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预测企业在达到均衡状态前的年现金流量

预测企业在达到均衡状态前的年现金流量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状况评估历史财务记录。L集团主营业务集中在医药产品的生产、营销及科研领域。T药业进入L药业有助于弥补其自身在处方药生产销售方面的不足。在L集团自身继续经营的前提下,由于行业内的竞争及行业外进入者的威胁,L集团市场份额的增长面临一定阻力,但由于L集团产品功能的特殊性及企

1.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状况

(1)评估历史财务记录。为了解L集团的历史财务记录,首先从巨潮资讯网、证券之星网站上查找L集团的历年财务报表及财务指标,将其中重要信息筛选出来,归纳为表3-2、表3-3和表3-4。

从这些表中可以看出,L集团在1999—2001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表现上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认为,L集团在这三年的盈利能力在提高,在股市上的表现也比较优秀,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反映L集团偿债能力与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基本稳定,处于行业中游水平,说明公司仍有潜力可挖;每股营业现金流量指标大起大落,表现极不稳定,在现金流量的安全性方面处于同行业中游水平;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上升不多的情况下,公司的毛利润和净利润却有大幅的提升,说明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在提高,节约了成本和费用。但公司的现金流量变化比较大,极不稳定,说明公司还应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表3-2 L集团1999—2001年的利润分配  单位:元

续表

资料来源:证券之星网2003年1月。

表3-3 L集团1999—2001年的现金流量(节选)  单位:元

资料来源:《个股资料·L集团》,证券之星网2003年1月。

表3-4 L集团1999—2001年的主要财务指标(%)

资料来源:证券之星网2003年。
①营业活动收益质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表明了营业利润中以现金形式流入的部分,通常该指标越高,营业利润的质量就越好。

(2)评估企业的管理团队。从L集团这三年在市场上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L集团管理团队的经营管理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3)评估企业的市场。L集团是传统制药企业,有化学制剂、中药、生化制药、生物制药和半合抗原料药五大板块。L集团的许多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相比,具有自身特点,这使得L集团的产品一直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L集团主营业务集中在医药产品的生产、营销及科研领域。由于产品的疗效较好,受到了医生和病人的信赖,与一般医药企业相比,L集团拥有良好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

(4)企业业务单元价值链分析。在实际的资产评估中,评估机构可以从目标企业中取得相应的资料来完成价值链分析,从而了解企业各个业务单元对产品增值的贡献程度,发现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也可通过合理性分析或行业指标,发现企业业务系统的差距,寻找新的竞争优势,与其他分析的结果相互支持和补充。

(5)评估企业的特殊资产。T药业收购L集团的动机是:T药业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综合性医药企业,以应对国际竞争带来的冲击。

L集团在药业方面的产品和市场优势对于T药业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L集团具有完善的产业结构,在化学合成药剂、现代中药、生物制药等领域均已形成规模;在同行业中,L药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中国制药业最完善的处方药销售系统,L集团有完善、健全的门诊和住院市场渠道。在处方药方面,L药业的实力强过T药业。T药业进入L药业有助于弥补其自身在处方药生产销售方面的不足。

2.分析影响企业收益的外部因素

(1)医药行业状况分析。目前,全球医药经济发展很快。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全世界最大的500强企业1998年销售收入增加0.1%,而利润下降2.2%,但医药、电信、科技和信息等新型企业经营业绩大大好于传统企业,前景十分广阔。其诱人的前景和高额利润,吸引大型跨国集团为争夺这一市场而激烈角逐[2]

图3-4 医药行业结构分析模型

根据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图3-4),医药行业由于替代品少甚至没有替代品,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低,供应商的砍价实力较低,因此行业的利润率水平较高,吸引了很多企业进入医药行业,导致行业内厂商多,竞争激烈,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行业外也有一些企业意欲进入,特别是外国医药企业更是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这些都加大了行业内产商的竞争压力

对目标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行业竞争激烈,垄断程度低,行业竞争的焦点集中于疗效、价格、渠道和品牌形象以及新产品的开发方面。L集团在渠道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新产品开发的后续能力不足,品牌形象较好,但与行业领先者如史克制药等还有一定的距离。由于市场已基本被瓜分完毕,开拓新市场的可能性较小,代价较大。

医药工业是一个高新科技含量极高,集约化、国际化程度较高,高投入、高收益的产业。而我国目前药品科研和技术开发主体是政府直属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医药工业企业科技开发能力薄弱,只能进行简单的移植和仿制,产研学条块分割,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更谈不上根据市场需求或潜在需求进行高效率的研究开发活动。我国整个医药工业在新药开发方面的投入近几年来始终在总销售额的0.5%左右徘徊,也就是7亿元人民币,又分散于数千家企业,重复率高,效率过低,浪费很大。

(2)社会大环境因素对目标企业未来经营的影响。全球药品消费85%以上集中在美、欧、日等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药品消费观念的转变,购买力将有较快增长。据预测,今后十年,全球药品销售每年增长7%左右[3]。到2020年,居世界经济前十五位的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将使药品市场消费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医药行业的前景被看好。2003年爆发的“非典”事件中,更使人们了解了健康的重要性,这对医药行业的后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L集团的主导产品多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成药,不仅抗“洋药”冲击能力较强,而且有可能在国际范围内追求“崇尚自然”“绿色药物”的趋势下扩大出口,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

3.预测企业发展趋势,对企业进行战略构想

基于上述的研究分析,我们对L集团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未来医药保健行业的市场需求会稳步增加,由于该行业竞争较激烈,价格的上涨应与物价指数基本持平。在L集团自身继续经营的前提下,由于行业内的竞争及行业外进入者的威胁,L集团市场份额的增长面临一定阻力,但由于L集团产品功能的特殊性及企业健全的营销网络,以及L集团内外部管理能力的进一步完善,L集团的市场占有率应该稳中有升。

4.预测企业的均衡状态年限

现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医药行业处于持续增长阶段,从L集团这几年逐渐趋好的表现来看,其正处于发展时期。所以,企业经过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年限,预测企业达到均衡状态的年限为十年。

5.进行企业现金流量预测

(1)进行指标选择。L集团经营相当稳定,上市以来主营收入每年都有10%左右的增长率,2001年增长更超过20%,公司的处方药在医院的销售相当理想,即使不考虑收购的因素,其股票仍然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考虑行业内的竞争强度以及公司产品的市场优势,预测在随后的十年内,L集团的销售收入平均每年有10%增长;主营业务毛利润率在三年中表现稳定,在46%左右变动,平均为46%;但主营业务净利率变化较大,三年的指标分别为0.15%、0.88%、3.61%,说明L集团在1999和2000两年中,除主营业务外的其他业务收益不理想,管理成本也高,故舍弃这项指标;选用税前利润/主营业务利润指标,可反映经过公司营业外收支,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调整后的公司利润状况,公司在1999年这项指标为3.3%,2000年为6.5%,均较低,但2001年这项指标有较大的提高,为15.6%,这与主营业务净利率指标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说明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在提高,公司经营发展在逐步走向成熟,因此,在预测中税前利润/主营业务利润指标平均取13%。

另外,1999年至2001年间,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企业所得税政策没有发生变化,折旧及其他非付现成本在过去几年平均大约为45 000 000元/年。考虑到企业规模的扩大及其他综合因素,也为了简化计算,预测在随后的十年内,每年折旧及其他非付现成本固定为50 000 000元。由于只找到1999—2001年的资料,故选2002年1月1日为基准期。

(2)进行逐年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预测,得到企业的现金流量系列。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5。

表3-5 L集团2003—2012年现金流量预测  单位:千元

表3-5的计算过程如下:
第n年主营业务收入=第n-1年主营业务收入×110%
主营业务利润=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毛利率=当年主营业务收入×46%
税前利润=主营业务利润×税前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13%
所得税=税前利润×33%
净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
折旧及其他非付现成本=50 000 000元/年=50 000千元/年
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及其他非付现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