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鲁冠球的创业历程

鲁冠球的创业历程

时间:2022-08-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7月25日,鲁冠球在白宫拜会了美国副总统拜登,表示万向将尽快让菲斯克公司复产,在美国打造最好的电动车。一贯认为赢得美国就会赢得世界的鲁冠球,把美国作为自己实现汽车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梦的核心舞台。万向集团的事业也得到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赞扬,鲁冠球也连续多次受邀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并发表讲话。

2014年7月25日,鲁冠球在白宫拜会了美国副总统拜登,表示万向将尽快让菲斯克公司复产,在美国打造最好的电动车。随后,他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一消息。

菲斯克是美国顶尖的电动车汽车企业,曾被特斯拉视为最大竞争对手。坚信电动车是汽车行业发展必然趋势的鲁冠球,赶在2014年的春暖花开之前,以近1.5亿美金的价格成为了它的新主人。万向也由此在美国、在汽车产业再下重要一城。

一贯认为赢得美国就会赢得世界的鲁冠球,把美国作为自己实现汽车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梦的核心舞台。在菲斯克之前,万向已经在过去几年,陆续投资并收购了几家美国电动车及配套电池的生产厂家,菲斯克的成功,则让鲁冠球打造出了电动汽车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对鲁冠球的这个电动车大梦。有人相信,更多人报以怀疑。看不清未来时,回顾历史或者可以找到更接近正确的答案。万向的历史,尤其是万向在美国的历史很简单,就是成功,一直都成功。以万向之前收购的拥有世界上最先进锂电池技术的A123公司为例,当时业内普遍预计需要花5年时间才能扭转其亏损,但万向在短短的18个月就做到了,而且目前已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追溯到更远,万向集团则是中资企业投资海外的成功典范,更是极其少数在美国获得领先成就的中国企业,其美国分公司仅汽车零部件一项业务,就每年创收高达30亿美金。万向集团的事业也得到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赞扬,鲁冠球也连续多次受邀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并发表讲话。他认为,无论企业,还是政府的合作,彼此都要拿出“真心实意”,才能真正做到双赢。

创业之路筚路蓝缕

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面对如此贫瘠的环境,浙江人很早就学会了自谋生路,浙商也因此成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商帮。作为此中最为成功和最为典型的实践者之一,鲁冠球最初的商业探索便始于60年代的“自谋生路”。

鲁冠球1945年出生于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工资收入微薄,他和母亲生活在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15岁时,尽管成绩优异却仍不得不辍学,后经人介绍,他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打铁的小学徒。3年徒工期满,工资从最初的14元钱也加到了36.5元钱。谁料,工资仅涨了两个多月,便遇到了“三年困难时期”,鲁冠球也因农村户口而被精简返乡。但是这3年的铁匠生活,使鲁冠球对机械农具产生狂热的爱好。

不想当农民的鲁冠球回乡后,想尽一切办法要跳跃龙门。起先是筹集了110块钱为村里修自行车,可当时农村自行车少,生意清淡。后来看到村民们要走七八里地到集镇上磨米面不方便,而有了办米面加工厂的想法。在亲友的支持下,好不容易筹集了3000元,买了磨面机和碾米机,却不敢挂出招牌。

工厂要用电,这边刚接上,那边就被人掐掉了。六年里,鲁冠球的加工厂换了七个地方。最终,这个“资本主义尾巴”还是被政府取缔了,他所有的家底共1150块钱,盘点好后,连同账本、印章全部交给大队。不得已,鲁冠球出卖了刚过世的祖父遗下的三间旧房,才得以还清欠款。

鲁冠球近照

第一次创业几乎使鲁冠球倾家荡产,但不轻言放弃的他继续寻找着脱贫致富的机会。由于“停产闹革命”,当时人们连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在经过15次申请之后,鲁冠球开办了一个铁匠铺,收了5个合伙的徒弟,挂上了大队农机修配组的牌子。在几个徒弟的帮衬下,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正是这种敢想敢干的性格,让鲁冠球在中国经济奇迹的创造过程中始终跑在前面。

1969年,中央下达了一个文件,每个人民公社都要搞一个农机修配厂。富有经验且有些名气的鲁冠球,被公社邀请去接管破败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于是,鲁冠球变卖了全部家当和自己准备盖房的材料,把换回的4000多块钱全部投到了厂子里。这个所谓的农机修配厂,其实是一个只有84平方米破厂房的烂摊子,主要生产犁刀、铁耙、万向节、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

那个年代做企业,最难的有两件事,一是资源极度匮乏,生产工具和原材料非常难找,钢材要到收废品的货郎家里买,煤则要到杭州货车站附近去捡从车皮上洒下来的煤块、煤渣;二是乡镇企业要到处求人,且处处受人歧视。

对于刚接手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的鲁冠球来说,销路也是摆在他面前的另一难题。那时工厂生产的万向节产品大量积压,工厂有半年不能按时给职工发工资了。鲁冠球便组织多名业务骨干,兵分几路,天南海北,到处探听汽车万向节的生产销售情况,并周旋于各地汽车零配件公司之间,为产品找销路。

当得到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在山东胶南县召开的消息后,鲁冠球租了两辆汽车,带着销售科长,满载“钱潮牌”万向节产品直奔胶南。孰料乡镇企业根本没有资格入场。鲁冠球就与销售科长将带去的万向节用塑料布摊开,摆满一地。3天过去了,那些进进出出、财大气粗的汽车客商却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为解决销售困境,鲁冠球派人到场内一探究竟,原来买卖双方正在价格问题上僵持不下,这对鲁冠球来说是个绝佳机会。他心中合计,即使自己的产品降价20%,也还有薄利。于是马上要供销员贴出降价广告。广告一出,摊前顾客立刻蜂拥而至,“钱潮牌”万向节凭借质优价廉的优势,轻而易举地拿下了210万元的订单。

第一场战役的胜利,让鲁冠球深深地体会到,市场竞争就是价格、质量、成本的竞争。此后,他一直坚持这一原则,原材料涨价时,别的厂都在提高价格,他坚持不提价,把原料涨价损失用练内功、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消耗、提高工效来消化掉,坚持薄利多销,从而使“钱潮牌”产品牢牢占领了国内外大部分市场,并创出了“万向节奇效”。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中国大地,不久,一篇名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的社论让鲁冠球为之一振。国家要大力发展公路运输,而在鲁冠球的工厂里,能与之相关联的就是这种叫做万向节的汽车传动轴与驱动轴的连接器。善抓机遇的鲁冠球当机立断,将工厂里获利不菲的其它产品统统割爱,走上万向节的专业化之路。是年,他的工厂也更名为萧山万向节厂。

计划经济时代,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乡镇企业的生存压力更大。因此,鲁冠球只能对自己的事业给予更加严苛的要求。1980年,鲁冠球接到一封安徽芜湖客户寄来要求退货的信,说发到那里的万向节出现了裂逢。鲁冠球立即让供销科长马上把合格产品连夜送去,换回不合格次品。鲁冠球担心其它地方也会有类似情况发生,于是立即组织了30多人的团队走访用户,凡有不合格的产品,不管是什么原因,统统回收并免费调换新的合格产品。最后鲁冠球将收回来的3万多套次品装进麻袋,以6分钱一斤的价格卖给废品站,造成43万元的损失,工人工资也因此欠发6个月。此后,质量意识从此深植人心。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鲁冠球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尽量做到卖一批产品出去,引一批标准进来,派一批人员出去,学一批新技术回来。在狠抓产品质量的同时,鲁冠球又在改进设备上狠下功夫。他加快设备折旧速度,并将税后利润的80%用于更新设备,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和高精尖的机床。

正是通过如此苛刻的自律,万向这家乡镇企业才获得了与国企同台竞技的资格。在全国万向节厂整顿检查中,他的工厂以99.4的高分居全国同行业之首,被列入全国仅有的三家万向节定点生产专业厂之一。

1983年,中央下发了允许企业承包的文件。敢为人先的鲁冠球成为萧山县承包企业的第一人。事实证明,鲁冠球的眼光和气魄没有错,承包的第一年就超额完成154万元。3年下来,企业取得巨大发展,员工收入也大幅增加,其个人累计奖金44.9万元,他全捐出来包揽全厂没有买足的国库券数量,给乡里修学校……他因此成为《人民日报》1986年通讯《乡土奇葩》的主角。

为了获得自主创业、自主经营的权利,1988年鲁冠球以1500万元向宁围镇政府买断万向节厂股权。次年,实力不断增强的万向开始申请上市。经过几番波折,万向最终成为乡镇企业上市的第一家。

然而,鲁冠球的目光没有停留在这些成绩上,他这时看得更远,也谋得更深了。

海外征战,铸就辉煌

在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作为乡镇企业的万向很难在国内大施拳脚,这最终促使鲁冠球将眼光投向了国际市场

面对陌生的海外市场,当务之急是为自己的产品找销路。1984年春天,拥有世界上最多万向节专利的美国舍勒公司代表在广交会上“相中”了万向,经过一番考察,美方决定下3万套订单。这是中国汽车零部件首次进入“汽车王国”。此事引起了极大轰动,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从此,鲁冠球的跨国买卖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鲁冠球和员工们齐心协力开发出60多个新品种,高质量的产品加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使得万向在海外市场所向披靡,产品一举打入意大利、法国、德国等18个国家的市场。1991年5月,笑意盈盈的鲁冠球手持万向节,成为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人物。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鲁冠球提出“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运作、国际化市场”的战略方针。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的同时,也使鲁冠球认识到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落地生根,必须让企业走出去,在国外设立自己的公司。

设立海外公司的地点首选美国。鲁冠球认为,一则美国是世界经济强国,其市场辐射面广,只有取胜美国,方能取胜全球;二则美国拥有通用福特、克来斯勒等代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方向的最大型国际公司,万向的产品要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必须要进入最高领域。

经过多方努力,1994年万向美国公司在美注册成立,这是万向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公司的产品从低档次的维修市场做起,到1997年正式敲开世界汽车业巨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大门,成为第一家进入美国一流主机配套市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两年之后,万向又进入了福特的配套体系。经过数年的努力,万向产品在美国市场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万向美国公司的角色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其功能开始由海外销售为主向海外并购转变,这其中透露着万向往产业链上游渗透的决心。

2000年,万向将曾经带它进入海外市场的领路人舍勒公司揽入怀中,拉开了收购的大幕。

第二年,万向又斥资购买了在纳斯达克上市、生产制动器的UAI21%的股份,并将1000名新员工招到麾下,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

2003年,万向美国公司成功收购了美国一家“百年老店”、翼形万向节传动轴的发明者和全球最大的一级供应商——洛克福特(Rockford)公司。万向以33.5%的股权成为洛克福特的第一大股东。这是万向在海外兼并收购的第26家企业。同年,万向在美国创建“万向制造基金”,股东则由一批当地的政界、商界和金融界知名人士组成。

此后,万向又成功收购了美国环球控制系统公司(Global Steering Systems)、全球最大的传动系统零件制造商DANA以及美国维修市场汽车加热器和汽车水箱第一大供应商Vista-Pro公司,促进了产业升级。

由此,万向已实现了“三个接轨”:接轨跨国公司运作,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资源;接轨国际先进技术,在美国和中国分别设立技术研发中心,保持与国际汽车主机厂同步开发;接轨国际主流市场,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大众等国际主流品牌厂商都是万向配套的客户。但鲁冠球也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企业国际化决不仅仅是把产品卖到国际上去,而是必须做到实现中外人员、资本以及文化上的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国际资源。

在此认识下,鲁冠球首先考虑的是人力资源结构的国际化。在万向美国公司现有职工中,中方员工只有6名,其余920多名员工都为外籍员工。与此同时,鲁冠球反复在世界地图上选择厂址,哪里有市场,哪里有资源,哪里劳动力成本更低,他就去哪里设厂。如今,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有鲁冠球麾下的公司。除了汽车零部件,它还涉足房地产、能源等领域。而在欧洲、东南亚与南美,也早有鲁冠球布下的棋子。

至今,万向共有员工三万余人,2012年实现营收1165亿元,创利76亿元,出口创汇26亿美元。在国内,已形成6平方公里制造基地,与一汽、二汽、上汽、广汽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60%以上。在国外,美国、英国、德国等10个国家拥有22家公司,40多家工厂,海外员工超过万人,是目前世界上万向节专利最多、规模最大的专业制造企业,在美国制造的汽车中,每3辆就有一辆使用万向制造的零部件。

造车梦想渐成现实

尽管这些年来万向频频做出多元化投资,但汽车零部件产业始终在万向商业图谱中占据着核心位置。从一个本土零部件制造商成为全球工业服务商,万向意欲锻造出一条完整的价值链。也因此,在鲁冠球心底,一个整车制造的梦想愈加清晰起来。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自己心中有一个汽车梦,即使暂时不能实现,也要儿孙来实现。

1999年6月,万向电动汽车项目组筹建成立,随后就确定了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发展路线。2002年,万向自主知识产权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相继研发成功,第一辆电动轿车、电动公交车也随之研制出来。

从2004年开始,纯电动公交车在杭州环西湖旅游线路投入示范运行。自2008年以来,先后有纯电动电力服务车、电力工程车等4款车型通过国家车辆产品公告试验,正式获准上牌。

正当鲁冠球要在电动车市场大施拳脚之际,全球金融危机来袭,仅“万向钱潮”一支股票市值便损失了130亿元,两个月订单锐减1/3。

在经济萧条之际,万向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于2009年4月在杭州奠基。为了给员工提升信心,鲁冠球举办了一个热热闹闹的仪式,他在仪式现场致辞:“经济萧条了,几年后可以再繁荣。而生态危机了,有的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有的永远都无法恢复”。在这一年,为实现产业升级,万向着手调整投资方向,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确定为重中之重的发展方向。

鲁冠球说:“危机中,很多人开始缩手,但我要伸手。”那一年,万向荣获了国家创新型企业的称号。

随着大环境逐渐变好,加上万向逆势并购, 2009年下半年,万向迅速恢复体能。2010年5月底,万向电动汽车与美国Ener1公司达成协议,将在杭州建立全自动化的电芯及电池系统生产基地。美国当地媒体对此次签约的评价是,这次来自中国浙江和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握手将带来巨大的增长。2008年,《福布斯》的评价更具战略性:“万向在美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成功并购和发展,使其掌舵人鲁冠球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袖。”

此后,万向快马加鞭,加快了投资的速度。2012年2月,万向与美国史密斯电动车公司在洛杉矶中美经贸合作论坛上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杭州成立合资子公司,由万向投资1亿美元用于开发并生产电动商用车,包括纯电动校车。

2013年1月,万向成功收购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美国A123系统公司。A123公司是美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锂电池制造商。作为清洁能源汽车产业的标杆性企业,A123与美国通用、菲斯克、德国宝马以及中国上汽集团等主流汽车厂商建立了供应合同关系。鲁冠球认为,A123能成就他的电动车梦想,它能为汽车安装上一个奔腾的心。在被万向收购后的短短18个月内,A123公司已经扭转了亏损的局面,且2014年全年的订单已满,产品供不应求。

2013年3月,万向美国公司又联合其他投资人完成了对国际汽车零部件厂商——美国BPI公司的整体收购。美国BPI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专业生产和销售刹车零件,其主导产品售后市场业务规模为全美第一。此次并购有助于万向进一步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在国际市场的布局和地位。

10月,工信部发布新一批电动汽车生产“牌照”,万向榜上有名,市场的曙光终于照进。对于早在1999年就进行了电动汽车业务立项的万向来说,已经等待了14年。14年中,万向在电动汽车上投入了50亿元。鲁冠球有压力,“所以企业其他地方一定要赚钱,否则要做的事都是一句空话。”但他很明确,“我希望万向成为一家受世界尊敬的企业。万向以后就是为清洁能源奉献一切。”

2014年2月,鲁冠球与他的汽车梦更近了一步:他领衔的万向收购了一度被电动车新贵特斯拉视为敌人的菲斯克,万向由此瞬间跳上了电动车产业的最前沿。菲斯科汽车公司是全球最优秀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之一,竞购菲斯科是鲁冠球多年谋划的电动车产业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将菲斯科收入囊中后,万向终于实现了由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打造。已经初步完成了横跨太平洋两岸、中美优势互补互动的电动汽车产业布局。

面对方兴未艾的电动车市场和追捧者的热切盼望,拥有最先进技术的万向却淡定地表示,并不急于将菲斯科重新包装后推向市场。对此,鲁冠球强调说,万向致力于在美国打造最好的电动车。

作为中资企业投资海外的成功典范,万向集团得到了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赞扬,鲁冠球也连续多次受邀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并发表讲话。他认为,不论是企业之间还是政府之间,一定要拿出“真心实意”,加强互相沟通、互相了解,才能真正做到双赢。为此,万向公司从2012年开始参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倡导的“十万强计划”,资助近400名美国年轻人到中国去交流、学习,为中美之间的沟通构建通途。

从一个铁匠变身为资产超过百亿的集团负责人,鲁冠球的成就非凡。几十年来,他先后荣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全国新闻人物、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职工、中国经营大师、中国乡镇企业功勋、中国改革风云人物、紫荆花杯中国杰出企业家、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国际优秀企业家。

不仅如此,2013年,他亦被《美中时报》评选为“2013年美中经贸领军人物”,他的上榜理由是,“取胜美国方能取胜全球”的战略,不仅使万向较早融入美国汽车行业,而且成为美中经贸合作的标杆企业。

致富思源,感恩回馈

许多人会好奇,把一家“铁匠铺”办成了现代化大公司,鲁冠球靠的究竟是什么?他认为办好一个企业,除了要把握市场机遇、符合政策导向、加强管理技术、准确运筹决策等之外,最需要的是重视人。被尊重和善待的员工,只要你有一分投入,他就会有十分的回报。

当2008年经济危机万向的效益不断缩水之时,鲁冠球坚持做到不裁员。“只要企业还在运转,就决不抛弃一名员工。”鲁冠球的话成为员工最好的定心丸。他不仅不裁员,还为员工加薪。为保证落实加薪目标,鲁冠球特意要求分阶段检查工资发放情况。

不仅要让员工的钱袋满,还要让员工的脑袋满。经过多年发展,如今万向已逐步形成了“新员工培训计划—员工再培训计划—精英培训计划”三大层次、“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发展培训”三大模块等多层次培训网络。在此基础上,公司还给予员工以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为目的的自我开发以及公司奖励性培训,由此构成了万向持续、动态、全员的培训开发体系。

鲁冠球曾提出“奋斗十年添个零”的目标。第一个十年,万向第一个“万元户”出现在操作者中;第二个十年,万向第一个10万元户出现在业务员中;第三个十年,万向第一个100万元户出现在管理者中;第四个十年,万向第一个1000万元户出现在经营者中;2009年7月,万向提出了将“奋斗十年添个零”继续下去的目标。鲁冠球明确提出,要“以人才优势引领未来发展”。他说,第五个“奋斗十年添个零”的目标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万向有句话叫做“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取之而有道,用之而欢乐”。鲁冠球解释说,财散,不是光散给万向员工,而是要散给全社会;欢乐,不只是他自己快乐,或者万向员工快乐,而是要全社会都能快乐。万向创造的财富是全社会的,最后一定要全部回馈社会。因此,在治理好企业的前提下,多年来,鲁冠球也持续不断地为公益慈善工作尽心尽力。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万向就帮各村办了企业,让农民富起来;八十年代开始搞立体农业;九十年代起先后出资2000余万元为重庆、浙江、内蒙古贫困地区建了16所学校,并长期资助;向浙江省慈善基金、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农村青年基金、教育基金、残疾人基金、老年基金、见义勇为基金等捐款6000余万元;向春风行动捐款959万元;2008年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525万元;还捐建了敬老院、医院,专项出资助医、助贫、助“老少边”区、助“光彩事业”;参加“送温暖工程”、“彩虹行动”;2010年10月捐资宁围镇慈善分会留本冠名基金1亿元。

从2000年开始,万向在贫困地区开展“四个一百工程”,即资助100名孤儿成长、100名特困生读书、100名残疾儿童生活、100名孤老养老。2006年起已扩展为“四个一千工程”,受助点已遍布浙江省11市72个县,每年出资1200万元,资助人数超过5000人。2008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四个一万工程”,率先在四川、重庆等四个地震灾区启动。当年使5274名孤儿、残疾儿童、特困生、孤老受助。2010年在黑龙江、河南、安徽、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新设20个资助点,新增2865人;2011年继续扩大了资助范围,在贵州、山西、青海3个省设立了24个新增受助点;2012年又新增了青海资助点,使资助范围扩大到全国20个省210个县,受助人数达到近两万人。在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万向“四个一万工程”支出仍然超过2900万元。万向至今用于慈善事业的支出金额累计已超过5.09亿元。

通过公益慈善,万向做到了四个“回馈”:捐资办教育是最大的慈善事业,这是回馈社会的最好载体,也是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平台;其次是回馈农业,通过资助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基金,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第三是回馈公共事业;第四是回馈天下穷人。

正因为万向这种孜孜不倦地探索创新慈善新模式的精神和成果,2009年,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企业)奖,2012年和2013年连续获得由民政部主办的我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

鲁冠球一直被誉为企业的“常青树”,创业至今已经40多年却一直屹立不倒,许多和他同时代的企业家在喧嚣一时后都早已烟消云散。在总结自己的“长寿”秘诀时,鲁冠球说:“只要你尽心、尽责、尽力去做一件事情,当别人一周工作5天,而你365天都不休息,别人在过年初一,而你还在接着干,那么你一定能成功。怨天尤人没有出路,消极悲观走向死路。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地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他说,“做什么都要时机或者机遇,但认准了目标,就不能懈怠。”

创业苦,守业难,也许没有什么词比“脚踏实地”更适合用来形容万向。事业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越付出,越会懂得珍惜;越创造,越感到责任重大。鲁冠球说,他要把电动车做到世界领先,圆自己的汽车梦,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努力。

曹其敏 华翔航空(香港)有限公司/L’VOYAGE 创始人

在很多人眼里,出身名门就意味着拥有一切。人生不需要太拼命,也能克绍箕裘、堆金迭玉。然而,曹其敏却为自己选择了另一条路:家族名声显赫、坐拥财富万贯的她,选择了奋斗自立,用自己的一双手去开创人生。

在酒店管理、金融、服装、化妆品等领域打拼多年后,她跻身于男人主宰的航空界。凭借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在从零开始的挑战中,成功开启香港公务机市场的大门,也由此成为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先驱和翘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