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受持戒律名目

受持戒律名目

时间:2022-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受持戒律名目按照道教经典的说法,“戒者,解也,界也,止也。能解众恶之缚,能分善恶之界,防止诸恶也”。道教十分重视戒律,认为学道不受戒律则无缘得为上仙。张万福所列的16种戒目,远未囊括道教的所有戒律。在《道藏》中,有关戒律的道经有数百种,戒条最多者达1200条。道士受持的戒律,有的按性别谨守,有的则需共同遵循。受持三归戒之后,出家之人须奉持老君五戒,以进一步潜心修道。

受持戒律名目

按照道教经典的说法,“戒者,解也,界也,止也。能解众恶之缚,能分善恶之界,防止诸恶也”(《洞玄灵宝玄门大义》)。由此可知戒条是道士们赖以“关内寇,防外贼”的宗教法律条文。与戒条以防范性内容为主而不同,律文是惩罚性内容,所以道士法师除了遵循戒条外,还要熟悉律文规则。

道教十分重视戒律,认为学道不受戒律则无缘得为上仙。早在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已有了正式的戒律条文和经典,上清派有三元品戒、观身大戒,灵宝派有上品大戒、十戒,正一派有女青鬼律、玄都律文等。陆修静就曾说过,受道之人,内执戒律外持威仪,依科避禁,遵承教令。

进入唐代,道士持受戒律的名目繁琐起来,张万福在《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一书中,就罗列了16种:三归戒、五戒、八戒、无上十戒、初真戒、七十二戒、百八十戒重律、天尊十戒十四持身品、太清阴阳戒、想尔二十七戒、洞神三洞要言五戒十三戒七百二十戒门、百二十九戒、闭塞六情戒、智慧上品大戒、三元百八十戒、智慧观身三百大戒。

张万福所列的16种戒目,远未囊括道教的所有戒律。在《道藏》中,有关戒律的道经有数百种,戒条最多者达1200条。其中有些戒目又有数种不同戒条。以十戒为例,就有初真十戒、无上十戒、思微定志经十戒、玉清经中品十戒、修斋求道当奉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十戒、孚佑帝君十戒、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戒十戒等。

道士受持的戒律,有的按性别谨守,有的则需共同遵循。三归戒是诚心入道、拜礼道门者必先奉授的戒律。三归戒的宗旨是要信徒把自己的身心归附于无极大道,把自己的精神寄托于三十六部尊经,并且听从法师的一切教诲。简言之,是归于经、师、道三宝。

道教把三归戒列为众戒之首,是因为“三归戒者天地之枢纽,神仙之根柢,发行之初门,建心之元兆……归之于道、经、师,若赤子归母,众物依地,不可须臾失戒”(《三洞众戒文》)。缘此,它成为出家道士必须接受的最初级戒律。

受持三归戒之后,出家之人须奉持老君五戒,以进一步潜心修道。五戒的具体条文为“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荤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盗,五者不得邪淫”(《初真戒》)。接受这五戒的人,做到了言行不苟、恶念尽消,方可再受初真十戒。

得到师父传授三戒、五戒的女性,称为清信弟子,才有资格受天尊十戒十四持身品。有关女道士受十戒十四持身品的情形,敦煌文书中有一份弥足珍贵的材料,兹全文抄录如下。

伯3417号《唐景云二年道士王景仙诣雍州长安县怀阴乡东明观里中三洞法师中岳先生张泰受十戒十四持身品牒(十戒经盟文)》:

大唐景云二年,太岁辛亥八月生,三月景午朔廿四日己巳,雍州栎阳县龙泉乡凉台里界,清信弟子王景仙,年廿七。景仙肉人无识,受纳有形,形染六情,六情一染,动之弊秽。惑于所见,昧于所闻,世务因缘,以次而发。招引罪垢,历世弥积。轮回于三界,漂浪而忘返;流转于正道,长沦而弗悟。伏闻天尊大圣,演说十戒十四持身之品,依法修行,行者可以起升三界,位极上清。景仙虽昧,愿求奉受,谨赍信如法,诣雍州长安县怀阴乡东明观三洞法师、中岳先生张泰,受十戒十四持身之品,修行供养,永为身宝。僭明负约,长幽地狱,不敢蒙原。(张泽洪著:《步罡踏斗——道教祭礼仪典》)

上述文字,描写清信弟子王景仙虽然愚顽无知,入世很深,但因为有“依法修行”的主观意愿,并愿意在接受初级戒律的基础上受十戒十四特身之品,因而当地东明观的三洞法师张泰满足她的要求,为她出家受戒。此盟文既是王景仙的戒牒,也是她受戒的凭证。

一般而言,女性修真是从接受了三戒、五戒等戒条后才算走上正途的。不过,即使对于初入道者,道教的规范也不是很简单的。不少女丹典籍对此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在《女金丹》中,女性的入门戒律有12条:戒妄念迭生,戒纵欲贪淫,戒刚暴残刻,戒烦恼嗔怒,戒忧思惊恐,戒目多妄视,戒耳多妄听,戒多言狂妄,戒悭吝惜财,戒杀生害命,戒不节腥荤,戒慢道轻师。而《壶天性果女丹十则》则有六戒之说,认为其所阐述的六条戒律“诚为女子修行要道,着实工夫,倘不从此规戒,当逐出门外,任他自弃可矣”。六戒的律条为:

第一戒,要孝养翁姑。若无翁姑,凡族亲以及尊长于我者,宜谦恭进道,敬老尊贤;

第二戒,要端方正直。凡行动举止以及服饰衣服,宜从朴实庄重,毋致奢华;

第三戒,要谨慎言语。凡应接上下,宜小心说话,以及他人是非,彼此议论,并师授妙谛,皆宜忍口,恐生嫌言致祸;

第四戒,要小心行持。凡坐炼工夫,宜居净处,倘在秽侧路旁,以及浸湿喧闹之地,大宜避忌;

第五戒,要尊师重道。凡愚高明,请教必当谦受,毋致谤语崇兴,矢口相对,自高自恃,不能受益;

第六戒,要立志存心。凡进道修行,必誓以终身,或期以数世,毋失坚心苦志,有误前程。

清代道教学者闵一得在《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中提出道姑要遵循九条戒规,只有达到了这样的要求,才能确保其修炼获得成功。九戒条文为:孝敬柔和,慎言不妒;贞静持身,离诸秽行;惜诸物命,慈悯不杀;礼诵勤慎,断绝荤酒;衣具质素,不事华饰;调摄性情,不生烦恼;不得数赴斋会;不得虐使奴仆;不得隐善扬恶。

女道士所持的戒律不仅有戒条简繁、深浅的不同,而且因教派的不同而存在不小的差别。

正一派道士初入道门,首先要从法师那里奉受券契,然后再受三归、五戒、威盟箓数十种。她们要上升一级,由正一道士迁升为正一法师即女官祭酒,除了本身要具备良好的德行修养外,还要兼习《正一法文经》、《修元命真文》、二十四治图等经卷。授经同时,还要传授想尔戒、二十七戒、三十六戒、百八十戒,另外加授女青律戒、太清阴戒、黑白道法等。她们在上章辞表时可称“玄都正一盟威女弟子系天师君门下某治某气赤天三五步纲元童臣某”。

洞神三皇派对弟子传戒,以授洞神三界戒为先。洞神三界戒亦称上皇上戒,大义为谛识因缘,勿忘本逐末;谛守少和,勿利我损物;谛习勤行,勿混俗失真。其后授洞神五戒以“防身护命,却死来生,禳疾延寿,为人消灾,救治厄患”(《三洞众戒文》)。再受八戒后,才可称为洞神女弟子或三皇女弟子。

高玄派以修习《道德经》为主,故入门弟子必先学习《道德经》、《河上真人注》,方授以初真戒,称为高玄女弟子。她们在上章时称为“太上高玄女弟子紫虚童君臣某”。

灵宝派的初级弟子称灵宝初盟弟子,又称太上灵宝洞玄弟子,以传授灵宝初盟闭塞六情戒为定律。闭塞六情戒属于智慧上品大戒范畴,又称为破自然戒,并有破自然券一道。史崇玄在为金仙、玉真公主授箓时,曾授度过破灵宝自然券(公主作为上品之人本是不持戒的,但她们在受箓时,也被授予了相应的戒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