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故又称“诸佛之母”。此第十三分,佛强调这部经的重要性。如来说法,但不执著说法;如来说的微尘,也不是能执著的微尘;如来说的世界,不是能执著的世界;如来说的三十二相,不是能执著的三十二相。所以菩萨的心,不能执著在经典文字等名相上,而应“无所住”,这才是如法受持。如法受持的功德利益,佛作了譬喻说明。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当何名此经? 我等云何奉持〔1〕?”

佛告须菩提: “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 须菩提! 佛说般若波罗蜜〔2〕,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 于意云何? 如来有所〔3〕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 于意云何?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4〕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 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5〕,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 于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6〕〔7〕如来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 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8〕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注释】

〔1〕奉持:理解、接受、使用的意思。 〔2〕般若波罗蜜: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或称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慧,称为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故又称“诸佛之母”。 〔3〕有所:有取向,有执著。 〔4〕微尘:细微的灰尘,比喻量极小。 〔5〕世界:原意为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佛教中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又泛指宇宙,如三千大千世界和华藏世界。世含流迁意,指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界含方位意,指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空间。 〔6〕三十二相:指佛及转轮圣王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种微妙相。略称大丈夫相、大士相、大人相、四八相。如金色相、手长过膝、皮肤细滑、手指纤长、手足柔软、广长舌、梵音清远等。 〔7〕见:指由眼所见或推想,而对某事产生一定之见解。意谓见解、思想、主义、主张。 〔8〕身命:身体和身体的寿命。

【译文】

这时,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此经叫什么名字?我们应如何理解并使用呢?”

佛对须菩提说:“这部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因为这个名字,你们应当去理解并使用。为什么呢?须菩提!佛说的般若波罗蜜,不是执著的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你如何理解呢?如来说法了吗?”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来不执著说法。”

“须菩提!你如何理解呢?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尘,多不多呢?”

须菩提说:“很多啊,世尊!”

“须菩提!这些微尘,如来说不是执著的微尘,而名为微尘。如来说的世界,也不是执著的世界,而名为世界。

“须菩提!你如何理解?执著三十二相能获得无上觉智吗?”

“不能啊,世尊!为什么呢?如来说的三十二相,并不是执著的三十二相,而名为三十二相。”

“须菩提!如善男信女,用如恒河沙子一样多的身命来修行布施;另外有人,理解了此经的真义,甚至仅其中的四句偈语等,运用实践,并转告他人,这种福德胜过那种。”

【解析】

此第十三分,佛强调这部经的重要性。佛举出了一些名相,意在提醒菩萨们在理解和运用这部经时,不可去执著这些名相。如来说法,但不执著说法;如来说的微尘,也不是能执著的微尘;如来说的世界,不是能执著的世界;如来说的三十二相,不是能执著的三十二相。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前文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名”及其所名的“物”都非实有,不是真实不变的,不是可以执著的。这种“A,非A,是名A”,也可以叫做“不执著逻辑”,《金刚经》广泛地运用这种逻辑来表达不要执著于任何一法的思想,即不要执著于“色”,也不要执著于“心”,如此意义上则“色心不二”。“色心不二”的关系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人们对它们的不执著态度中。所以菩萨的心,不能执著在经典文字等名相上,而应“无所住”,这才是如法受持。如法受持的功德利益,佛作了譬喻说明。佛教徒在修行中,不但要有尊重现实的态度,而且要有追求真理的态度,类似“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