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兆基:以富有远见并建立亲力亲系

李兆基:以富有远见并建立亲力亲系

时间:2022-08-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富有远见智慧和亲力亲为闻名,在商业经营中注重“四两拨千斤”的李兆基,在慈善公益上,也同样追求这种杠杆效益,强调“捐钱不要只看银码,除了捐钱,也要出力”。内地解放以后,英国很快承认了中国的地位,并建立外交关系。恒基兆业成立后的两年间,香港经济因石油危机的冲击陷入低潮,地产市场一直低迷,李兆基依然坚定信心,高瞻远瞩。

以富有远见智慧和亲力亲为闻名,在商业经营中注重“四两拨千斤”的李兆基,在慈善公益上,也同样追求这种杠杆效益,强调“捐钱不要只看银码,除了捐钱,也要出力”。强调慈善也要追求回报率。也正因此,深感教育事业之重要的他,常年来最为重视的就是教育。在香港,全港9间大学全都获得过他巨额的捐赠;在内地,他对教育的捐赠包括对农民的培训和再教育。

他于1982年牵头创立的“培华教育基金会”,是香港支持内地发展的标志性公益项目,开启香港商界献身内地建设的历史性篇章。他于2005年以“李兆基基金”名义捐赠3.3亿元人民币启动的“温暖工程百万农民培训”计划,计划在内地1000个县培训1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及1万名乡村医生,以此改变乡村,造福乡亲。他也先后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累计捐赠超过5亿元人民币,勉励中国一流高校培养出不逊色于牛津、剑桥、哈佛的世界级高材生。

在教育之外包括救急救灾、援助医疗事业、发展体育事业等领域,李兆基也身体力行,积极担当,备受赞誉。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不但在不到半月的时间内先后累计捐款近6亿元人民币,而且第一时间抵达灾区,表达关切;而在国家游泳中心的建设中,他也捐助了1亿元人民币资金。

世纪富豪

李兆基1929年1月29日生于广东顺德一个富裕家庭,在家中排行第四。如今,许多香港人都尊敬又亲切地称呼他为“四叔”。

李兆基出生时,父亲李介甫已拥有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两间门店,经营着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李介甫非常重视教育,10岁时,就礼聘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梁惠民先生做了李兆基的老师。梁惠民发现李兆基勤于思考,于是常结合课程提出一些问题,启迪他的思维。有一次,在教授完“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之后,梁先生要求李兆基把这番道理结合现实生活去理解。很快,少年李兆基就结合他接触金铺生意时已积累的大量经验给出一个老到的答案:“比方说,一个人只有一块钱做生意,那就只有买进一块钱的货。赚了固然开心,万一蚀了也就算了。要知道适可而‘止’,才不至彷徨无主,从而身心镇‘定’,才不受邪恶念头侵袭,便可明心见性,思想宁‘静’,自然气定神闲,理得心‘安’,这时从容处世,更能周详考‘虑’,且可策划将来事业发展,自然成就可‘得’。”梁惠民听了以后感慨不已,对李兆基说:“将来你长大了,势必会为中华民族争光。”

李兆基从6岁开始就被父亲安排进家里的商铺里头学习生意。到12岁时,已熟练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术及知识,并出任天宝荣金铺的头柜,成为顺德无人不知的神童和黄金奇才

1948年,已经做了4年掌柜,得到充分磨炼的李兆基,带着1000块钱只身去了一个他曾经有过多次停留,并从内心产生向往的地方——香港。一到香港,他就发挥老本行优势,在香港中环文咸东街从事黄金买卖、外币找换以及汇兑等生意,一年时间,就积到第一桶金。

内地解放以后,英国很快承认了中国的地位,并建立外交关系。李兆基意识到香港将成为中国通向世界的桥梁,又抓住机会做起贸易生意,赢得比较丰厚的利润,并很快发现了另一个好机会——地产。当时,香港人口急增,工商业开始发达,政府和市场上的房屋兴建计划,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李兆基认为,地产将大有前途。

因为地产投资需要大量资金,而当时自身力量又有些不够,李兆基就与郭得胜、冯景禧等3人合作成立了一家地产公司——永业公司,正式踏入了地产经营的行列。在3人全力投入下,永业旗开得胜,站稳脚跟,并购入沙田酒店经营。1963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又将永业合组,成立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1972年8月23日,新鸿基企业又以新鸿基地产名义上市。

此后,目光远大的3位合伙人,为求得各自事业的更大发展,合久而分,自立门户——冯景禧转向证券业发展,成立了“新鸿基证券有限公司”;作为主席的郭得胜坚守新鸿基的门户。李兆基则利用从新鸿基分得的资产成立永泰建业有限公司,并于1972年11月6日上市。1973年4月,香港股市骤然疯狂下泻,地产市场也十分暗淡。李兆基认定这正是收购土地的黄金时期,遂于当年7月10日成立恒基兆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基兆业),并收购了上市公司永泰50%以上的股份,开始加快地产发展步伐。

恒基兆业成立后的两年间,香港经济石油危机的冲击陷入低潮,地产市场一直低迷,李兆基依然坚定信心,高瞻远瞩。他在恒基兆业成立3周年时出版的纪念刊物中写道:“香港为世界贸易之枢纽,亦为国际金融中心,向属工商重镇,旅游购物胜地,因其具有经济之潜力,足够之工源,低廉之税率,及汇兑之自由,凡此皆足以做成其优越地位。由是万商云集,人口荟萃,加上战后人口急剧膨胀之下,已接近50万之众,而全港土地仅约400平方里,其中适宜发展、可供建屋者不及20%。地狭人稠,寸土寸金,居住乃成生活重担。每年婚嫁觅居青年数以万计,楼宇需求,有增无已。加以市区可供发展土地日形短缺,当局虽有移山填海之方,普建廉租屋宇之策,无奈缓急不克相应,预见数年内‘屋荒’仍然存在,而地产业将必璀璨,楼宇价格,长远着眼,应予看好。”至今,这个判断都仍具参考意义。

凭着这种远见和信心,在恒基兆业成立不到3年内,李兆基就抓住一个大机会,缔造出一个地产奇迹。1975年,香港政府宣布了为沙田填海建设招标的消息。李兆基看好这个契机,联合好友郑裕彤、李嘉诚以及郭得胜,于1976年以2060万元港币投得沙田第一城项目。之后,一支浩浩荡荡的地产集团军,在他的统筹下开向了沙田,并用13年时间完成整个项目。到1997年时,整个项目总价值已高达400亿元港币,如保留至此出售,其利润有1000倍以上。事后,李兆基还幽默地说:“早知如此,任何一家当年若独立承建,今天就可以跷起二郎腿,什么都不必干了。”

除目光长远外,因地制宜的产品、良好的管理和低成本控制,以及薄利多销策略,也是恒基兆业成功的秘诀。李兆基有句名言:“细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他认为,做小生意最重要的是勤力,艰苦奋斗,不能把时间及金钱用在吃喝应酬上。而做大生意,最紧要是计数精确。生意大,出入的利息,多一分少一分都很重要。因此,他还有一个人人称道的外号——“铁算盘”。

李兆基看得远,算得准,记忆力和执行力惊人。对辖下的地盘、面积、入价、可供发展什么副业,他都了如指掌。对集团属下的业务,他都亲力亲为。亲自指导绘图、设计,并将自己当作用户,设身处地地考虑住宅怎样设计才更实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次,他看到一张专为中小家庭设计的面积较大的房屋示意图。拿起来就对设计师说:“中小家庭很少会在家里招呼亲戚朋友,同事互相拜访的情况亦不多,有什么喜庆宴会,都是光顾酒楼茶室,因此客饭厅反而不必太大。多出的面积应设一个浴室放在主人房里,就更有特色了。”后来,他的这个发明大受欢迎,并被迅速普及。

李兆基获取土地的办法也与众不同。在香港,恒基兆业很少参加政府的土地拍卖,但总有办法买到地盘,而且质优价廉。这主要在于他有两大法宝。第一是购入“乙种换地权益书”。当年,港府征收新界的农用地作发展用途,是先用换地权益书向农民们分批收地,等政府有可建房屋土地集中拨付时才与其交换。这让很多希望立即套现的农民在政府换地令之前,拿着换地权益书无计可施。李兆基就以现金购入他们持有的换地权益书,既受欢迎,价钱又便宜。等政府一宣布开发计划,他买得的大量权益书就会变成可发展的地皮。第二种购地办法,则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旧楼改建。买下黄金地带的旧楼,在旧地盖新楼。这种办法一举多得,发展商得利、市容焕新、旧业主套现、政府增加税收,但却十分辛苦,因为单独收购一个小物业(如一个住户)并不能支持一个地产项目的发展计划,所以恒基兆业还练出一个绝活——并楼。通过向某个目标地盘上的多个业主收购物业,凑零为整,得来土地。为了收到旧楼,他布下天罗地网,除面向本港外,还到在港留有物业的侨民移居地找楼买。并楼极其艰辛复杂,一个业主不卖就会满盘皆输,但恒基兆业却对此情有独钟,几十年来,并楼无数。李兆基有关于此的另外一句名言是“寸土必争”,也传播四方。

对于集团发展的项目,李兆基也是“寸土必争”。他始终把让香港最广大老百姓住上房子作为使命,恒基兆业的经营也以此为基。李兆基有一个分散、分细、分期、分层的“四分散”经营原则。所谓“分散”是购入土地不应集中在某一区域,而应分散于港九新界各地;“分细”是设计住宅单位要以越小越好为原则;“分期”是指分期付款,其目的在于更进一步减低购房者的经济压力;“分层”则是在买入地盘设计规划时,就要以兴建分层住宅(高层住宅)为目的去考虑。通过“四分散”,恒基兆业推出了大量受到普通市民欢迎的住宅项目,为众多财力有限的中低收入家庭圆了安居梦。

李兆基发展事业,还始终坚持一个宗旨——不能只顾自己赚钱,也要照顾他人的利益,信誉最要紧。恒基兆业刚成立就遭遇市场低迷的冲击,当时,不少地产商都选择减发员工工资或拖延工程款等办法渡过危机。但李兆基却对公司财务人员说:“现今好比十面埋伏,草木皆兵。在这种险境下领军,最重要的是粮饷充裕,切勿无端扣军粮,若影响军心,折损士气,反而就因小失大了。”同时,他还特别提醒,务必要准时结账给承建项目的包工建筑商们。他说:“其实是时势不好,自己担心,别人也担心。自己手紧,别人也手紧。千万别鼓励恶性循环。”因此,恒基兆业一直是最受包工建筑商欢迎的地产商之一,只要李先生一有楼盘,千军万马就跟上去。

低成本,薄利多销,信誉又好,再加上立足长远发展,对长远充满信心,所以,无论市道如何,李兆基都奉行一个策略——地照买、楼照盖、房照卖。而且总能顺利买卖,货如轮转。

1983年和1984年,香港因主权交接问题导致经济萧条,许多地产公司冷冷清清,李兆基正好在前期的市场畅旺中,从恒基兆业分拆出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简称恒地),于1981年7月23日上市,不但有大量的楼盘在建,而且与20多家银行有借贷关系。正是银行、建筑商们纷纷给予了信任,以及薄利多销策略带动的大量购买,使他平稳渡过了从商以来最大的考验。

1985年,主权问题明朗以后,香港地产开始回升,李兆基又通过恒地收购了永泰建业公司,并于1988年将永泰更名为恒基发展(简称“恒发”),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香港资本市场的地位。

拥有恒地和恒发两间上市公司后,香港也迎来一个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期。李兆基紧握时机,以兴建分层住宅、分期出售为主,从速购地、从速建楼,并从速出售,带领犹如工业造楼机器的恒基兆业火速崛起。

1990年以后,恒基兆业又结合香港及内地的经济形势,在两地参与大量商业楼宇建设,如当时世界耗资金额最大的私营发展项目——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等众多大型地标性项目的兴建。同时,还迎合普通市民日益强劲的购买能力和消费需求,将住宅的品质全面提高,不断在大型高密度地盘上增加会所康乐设施,以进军高档物业市场。继续在新的时代,紧紧把握住市场的趋势,领先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恒基兆业进入黄金时代。单以上市公司之一恒基兆业地产1990年到1996年的营业额、税前盈利、总资产以及市值比较,就可以发现李兆基的事业是多么突飞猛进。其间,恒基兆业的营业额由1990年的40亿港币升至1996年的153亿港币;税前盈利由1990年的24亿港币升至1996年的108亿港币;总资产由1990年的146亿港币升至1996年的787亿港币;市值更由1990年的136亿港币跳升到1996年的1325亿港币。1997年,李兆基更取得一个大突破,让恒基兆业成为首只在日本上市的香港股票。

致力地产业务的同时,李兆基还致力多元化经营,并通过将多元化公司业务向地产业的拓展,继续壮大主业地产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他先后收购了中华煤气、香港小轮以及美丽华酒店集团的控股权。同时,他也把事业拓展向香港本地区之外,在新加坡、加拿大以及中国内地等地参与了地产项目的投资,并获得丰厚回报。

1995年,李兆基被《亚洲周刊》授予企业家成就年度大奖,被《福布斯》杂志评选入世界十大富豪之列,排名第7位。1996年,李兆基再次跻身此列,并以150亿美元资产,在全球富豪榜中两度排名第4位,一举创造了华人在世界财富版图的最高坐标位,其领先地位,不但前无古人,而且至今尚无来者。

时至今日,恒基兆业地产已成为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雇用约8000名员工,是全香港拥有最多农地之发展商,也是香港在内地拥有最多土地储备的地产商之一。相对规模而言,公司最近10来年所完成的一系列项目更引人注目,其中包括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综合发展项目、北京的环球金融中心等项目都已成为城市的地标和骄傲。

进入新世纪之后,依靠地产取得世界级成就的李兆基逐步淡出地产的经营,转而投身到一个新的领域——投资。并且同样取得卓越成绩。2004年12月15日,已逐渐将企业经营交给下一代及专业人士打理的李兆基宣布成立了“兆基财经企业公司”,专门管理家族分散在全球的高达500亿港元的投资,由此开始了一个全新的事业。之后,人们便不断地听到李兆基就在股市大手笔买卖的消息。

这个转变不是李兆基的一时冲动,而是他深思熟虑的抉择。他认为,香港房地产业伴随市场饱和竞争的加剧,将越来越向微利行业靠拢,而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却将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越发牢固。由此,他看到了新的机会,他说:“香港的房地产业竞争太大,传统地产发展商要开拓新的业务,而从事财经业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面对为何要转向投资领域的提问,李兆基坦然地说,这是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你要看看当时香港股市的市值多少?内地企业市值多少?盈利多少?成交额多少?”他说:“现时全世界的金融精英云集香港,大家都看好内地企业的股票,这几年投资内地股票才有可为。1997年可以说是没有股票可炒,港股成交量较少,上市公司数目不多,过去外资投资银行较少,每家外资银行只有100人在港工作。目前情况不同,每家外资投资银行如美林、高盛及大摩,起码有一万至两万人在港工作。”

决心转向这个领域后,李兆基开始再次创业。“开始投资新事业以后,我每年都会到海外考察学习,到美国、日本、欧洲,与财经业人士见面,了解他们如何投资,听听他们的意见。人如果聪明及有眼光,问一便会知二。当你收集十几二十人的意见后,再凭自己的眼光去作判断,也许你会比他们更懂得投资。”年近八十高龄的他自信满满地说。

在“问一便会知二”的快速熟悉过程中,李兆基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从2004年起,他先后斥巨资大量购买在港上市的内地中央企业股票,中国网通、中国人寿、中国财险、中国电力、中石油、中海集运、平安保险、交通银行、中远控股、神华能源、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众多企业都得到他的垂青和巨资进入。除了股票之外,外汇、期油等,他也都积极介入,而且取得超出意料的回报。其间,李兆基也被誉为是“亚洲股神”,成为备受香港资本市场关注的旗帜性人物。

至2007年年末,兆基财经企业的资产规模已在3年多时间里由500亿港元成长至高峰时期的超过1200亿港元。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让恒生指数由接近32000点跌至21000点,最惨跌至11000多点,也让李兆基“本来欲以1变8、几何式的投资回报计划”被打回原形,损失惨重。

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李兆基表示自己在投资领域已经历3次重要关口:一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买日本债券资金翻一番;再就是当年的国企香港上市;然后是2008年以来的金融海啸。前两次的机会,他都以胜利者姿态成功把握,但却遗憾没躲过第三关的灾难,因此还拒绝自己被称为“股神”。

但即便如此,李兆基在资本市场的投资规模依然位居亚洲私人投资基金之前列,对未来,他亦是充满信心。

慈善大家

从内地走到香港的李兆基,始终对家乡和祖国满腔赤诚。

1978年,内地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而得以和家乡恢复联系的李兆基,当即与同乡郑裕彤一起捐资180万元用于扩建顺德华侨中学;1980年,又再捐资310万港元兴建“顺德医院”。

当内地开始招商引资,并向海外华侨华人发出回国参与建设的号召后,李兆基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其中。早在1980年时,他就与胡应湘、李嘉诚、郑裕彤、冯景禧、郭得胜等香港著名企业家联手,在广州投资了当地首家中外合作的大型五星级酒店。之后,又与利铭泽等共同投资了广州引进首批外资企业之一的花园酒店。花园酒店是国内第一批高星级酒店,至今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五星级商务酒店之一。店名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在经营期间,双方诚信合作、互利互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硕果、合作经营的样板”。

投资这两间酒店后,李兆基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安排长子李家杰全权负责恒基兆业在内地的业务发展,并完成了以耗资33亿元人民币的北京恒基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投资项目。到1996年时,恒基(中国)已在内地拥有22项地产项目,资产估值137亿港元。当年,李兆基还将在内地的业务全权交给长子李家杰经营,并将恒基(中国)成功上市,成为恒基兆业集团的第6间上市公司。

进入新世纪后,恒基(中国)除积极开发在北京、上海及广州的地产项目外,还以“核心城市,核心地点”为理念,在内地众多二三线城市发展。到2008年年末,集团在内地的土地储备共1.157亿平方尺,另有楼面310万平方尺作为投资物业。而且,其土地储备还在大量增加。同时,集团也在内地有多个大型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中,代表性项目包括,地处北京CBD中央商务区中心区的北京环球金融中心,以及投资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高度达430米的长江以北第一高楼——沈阳国际金融中心等。这些项目,全部选址于市区的繁华地段,不仅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与形象。

地产之外,李兆基也带领恒基兆业旗下其他业务进军内地。如中华煤气近年来就在内地市场上迅速发展,抢得先机。如今,中华煤气已在中国18个省市经营有90个项目,2009年,公司管理层还表示,计划投资40亿至50亿元人民币,在内地发展新能源项目,具体项目包括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煤化工项目、山西煤层气项目,以及安徽省、河北省及浙江省杭州市的天然气管线项目,还有位于吉林省的天然气管线和气田资源开发项目等。

透过这些投资,李兆基在内地建立了庞大的事业体系,为各地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但他和恒基兆业在内地更受人瞩目的,还是在服务社会发展,特别是支持内地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上的大力贡献。

1981年10月,李兆基曾率领一个包括工商学多界别在内的香港访问团到访北京,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先生的接见。廖副委员长说,“文革”中,人才备受摧残,培养人才是国家的当务之急。李兆基回到香港后立即筹备,并捐出500万元港币,在好友霍英东、郑裕彤及王宽诚的共同支持下,于1982年成立了“培华教育基金”,并被推举为信托理事会主席。培华成立后,以短期培训班为重点,致力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训人才,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投放了大量资源。与此同时,培华香港同仁也通过为祖国培养人才,进一步认识祖国,领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祖国经济崛起的无限活力和前景,更为有机会参与这项伟大的时代工程深深感到鼓舞和自豪。近两年,香港培华教育基金还应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捐资帮助中华职教社的“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以帮助培训内地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其转型就业提供保障和服务。2007年3月5日,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还特别在京向香港培华教育基金颁发“炎黄奖”,以奖励其在内地人才培训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截至2012年12月31日,培华先后资助、主办或协办了近600个项目,接受资助的人士约70000人次。

对内地公益事业,李兆基也一直鼎力参与,仅在顺德就捐资超过亿元之巨。恒基兆业还没有进入内地之时,他的捐助行为就已开始,并延续至今——1978年与郑裕彤一起捐资180万元扩建顺德华侨中学;1980年捐资310万港元兴建“顺德医院”;1991年捐赠500万港元助建顺德体育中心;1994年与郑裕彤各出资8000万元人民币兴建了两所高级中学——“顺德李兆基中学”和“顺德郑裕彤中学”等。1996年,顺德举行首届教育基金百万行,已是世界第4大富豪的李兆基不但捐资,而且亲自参加全程活动。

在香港的慈善公益事业中,李兆基和他的家族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早在1978年,他就斥资2000多万元重建了香港培侨中学,并于同年捐资支持香港顺德联谊总会,创办了葵涌顺德联谊会李兆基中学。1979年,他又在英国牛津大学华顿书院设立“李兆基奖学金”,年年资助数名香港优秀学生负笈牛津,之后,他本人还被膺选为该院荣誉院士。

1980年以后,恒基兆业不断壮大发展,李兆基也以更大力度支持教育。至今,根据媒体公开数据,仅2005年以来,李兆基对全港9所大学都已有巨额捐赠。其中包括:捐出约11亿港元予香港大学、约7亿港元予香港科技大学,同时,也为香港理工大学等捐款数亿元。

李兆基常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始终认为,若不择手段,没有道义,发达了也没有用,做人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理想。因此,事业稍有成就之后,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在多个领域,奉献社会。

即使在营商环节中,他也是“高出一筹”地坚持着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大众的温情。向中华煤气用户让利事件是李兆基近年来在香港社会为人乐道的事件之一,也是他本人“颇感安慰”的事情之一。

2005年前后,李兆基名下一间私人公司与澳洲签订了一份为期25年的液化天然气合约,当时定价每桶油当量25美元。后来国际油价上升,天然气价格跟着油价上升,升至超过60美元一桶。这让李兆基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让自己的私人公司以原价即25美元每桶的价格,将此笔天然气卖给自己所持有的上市公司——中华煤气,二是以现货价格即超过60美元每桶的价格,将此笔天然气卖给自己所持有的上市公司——中华煤气。而按第一个选择做,李兆基会损失掉数目庞大的利益,按第二个选择做,则会令中华煤气成本上升,其用户使用煤气的价格也会大幅上升。慎重考虑后,李兆基决定放弃自己唾手可得的巨大利益,按照自己的成本价25美元的价格向中华煤气供应。根据财务顾问计算,在他选择的这个安排下,中华煤气的用户每年可以节省8亿港元,25年下来,便可以省下200亿港元。也因为此,李兆基经营的中华煤气一直坚持了煤气费的不上涨,2006年更是减价10%。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便宜来、便宜去,用户得益,何乐而不为?”李兆基说,“我觉得这样做对得起大家。”

以富有远见智慧和亲力亲为闻名,在商业经营中注重“四两拨千斤”的李兆基,在慈善公益上,也同样追求这种杠杆效益,强调“捐钱不要只看银码,除了捐钱,也要出力。”强调慈善也要追求回报率,也正因此,深感教育事业之重要的他,常年来最为重视的就是教育。他说:“我们商人喜欢求实际效果,教育的回报率最高,因此最值得我投资。以小学教育为例,如在大陆教育未普及之荒僻地区,用很少金钱便能开设多所学校,教育不少的学生,这不是回报高、收效广吗?这些受捐学生成才后,还可把他们的学识传授不知多少人,对祖国建树良多,我引以为慰。”

李兆基所关注的教育也包括对成年人的再教育。早期得培华之外,2005年,李兆基以“李兆基基金”名义捐赠3.3亿元人民币,再配合上政府3亿元人民币的支持,在内地展开最大型的慈善农民培训项目——“温暖工程百万农民培训”计划。除了捐款,李兆基更派出长子李家杰亲自督导项目,在内地1000个县培训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及1万名乡村医生,帮助农民获取谋生技能,助他们就业,以达致“一人受助,全家受惠”的目标。以一般3人家庭推算,单就这项计划,将可让超过300万人受惠。“我拿几亿元帮了100万个农民。”这个项目也因此成为李兆基最近最满意的慈善项目之一。

2009年,有鉴于“温暖工程——李兆基百县百万农民及万名乡村医生培训”计划进展顺利,李兆基又再捐出6000多万元人民币予广西和宁夏,培训10万名农民工。同时,还从自己成立的“上善基金”拨出1400万元,在宁夏建造6000个雨水窖。据李兆基当时透露,新成立的上善基金以《道德经》“上善若水”作为理念,分阶段投入资金可能多达百亿元,将重点资助内地缺水地区。

虽然重视教育,但教育事业并不是他唯一捐助的对象,比如,医疗卫生也是李兆基支持的事业之一。他数次捐款支持国际康复机构、香港公益金及爱丁堡公爵奖励计划,并曾投资约10亿港元兴建了为市民提供医疗福利的国际医务中心——仁安医院。而在北京奥运会重要场馆——国家游泳中心的建设中,他也捐助了1亿元人民币资金。

令内地人民印象尤其深刻的,则是李兆基和他的家族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大爱大善之举。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李兆基即带领他的家族和企业投身到赈灾行动之中。其间,他们先后三次向灾区同胞伸出大爱之手,不但在不到半月的时间内先后累计捐款近6亿元人民币,创下捐款数目之最,而且,他们还贯彻“除了捐钱,也要出力”的精神,亲自抵达灾区,表达关切,筹备赈灾,成为极少数既出大钱又出大力的富豪企业家之一。

有鉴于灾区需要为灾民提供心理辅导的情况,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更是不辞劳苦为此奔波,除了筹集大批物资外,还亲自组织“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派出多名心理医生前往四川成都及重灾区,为灾民提供心理辅导。由其赞助的清华大学“李家杰精神卫生研究与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也快速抵达灾区提供帮助。李兆基本人则迅速抵达四川,对四川遭遇地震灾害表示关切和慰问,希望能为灾后重建工作尽一份力。之后,李家杰个人捐助设立了“李家杰珍惜生命基金”,在中国香港及内地有计划地联合各地方政府及教育学术、民间心理危机干预、精神卫生研究、防止自杀机构与其他公益慈善组织,共同参与发展心理辅导和防止自杀项目。2008年11月,基金会即成立了“12355·李家杰珍惜生命心灵服务社工队”,这也是四川省首支成立的专业心灵服务社工队。其16名心灵服务社工主要来自汶川、北川、青川等10个极重灾区,既包括具有心理学或教育学背景的专业人士,也包括地震幸存者、经历者及抗震救灾的优秀志愿者等。经过清华大学李家杰精神卫生研究与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培训后,社工们将给灾区易自杀人群开展心理干预。共青团四川省委相关负责人说,经历如此大的灾难,很多群众都有心理问题,而亲身经历了地震的幸存者是最好的心理干预“专家”,他们更能贴近灾区群众,更有发言权。

李兆基做事低调,但对有利于香港社会进步的事务他从来都是积极参与。1993年,他被中国政府委任为港事顾问;1996年,又被全国人大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及推选委员会委员。那正是他事业最繁忙的时期,但无论多忙,他从来都不缺席有关会议或工作,深得尊重。

多年来,李兆基获得荣誉无数,如1988年,获澳门东亚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1997年获香港理工大学荣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1998年获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在内地,他则先后被授予顺德市荣誉市民、佛山市荣誉市民、广州市荣誉市民等荣誉,以赞扬他在企业界的成就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2007年10月,李兆基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授予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荣誉表彰。

2013年6月3日,有鉴于香港房价高企,年轻人不能安居乐业的社会问题,李兆基宣布,将捐出总价值超过10亿港币,估计共可建1万个建筑面积约300平方呎小型单位的7幅地皮,帮助有需求的年轻人。

而在此前,早已把事业重心转到股市投资的李兆基更表示,有生之年,只要恒生指数升到30000点,他每年会捐10亿港元做慈善,升到40000点,则更会捐双倍。他说,如果一年捐10亿港元,以每人受助10000港元计,每年就可以令10万人受惠。而且,他相信这一天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

伴随一批同龄的企业家陆续交班下一代,退出事业舞台。李兆基何时退休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2013年6月,在公司的业绩发布会上,他亲自就此作出回应。他说,当集团主席已30年,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虽然现时年事已高,但身体好好,因此希望多做5~10年,继续为股东服务。也是在这此期间,身为地产企业主席的他重申,现在买股票的投资价值高于买楼,而且一路增持公司股份。

李兆基说,老子讲“上善若水”,而他现在的愿望是可以像水那样润泽民生。他说,自己80多岁年事已高,但依然希望能为社会作一些贡献。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成就到老,奉献到老,这是李兆基,也是一代白手起家、徒手改变世界的香港企业家的真实写照,是他们给社会树起的精神标杆。

马 云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2014年9月19日,美国纽交所内人头攒动,从楼梯间到楼外排列着逶迤的认购长龙。这一天,阿里巴巴正式登陆纽交所。

站在世界聚光灯下的马云显得颇为轻松,他穿梭于场内,自如应对着如潮的人群。在此期间,阿里的股价从68美元的发行价急速蹿升至92.7美元的开盘价,大涨36.32%。IPO中,阿里共筹集250亿美元资金,超越信用卡巨头VISA,创造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至此,中国人马云,改写了美国的资本历史。

两个月后的11月11日,在一手创造的“双十一光棍节”活动中,阿里实现日交易额571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继续改写着外界对于中国电子商务容量的揣度。而在活动前,阿里的股价已经突破120美元的高点,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比全球竞争对手亚马逊和eBay之和还要多。

仅仅用了15年,马云便实现了国际巨头们的百年之路。而离他设定的102年企业发展愿景,还有8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