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优势的障碍

发展优势的障碍

时间:2022-08-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谁会不愿意发展自己的优势吗?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在某次学术报告中称,关于抑郁症的研究超过4万,而关于幸福、快乐和满意的研究仅有40。问题在于不平衡,我们满脑袋只有弱点和疾病,以至于对优势和幸福无所知晓。塞利格曼说,“心理学是半生不熟的”,这样说毫不夸张。由于这样的原因,我们许多人避免发展优势的“张扬”。不幸的是,这种弥补缺陷从来不会将人类引向卓越。

有谁会不愿意发展自己的优势吗?这听起来难以置信,但事实确实是许多人都不积极发展自己的优势,为什么呢?可能的原因如下: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对自身弱点的害怕压倒了对自身优势的信心。如果把生活比作一场纸牌游戏,我们每人手中既有优势牌,也有弱点牌,但是我们大部分人认定弱点压倒优势。

例如,如果我们擅长推销,但不擅长谋略,我们一定会关注谋略方面的欠缺,因为我们害怕不擅长谋略这一点终究有一天会坏了我们的大事。如果我们擅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但不擅长表达,我们就可能报名演讲培训班。我们对优点熟视无睹,对缺点我们耿耿于怀。

在教育领域和家庭中,关注弱点的传统根深蒂固。盖洛普公司的研究员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问许多父母:假设你的孩子带着这样的成绩单回家:英语A,社会学A,生物C,代数F,那么,哪个科目你们会花最多的时间来与孩子讨论?有77%的父母选择代数,只有6%的人选择英语,而选择社会学的人更少,只有1%。显然,代数成绩需要关注,因为要在学校取得进步并升入大学,孩子是不能在某一科目上不及格的。但是,我们的问题是小心措辞的:哪个科目你们会花最多的时间来与孩子讨论?不管现代教育制度的要求如何,难道真应该把最多的时间花在孩子的弱点上吗?

这种弱点取向在研究和学术界同样源远流长。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在某次学术报告中称,关于抑郁症的研究超过4万,而关于幸福、快乐和满意的研究仅有40。一如前面教育界的例子。当然并不是说抑郁症不要研究,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病症,理应需要研究和关注。问题在于不平衡,我们满脑袋只有弱点和疾病,以至于对优势和幸福无所知晓。塞利格曼说,“心理学是半生不熟的”,这样说毫不夸张。我们熟知精神疾病,熟知损伤和修补。但对另一半却是陌生的:优势的那一半,我们擅长的那一半,使我们的生活美好的那一半。”

西方国家是这样,我们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对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如此的熟悉,我们的传统教育要我们多看看自己不如人的地方,这样才能避免骄傲,要我们努力弥补缺陷以完善自己。“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的言语我们是如此的耳熟能详。“没有人没有缺点,但是,聪明的人一旦知道了自己的缺点之后,无论大小,就会想尽办法弥补、改正,因为他们知道,缺点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一不小心就会将你断送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这是教师家长们经常教育小孩子的话语。

不言而喻,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都有不足。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唯有了解并加强自己优势的人才能出类拔萃。

我们都渴望成功,不想失败,然而,当失败来临的时候,我们总会找原因、找借口,继而避免损及自我形象。有的原因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说,“我还没准备好”,“我不清楚规则”,“这不是我所擅长的”,如此种种。但是有的失败却如鲠在喉,此类失败中最令人沮丧的是,我们选择自己的某个优势,夸下海口,全力以赴,结果却惨遭失败,这种失败真是叫人痛苦不堪。更可气的是,往往这种时候,公众最乐于取笑的莫过于那些声称优势却遭遇失败的人。幸灾乐祸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我们的某些卑下本能使我们对于别人的不幸喜不自胜。并且可悲的是,这种幸灾乐祸与对方的自大成正比。他们越自大,我们对其失败越高兴。由于这样的原因,我们许多人避免发展优势的“张扬”。相反,我们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如人意,然后弥补缺陷,即使失败了,我们也有理由。这是谦虚,这是社会所尊敬的,这是人们不会嘲笑的。不幸的是,这种弥补缺陷从来不会将人类引向卓越。

我们之所以不愿研究自身的优势,很可能是因为我们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我们从小都被教育要谦虚、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认为自己不尽如人意,我们没有过人之处。因为我们把自己的过人之处看作是很平常的,似乎是每个人都有的。盖洛普在一项研究杰出成就的计划中采访了一位优秀的教师,并进行优势反馈。他最突出的优势是能够觉察每个学生的感受,并使其觉得自己被关心和理解。当研究人员向他反馈他所擅长的之后,他一脸茫然,很困惑地问道,“难道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吗?”他不认为自己这是过人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