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时期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时期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柳州银行课题组课题组组长:李耀清    课题组成员:黄瑞刚 覃丹婧摘 要:目前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着地域条件限制等“硬件”严重不足;农村的金融信息建设不足等金融扶贫“软件”缺失;融资成本难以降低金融机构信贷扶贫投入不足;金融信贷扶贫与政府及其他机构的协调合作水平不高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柳州银行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李耀清    

课题组成员:黄瑞刚 覃丹婧

摘 要:目前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着地域条件限制等“硬件”严重不足;农村的金融信息建设不足等金融扶贫“软件”缺失;融资成本难以降低金融机构信贷扶贫投入不足;金融信贷扶贫与政府及其他机构的协调合作水平不高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而“互联网+”下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能够解决自然环境和金融环境以及其他“时、空”限制,大幅低融资成本,做到项目精准、产业链准确、扶贫圈精准甚至可以精准到扶贫户和个人,解决了金融扶贫中的精准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一、引言

扶贫工作是我国国策,金融扶贫是“扶贫组合拳”的手段之一。“十三五”期间,如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因贫施策和精准扶贫备受关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多部门下发了《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对新时期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指导,并提出将新兴金融业态纳入扶贫政策,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将扶贫脱贫精准落实提上了日程。由此可见,扶贫向“互联网+”靠拢已成为新趋势。“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扶贫理念,而且能够为“三农”的发展“输血”“造血”,对金融机构如何找准金融扶贫的着力点,做好新时期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柳州银行积极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扶贫组合拳”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新时期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扶贫攻坚时期,精准扶贫,让农民精准脱贫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近年来,广西金融支农扶贫朝精准化方向发展,在推动多个试点,首创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推动民贸民品优惠利率贷款业务,利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实现降低涉农业务融资成本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截至2016年6月末,广西涉农贷款余额6423.4亿元,同比增长了10.64%。1—6月广西涉农贷款新增477.76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47倍,切实从金融投入量上加大了对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虽然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和支持,但许多金融机构的扶贫工作往往只是停留在给扶贫“输血”的阶段,如何向“造血”转变仍待努力。另外,由于制约金融扶贫的现实客观因素和问题仍旧异常突出,因此,共同造成了新时期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方面的一些困难。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金融精准扶贫“硬件”严重不足。截至2013年,我国县级行政区划数为2853个,县域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约为880.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91.72%;县域人口达9131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8.1%。而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2012中国银行业改进服务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0.51万家,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网点占全国银行业机构网点的50%。而到了2014年,全国农村村镇银行县域覆盖率仅为54%。虽然提高了4个百分点,但这仍然意味着全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缺乏最基础的金融服务,充分显示了金融精准扶贫“硬件”严重不足。

其次,金融机构在农村的信息建设不足造成了金融精准扶贫“软件”缺失。一直以来,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模式,致使金融机构的信息科技力量总是优先投放于大中城市,严重忽略和降低金融的信息科技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更不用说主动、积极地在农村开展金融信息科技的普及和推广。与城市的金融机构相比,农村金融机构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自助终端覆盖率、网银覆盖率、手机支付覆盖率、P2P覆盖率等相对城市要低得多。还有不少业务还需要依靠人工操作,不能实现批量化和集约化,也因此造成了劳力、时间、交易成本远大于城市金融机构。这极大地限制了金融精准扶贫的形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手段创新,甚至还不可避免的导致农村资金流向城市,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融资成本难以降低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扶贫投入不足。近年来,金融机构加大了扶贫贷款的投放力度,金融对扶贫的“输血”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制约了资金的成本问题和收益问题,束缚了金融机构在扶贫工作中的思维和举措,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对扶贫的投入。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的一个调查显示,在中国农村,16.8%的人认为需要钱,56.8%的人表示资金很紧张,而农户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占69.6%。与之形成印证的是,《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截至2014年底的数据显示,中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为19.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不到23%,这与地域占91.72%,人口占68.1%,GDP占51.04%的广大农村地区的比例极不相称。由此体现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对“三农”的投入依然不足,对精准扶贫的投入仍然不够。

最后,金融信贷扶贫与政府及其他机构的协调合作水平不高。在金融扶贫工作中,信贷扶贫一直都是金融扶贫最主要的形式,当前,信贷扶贫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下表:

以上原因,均有可能会造成金融扶贫精准性的偏差,并产生扶贫贷款风险防范的漏洞和不足。

(二)原因分析

1.历史原因。

首先,农村自然环境和金融环境的相对落后,抑制了金融精准扶贫的动力和能力。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城乡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农民与城市居民文化及综合素质之间的差距依然还很大,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上述的差别更加明显。目前,我国农村的金融组织体系仍不尽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依旧亟待加强和改善。主要体现在正规性金融组织与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之间的布局和不合理竞争,造成了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化,非正规金融组织的高利率贷款横行,农村金融监管不到位,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严重等因素,综合导致了农业再生资金的外流和匮乏,造成了金融服务和业务难以准确覆盖更多的贫困群体。

其次,农村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影响了金融精准扶贫的推动和推进。“贫困代际传递”即是指子女继承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因素并将其传递给后一代的一种恶性遗传链。调研发现,目前金融扶贫中的“返贫”现象不容小觑,在金融扶贫工作中“输血”过后未能使农村实现自我“造血”,反而再度出现“贫血”的扶贫难题普遍存在。而在金融扶贫的诸多案例中,教育程度是致贫、“返贫”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农村的“贫困代际传递”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快速推动和推进中,成为不可忽视的客观重要因素之一。

2.政策原因。

一是中央的扶贫历来都有很好的政策,经过多层次多环节的贯彻落实,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和问题,这些偏差和问题有可能影响扶贫工作的精准性,例如扶贫信贷业务的走偏。二是旧有的扶贫政策,在具体性、可操作性、精准性方面与现下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脱节问题,难免造成一些金融扶贫信贷也出现实需要跟不上等问题。三是政府扶贫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监督机制仍然有缺乏。不时出现的政府资金缺位,行政官员道德风险以及重放不重收不重效果等,给扶贫信贷管理客观上带来一定风险,影响扶贫信贷发放的进度与积极性。四是扶贫政策对风险防范缺乏足够的重视,普遍没有成立扶贫信贷小额担保基金公司和其他有关的风险基金,信贷风险保险也未能到位。上述的政策原因影响了金融扶贫信贷的积极性、精准性。

3.体制原因。

“十五”期间,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进行体制改革,为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调整战略布局,同时,也是出于节约经营成本的需要,大型商业银行出现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的现象。例如四大行逐渐将物理网点从县域撤并到城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出现弱化并曾一度出现商业化倾向,合作金融的“互助共济”性的缺失,非农业化倾向日益严重等。同时,各大金融机构也将部分信贷业务重点转移到城市,整个业务发展的重心向城市倾斜,对农村金融表现出一种“排斥”现象,使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与服务急剧减少。据统计,截至2005年末,商业银行县(及县以下)网点仅3.19万个,较2000年减少了2.62万个;县(及县以下)网点人员43.14万人,较2000年减少了17.9万人。2009年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有11.13万个,占全国机构网点总量的57%。而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2012中国银行业改进服务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0.51万家,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网点只占全国银行业机构网点的50%。三年时间就下降了7个百分点(见下图)。而2008年银监会就开始开放了股份制银行在县及县以下的网点设置。

据银监会2007年《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我国城市人均贷款达到近4万元,而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人均贷款额只有5500元左右,差距高达7倍之多。《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截至2014年底的数据显示,中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为19.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虽然比2007年有较大幅度上升,但依然不到23%,农村村镇银行县域覆盖率仅为54%。

综上分析,一是因为成本问题,金融机构布局不平衡,造成了金融扶贫积极性的削弱。金融机构在农村经营和开展扶贫业务的成本比在城市相对要高。无论是在县(及县以下)设置机构网点,还是推行自助终端、网银、手机支付、P2P业务,甚至单笔基础业务的成本率,都高于城市业务。二是因为收益问题,金融机构业务偏向性,影响了金融扶贫的精准性。农村金融业务单位成本高于城市业务成本,相对城市业务,单位成本高而单位收益低。“三农”及扶贫是国家扶持重点,享受低利率待遇,所以,利率收入要比城市业务低20%-30%。由此可见,在“逐利”的驱使下,各大商业银行业务纷纷转向城市,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放在发展低成本高利润业务上。出现了“土生土长”的农村信用社也要往城市发展的现象,甚至农业发展银行这样农业政策性银行也有把业务向城市郊区靠拢的趋势。

三、“互联网+”下的金融优势

(一)“互联网+”下的金融概念和特点

近年来,在大数据、移动通信网络、云计算和社交网络的推动下,传统金融服务的信息处理模式、技术资源利用模式、服务渠道和客户互动模式等都产生了巨大变革,促使“互联网”与金融进一步捆绑、融合在一起。“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的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能够以便捷、低成本、高效率等方式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型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得以迅速发展的自身优势和特点主要有:

1.海量的交易数据以及平台化优势。互联网特有的平台优势使其拥有大量的信息、数据资源,包括各类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个人的金融需求信息以及信用、资金流水信息等,这些“大数据”的合理运用,可以快速衡量客户信用等级,了解市场潜在供需。

2.业务和服务的空间优势。“互联网+金融”利用其形态虚拟化、运行方式网络化、操作无纸化、“搜索+比价”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将任何地域的各类客户进行归集和整合,打破了空间的限制,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服务成本。

3.业务和服务的时间优势。互联网金融平台能够为各类金融产品提供便捷高效的操作流程,极大地简化了传统金融业务繁琐的流程和程序。例如,作为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则能够拥有准入门槛低,转入转出灵活,并随时查询收益的优势,打破了业务和服务的时间格局,有利于吸收社会大量的闲散资金。

4.相对低廉的交易成本优势。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所有的业务流程都能够通过数据平台进行搜索和分析来完成,极大地节约了客户,银行和市场交易成本,也能够将这些节约下来的成本更多地回馈给客户。据统计,一笔线上的贷款业务成本仅仅几元钱。

(二)“互联网+”模式下的金融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近两年,互联网+金融呈现出更多元、更繁荣、更普惠的趋势。在支付结算领域,第三方支付公司已成为互联网支付的重要力量;在信贷领域,P2P网络平台、众筹融资等模式百花齐放;在互联网理财领域,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理财产品,短时间内实现了飞跃式增长,满足了大众越来越旺盛的金融需求;在普惠方面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等。

首先,“互联网+”模式下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近乎为零。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的科技、IT投入成本较高,但是当互联网金融体系建好后,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近乎为零,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具有极高的效率,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和三农的基因,可以通过找准政策切入口,降低融资成本,更高效快捷地服务贫困地区。

其次,“互联网+”模式下的金融在经营成本和服务效率方面,能够提供超乎预期的客户体验。各类信息能够高效准确地与物流、资金流对接,并能够实时对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供需关系进行匹配,从而创新推出定制化、专业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因此,互联网金融在有效地改善了资源配置的方式,提高金融配置效率的同时,提供了远远超过传统金融服务方式的客户体验,并给予客户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再次,“互联网+”模式下的金融能够较为精准的聚焦“长尾市场”,促进金融普惠。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云计算、社交平台、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最快速、精准地聚焦“长尾市场”,例如率先将某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独特优势”发展壮大到形成一种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从而实现快速成长和发展。因此,与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相比,其在服务小微企业和偏远偏僻地区的金融消费者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但打破了原有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困境和不足,而且还能够提供更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助力精准扶贫,实现金融普惠,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计算机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在农村地区扩展低成本、低风险的基础金融服务提供了条件,农村经济主体分布比较分散,业务额度较小,这使得农村金融服务必然具有高成本的特征,基于“互联网+”下的金融服务,摆脱了传统银行业务对网点、人力的依赖,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在农村地区低成本的提供存款、汇款、贷款等金融服务。

四、“互联网+”下金融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为新的金融形式,即“互联网+”思维下的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环环相扣,精准对接的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该模式紧紧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精准对接薄弱环节”为核心,用“互联网+”思维,从四条主线出发,对金融机构在网点服务、产品体系、信贷投放及风险防控等方面寻找杠杆“支点”,实现最大限度的金融精准扶贫。

1.网点服务方面发挥村镇银行扶贫优势与功效打破农村地区的“时、空”限制。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硬件”即物理网点的设置不够充分,而在短期内扩张大量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也不现实。而且在银行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物理网点的扩张也将会逐步进入低速时代。因此,如何利用好现有的村镇银行,把村镇银行作为深入扶贫一线的排头兵,将其管理半径小、决策路径短、服务效率高等优势与“互联网+”结合,将金融资源有效而精准地配置到“三农”薄弱环节,实现“惠民”延伸打破“时、空”格局,更好地满足弱势群体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这是我们一直在重点考虑的问题。

目前,广大县域及农村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柳州银行利用其下控股的7家村镇银行,不断挖掘村镇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优势,从“造血式”扶贫理念出发,利用精准再贷款政策的同时,以搭建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核心,弥补农村金融服务受时空限制的短板。一是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基础金融服务,农民不再需要长途跋涉地寻找物理网点和柜台,只要有网络有电脑或手机就可轻松进行购买理财、转账汇款、汇兑结算、小额信贷等业务。不管客户是在县镇或乡下,省内或省外,只需下载平台客户端即可办理相关业务,便捷地享受到最基础的金融服务,彻底打破农村金融服务“时”“空”的限制。二是村镇银行与“互联网+”结合后可以将为偏远地区农民的金融服务时间从8小时变成24小时,打破金融基础服务的时空概念。三是村镇银行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打造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将相关授信额度优先用于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融资需求,精准聚焦一个核心点、有效辐射上下游营销链,精准投放到薄弱的人群中,形成“核心点”牵动“营销链”进而达到“覆盖面”的精准扶贫目的。四是村镇银行应因地制宜,找准当地金融支持的切入点,结合地方特点创新金融产品,例如根据地方特色不断丰富农民投资线上渠道,提高农民资金回报率。这样的线上金融可以让农民以最低的成本享受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而银行可以有效地节约经营成本,并可能更多的让利给农村客户。以上这些也是金融机构突破转型的同时,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

2.产品体系方面打造“金融+支付+生活+互联网”的金融精准扶贫立体服务平台。如柳州银行推出的“龙行e付”和“龙行e融”,是个可以用作金融精准扶贫的立体服务平台。“龙行e付”是互联网支付账户体系,该平台充分迎合互联网用户的网络支付需求,跳出了传统金融机构本行账户体系支付的限制,提供多种渠道的支付方式,包括本行快捷支付、跨行网银支付、支付宝支付以及银联支付等。此外,该平台可以在互联网支付合作上大有可为,例如可与企业开展整个产业链的业务互联网合作,也可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如税务、扶贫办等部门进行业务互联网合作。该平台为个人消费、农户、合作组织、企业、其他“三农”和扶贫业务支付往来提供了便利,可有效降低支付成本,真正地惠及个人消费、农户、合作组织、企业,惠及其他“三农”和服务精准扶贫,将会为今后金融精准扶贫的业务支付往来,发挥更大更广泛的作用。

“龙行e融”是互联网投融资平台,该平台主要为投融资双方提供互联网化的撮合服务,通过平台,广大投融资客户可进行投资产品认购及融资需求申请,“龙行e融”互联网投融资平台为该行客户融资服务提供了更多资金获取渠道,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客户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龙行e融”可与“龙行e付”很好地结合起来,利用“龙行e付”与扶贫企业和扶贫管理部门的信息互通,扶贫贷款可以达到精准发放和精准扶持。该平台完全适合运用于精准扶贫服务和开发精准扶贫信贷服务,必将对金融精准扶贫产生较好的作用。

3.信贷扶贫对接“产业链”构建闭环金融精准扶贫圈。贫困地区最缺的是市场,其次是技术。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要把“智力扶贫”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结合起来,加强贫困地区人群的基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支持,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程度和就业、创业能力,进而彻底扭转贫困局面,达到金融精准扶贫的“造血”目的,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因此,只有从源头入手,支持整个产业扶贫,才能带动其他扶贫,这是金融精准扶贫的关键。而支持“产业链”,是实行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

由于互联网金融涉及信息科技行业、金融行业以及其他相关子行业,有较强的跨界、融合、创新的时代特征,因此,要真正促进和实现互联网金融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一开始就要从顶层设计的战略角度出发,构建一个科学、规范的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体系,利用互联网精准对接“产业链”构建金融大扶贫格局。而笔者认为,金融精准扶贫主要就是信贷的精准扶贫,因此,构建信贷闭环金融扶贫圈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一是通过“互联网”找准信贷扶贫“产业链”项目。信息的互联互通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优势之一,这种互联互通为金融企业这个信息中心带来了质的飞跃。金融企业可以通过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扶贫对象的企业和信息机构的信息联网,精准地锁定信贷扶贫的产业链项目。

二是利用“互联网”并以市场为导向找准“产业链”终端,注入信贷扶贫资金。从市场产品的最终收购或最终消费方,寻找“产业链”的信贷扶贫融资服务对象。例如,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全国现货交易量和交收量最大的食糖交易平台。该平台2015年食糖交易量达634万吨,较2013年增加127万吨,增幅达25%;2015年食糖现货交收额达316亿元,较2013年增加44亿元,增幅达16.2%。平台上白糖的交易量及现货交收额逐年增加,目前平台销售额已达全国食糖生产总量的30%,连续12年雄踞全国食糖现货交易和交收量榜首,每年承担全国30%的食糖购销和配送任务,全国90%以上制糖集团,80%以上食糖经销商及用糖企业在广西糖网交易平台进行食糖交易,食糖柳州价成为行业现货交易的风向标,下游销售渠道稳定。柳州银行支持糖业发展的方式是把糖作为一个“产业链”来扶持,而把广西糖网这个“产业链”的终端作为金融精准扶贫的对象,首先通过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掌握广西糖网上下游供应商资源,为食糖交易成员单位办理票据及信用证业务。其次密切与糖网、糖企沟通,解决蔗农蔗款兑付不及时、糖企收购甘蔗资金集中支付困难等问题,为糖企办理白糖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引进仓储监管,依托广西糖网自身行业大数据的优势,聚合物流监管、动产质押登记平台、糖价实时监控、风险处置机制(触发代理销售以及强制平仓)组合优势,贷款资金采用闭环操作模式直接受托支付至蔗农,资金用途仅限于支付采购蔗款,形成稳定可靠的融资渠道。最后,蔗农的贷款资金直接受托支付至该城商行各分支机构为蔗农办理的龙行卡内,龙行卡跨行取款免手续费及柜面业务通等优势,又为蔗农提供了便利快捷的基础金融服务,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资金循环链和闭环金融精准扶贫圈。

糖网本身就是一个市场,这种支持方式等于把整个蔗糖市场联动起来,糖网在一定程度上还帮助糖企和蔗农承担了市场风险,这种闭环式的金融精准扶持模式是该城商行正在探索并致力推行的。这种从市场出发找准扶持“产业链”的闭环金融精准扶贫模式,还可以推广运用到茶叶“产业链”、特色旅游“产业链”等等多方面与扶贫相关的“产业链”,形成闭环金融精准扶贫,同时有利于金融机构做好整体的风险把控。

4.完善“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风控体系。精准扶贫作为金融扶贫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工作目标,必须要做到资金精准投放和风险精准防控两手抓。因为安全是金融企业务实经营的坚实基础,不能因为追求“发展”而忽视经营风险,同时也不能因为依法合规经营而放慢发展的速度,忽略经济效益和应有的社会责任。

首先,“互联网+”思维下的金融精准扶贫,是建立在传统金融扶贫基础上的技术延伸,因而,从诞生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类风险,例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道德风险、网络技术风险、业务操作风险等等,是原有的传统金融风险与“互联网”技术风险的综合,所以更加应该将风险防控工作抓牢和做好。

其次,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优势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一是精准的互联网数据可以帮助找到和确定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的项目,有利于避免项目的选择失误;二是精准的互联网数据可以帮助找到和确定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的对象,有利避免对象的研判失误;三是精准的互联网数据可以帮助了解扶贫贷款对象更多的数据情况,有利于避免贷款投放失误;四是精准的互联网数据可以帮助了解更多的扶贫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掌握和发现新的变动信息,有利于加强扶贫信贷资金的统筹管理。

最后,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优势加强扶贫贷款的清收工作。综上所言,互联网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做好精准扶贫贷款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调查,有利于扶贫贷款投放的精准性的同时,也有利于贷款到期的及时回收。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优势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扶贫贷款对象各阶段的经营状况,第一时间掌握贷款客户的偿还能力,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清收或继续帮扶措施,加强贷款清收的保障力度,这是传统的金融信贷业务所不能做到的。

(二)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推广程序和方法步骤

1.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推广程序。一是将模式升级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套装”。这是该模式推广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建立后,必须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完善该“模式包”,以达到可以按模式“母版”整套推广;该模式必须达到具有标准化可以整体复制的要求,该模式必须具备规范化的操作方法,模式的所有操作必须达到规范化的程度;该模式必须具有严格的制度化约束和监管,该模式的全部过程、具体操作的每一项工作要求等,必须有相应的制度的严格约束和监管,以确保准确、有效的推广。

二是要解决好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问题。要取得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支持,这是推广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必须把“互联网+”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意义、具体做法和预期效果做好整理汇报、推介及评估,争取政府、上级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在具体推进工作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人力、财力、物力、责任机制和协调机制等问题。

三是认真做好相关企业和信息机构的信息对接工作。相关企业和相关信息机构的信息精准对接,是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必备条件。对接工作的有效与精准,直接影响整个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推广和落地。在此过程中,多方的协商一致、互信互通、执行到位是关键,也是模式推广和落地的难点。在此过程中,首要解决的是模式推广和落地工作的人才、人力问题,其次是财力、物力问题,再次是双方、多方的合作机制和协条机制问题,最后是要解决好利益、责任、权利的管理问题。

四是认真做好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组织推广工作。这是该模式推广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与实际结合最紧密,工作量最大,时间最长,人力需求最多的环节,这也是决定该模式推广成败的关键环节,必须做好相关的分配、组织和计划工作,以确保每一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推进方法和步骤。第一,要成立闭环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推广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领导成员应该包括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领导和金融机构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应该设在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有关领导和人员组成,专职负责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推广程序和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要先行试点,总结一定经验后再推广。先行试点,应该制定详细的试点方案,试点可以找一个具有扶贫代表性的“产业链”终端企业进行,应该成立试点小组负责试点的具体实施、情况跟踪、反馈和评估、缺陷纠正等工作,对试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和修正,以方便同步完善模式的操作细节,确保试点企业的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能够按质按时在各个产业领域普遍推广。

第三,落实各个产业领域的推广工作。以试点的经验为基础,应该先制定一个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方案和计划。首先,要求各级金融机构必须成立推广领导小组及其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推广工作;其次,切实抓好模式推广的业务培训工作,培训工作要求要严要细,培训时间要充足,确保培训质量符合要求;再次,是加强扶贫信贷队伍建设,落实专职机构,充实专业人员,对专业人员实行全员培训上岗;最后,落实责任,收入要与业绩挂钩,加强进度通报和业绩考核,切实保证该模式的健康和可持续推广运用。

第四,要做好总结和评估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在推广过程中,要做好遭遇各类难题的准备,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组织人员研究攻关,拿出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和方案,及时修改和完善,并做好问题解决后的评估工作,使模式在实践运用中不断的得以修改、充实和完善,成为一套更具推广价值、效果更好的闭环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