解可以说就是关系性思维的内容,按照关系性思维进行思考,就是在关系的整体中进行思考,关系思维也即整体思维。《易传》中表达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六十四卦中卦与爻的整体关系,爻与爻之间的关系,以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都是《周易》的关系性思维方式的表现。

在《周易》的观念中,各种存在都处于关系当中,而且这些关系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变易的状态中的。正是由于变易是一种常态,人才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把握变易当中不易的东西,《周易》提供的就是满足这种要求的简易的方法。《周易》中的爻就是变的意思,爻之间的关系是变易的关系,在时间顺序的意义上,变易表现为生成,因而,《易传》中认为,“生生之谓易”。这种对万物变易关系的理解固定下来就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变易性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中,变易是一种存在的经常状态,变易思维就是要在变易的前提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在相对静止的关系状态下,要主动的促成变化,完成变化,这一意义上的变易就是《易传》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表达的思想倾向。变易性思维方式对后来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孔子自述的自身生命历程的变化,《老子》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都是变易思维的表现;在任何时代强调社会变革时的思维也都是“变通”意义上的变易性思维方式。

《周易》中的主体思维方式就是从人出发来思考问题,又从改变人本身来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方式。从《周易》作为占卜的书来说,虽然其出发点和目的都在于人,但是,这种占卜的方法是要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确定性关系的把握为人提供行为的依据,这种思路中的思维方式其实是一种客观性思维和依附性思维。客观性意味着在人的外部世界的变易性中存在着不易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的;依附性意味着人要依据外部世界中的客观性关系而行动。在这种思路中,人是被动的。但是,在《周易》的整体性观念中,人是存在于关系中,但却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人的活动会影响关系。人的占卜以及对卦象的判断都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周易》中蕴含的人道也是以主体性的人为基础的。因而,《周易》中蕴含着主体性的人,人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易传》对《周易》的解释把《周易》中的人的主体性完全呈现出来,形成了理解《周易》的“义理”路向。《易传》认为《周易》是圣人所作,这已经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呈现。对《周易》中“三极之道”的理解也明确把人的主体地位提升到与天地并列的高度。特别是《易传》把人的主体性落实到人的道德性上,使人的主体性不是抽象空洞的主体性,而是具有人自身的内在根据的主体性。《易传》中提出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实质上是为宇宙之创生赋予了道德性,这也就通过道德性把天人联系起来,强调了人与天地相通、并列的方面是道德性。《象传》中对天人关系一体性的理解也是在落实在道德性上的。《易传》对《周易》中蕴含的人的主体性的呈现和在道德性上的落实,使得这种主体性和道德性成为一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彻底摆脱了原始宗教观念与思维的控制,使人的主体性通过人的道德性挺立起来,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影响着后来中国哲学的总体思想方向。老子的“自胜者强”,孔子的“君子求诸己”都是这种主体性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儒家的“仁道”更是强调人的道德性的思维方式的深入展开。

《周易》中包含的思维方式远非上述所言,像辩证性思维、境界性思维、实用性思维、价值性思维、情感性思维等等在《周易》中都有表现。正是因为《周易》中蕴含着这些影响后来思想发展方向的思维方式,《周易》才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成为“群经之首”,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

【注释】

[1]参见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