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伦理道德的名目

伦理道德的名目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伦理道德的名目伦理道德是指关于人际间各种关系主要是五伦关系的正确对待方式。使臣以礼,是为君者的伦理道德,事君以忠,是为臣者的伦理道德。关于伦理道德的名目,《中庸》这样说: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不过同时也可看出,虽然对有关名目的说法不一样,但是有关各方所应表达的伦理道德的实质却是一样的。

二、伦理道德的名目

伦理道德是指关于人际间各种关系主要是五伦关系的正确对待方式。那么,对五伦关系来说,怎样算是正确的对待方式(或对待态度)呢?对于这个问题,孔子这样说: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这话讲得比较笼统。其意思是,做君的要像一个君,做臣的要像一个臣,做父的要像一个父,做子的要像一个子。否则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样,情况就不妙了。至于怎样的对待对方的方式算是像一个君、像一个臣、像一个父、像一个子呢?孔子说: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这句话只说了五伦之一的君臣之间相互对待的正确方式。君使臣以礼,就是君君;臣事君以忠,就是臣臣。也就是说,君对臣有礼,才像一个君,臣对君能忠,才像一个臣。这句话中的礼和忠,就是伦理道德的名目。使臣以礼,是为君者的伦理道德,事君以忠,是为臣者的伦理道德。孔子这句话只说到为君者和为臣者所应具有的伦理道德。下面的这句话所讲的范围比上面的要广一点: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学》)

这句话提到了五伦中的三种关系:君臣、父子、朋友(国人,指百姓)。君仁、臣敬、父慈、子孝、朋友要信,这是说三种关系中的双方应如何正确对待对方,这就是各方所应具有的伦理道德,这话中所提到的仁、敬、孝、慈、信等词语,就是伦理道德的名目。关于伦理道德的名目,《中庸》这样说:

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事君要孝,这是为臣者的事;事长要悌,这是下辈者的事;使众要慈,这是为长辈者的事。这里提到的各种身份者的事,就是他们都应具有的伦理道德。这孝、悌、慈,就是伦理道德名目。对于伦理道德问题,孟子这样说:

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孟子·梁惠王》)

入,是指在家庭内;出,是指到社会上。长上,指君等地位较高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子事父要孝,弟事兄要悌,臣事君、下事上要忠与信。这里的孝、悌、忠和信,就是有关各方应具有的伦理道德,而这些称谓也就是相关伦理道德的名目。上面的这些例子都没有将五伦的有关内容讲全面,下面举一个讲得全面的例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

其中的长幼,是指兄弟关系。有亲、有义、有别、有序、有信,就是有伦理道德的意思。这句话的特点是将一种关系的双方所应具有伦理道德结合起来说了。下面所引述的两段话就是将关系双方所应具有的伦理道德分开来说的:

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左传》)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礼记·礼运》)

义、行、慈、孝、爱、敬及良、悌、听、惠、顺、仁、忠等称谓,就是指有关各方所应具有的伦理道德,而上述的这些称谓也就是伦理道德名目。

从上面引述的话中可以看出,要正确对待人际间的各种关系,尤其是五伦关系,必须要相关的双方都能讲求伦理道德。此外,也可以看出,所谓伦理道德的有关名目,本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如“君使臣以礼” 、 “为人君止于仁” 、 “慈者所以使众”等话是说为君者所应有的伦理道德;又如“臣事君以忠” 、 “为人臣止于敬” 、 “孝者,所以事君也”等话是说为臣者所应具有的伦理道德,可以看出对为君者和为臣者的各种说法,其所提到的有关名目却是不一样的。不过同时也可看出,虽然对有关名目的说法不一样,但是有关各方所应表达的伦理道德的实质却是一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