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互联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的模式探究

“互联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的模式探究

时间:2022-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互联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互联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的模式探究_“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与路径研究

一、“互联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

模式(又称范式或范例),是指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到行为方式、信念意志等方面内在的趋于一致的机制或方式,是事物的程式化,也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效应的一种抽象。所谓旅游扶贫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在进行旅游扶贫工作、开发旅游资源活动过程中所普遍遵守、运用的一套系统的、标准化的运作机制[13]

目前,“互联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

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是由广东首先采用的一种模式,其内涵是强调从社会系统整体出发,多层面参与主体(省、市、县各级政府,企业,社区)与多元化协作部门(林业、文化、交通、科技、财政等)一起构成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的参与平面,力图挖掘整体内能,辅之以多元化扶贫手段(市场、资金、管理、技术等),不同要素相互联动,多纬度指向扶贫对象——弱势群体相对集中的贫困山区。

(二)“先富助贫”模式

“先富助贫”模式,其内涵是指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借助旅游扶贫已经率先脱贫致富的人,即先富者,通过向该地区贫困人口传输脱贫致富的思想、观念、方法、知识、技能等信息或通过设工厂、作坊,加工旅游产品,训练旅游推销品,办大型商店、超市等方式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使其受益并最终达到脱贫致富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先富者“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意识与未富者渴望摆脱贫困状态的内在需要在某种外在诱惑下(村委会介入)相结合的产物,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

(三)整体租赁模式

整天租赁模式,是指在一个旅游景区内,将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由政府统一规划,授权一家企业较长时间地控制和管理,组织一方或多方投资,成片租赁开发,垄断性建设、经营、管理该旅游景区,并按约定比例由景区所有者和出资经营者共同分享经营收益。

(四)“城企相助”模式

“城企相助”模式是指具有一定基础的景区通过与发达城市或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创办旅游经济实体,对景区进行开发和管理。在旅游业得到发展的同时,既能给当地居民带来就业机会,企业也可实现资本的增殖,互惠互利,共谋发展。此外为发展旅游业而投资兴建的水利、路桥、电力、通信、民居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给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打下了基础。从而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加快脱贫致富的进程。

(五)“景区帮扶”模式

有些旅游景区(点),地处贫困村寨。由于土地、树林等尚属村寨集体所有,因而景区(点)的兴衰与村寨的关系十分密切。同时,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欠发达的村寨脱贫致富,也是旅游部门参与扶贫工作的一项责无旁贷的义务。景区帮扶模式就是指那些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实力的景区,凭借自己的优势,采用提供经营条件、安排富余劳动力就业、资助其基础建设等方式,帮助周边经济欠发达的村庄脱贫致富的一种模式。

二、“互联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究

“互联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精准扶贫对象

主要内容包括:规范建档立卡,呈列需求清单,脱贫措施及时到位。明确贫困群众致贫的根本原因,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科学制定计划,明确进度,合理安排工期,从而确保项目资金到位,帮扶力量和监测评估到村到户。

(二)明确扶贫目标

主要内容包括:明确阶段目标,确定脱贫时序,对接全面小康标准。

(三)定位扶贫内容,改革扶贫机制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富民产业,推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扶贫。鼓励土地依法规范有序流转。资源资产多样化参股;财政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创新应用,折股量化到户;对按股分红、负盈不负亏的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农业项目可给予资金支持和贷款贴息。

(四)互联网大数据提升精准扶贫治理能力

互联网大数据对于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分析和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工具。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更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助力。大数据通过全息的、整体的数据呈现,使社会治理从“粗放式”迈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治理方式。

(五)“互联网+”扶贫力度不断提升

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社等系统在贫困乡村建立服务网点。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开展互联网为农便民服务,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扩大信息进村入户覆盖面。

(六)公共资源向贫困地区拓宽延展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环境差,公共服务严重欠缺。”贫困地区缺乏统一规划,公共服务体系处于初级阶段,难以发挥整体发展效应,所以政府在设置精准扶贫清单中应充分考虑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布局,构建起规范化、标准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三、“互联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的重点任务

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是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党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互联网+生态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的实施,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思路,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大力实施精准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和安居扶贫[14]

(一)实施精准旅游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产业支撑,贫困群众很难脱贫致富,扶贫开发也难以持续。立足贫困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大力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就业创业,实施精准产业扶贫,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二)实施精准保障扶贫,提升贫困群众救助水平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功能,统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特困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实施精准保障扶贫。

(三)实施有效的扶贫模式

第一,为认定的贫困群体减贫规划提供足够资金支持,显著减少甚至免除地方资金配套要求,确保专项扶贫资金到村到户,也避免个别地区和部门借此挤占挪用扶贫资金。

第二,凡是扶贫部门主管、相关部门实施的扶贫项目,必须强调扶贫到户,确保其扶贫项目的属性,不能当成单一的产业发展项目来实施。而所有产业扶贫项目不能只有生产发展规划,必须强调市场营销方面的技术设计,以实现增产增收、提值提效。在推行公司+农户、大户带动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的同时,必须明确提出贫困户的赢利模式,不能把贫困户沦为简单的原材料提供者。

第三,创新扶贫发展手段,包括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结合整村推进措施搞旅游扶贫,包括乡村度假旅游、休闲农业,甚至生态旅游,确保减贫和生态保护双赢。

(四)加大贫困人群参与扶贫的广度和深度

一是实施动态目标人群识别,从自愿申报到逐级审核再到评估审查,分阶段识别贫困个体;二是建立档案台账,保持更新,从而为旅游精准扶贫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以情动人的沟通模式,让贫困人群自觉自愿加入扶贫的管理当中,努力营造良好、健康的扶贫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