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祖国的花朵,一家开几朵

祖国的花朵,一家开几朵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祖国的花朵,一家开几朵我从小喜欢猜谜谜子。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并设定了“到20世纪末把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这个硬杠杠。统计资料表明,第一批有610万“祖国的花朵”,领取了独生子女证。人口政策,改变了中国家庭对储蓄与消费的选择。

祖国的花朵,一家开几朵

我从小喜欢猜谜谜子。记得有两条,跟计划生育及银行储蓄有关:一条是“旦净末丑全出差”,打一计划生育宣传用语。从谜面琢磨,京剧五大行当,独缺“生角”,其余“全出差”——都不咋的,谜底当是“只生一个好”;另一条为“表彰独生子女”,打一储蓄名词。依照我的解谜思路,“表彰”扣“有奖”,“生”扣“存”,“独生子女”扣“存单”,嘿嘿,谜底就是——有奖存单!

“一个太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尽管从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推行计划生育,但直到80年代初,国人才真正关注起“肚子问题”。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并设定了“到20世纪末把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这个硬杠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统计资料表明,第一批有610万“祖国的花朵”,领取了独生子女证。应该承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移风易俗创新风

实际上,我国最早提出“只生一个好”的见解,乃唐代白话诗僧王梵志,还得往前推130多年。他在《富儿少生男》中记道:“富儿少生男,穷汉生一群。身上无衣褂,长头草里蹲。到大也没息,有似饱糠牲。长大充兵仆,未介其家门。积代不得富,号称穷汉村。”诗歌用近乎老百姓的语言,描写了穷困家庭因子女众多带来的生活重负,大胆否定了初唐时代统治者鼓励生育的政策。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亦在《太平广记钞》眉批中说:“不若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若二男二女,每增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食之?”明白道出了人口增长与物质生活资料不足之间的矛盾,并主张“一对夫妇生育一对儿女”,以保持人口的相对稳定。

爸爸妈妈为我着想

古人半文半白,讲得有点啰嗦;今人开门见山,直线思维加肯定句式,一言以蔽之:“只生一个好!”至于怎么个“好”法,除了可以达到理想中的“少生快富,利国利民”,国家为鼓励计划生育,还发给独生子女奖励费,尽管每月只有两块五毛钱,而且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咱们国家底子薄弱,僧多粥少,“祖国花朵”处处开,一朵一朵又一朵,累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

独生子女专项储蓄存折

即便这区区两块五毛钱,也被金融机构惦记着呢。这幅《爸爸妈妈为我着想》宣传画,重新拾起了已经消逝的储蓄品种——独生子女储蓄的残存记忆。图中爸爸手捏的存折,如今仍然能够找到它的见证实物。前些时候,无意间搜集到一件塑料封套,蓝底黄字,甚是醒目,上印“独生子女专项储蓄存折”,系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制作。惹人注目的是,左上侧的图案标志富含寓意:一对夫妇手搀孩童,三口之家,其乐融融,小孩背靠巨大的阿拉伯数字“1”,进而点化主题:只生一个,我是唯一!

专项储蓄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说起来,独生子女专项储蓄,其实就跟后来银行推出的子女教育储蓄、住房储蓄、高档耐用消费品储蓄、旅游储蓄、生产基金储蓄、农民建房储蓄等名堂一样,本质上均为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只是特定用途和对象不同,穿了件“马甲”而已。没隔多久,人民保险公司也搞了个独生子女储蓄保险的品种,顾名思义,仿若滑稽戏369说的那句经典台词:储蓄保险两差差,大家不吃亏。

手头有一本1994年的金融杂志,理财专家绞尽脑汁,搬出了一套独生子女费的最佳储蓄方案,读来云里雾里,五味杂陈:现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实行优生优育。年轻的父母们,当你们每月领到独生子女费时,是怎样处理这笔收入的呢?如果你是想存起来的话,知道怎样存储是最佳方案吗?我们为你推荐一种方案,用这个办法,将独生子女费从1岁到14岁发的840元(按夫妻双方每月合计5元计算)存入银行,28年后将变成3 654.04元,具体方法如下:从1岁开始,开5年零存整取户,期满本息390.39元,将这笔款转存8年期整存整取,期满本息为661.39元,再转存1年期整存整取,期满本息709.01元;从6岁开始,另开5年零存整取户,期满本息360.39元,将这笔款转存3年整存整取,期满本息449.91元,再转存1年整存整取,期满本息482.30元;从11岁开始,再开3年零存整取户,期满本息199.98元,将这笔款转存1年期,整存整取,期满本息214.38元……

够了,晕啊!这般弯弯绕,绕弯弯,让我彻底丧失了阅读与演算的耐心。且不说这么多年来存款利率几经变化,就算俺咬紧牙关,执迷不悟,照着方案一条道走到黑,一根筋撞到底,再过10年苦苦“熬”得的3 654.04元,究竟意味着什么?是“辛酸的雷阵雨”,还是“幸福的毛毛雨”?

人口政策,改变了中国家庭对储蓄与消费的选择。这年月城乡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或许源于人们朴素的储蓄动机:养儿防老,儿女只一个,只好靠积累更多的物质资本,用来防御老龄生活可能遭遇的风险。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的宣传口径是“只生一个好,政府养你老”;后来有些气短,改成“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如今盘算着推迟退休年龄,说法又变了:“只生一个好,自己去养老”。老是变来变去,老百姓缺乏安定感,除了存钱,别无选择。

网上评说计划生育,时常晒出曾经散见于村野公路的大幅标语:“一胎上环二胎扎,计外怀孕坚决刮”、“该扎不扎,房倒屋塌”、“逮着就扎,跑了就抓,上吊给绳,喝药给瓶”,等等,语境杀气腾腾,威势张牙舞爪,看得路人七魂吓走了三魄。现在好了,放眼神州,标语换了口气,“地球妈妈太累了,再也擎不起太多的孩子”之类的人性化提法,渐渐取代了“只生一个好”的陈词滥调,路边风景也因此变得赏心悦目起来。

饱经风雨的宣传画和标语口号,如同社会发展的风向标,鼓励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抵制什么,政治气象、文化冷暖以及时代变幻尽在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