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形著论三要素

形著论三要素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形著论三要素本书第二章“三系的标准”对形著的概念作过分疏,综合起来看,这个概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思。牟宗三讲性体离不开道体。以性体保证心体的客观性这一观点,在牟宗三思想中是坚定而明确的。正是这个意义上,牟宗三将心体规定为主观性原则、形著原则、具体化原则。在牟宗三看来,性体与心体是不同的,但又彼此不能分离。

1.形著论三要素

本书第二章“三系的标准”对形著的概念作过分疏,综合起来看,这个概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思。

首先,性体为存有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纲纪之主”。牟宗三讲性体离不开道体。“统天地万物而言曰‘天’,即道体也,即创造的实体也,吾亦名之曰‘创造性之自己’。”(《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490页,8/397)道体是就总体上说,这个总体必须通过个体而显现,这个源自于道体的个体就叫做性体。于是,性体便扮演着存有论原则的角色。这里所说的存有论原则,是说性体是一个总根源、一个本根,一切道德德目都由它而生,都源自于它。

因为道体是就总体而说,性体是就个体而说,虽然立名分际不同,但内容的意义却完全为一,而这种内容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客观性,由这种客观性保证心体坚持一个正确的方向。牟宗三设立性体,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强调性体是客观的,没有性体,心的客观性便无法得以保证。心体与性体的关系可从两方面来看:“融心于性,性即是心,则性不虚悬,有心以实之,性为具体而真实之性,是则客观而主观矣。融性于心,心即是性,则心不偏枯,有性以立之,(挺立之立),心为实体性的立体之心,是则主观而客观矣。分别言之,心是形著之主,性是纲纪之主。”(《心体与性体》,第二册,第487页,6/505)从性的方向讲,这叫融心于性,使性不虚悬,因为有心以实之,从心的方向讲,这叫融性于心,使心不偏枯,因为“有性以立之”。在这两方面的关系中,牟宗三首先强调性体保证心体客观性的作用,这里所说性为“纲纪之主”就是这个意思。所谓“纲纪”就是主持、导节,从而保证心确有客观性,不使其走偏方向的意思。

以性体保证心体的客观性这一观点,在牟宗三思想中是坚定而明确的。他说:“客观地言之之性即是‘心之所以为心’,言心虽活动而不流也,流则驰而逐于感,即非心也,是则性即是心之客观性,即活动即存有也。主观地言之之心即是性之所以得其具体而真实的意义者,言性虽超绝而客观而却不荡也,荡则空洞而不知其为何物也,即非性矣,是则心即是性之主观性,即存有即活动也。”(《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493页,8/400—401)这里“性即心之客观性”的提法特别值得注意。心是可以活动的,但如何才能做到“虽活动而不流”,不逐于感性层面,实有大学问。牟宗三沿用五峰、蕺山的思路,强调性的作用,以性来保证心的客观性,主要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2]

其次,心体为主观性原则,是“形著之主”。形著论即由此而来。“形著”一词出于《中庸》第二十三章,原文为“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意思是有了诚心就会表现于外,表现于外就日渐显著,日渐显著就有光辉发越之盛。宋儒进而讲“性者道之形体,心者性之郛廓”,着力建构道与性的相互关系。牟宗三顺此方向发展,突出形著二字,主要是说心的作用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心才能使性的意义全部显现出来,不然的话,性只是客观的潜存,不能发挥任何作用。这也就是牟宗三所说的:“心是主观性原则,形著原则,言性惟因心之觉用而始彰显形著以得其具体化与真实化。心为物宰是因其为性之‘形著之主’,心性合一,而为物之宰也。”(《心体与性体》,第二册,第439页,6/456)所以,所谓形著首先就是心体能够使性体彰显其存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意思。

“形著之主”又叫“心为性之主”、“主观之主”。牟宗三认为,于性说流行,是客观地虚说,也叫形式地说,其落实处是心之自觉之形著之用。“心为性之主是主观地、实际地为其‘形著之主’,心与性非异体也。至乎心体全幅朗现,性体全部明著,性无外,心无外,心性融一,心即是性,则总谓‘心为气之主’亦可,此就形著之圆顿义而言也。”(《心体与性体》,第二册,第438页,6/455)“心是形著原则。心也者,所以为体现性体之‘主观之主’也。”(《心体与性体》,第二册,第438页,6/455)牟宗三喜欢说性体流行,但这个流行中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是心,即所谓“其落实处是心之自觉之‘形著之用’”。当然,达到极致处,心体全幅朗现,性体全部明著,心无外,性无外,心性融一,但作为初始来说,或作为本质来说,还必须强调心的作用,只有心活动起来了,性才能真正活动起来,才不至于只是潜存自存。

“形著之主”也好,“心为性之主”、“主观之主”也好,说到底,就是前人讲的“心能尽性”。横渠讲过“心能尽性,人能宏道”。牟宗三具体解释说:“‘心能尽性’是道德实践地言之,是由道德实践以证实而贞定那客观而宇宙论地说的心性是一之模型,具体言之,即是由道德心(如恻隐、善恶、辞让、是非等)之主观地、存在地、真切地呈现或觉用来充分实现或形著那客观地说的性。故道德实践地说的道德本心即是主观性原则、形著原则、具体化原则。”(《心体与性体》,第一册,第532页,5/558—559)这就是说,“心能尽性”是一个老说法,从理论上分析,不过是讲通过道德实践工夫,心能够使性的意义真正落实,真正实现。正是这个意义上,牟宗三将心体规定为主观性原则、形著原则、具体化原则。

最后,通过心体形著性体,达到心体与性体完全为一而不为二。在牟宗三看来,性体与心体是不同的,但又彼此不能分离。[3]性体是万物之存有论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本体宇宙论的生化之源,是生物不测的创生实体,是即活动即存有者。但性体必须借助心体的作用才能使自身彰显出来,这种彰显就叫做形著。“形著之即是具体而真实化之为一创造实体也。盖此本心亦是实体性的‘即活动即存有’者。故对‘於穆不已’之性体言,此心即为‘主观性原则’(principle of subjectivity),亦曰‘形著原则’(principle of concretion,realization,or manifestation)。此形著是通过心之觉用而形著,不是在行为中或在‘践形’中形著。是故性之主观地说即是心,心之客观地说即是性;性之在其自己是性,性之对其自己是心;心性为一,而‘无心外之性’也。”(《心体与性体》,第二册,第526页,6/546)这就是说,性的创造作用表现在人处,必须通过道德本心来实现,所以心是主观性原则或形著原则。性只有通过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没有心,性只能是潜存,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性,心也不能得其客观性。牟宗三在这里从性讲到心,从心讲到性,两个方面都讲到了,但他建构形著论更关注的是性,因为只有重视性才能保证心的客观性,才能保证心不陷入种种流弊之中。总之,所谓形著就是心体使性体彰显其存在,一方面利用心体的活动性使性体能够真正活动起来,另一方面又借助性体的客观性使心体具有客观性的意思。

具体而言,以性体保证心体的客观性是为了杜绝王门后学的种种流弊。牟宗三写道:“在自觉与超自觉之关系中,则心体之主观活动亦步步要融摄于超越之性体中,而得其客观之贞定——通过其形著作用而性体内在化主观化即是心体之超越化与客观化,即因此而得其客观之贞定,既可堵住其‘情识而肆’,亦可堵住其‘虚玄而荡’。”(《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454页,8/367)牟宗三认为,在重视心体的基础上,再谈於穆不已之性体,并非锦上添花的简单重复,实有学理上的必要。因为心虽贵,但如果没有性,心也不能保证其客观性。心体之主观活动必须步步融于性体之中,才能得其客观之贞定。牟宗三认为,这是堵住王门后学情识而肆和虚玄而荡之流弊的根本保证。

如此一来,两方面都兼顾,理论就比较完整了:

心宗之慎独犹在自觉活动范围内。在此自觉活动范围内,意知是终极的,故意曰意体,知曰知体,因此得名曰超越的本心。此本心之所以为本心正在其类乎超绝而客观的性体,由性体之然而然也。故前《性宗章》说性体是“心之所以为心”。此即由自觉者而进至超自觉者。由自觉说心,由超自觉说性。性是心之性,心是性之心。性是心之性,“则心一天也”——心形著性而融即于性,则人也而亦天也,自觉即超自觉也,故陆王径直说心就是性。心是性之心,则性一人也,超自觉者即由自觉而见,性内在于心而主观化,则天也而亦人也。是故性与心之别只是同一实体之客观地言之与主观地言之之别耳。客观地言之之性即是“心之所以为心”,言心虽活动而不流也,流则驰而逐于感,即非心也,是则性即是心之客观性,即活动即存有也。主观地言之之心即是性之所以得其具体而真实的意义者,言性虽超绝而客观而却不荡也,荡则空洞而不知其为何物也,即非性矣,是则心即是性之主观性,即存有即活动也。是故“心性不可以分合言”,而总归是一也。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493页,8/400—401

这一段非常清楚地表达了牟宗三重视形著、重视蕺山的原因。依照牟宗三的看法,蕺山区分心宗和性宗,意义重大:心宗讲本心,属于自觉的范围;性宗讲性体,属于超自觉的范围。本心之所以为本心,根据完全在性体,因为它“由性体之然而然”。性体之所以成为性体,也完全依靠心体,单独讲性体没有任何意义。从总体的意义上说,性是心之性,心是性之心,二者完全为一。而从分别的意义上说,心和性又属于形著的关系,在形著关系中,性的作用得以完全显现,心也得到了客观性的保证。性与心的区别,只是对于同一实体进行客观描述,还是主观描述的区别。客观面和主观面相互补充、相互照应,保证了理论的完整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